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儒以禮亂法

前唐武則天皇后時期,同州下邽人徐元慶之父徐爽,被下邽縣尉的趙師韞殺害。

徐元慶更姓易名,在驛站之中充當僕役。

趙師韞恰好住在這個驛舍中,徐元慶手刃父仇,然後投案自首。

對於這個案件,當時朝中有不少人認爲徐元慶爲父報仇,是孝義剛烈的行爲,應赦免他的罪。

當時的武則天皇后,也是如此認爲。

而時任右拾遺的陳子昂,則上書《復仇議狀》,他認爲按照法律,擅自殺人要處死。

後來一百多年以後的柳宗元,對此則持不同意見,爲了駁斥陳子昂的主張,他寫下了《駁復仇議》。

與陳子昂進行了一場關公戰秦瓊的鬥法。

這段爭論在歷史上,就是禮法之爭的一個典型。

而在東漢的時候,有一名女子名爲趙娥,其父被酒泉縣的惡霸李壽打死。

趙娥的三個兄弟都想復仇,但李壽防範甚嚴。

不久兄弟三人同時死於一場瘟疫。

聽說趙家的男丁已全部死掉,李壽甚喜,大宴賓客,認爲只剩趙氏一個弱女子,不足爲慮。

趙娥悲憤交加,買來一把刀,天天在家裡磨刀,準備復仇。

一天趙娥看到了李壽,就地斫之。割下李壽頭顱後,詣縣自首。

以孝道治天下的漢朝的處理結果,漢靈帝親自下旨,赦免了趙娥,以百善孝爲先爲名,還冊封了趙娥爲孝女,烈女以示褒獎。

但是唐朝的徐元慶,最後被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陳子昂,給砍了。

連武則天皇后都被陳子昂的策論,逼迫的無法下旨饒恕徐元慶。

這兩件案子代表着從漢朝到唐朝法制的進步,奈何到了大宋,又變成了麻煩事。

週三畏站了出來,娓娓道來:“董承的母親劉氏,撐起二樓的窗戶的時候,叉杆掉了下去,砸到了一個青龍幫的惡霸——秦伍。”

“惡霸秦伍與董承的母親劉氏起了爭執,然後秦伍一怒之下,就趁着夜色,闖到了董承家中,殺死了董承的母親劉氏。”

“此案發生在宣和六年。當時是開封少尹燕瑛審理。後來金人圍城的時候,燕瑛南逃,之後杳無音訊了。”

趙桓點頭,這都是兩年前的事了,現在的開封府少尹已經是李若水了。

“李府尹,此案的卷宗可曾帶來?”趙桓問道。

李若水站了出來,說道:“秦伍之事,我已經重新徹查過了,當時秦伍賄賂了燕瑛,隨便抓了個小嘍囉斬了之後,就結了案。”

“也就是說,確實是秦伍指示並殺死了董承的母親劉氏?”趙桓問道。

李若水點頭說道:“涉案之人已經羈押,青龍幫一系的人,已經被李太宰全部端掉了。敢在汴京稱龍,他們莫不是瘋了。”

週三畏看舊事已經說得足夠清楚了,繼續說道:“前段時間商稅改制,這董承家裡有個炊餅攤子,就把稅交給了稅稽查,這本來是合乎國法之事。”

“但是秦伍一項作威作福習慣了,就又收了一遍董承這攤子的稅錢。”

“董承舊恨未平,新仇又生,是當時,董承攜刀藏於袖子之中,找到了秦伍所在的瓜攤,董承以瓜不熟爲由,三言兩語之下激怒了秦伍。”

“董承共計捅了七刀,每一刀都是致命的傷口,殺死了秦伍的董承,反而端坐在攤位之前,等待捕快的緝拿。”

這就是讓週三畏極爲頭疼的案子,非常的清楚和簡單,按照慣例,在大宋,爲父母報仇乃是天經地義之事。

這種事雖然在《宋刑統》中,殺人償命是必然,但具體司法操作層面,往往又對血親復仇者從輕發落。

李綱此時站了起來說道:“官家,董承本來此事可分成兩部分看,第一部分就是秦伍有殺董承之母的實質,第二部分,也是董承爲了響應商稅改制,才與秦伍有了新的衝突。”

“襄王曾言,君臣皆獄,父子將獄,是無上下也,事親有隱無犯也。”

“所以懇請官家,下旨特赦董承的罪名。”

“臣等附議。”諸位大臣們也是同時說道。

整個朝堂除了在廢康王之事外,又在董承報仇之事上,出奇的達成了一致。

而這個時候,端坐在龍椅上的趙桓卻默不作聲的看着朝中大臣,一言不發。

週三畏嘆氣,這事難就難在這裡。

按照宋律,殺人者償命,董承必須被判處死刑。

而且董承,還是爲了商稅改制犯得事,還是佔了爲父母報仇的大義之名,怎麼看,其罪孽都是可以被饒恕的。

只要趙桓下一道諭旨就可以赦免其罪過,但是這道諭旨,遲遲請不下來。

“董承自己怎麼說?”趙桓沒有正面回到李綱的問題,而是問到了別處。

週三畏想了想說道:“怨塞身死,民之明分,結罪理獄,君之常理,何敢偷生以枉公法?”

【歷史翻譯機:母親含冤而死,草民知之甚詳,但是犯了罪,就該秉公處理,這事天下的最大的道理,哪裡敢偷生以致使國法淪喪?】

趙桓端坐在龍椅上,看着朝臣,這就是大宋啊。他總覺得大宋在國法一途上,在開歷史倒車。

“周少卿以爲應當如何判決?”趙桓問道。

本來邢獄就是大理寺負責審理,提刑司負責偵查,現在這個判決應該是週三畏做主纔對。

“按制度應當是董承死罪,罪不可恕。”週三畏說道,不過他緊接着說道:“但是臣以爲其罪可恕!有大義之名。”

趙桓問道:“說說饒恕他的理由。”

“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則刑禮之用,判然離矣。何者?”

“若董承之母,不陷於公罪,秦伍之誅,獨以其私怨,奮其吏氣,虐於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問,上下蒙冒,籲號不聞。”

“而董承能以戴天爲大恥,枕戈爲得禮,處心積慮,以衝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無憾,是守禮而行義也。”

“執事者宜有慚色,將謝之不暇,而又何誅焉?”【注1】

趙桓搖頭,這個週三畏和李綱一樣,認爲董承無罪,別說董承有罪了,還要大宋感謝他。

趙桓忽然想到了一句話,儒以禮亂法,俠以武犯禁。

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慶殿冷氣開放第七百二十一章 言之不入,罪實在予第六百七十七章 活着浪費空氣第四百九十八章 舔狗的餘生都是軍訓第九十七章 男人什麼時候最靠譜?第六百三十八章 官家到底在整什麼幺蛾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稟抓到的真正大魚第五章 東掖門外下了好大的雪第五百二十章 域外戰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這萬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子美的決定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想出去第七百零一章 完顏宗翰的請求第九百零九章 將後背露給敵人第九百零三章 蒸蒸日上的大宋朝第五百零三章 東三班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擇手段的大宋皇帝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大家欲往江南第一百七十二章 朕梭哈了,你跟嗎?第二百一十六章 諡號忠憲(1/5)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習慣第四百八十四章 全線告急第一百九十一章我在遙望,月亮之上!(1/5)第八百八十三章 對情報安全的自信第八百四十九章 搞清楚誰是敵人第三百零五章 胡神醫被完顏宗翰盯上了第二十六章 還記得一招從天而降的……箭法嗎?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己造自己的反,何其困難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金融工具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第二十七章 金人南下的節點在太原!第七百二十二章 官家睜開了自己的眼睛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第五百六十四章 搞敲詐搞到了你韓爺爺頭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二百八十五章 臣構言,今來畫疆第六百零二章 戰爭的殘忍第八百九十六章 中國人的想象力第四百三十九章 顏值並不是一切第三百五十章 帝王技——聖心難測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二百四十七章 利劍出鞘!第八百七十五章 終極套娃第七百六十二章 奪命追魂鉤第二百六十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八百八十九章 蒙兀合不勒汗第六十六章 這小土城還意思叫城??第七百六十七章 起來呀,地上涼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想出去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擇手段的大宋皇帝第六百六十章 被岳飛嫌棄的高麗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第四百三十四章 歷史總是有很多的巧合第八百九十五章 後宮紛爭起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在進奏院!第七百六十四章 捐軀報國第五百六十六章 花言巧語,巧舌如簧第五百五十二章 糟糕,這是心動的感覺!第六百七十四章 憶往昔第五百四十九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漢土第一百零一章 口是心非是皇帝的必備技能第七百二十九章 最佳豬隊友第八百四十二章 請誅國賊!第七百八十五章 韓世忠親赴高麗第一百三十一章 真的是聽調不聽宣啊!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大家欲往江南第四百七十三章 岳飛差點翻了車第六百三十九章 神威鎮遠大炮!第七百八十五章 韓世忠親赴高麗第一百五十四章 躬行仁術 普救衆生第四百一十三章 不似人君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黴菌?胡神醫你這是要稱聖嗎?!(2/5)第三十五章 我有奧斯卡小金人,你要不?第二百章 經略山外九州 (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望大宋永昌!(600月票加更!)第三百零六章 趙構的求援信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二百七十六章 一個千年的謎題第八百零一章 父子反目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輝煌的死去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稟建節第五百零二章 膽怯的好姑娘第五百一十六章 錢多的花不出去怎麼辦?第六百五十一章 以臉面換時間第二百八十七章 儒以禮亂法第五百零三章 東三班第七百七十六章 揍一頓,再揍一頓第二百一十一二章 看他搞內訌(3/5)第四百一十五章 趙桓三問第二百四十三章 糧船和糧食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人智短,三人計長第三百二十七章 奉命造反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災第一百一十九章 爲了天子風範,不能罵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構瘋了第二百零四章 王重陽你這是要成聖嗎?(2/5)第四百九十一章 官家是閻羅轉世的證據第三百二十三章 當了*子還要立牌坊
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慶殿冷氣開放第七百二十一章 言之不入,罪實在予第六百七十七章 活着浪費空氣第四百九十八章 舔狗的餘生都是軍訓第九十七章 男人什麼時候最靠譜?第六百三十八章 官家到底在整什麼幺蛾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稟抓到的真正大魚第五章 東掖門外下了好大的雪第五百二十章 域外戰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這萬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子美的決定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想出去第七百零一章 完顏宗翰的請求第九百零九章 將後背露給敵人第九百零三章 蒸蒸日上的大宋朝第五百零三章 東三班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擇手段的大宋皇帝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大家欲往江南第一百七十二章 朕梭哈了,你跟嗎?第二百一十六章 諡號忠憲(1/5)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習慣第四百八十四章 全線告急第一百九十一章我在遙望,月亮之上!(1/5)第八百八十三章 對情報安全的自信第八百四十九章 搞清楚誰是敵人第三百零五章 胡神醫被完顏宗翰盯上了第二十六章 還記得一招從天而降的……箭法嗎?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己造自己的反,何其困難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金融工具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第二十七章 金人南下的節點在太原!第七百二十二章 官家睜開了自己的眼睛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第五百六十四章 搞敲詐搞到了你韓爺爺頭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二百八十五章 臣構言,今來畫疆第六百零二章 戰爭的殘忍第八百九十六章 中國人的想象力第四百三十九章 顏值並不是一切第三百五十章 帝王技——聖心難測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二百四十七章 利劍出鞘!第八百七十五章 終極套娃第七百六十二章 奪命追魂鉤第二百六十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八百八十九章 蒙兀合不勒汗第六十六章 這小土城還意思叫城??第七百六十七章 起來呀,地上涼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想出去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擇手段的大宋皇帝第六百六十章 被岳飛嫌棄的高麗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第四百三十四章 歷史總是有很多的巧合第八百九十五章 後宮紛爭起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在進奏院!第七百六十四章 捐軀報國第五百六十六章 花言巧語,巧舌如簧第五百五十二章 糟糕,這是心動的感覺!第六百七十四章 憶往昔第五百四十九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漢土第一百零一章 口是心非是皇帝的必備技能第七百二十九章 最佳豬隊友第八百四十二章 請誅國賊!第七百八十五章 韓世忠親赴高麗第一百三十一章 真的是聽調不聽宣啊!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大家欲往江南第四百七十三章 岳飛差點翻了車第六百三十九章 神威鎮遠大炮!第七百八十五章 韓世忠親赴高麗第一百五十四章 躬行仁術 普救衆生第四百一十三章 不似人君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黴菌?胡神醫你這是要稱聖嗎?!(2/5)第三十五章 我有奧斯卡小金人,你要不?第二百章 經略山外九州 (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望大宋永昌!(600月票加更!)第三百零六章 趙構的求援信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二百七十六章 一個千年的謎題第八百零一章 父子反目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輝煌的死去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稟建節第五百零二章 膽怯的好姑娘第五百一十六章 錢多的花不出去怎麼辦?第六百五十一章 以臉面換時間第二百八十七章 儒以禮亂法第五百零三章 東三班第七百七十六章 揍一頓,再揍一頓第二百一十一二章 看他搞內訌(3/5)第四百一十五章 趙桓三問第二百四十三章 糧船和糧食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人智短,三人計長第三百二十七章 奉命造反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災第一百一十九章 爲了天子風範,不能罵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構瘋了第二百零四章 王重陽你這是要成聖嗎?(2/5)第四百九十一章 官家是閻羅轉世的證據第三百二十三章 當了*子還要立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