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

“賣報!賣報!”

“爲民族健康、國民保障,朝廷將出資在大明各地首批建立十所醫學院,培養醫學人才、發展醫療科技和技術!”

伴隨着報童的吆喝聲,大明各地逐漸迎來了嶄新的一天。

看報紙的習慣早已經深入了大明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城市裡面,報紙已經成爲了必不可少的一種東西。

成都,自從長城鐵路開通之後,整個成都的發展就進入了高速的階段,日新月異來形容都絲毫不爲過。

大量的工廠、商行落戶在成都,也是讓成都的經濟規模越來越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定居在成都。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成都的人口已經突破了三百萬,成爲了西南地區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心。

不過成都的經濟發展雖然是非常的迅速的,但是在其它方面來說,還是要落後於大明一些的,尤其是在新學學校方面。

至今成都這裡都還沒有一所新式的高等院校,所有讀新學的學子,如果想要繼續深造的話,只能夠前往其它地方的高等院校進行深造。

這對於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學子來說都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情。

但這就是現實,因爲大明朝廷是不會調撥款項去辦新學的,所有的新學學校都是私人出資開辦的。

wωω¸ ttκá n¸ ℃o

這其中大部分的新學學校都是劉晉所開辦的,還有部分則是各個地方士紳、商人、官員等牽頭籌錢所開辦起來的。

四川這邊以前是交通不便,大家都窮,沒多少錢來辦新式學校,後來修鐵路川人又積極捐錢,也就是這些年來,四川這邊逐漸的發展起來,大家口袋裡面也是終於有一些錢了。

但是想要辦一所高等院校,這可是非常花錢的,關鍵是辦起來之後,這每年都是要投很多錢進去才能夠維持下來。

這也就導致了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都沒有一所高等院校,這一次朝廷要在大明各地興建醫學院,也是終於有一所高等院校落戶到四川了。

“西南醫學院!”

“哈哈,我們成都終於有自己的高校了!”

“西南醫學院落戶成都,西南醫學院落戶成都!”

伴隨着消息的傳播,頓時整個成都的老少爺們都興奮的喊了起來。

西南地區,交通不便、發展緩慢,經濟相比起大明其它地方來,差距比較大,連帶着教育方面都要比其它地方差很多。

川人也是清楚的意識到了這一點,這幾年也是有人在多方奔走,希望能夠籌錢在成都這邊建立幾所高等院校,培養更多的人才,發展西南。

爲此也得到了很多人支持,有不少四川有頭有臉的士紳都紛紛表示願意康慨解囊,這自古以來嘛,唯獨在教育上的投入是最划算的。

尤其是這個時代,教育其實相比起後世來還更加的不公。

不管是傳統的儒家教育還是新式教育方面都是如此。

傳統儒家教育就更別說了,學費昂貴無比,只有有錢人才能夠將自己的孩子送去讀儒家教育,沒有一些家底,你根本就無法支持下去。

這就變相的淘汰掉了那些窮人、普通人的孩子走這條道路的可能性。

至於新式學校,雖然有統一的考試,但錄取的名額只佔八成左右,還有2成的名額是自主招生,這對於高等院校所在地區來說自然是最有利的。

而沒有自己高校的西南地區來說,那就非常的吃虧了,因爲往往都無法去參加這個自主招生考試。

其次是有些地方性的高校,比如淞滬這邊的淞滬理工,它是淞滬地區的士紳、商戶、工廠主等等一起出資建立起來的,這自然而然大部分的招生都是面向淞滬地區的學生。

還有像江西理工學院、江西師範學院這樣的明顯帶有地方性特色的高校,它也是江西省內的士紳地主、商人等等出資建立起來的。

起本身建立的目的就是爲了給自己省內的孩子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大部分的招生都是面向自己省內的。

類似於這樣的都有不少,在大明各地都有各地士紳、商人、資本家等一起出錢建立起來的新式學校,也都是面向所在地招生的。

其結果就是富裕的地區,學校多,這招的生源就多,學生可以選擇的就更多,貧窮的地方,學校少,這招生的名額還少,學生可以選擇的就很少了。

教育就是如此,自古以來都沒有公平可言。

現在西南醫學院落戶成都,還是朝廷戶部這邊直接出資建立、管理,並且規定起主要就是面向西南地區的幾個省份招生,這自然是讓成都人興奮無比。

醫學院嘛,不僅僅是可以給自己本地的學生提供好的出路,而且也是可以大大的提高西南地區的醫療水平。

要知道大明早報可是已經進行了相關方面的一些報道。

這京津地區醫院多、醫館多,醫術精湛,這京津地區的新生兒死亡率極低,並且孩童的夭折率也是非常、非常低。

但是在落後的西南地區,別說醫院、醫館了,就是赤腳醫生都不多,只有在一些大城市李曼,有新式的醫院和一些醫館。

但是西南地區交通不便,這生病去大城市看病的話,顯然是不太現實,故而西南地區這邊的新生兒死亡率依然不低,孩童的夭折率也是比較高。

現在有醫學院落戶在西南地區,這對於提高西南地區的醫療水平、發展醫學人才來說都是非常有幫助。

這川人自然是高興無比,興高采烈的慶祝起來。

“西南醫學院!西南醫學院!”

“誠聘名醫爲師,共同傳承醫學、研究、開創新的醫學領域和技術,懸壺濟世、造福一方!”

消息在整個西南地區不斷的傳播,同時也是號召西南地區的名醫到西南醫學院裡面來任教,不僅僅是將醫學技術傳承下去,而且還要一起研究開拓新的醫學領域和技術。

此時此刻,高興的不僅僅是西南地區的人呢,在大明各地,也都有同樣的事情發生。

黃金洲蓬來城。

“黃金洲醫學院!”

“朝廷將在蓬來城這裡建立黃金洲醫學院!”

蓬來城這裡,人們互相奔走相告。

大明天子沒有忘記黃金洲的子民,終於也是要在黃金洲這邊建立一所高等院校,還是醫學院,這對於提高黃金洲地區的醫學水平有着巨大的作用。

黃金洲這個地方,一直以來其實並不是很受重視,儘管這裡的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還生產黃金和白銀。

但這裡人口少,並不是很受重視。

現在,朝廷在蓬來城這裡開辦醫學院,這讓黃金洲大明子民總算感覺到了一絲絲來自大明天子的關愛了。

這也是讓黃金洲的人高興無比,賺錢固然重要,但是身爲大明子民,這能夠得到重視,也是讓大家倍感榮幸的。

南洋月牙城。

“南洋醫學院落戶月牙城了!”

“南洋醫學院落戶月牙城了!”

月牙城這裡,人們奔走相告,開心無比。

月牙城作爲南洋地區最大的一座城市,人口超過三百萬,一直都是南洋地區的經濟中心,但和大明很多地方一樣,都沒有屬於自己的高等院校。

現在終於是要迎來第一座高等院校,還是醫學院,這對於南洋地區的醫學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我們南洋應該要多半幾所高等院校,我建議我們這些種植園主大家都拿出一些銀子出來,一起建立幾所南洋高等院校。”

“我也支持,這自古以來一個地方想要出人才,那就必須要重視教育,我是江浙人,我們浙江自古多才子,那是因我們非常的重視教育。”

“這南洋想要出人才,我們也是必須要重視教育,不僅僅是傳統的教育,這新式教育一樣要重視起來,大家都積極踊躍的捐錢,因爲這是爲了我們的子孫後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

“李先生所言有理,我出1000兩銀子!”

“我出2000兩銀子,支持教育,支持我們南洋!”

月牙城的一處茶樓這裡,衆多的種植園主們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再新建幾所高等院校的事情,也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西南醫學院、南洋醫學院、黃金洲醫學院、河中醫學院、遼東醫學院、江南醫學院、華北醫學院、西北醫學院、廣州醫學院、湖廣醫學院。

十所醫學院在大明各地落戶,大明戶部這邊直接撥款用於建設,這一次也是備受重視,根據朝廷這邊的規劃,每一所醫學院都將獲得300萬兩銀子的撥款。

算下來這一次,朝廷這邊也是非常的重視了,一次性建十所醫學院,撥款超過3000萬兩白銀,可謂是財大氣粗,但也足以證明朝廷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了。

這是爲了提高大明整體的醫療水平,可能短時間內還看不出什麼效果,但是五年、十年之後,這些醫學院開始發揮出作用的事情,整個大明的醫療水平就完全不一樣了。

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469章,新軍制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48章,廷議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373章,天津聚會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308章,小王子的猶豫第2002章,李大回來了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1881章,黑色的黃金第1378章,還差九十七個第1401章,打擊丐幫第1950章,南州城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1303章,爲天下女性,爲萬家孩童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104章,換了個人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008章,天子會爲我報仇雪恨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159章,暈船第492章,遠征倭國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16章,回京第2157章,新學人才濟濟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買賣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429章,朝野震盪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2041章,皇帝想和劉晉結親家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485章,無情屠戮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2195章,家大業大也架不住兒子多啊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1795章,吃和穿第143章,日進萬金第747章,奴隸市場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2209章,賺翻了第93章,朱厚照第993章,洗劫倫敦第2181章,轉學新學去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2061章,天子賜婚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661章,京城的房子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84章,先洗澡第1997章,搶佔非洲內陸第76章,這都是辛苦錢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1512章,內燃機和分解石油第1889章,必須給奧斯曼帝國一些顏色看看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2212章,有沒有可能自己就是匈奴?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472章,大海啊,你全是水第1337章,森林、魚、鹿、熊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
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469章,新軍制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48章,廷議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373章,天津聚會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308章,小王子的猶豫第2002章,李大回來了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1881章,黑色的黃金第1378章,還差九十七個第1401章,打擊丐幫第1950章,南州城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1303章,爲天下女性,爲萬家孩童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104章,換了個人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008章,天子會爲我報仇雪恨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159章,暈船第492章,遠征倭國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16章,回京第2157章,新學人才濟濟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買賣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429章,朝野震盪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2041章,皇帝想和劉晉結親家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485章,無情屠戮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2195章,家大業大也架不住兒子多啊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1795章,吃和穿第143章,日進萬金第747章,奴隸市場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2209章,賺翻了第93章,朱厚照第993章,洗劫倫敦第2181章,轉學新學去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2061章,天子賜婚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661章,京城的房子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84章,先洗澡第1997章,搶佔非洲內陸第76章,這都是辛苦錢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1512章,內燃機和分解石油第1889章,必須給奧斯曼帝國一些顏色看看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2212章,有沒有可能自己就是匈奴?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472章,大海啊,你全是水第1337章,森林、魚、鹿、熊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