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蒸蒸日上的大宋朝

災難。

河東、關中、北京、京畿都缺少降水,旱情蔓延的極其迅速,入了秋之後,大宋的西南地區傳來了地龍翻身的急報,好在經略使胡世將和總管劉錡動作迅速,沒有釀成什麼大難。

而大宋朝的南疆,卻是洪澇嚴重,接連有淹沒農田的消息傳來,這一切都以札子的形式,來到了趙桓的面前,被大宋的皇帝,看在了眼裡。

大自然的這些危害,對於勤勞的大宋百姓來說,其實壓根算不是威脅,只需要少許的土地和種子,他們就能在這片土地上,展現出他們昂揚的生命力。

保持食鹽的供給,他們就會相互扶持,停過最艱難的時刻,中原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也從來不缺少這種任性。

對於幅員遼闊的中國來說,這些小災小難,年年不斷,誰都不能控制老天爺的脾氣,指不定他什麼時候發怒,隨手一指,就是翻山倒海。

也正因爲幅員遼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之下,也能夠將危害降到最低,這就是大宋,或者說中原王朝生生不息的原因。

一旦朝堂出現問題,小事釀成大災,大災必然導致民變,歷史上無數次也證明了民變一旦出現,必然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用在內耗之上。

最後在內憂外患中,轟然倒塌。

宣和三年,江南地龍翻身,江南漆匠方臘,揭竿而起,百萬之衆影從,大宋軍隊出兵平叛,鎮、撫、剿、屠,導致大宋的江南糧倉離心離德。緊接着發生了聯金滅遼,大宋從朝堂到民力,皆已經在內耗之中岌岌可危。

趙桓站在太原城上,看着這遠處一個個京觀,一個個京觀的封土之下,有金人有宋人也有契丹人,所有人都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血的代價。

趙桓嘆氣的看着安詳的太原城下,阡陌縱橫,當初那些住在懸崖峭壁上的百姓,早就搬到了平原之上,有說有笑的農夫,扛着鋤頭跨過了一道道水渠,奔着炊煙裊裊的家中而去。

“是朕想多了。”趙桓搖頭,將一封札子遞給了早就等待的親從官,命其急速傳回京中,是封駁自己罷免李綱的詔書。現在看,他和李綱那頓爭吵完全是沒有必要。

天下四安,的確如此,至少比他想象中漫天的蝗蟲相比,整個汾河平原,都是一片的昂揚生機。

趙桓的路線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今日在何處,明日又在何處紮營,最後斷斷續續一個多月纔到了太原。

更何況朝臣要在能在整個汾河平原上作假,那大宋的官僚該有多麼恐怖的執行力?這份力氣用在防蝗上,多少隻蝗蟲夠他們去消滅?

趙桓指着北方的方向,對着曹嫺笑着說道:“當初就是在這裡,王稟帶着他當時只有十五歲的兒子,做了最後的衝鋒,如同螞蟻撼樹一樣,衝擊着完顏宗翰的鐵騎防線。”

“若非种師中及時趕到,支援了他,現在的王稟,哪裡還有抱着小火爐吃羊肉泡饃的愜意。”

“再往北是忻州,完顏宗翰敗退至忻州,岳飛出奇兵偷襲了雁門關,完顏宗敏那個憨貨,居然出關帶着騎兵衝擊岳飛率領的決勝戰車,進退失據丟了雁門關,其實也不怪他,大楯車這種東西,他也是第一次見。”

“完顏宗翰被勾注山困在了忻州,人困馬乏,殺馬翻山而逃,要不說這完顏宗翰夠狠的,五萬戰馬呀,就那麼被他戳死了。朕知道都快心疼死了。”

曹嫺出神的看着遼闊的忻州平原,仿若是看到了那些金戈鐵馬一般,笑着問道:“大宋贏了嗎?”

“那是當然!”趙桓非常驕傲的說道:“後來朕才發現廟算這玩意兒,壓根就不靠譜,你頂多決定要佔什麼地方,戰機一觸即發,誰知道會出現什麼意料之外的變化?後來索性朕就撤了內侍監軍,隨將軍們去了。”

“岳飛那會兒也沒少謀劃,根據地形,根據敵我態勢,做出種種分析,但是對方總是能夠在數萬種的應對中,選出一種你預料之外的方式與你接戰,而且往往很蠢,何其怪哉。”

“也不知道朝堂那些蠢貨,到底怎麼想的,想派文官監軍,後來朕不應,他們就讓朕派宦官,朕還是不應,氣的他們牙癢癢。也不知道文臣們在害怕什麼,糧草、補給、甲冑、俸祿都由朝堂掌管,還能出什麼幺蛾子事?各幹各的就完事了,以文抑武,總想騎在別人頭上。”

曹嫺沒有說話,靜靜的看着汾河平原,眼神裡都是笑意和滿足,這就是蒸蒸日上、國泰民安的大宋朝。

安定,是她這輩子的追求,當初離開西夏的時候有多惶恐,現在就有多心安。

“在想什麼?”趙桓看着趴在城垛上的曹嫺疑惑的問道。

曹嫺指着遠方在馳道上飛馳的陸地飛舟,笑着說道:“在看陸地飛舟。原來以爲修那麼寬的馳道無用,現在看來,這馳道越寬越好,你看那奔流不息的車隊,就能想到以後的大宋朝是何等的模樣。”

大同的煤田,依舊是大宋朝最大的煤炭產地,由大同府出發的煤炭,是大宋這架機器的燃料。

中原王朝地大物博不假,但是煤炭的採集上,還是當屬露天可以挖到的大同煤田最佳。其他的地方,遠遠無法形成大同煤田的巨大規模。

是煤,點燃了整個大宋,也爲大宋的發展帶來了蓬勃的動力。

“想試試嗎?”趙桓拉着曹嫺,來到了太原站,從太原到大同府,馳道暢通無比,雁門關的改造,用了極長的時間,纔將整個大同至太原的山道打通。

“嗯。”曹嫺的眼角帶着些許的俏皮。

此次出遊,趙桓就是爲了看到大宋的真實,所以一路上大部分時間都不在馳道之上。

陸地飛舟無愧與飛舟二字,從太原城到大同府這段只用了兩天。趙桓扶着腰身從大駕玉轤慢慢走了下來。

他誤會了曹嫺要坐陸地飛舟的目的,根本就是朱鳳英,在宮裡老是宣傳車門一關的瘋狂有多麼的愜意。

第四百八十五章 燕山東麓防線第二十八章 是個人都敢威脅朕?第六百零一章 御駕親征的必要性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才喜加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打拳有拳風 拔劍聞龍吟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抽屜的嬪妃第十一章 感動不?不敢第三百四十四章 走!走!走!第七百二十三章 你行你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黜太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別人家的孩子最聰明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功爵均田露出一點邊角第五百三十九章 權臣!這兩個字怎麼寫?第一百一十八章 總之,要優雅第八百零四章 一千貫一個的茶杯第五百三十八章 輸的時候,做什麼都是錯的第四百五十二章 兩個全真子第八百五十章 整個會寧府亂成了一鍋粥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太宰兵發皇宮劍指皇后!(1/5)第一百六十九章 武德充沛(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一章 尚宮局和四司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廚子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毛鐵屍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宋原子彈!(爲舵主“小走狗1”加更!)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家回到汴京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種大忽悠再出手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第三百零二章 三萬飛軍總教頭第四百八十章 木蘭舟,帆若垂天之雲第八百一十九章 趕星追月的郭京第六百一十八章 先邁左腳進來州城的金國使者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構爲何把皇位傳給太祖一系?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種路,兩種人生第八百五十五章 完顏宗族大會的問責第四百八十四章 全線告急第六百五十一章 以臉面換時間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學外語第二百四十五章 捷勝軍爲什麼突然變得這麼強?第四百三十章 鞏義皇陵的誓言第九十四章 將門有將,相門無相,真正的大宋格局!第五百二十三章 鉤直餌鹹,離水三尺第二百三十章 軍功爵制度出現了些許的瑕疵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六十八章 西夏人要遷都?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天生異稟,聰慧過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從諫如流是明君的必備技能第三百三十章 沽名釣譽胡世將第四百八十章 高麗提督第七百八十八章 拆別人的東牆補自己的西牆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種路,兩種人生第四百四十七章 國力的較量第二百五十章 朕這個字,是你們蠻夷能用的嗎!第七百七十一章 我要見皇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德不配位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第六百八十三章 這萬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七百六十八章 淳樸的莊稼人的勉爲其難第五十一章 流民南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六百五十二章 杜充的妙計第十五章 兩開花?不,三開花!第六百四十三章 朕即爲大宋意志!第三百三十六章 磨刀霍霍第十八章 要在汴京城吃晚飯第六百五十六章 留五萬人給官家過過癮第二百一十一二章 看他搞內訌(3/5)第六百章 朕要再次御駕親征!第八百六十一章 蒙兀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三百一十八章 範汝爲在福建路揭竿而起第七百六十章 打在宗親身上的板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宋的繁華第八百一十三章 大宋官家哄人的手段,十分枯燥第四百一十五章 趙桓三問第七百九十六章 克烈部的禮物第六百三十一章 肅王府的中廳,有些可怕第七百二十二章 官家睜開了自己的眼睛第六百九十一章 簡單意思和中等意思第二百八十六章 廢康王第六百五十六章 留五萬人給官家過過癮第五百一十章 商部成立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要做吉祥物,誰都攔不住!第五百六十三章 皮幾萬的系統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團錦簇和陣陣惡臭第六百七十八章 岳飛蒙冤的真相第七百七十三章 以身飼蟲胡不歸第九百一十一章 摧枯拉朽的戰爭第三百三十一章 喜提大禮包第七百一十二章 你見過蘭亭集序嗎?第一百零四章 左右丞名單確認第四百九十八章 舔狗的餘生都是軍訓第十七章 漏成篩子一樣的大宋情報系統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以民爲天第八百八十二章 朝堂要走在百姓的面前第三百一十章 趙構再議登基第八百四十一章 法術的必要儀式第二百六十七章 潑皮五罵街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第四百八十五章 燕山東麓防線第二十八章 是個人都敢威脅朕?第六百零一章 御駕親征的必要性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才喜加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打拳有拳風 拔劍聞龍吟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抽屜的嬪妃第十一章 感動不?不敢第三百四十四章 走!走!走!第七百二十三章 你行你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黜太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別人家的孩子最聰明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功爵均田露出一點邊角第五百三十九章 權臣!這兩個字怎麼寫?第一百一十八章 總之,要優雅第八百零四章 一千貫一個的茶杯第五百三十八章 輸的時候,做什麼都是錯的第四百五十二章 兩個全真子第八百五十章 整個會寧府亂成了一鍋粥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太宰兵發皇宮劍指皇后!(1/5)第一百六十九章 武德充沛(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一章 尚宮局和四司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廚子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毛鐵屍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宋原子彈!(爲舵主“小走狗1”加更!)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家回到汴京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種大忽悠再出手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第三百零二章 三萬飛軍總教頭第四百八十章 木蘭舟,帆若垂天之雲第八百一十九章 趕星追月的郭京第六百一十八章 先邁左腳進來州城的金國使者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構爲何把皇位傳給太祖一系?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種路,兩種人生第八百五十五章 完顏宗族大會的問責第四百八十四章 全線告急第六百五十一章 以臉面換時間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學外語第二百四十五章 捷勝軍爲什麼突然變得這麼強?第四百三十章 鞏義皇陵的誓言第九十四章 將門有將,相門無相,真正的大宋格局!第五百二十三章 鉤直餌鹹,離水三尺第二百三十章 軍功爵制度出現了些許的瑕疵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六十八章 西夏人要遷都?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天生異稟,聰慧過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從諫如流是明君的必備技能第三百三十章 沽名釣譽胡世將第四百八十章 高麗提督第七百八十八章 拆別人的東牆補自己的西牆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種路,兩種人生第四百四十七章 國力的較量第二百五十章 朕這個字,是你們蠻夷能用的嗎!第七百七十一章 我要見皇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德不配位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第六百八十三章 這萬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七百六十八章 淳樸的莊稼人的勉爲其難第五十一章 流民南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六百五十二章 杜充的妙計第十五章 兩開花?不,三開花!第六百四十三章 朕即爲大宋意志!第三百三十六章 磨刀霍霍第十八章 要在汴京城吃晚飯第六百五十六章 留五萬人給官家過過癮第二百一十一二章 看他搞內訌(3/5)第六百章 朕要再次御駕親征!第八百六十一章 蒙兀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三百一十八章 範汝爲在福建路揭竿而起第七百六十章 打在宗親身上的板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宋的繁華第八百一十三章 大宋官家哄人的手段,十分枯燥第四百一十五章 趙桓三問第七百九十六章 克烈部的禮物第六百三十一章 肅王府的中廳,有些可怕第七百二十二章 官家睜開了自己的眼睛第六百九十一章 簡單意思和中等意思第二百八十六章 廢康王第六百五十六章 留五萬人給官家過過癮第五百一十章 商部成立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要做吉祥物,誰都攔不住!第五百六十三章 皮幾萬的系統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團錦簇和陣陣惡臭第六百七十八章 岳飛蒙冤的真相第七百七十三章 以身飼蟲胡不歸第九百一十一章 摧枯拉朽的戰爭第三百三十一章 喜提大禮包第七百一十二章 你見過蘭亭集序嗎?第一百零四章 左右丞名單確認第四百九十八章 舔狗的餘生都是軍訓第十七章 漏成篩子一樣的大宋情報系統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以民爲天第八百八十二章 朝堂要走在百姓的面前第三百一十章 趙構再議登基第八百四十一章 法術的必要儀式第二百六十七章 潑皮五罵街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