第532章,淞滬

劉晉詳細的交代清楚了建立殖民據點的事情,田二牛和趙猴子也是知道該怎麼做了。

這一次去黃金洲可不僅僅只是皇家和白銀這些貴金屬了,而是要爲以後長期移民黃金洲做準備、打基礎了,爲以後建立固定的黃金洲航線做準備了。

“孫新~”

說完黃金洲的事情,劉晉將目光轉向孫新。

“公子~”

孫新連忙恭敬的回道。

“這一次,我要派你去南方,這個地點,淞滬~”

“你帶上一千萬兩銀子去淞滬這邊,將淞滬黃浦江周圍的土地儘可能的全部買下來。”

劉晉打開了大明的地圖,接着在長江出海口淞滬的位置劃一圈,淞滬也就是後世的上海,如果是後世之人,都應該知道上海的地理位置和重要作用。

作爲長江的出海口,同時又背靠着最富庶、最繁華的江南地區,上海在後世那絕對是華夏的經濟中心。

可以預見,伴隨着遠洋貿易和殖民時代的到來,淞滬的位置會越來越凸顯出來。

現在大明真正開放的口岸就是天津,接下來肯定是要開放更多的口岸出來,北方地區有天津,這南方地區必然少不了淞滬,再往南則是少不了廣州。

此時的大明,經濟的中心其實一直就在南方,大明朝廷的稅收主要就是來自江南地區,北方的資本主義在迅猛發展起來,這江南地區自然是不能只看着。

要想要大明迅猛的往殖民時代和海洋時代發展,這大明的南方就必然要發展起來。

只是原先的時候,江南地區的頑固勢力太過強大。

反對開海禁的主要力量就是來自江南地區,江南地區的士林在大明朝廷當中擁有無比強大的力量。

他們反對開海禁,想要獨吞海洋貿易的鉅額利潤,這也就導致了南方這邊一直都還沒有開放的口岸。

不過,伴隨着弘治皇帝持續對這些江南士林的打擊,江南士林在朝堂之上的話語權迅速衰弱,再加上京津地區資本主義的興起和海洋貿易的鉅額利潤。

南方這些地方也是蠢蠢欲動,已經有很多江南地區的官員多次上書要開發江南地區的對外口岸了。

不管是大明經濟的發展需要,還是來自江南地區的呼聲,江南地區開放口岸也是遲早的事情。

而且伴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的整個大明的口岸其實也逐漸的全部對外開放起來。

淞滬如此重要的位置,來自後世的劉晉可是知道,淞滬這地方一旦發展起來,那絕對是寸土寸金。

不過現在,淞滬這裡卻是非常落後的地方,僅僅只是一些田地,根本就沒有人意識到淞滬的重要性。

所以劉晉也是準備提前下手,和當初的天津一樣,先大規模的買地,將淞滬這邊的土地都買下來再說,等淞滬發展起來了,別的不說,單單是轉手將這些土地一賣就可以大賺、特賺。

當然了,劉晉肯定不會玩的如此低級。

劉晉準備在淞滬這邊複製天津模式,大規模的買地,然後對整個淞滬進行規劃,將所有的一切都規劃的井井有條,如此一來才能夠將價值最大化,利益最大化。

同樣也能夠更好的促進淞滬的發展,爲南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服務。

“淞滬?”

聽到劉晉的話,朱厚照、孫新、劉瑾也是忍不住同時看向地圖,仔細的看了起來。

“這淞滬有什麼奇特的,竟然值得老劉出手,讓這個孫新帶上千萬兩銀子去買地?”

朱厚照仔細的看着地圖,研究起淞滬來。

“倒是個好地方,長江的出海口,又背靠最富庶的江南地區,只是這上千萬兩銀子投資下去,難道想要和天津這邊一樣?”

朱厚照很快就想到了什麼,頓時就忍不住笑了起了。

“老劉還真是一個奸商啊,提前就佈局好了,嘖嘖,這賣掉了淞滬土地的人估計以後要哭死了吧。”

朱厚照想起了京津地區這邊悽慘的地主。

當初劉晉和朱厚照將天津和京城這邊的土地幾乎買的乾乾淨淨,當時買的時候非常的便宜,特別是天津這邊。

這靠近海邊的土地都是一些鹽鹼地之類的,根本就不值錢,當時買的時候,一兩銀子都可以買好多地。

劉晉和朱厚照喪心病狂的幾乎將天津這邊的土地都給買的乾乾淨淨。

現在呢,伴隨着天津新城的興起,伴隨着天津港口的發展,天津資本主義的興起,天津這邊的地價都已經漲到天上去了。

越是靠近天津港口、天津新城的土地就越貴,一畝地現在都已經漲到幾百兩銀子,翻了幾百倍都不止。

關鍵是有銀子都沒有地方買地,因爲所有的地都已經被劉晉和朱厚照給買走了,劉晉都沒有出手的意思,而是慢慢的進行規劃,慢慢的開發。

先修建寬敞的水泥馬路,讓整個區域都四通八達,接着出租的出租,建商業街的建商業街,建小區的建小區,總之規劃的整整齊齊,讓整個天津新城都和傳統的大明城市完全不一樣。

這些舉措又進一步推動了天津的地價上漲,無數人都想要購買這裡的土地,但卻是根本就沒有門路。

這裡的土地最多就是出租,出租給你辦工廠、辦作坊。

爲了吸引人口和促進就業,劉晉的租金都給的很便宜,反正就是先把人吸引過來再說,甚至於工廠區這裡,劉晉還專門讓人建了大量的廠房用來出租。

在這一系列操作之下,整個天津的人口越來越多,單單是天津新城這裡的人口都已經兩百多萬人。

然後劉晉這邊就不斷的開樓盤,上面的樓賣掉,下面的商鋪等等依然還是捂着用來出租,現在單單是每年收到的租金都要比當初投入買地的總銀子還要多。

朱厚照身爲股東,他當然是知道這一切的,所以馬上就知道劉晉要做什麼壞事情了,無非就是在淞滬這邊複製一個天津嘛。

“看來可以派個人去淞滬這邊跟着買些地了~”

劉瑾的小眼睛也是滴溜溜的轉着,他跟着朱厚照那也是賺了很多銀子的,只要劉晉和朱厚照投資什麼,他也就跟着投資。

天津這邊有個商行就是他劉瑾出資建立起來的,專門跟在劉晉和朱厚照的屁股後面發財。

因爲他發現,只要跟着劉晉的後面,這銀子就賺不完。

別看他僅僅只是太子身邊的一個小太監,但是他的身價可是相當不菲的,現在他都已經不收大家給的銀票了。

那點孝敬的銀子,跟打發要飯的差不多,他有的是銀子,只要跟着劉晉,賺銀子輕輕鬆鬆,何必來收那點銀子,一年頂了天也就是收個幾萬兩銀子,還不過塞牙縫。

“公子,去淞滬買地?”

孫新看了看淞滬的位置,有些疑惑的說道。

“對,這個黃浦江兩岸的地都買下來,以後這淞滬就是南方的天津了,而且南方地區一旦發展起來,估計很快就可以超過北方了,說不定要不了幾年的時間,這淞滬就可以超過天津也是難說的。”

劉晉點點頭直言道。

“超過天津?”

“這不太可能吧?”

孫新想了想有些懷疑的說道。

“不相信?”

“那我們就慢慢的看看吧。”

“我們大明的經濟中心其實一直就在南方,整個江南地區的產出的糧食、布匹、絲綢、茶葉、鹽等等一直以來都是佔我們大明一半以上的。”

“也就是這兩年,北方這邊的工廠、作坊和海貿發展起來了,才勉強可以和南方這邊比較一番,但南方的基礎在,條件擺在哪裡,它一旦發展起來,速度會非常快,具有非常大的潛力。”

劉晉非常自信的說道。

其實早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這經濟中心就已經轉移到了南方,南方的人口也是超過了北方,再加上優厚的自然條件,南方的發展速度肯定是要比北方更快的。

“未來不單單是淞滬,還有廣東這邊的珠江口的廣州,它也具有非常大的潛力,這沿海靠海的地區,這海洋貿易的興起,這些地方也是可以跟着迅猛的發展起來。”

“當然了,這沿江的一帶,像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這些地方,也是如此,靠海、靠江都可以迅速的發展起來。”

劉晉指了指大明的版圖,在上面圈出了一些區域,非常自信的說道。

大明就是一條巨龍,以前是自己關着自己,一旦將它釋放出來,它就可以震動整個世界,它的自然條件實在是太優越了。

地域廣闊、人口衆多,自然條件優越,海岸線非常的長,更是又長江、珠江這樣的可以河運的江河。

再加上有着這個世界上最勤勞、最聰明的民族。

這就註定了它始終都會是這顆星球上面最強大的民族之一。

現在劉晉要做的就是將它給徹底的釋放出來,將它從自己關押的籠子當中解放出來,趁着殖民時代纔剛剛興起去搶佔更多的地盤和資源。

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2115章,全家福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1567章,劉晉入閣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1150章,嚴懲暴徒第1185章,火車熱第1937章,高考1第518章,殺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145章,皇帝都眼紅了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1368章,龍旗與刀劍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638章,商議第469章,新軍制第165章,肉管夠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844章 ,信仰的力量第1235章,外來入侵者的歷史第866章,班師回朝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1513章,波斯灣是個好地方啊第1585章,洗劫馬賽港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419章,舉國歡慶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84章,先洗澡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1112章,繁榮的香港第426章,搞事情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118章,怎麼辦?第133章,玻璃廠第561章,辣椒熟了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679章,思想控制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631章,各產業年底總結(下)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822章,大遷徙和西域布政使司第839章,四方雲聚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294章,金子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1731章,大明長途汽車商行第1474章,我們不服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127章,必有災荒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847章,越演越烈第573章,真心便宜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041章,黑海第1611章,富饒的西伯利亞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831章,達伽馬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1804章,還是外面好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1766章,李東陽的願望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
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2115章,全家福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1567章,劉晉入閣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1150章,嚴懲暴徒第1185章,火車熱第1937章,高考1第518章,殺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145章,皇帝都眼紅了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1368章,龍旗與刀劍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638章,商議第469章,新軍制第165章,肉管夠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844章 ,信仰的力量第1235章,外來入侵者的歷史第866章,班師回朝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1513章,波斯灣是個好地方啊第1585章,洗劫馬賽港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419章,舉國歡慶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84章,先洗澡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1112章,繁榮的香港第426章,搞事情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118章,怎麼辦?第133章,玻璃廠第561章,辣椒熟了第1196章,朝鮮和倭國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679章,思想控制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631章,各產業年底總結(下)第170章,努力會有回報的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822章,大遷徙和西域布政使司第839章,四方雲聚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294章,金子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1731章,大明長途汽車商行第1474章,我們不服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127章,必有災荒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847章,越演越烈第573章,真心便宜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041章,黑海第1611章,富饒的西伯利亞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131章,太子也窮啊第831章,達伽馬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1804章,還是外面好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1766章,李東陽的願望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