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一個千年的謎題

童貫的屍首是在汴京外的客棧找到的,而童貫留下了一封信。

趙桓大概看了看,才知道童貫爲何而死。

他首先是個太監,離開了皇宮之後,他將一無是處。

叱吒風雲數十載,怎麼受得了這種罪?

而現在太上皇榮養在艮嶽宮,那他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存在價值。

所以童貫並不是以死明志,不爲新帝所用而是另有目的。

趙桓爲什麼想再次啓用童貫?因爲就閹人隊伍裡,童貫要比趙構更爺們一些。

趙構活到了八十一歲無子,趙桓默認爲他是閹人。

童貫在宋徽宗登基之後,曾經十次出使隴右都護府,而且多次在西北五路考察,極爲熟悉西北之軍事,多次在楊家、折家、種家、楊家逗留,瞭解西軍的將領的才能。

這也讓他在崇寧三年四月,獲得了第一次監軍的權力。

隴右都護府,一直是吐蕃諸部、西域諸國、西夏與大宋爭鬥的焦點。

在章惇建立隴右節度軍時候,隴右雖然已經名義上歸屬了大宋。

但是隻是依靠軍堡進行佔領,吐蕃諸部更是與大宋,反覆在煌州青塘地區,展開了拉扯。

而崇寧三年四月,王厚爲統帥,合兵十萬再次進攻青塘,意圖奪回被羌人佔下的一部分青塘地區。

當時十萬兵馬囤積在煌州,而童貫收到了一封手諭,宋徽宗下的,給童貫命令是退兵。

因爲宮中失火,不詳。

童貫將手諭看完摺疊好之後,放在了靴子裡,王厚問手諭內容,童貫笑道:“官家希望我等出兵成功。”

王厚內心大定!

然後兵發青塘取了四州之地,徹底鞏固了大宋在隴右都護府的地位。

經此一役,吐蕃諸部知道和大宋無法交戰取得勝利,就去欺負大理。

而西域諸國也開始和大食國玩起了拉力賽。

而政和元年,童貫終於從熙河蘭湟、秦鳳路經略安撫制置使爬到了武康軍節度使,又討伐溪哥臧徵,收復積石軍、洮州,被加官爲檢校司空。

政和元年,童貫出使遼國。

當時的遼國雖然已經疲態盡顯,但是依然有耶律餘睹這樣的大才,還有耶律大石的這樣的良將。

在金人殺死遼國之前,遼國一直是金人和宋人頭上的一座大山。

也是那次出使,套馬的漢子耶律餘睹,輸給了种師中的那一次。

同年,童貫再次回到西北之地,令大軍進入了西夏的橫山地區,徹底完善了章惇留下的軍堡戰術,終於將西夏趕出了橫山。

這一舉措,讓西夏和大宋的攻守之勢,變成了大宋隨時可出兵,征伐西夏。

次年童貫率領秦鳳路和晉中大兵,深入河、隴,兵逼興慶府,只是因爲童貫指揮失當,導致劉法戰死,宋軍大爲震動,大將死,而軍心不振,最後不得已撤兵。

宣和二年,江南地龍翻身,大地震帶來的危害是方臘起義。

而這個時候,大宋的宰相王黼將方臘起義的軍報給隱藏起來,直到方臘居然弄出了大聲勢,自立爲帝。

方臘挾百萬之兵有大事可成的跡象的時候,宋徽宗才惶恐不安的命令童貫率兵平叛。

宣和四年,童貫用了四百五十天的時間,從太原前往江南,再打敗方臘,再到安穩南方,執行了宋徽宗的十戶抽一戶的政策,得勝還朝。

大軍轉回汴京,再轉回太原的時候,未曾片刻的休息。

在宣和四年開始了和金國一起伐遼。

疲憊不堪的大軍自然大敗特敗。

而且還有什麼將從中御的“如敢殺一人,並從軍法”的奇葩行軍指南。

束手束腳的宋軍安能取得什麼大勝?

金人南下的時候,童貫七萬捷勝軍駐紮在太原城,聽聞金人南下兵鋒銳不可當,連夜溜之大吉,大軍一夜行了數百里,不幾日就跑回了汴京。

而捷勝軍卻被留在了馬陵關附近待命。

如果僅僅看童貫的前半生,童貫的所作所爲,如果沒有金人南下的時候,棄城而逃,他在歷史上,也不會被人評爲什麼奸宦了。

其實趙桓當着那麼多人的面沒問出來。

其實他很想問問童貫,當初從太原城千里赴闕,到底是他臨陣脫逃,還是接到了趙佶的命令。

趙桓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爲童貫這個行徑,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金兵南下他一個封了王的宦官,居然領兵逃跑,極度反常不說。

最關鍵的是,趙桓可是知道,當初童貫把捷勝軍的兵權交了上來,自己一個人跑去找趙佶盡忠去了。

趙佶曾命令童貫去領兵隨他南下的。

所以趙桓很想知道,童貫在太原城那一出千里赴闕的戲碼,到底是他的本意,還是來自宋徽宗的授意?

可惜這個疑問隨着童貫自縊,再也不會有人知曉,而趙桓也知道,後世的史書,也絕對不會給童貫一個客觀的評價,因爲他是太監。

史書往往把王朝顛覆的罪責歸罪與女人和太監。

他逃離太原,到底是他本意,還是趙佶授意,也就成了千年的謎題。

趙桓也沒打算給童貫平反,他知道這些,因爲要用到人練兵而已。

他仔細想了半天,覺得童貫選人的眼光極準,就想用一下。

反正抓着趙佶,他童貫也不敢起其他的心思。

他童貫的主子趙佶,都不準備給他做主,他也不準備這麼做。

歷史多少真相掩藏在了風沙之中呢?

趙桓搖頭,死就死了吧。

“官家,童貫的屍體怎麼處理?”趙英急匆匆的從殿外跑了進來,在趙桓身邊問道。

趙桓一愣,自己這個大太監這麼不懂事嗎?這麼小的事,也要問自己嗎?

“當然是埋了。還能怎麼處理,等着他建立府衙那千百人給他披麻戴孝?他一死,他當初籠絡的那些人,肯定會散。怎麼你還準備給童貫弄個靈堂?”趙桓好奇的問道。

趙英搖頭說道:“估摸着羣臣明日就會上言,把他的屍體掛在城頭上了。所以老臣纔會有此一問。”

趙桓這才知道,趙英原來問這個,他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埋了吧。”

“童貫死了,屍體再利用,掛在城頭上安撫民心?羣臣們估摸着是這個意思?”趙桓問道。

趙英點頭,說道:“可能金兵之禍,死一個李擢,死一個吳敏,不足以堵得住天下百姓悠悠之口。必然有人需要擔責,那童貫怎麼說也是封了王,按理說,分量是夠了。”

趙桓聽到這,手頭的筆停了下來。他才明白了童貫到底爲何如此決絕的自殺,金兵南下,必須有人背鍋,而童貫自己站了出來,選擇把這個鍋接了。

宦官封王,必是妖孽。

稍微宣傳下,他童貫的惡名就傳開了。

既然金人南下威逼汴京的罪魁禍首找到了,這鍋他童貫扛了起來,趙佶自然就不用背了。

“童貫在你到的時候,還沒有死吧。”趙桓忽然問道。

趙英噗通一聲跪了下來,連連磕頭說道:“官家英明。”

趙桓搖了搖頭,自己的這個大太監,怕事的很,他其實剛纔不是很確定,他這一個頭,不打自招。

“起來說話。你這個樣子,怎麼當大宋皇宮裡的老祖宗?那宮人還有百餘名宦官等着你主持公道,你就這個模樣,怎麼主持?”

“我就說嘛,趙英你對外廷絲毫不在意,漠不關心,是怎麼想到問朕屍首如何處理。看來是童貫的話了。”

“童貫對他的屍首怎麼說?”趙桓問道,處理別人的屍首,還要詢問死人的意見。

趙桓忽然想到了自己還有十殿閻羅的諢號,自己這樣子,活的越來越像閻羅王了。

“童貫說梟首示衆掛在城頭上,明刑正法。不過他拜託臣,讓臣掛的高點,童貫說他長得醜,怕嚇到了小孩子。”

趙桓點頭,說道:“那就按童貫說的辦吧。”

趙桓原來打算直接把童貫埋了的,如果是文官這樣諫言,他絕對會拒絕,朝堂的黨爭的花樣繁多,這文官與宦官兩千年的不對付,也是黨爭的一部分。

趙桓絕對不會丟下這個草葉子,讓宦官和文官鬥起來。

那怎麼制衡文官呢?

這麼複雜的問題,當然是留給李綱去頭疼了!

皇帝控制宰相,宰相控制百官,制衡文官的事,本來就是宰相分內的事。

“行了,去吧。”趙桓讓趙英下去,看着趙英走出大殿就笑了。

這趙英要是代表到宦官出戰,豈不是被李綱爲首的文官集團吊着打?

這戰鬥力實在是水平太低了,趙桓都一眼看出來了他的小心思,他到了朝堂還不被如狼似虎的文官們,給生吞活剝了?

趙桓搖着頭,無聊的繼續批閱札子,自言自語的說道:“趙英啊,你啥時候才能成長起來呢,都是皇宮的老祖宗了,這心思能不能複雜點呢?”

趙桓突然停下了筆,看着趙英走出去的身影,皺起了眉頭。

萬一是趙英故意讓自己看出來的呢?不對,他應該沒有這麼重的心機纔對。

難道是自己想多了?

趙英出了文德殿,出了東掖門,就走到了義莊,這裡放着童貫的屍首,這裡還有仵作。

他進宮前,讓仵作過來驗屍首,還讓開封府少尹李若水來到了莊子內,看着童貫的頭顱被割了下來。

他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給皇帝辦差,必須要小心謹慎,所以他才找了仵作,讓仵作驗屍,被人勒死和自己勒死自己有很多臨死前不同的地方。

大宋提刑司的仵作們是擅長這方面的推理的,他趙英問心無愧。

自然敢讓李若水等人帶着仵作親自驗屍。

而趙英之所以讓李若水來,就是讓他代表大宋的文臣們,看着這個結果。

“趙都知啊,這梟首也讓某看,你真是誠心讓某晚上睡不着覺啊。”李若水連吐了好幾次,纔算是把肚子裡的中午飯給吐的乾乾淨淨。

趙英也是連吐了好幾次,說道:“你以爲某想看啊,這不是我代表官家,你代表文臣,明確他童貫已經死了嗎?”

趙英笑着說道:“給官家辦事,必然要周全,咱家畢竟是個太監,很多事都很忌諱。”

“官家應該等等的,讓百官上書,然後官家反覆推脫,然後不得已在羣臣的諫言下,做了梟首示衆的決定。這樣才彰顯了官家的仁善。”李若水苦笑的說道。

這童貫死,本來是個大事,結果如此快的速度結束,實在是讓李若水有些悵然,文官們又一次失去了表現的機會。

“你們最好不要串聯着上書陳表童貫的罪責,官家雖然梟首了童貫,但也是認了那是童貫臨死的遺言,官家不太喜歡串聯和黨爭的事。”趙英提醒了一句,就向着皇宮去了。

趙英提醒文官這句,也不是爲了干涉外廷,他更喜歡的是,官家念頭通達,省的文官們給官家找麻煩。

他一邊走一邊尋思着官家的晚飯吃什麼。

要說也是怪,大宋多數人的三頓飯都是中午,傍晚和夜宵,到了官家這,就是早上、中午和晚上。

這給御膳局帶來了一定的麻煩,所以趙英最近也一直以這個理由,在御膳局盯着。

他的主要目的,是不想再出現,太子吃一個月烙餅的事。

正如官家所言,他現在是大宋皇宮裡的宮人們的老祖宗,串聯外朝那可是重罪,直接打死的那種。

他這麼做是護着皇宮裡的宮人們。

他悠悠然然的走到了御膳局,盯着伙房把晚飯做好,一碗粥,幾碟小菜,又吃了幾口剩下的菜品,等了很久,無恙之後,他才帶着幾個太監,向着文德殿走去。

官家回朝一直沒去延福宮住着,這子嗣不興,乃是後宮大忌,一定要勸勸官家纔是。

趙英伺候着趙桓用了晚飯,說道:“官家這晚飯可還行?臣煮了一下午,覺得一晚上不吃東西,官家晚上會餓,就私自做主,放了點肉末,取了點上好的皮蛋煮了點粥。”

“不錯。你這皮蛋瘦肉粥,味道很正。”趙桓點頭,趙英這手藝也是越來越好了。

“謝官家賜名。”趙英也是滿臉喜色的說道。

這道粥有了官家背書,應該會火遍大江南北的。

趙桓突然問道:“趙都知,你說說童貫是怎麼死的。”

趙桓問的其實是趙英到底是不是故意弄死童貫的,畢竟一個宮裡只能有一個老祖宗。

趙英摸了摸頭說道:“臣到了客棧,看到了童貫掛在三尺白綾上,趕忙把童貫從繩子上抱了下來。”

“臣就把旨意宣佈了一下。”

“他大笑的誇了幾句官家英明,就把老臣給打暈了,臣覺得吧,人這死了一次,就會很怕死。一時失察。幾個親從官也是一時大意,被童貫得了手。”

“我們醒了,被五花大綁的綁在凳子上了,童貫又給臣磕了幾個頭,童貫說,一個宮裡怎麼可能有兩個老祖宗,所以讓臣看好宮人,也讓臣能幫太上皇一些,就幫一些。”

“然後童貫就自殺了。臣和幾個親從官是被客棧的小二給救下的。”

趙英臉上滿是尷尬,這事本來就很丟人了。

官家問,又不能不說。這就更丟人了。

“也就是說,你加上五個親從官,去宣旨,不僅沒有成功,還被童貫給綁了?你行不行!”趙桓懷疑的看着趙英,童貫都六十多了,幾個壯小夥被人這麼收拾了。

“臣反正打不過童貫。”趙英臉上掛不住了。

他端着盤子說道:“他們親從官五個人呢!也打不過!臣不丟人。臣把碗筷送到御膳局去。”

趙英說着就溜之大吉了,六個人打不過一個糟老頭子,還被人綁了。

“沈從,你去找那幾個親從官問問,是不是和趙英說的一樣。”趙桓並不喜歡偏聽偏見,宣旨的不僅僅有欽差御使,還有親從官。

這也是一種制衡。

“官家,幾個親從官帶到了,和趙都知說的差不多。就是補充了一些細節。”

“趙都知被童貫兩三下打趴下的具體情形。”沈從回報,身後站着幾個親從官,臉上掛着尷尬。

“行了,下去吧。”趙桓問了問,算是明白了。童貫雖然歲數大了,但是依然不是他們這些小年輕能夠對付得了的。

確定了童貫乃是真的自縊,他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擔心。

身邊人要是突然因爲權勢,變得離心離德,就麻煩了。

不過好在有什麼樣的皇帝,就有什麼樣的太監。自己這大太監,依舊是忠心耿耿,至於弱了點,那不是大問題。

那童貫是封了王的大太監,趙英比不過也正常。

第三百七十五章 百年租期第四百三十四章 歷史總是有很多的巧合第九十九章 機靈的程褚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不議和!(爲月票滿200加更!)第二百七十章 朕要在燕京修行宮第五百零五章 氨水第五百零四章 這天下到底是誰的天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錦州生門第五百二十一章 混不出模樣,就回來繼承家業!第二百一十五章 時間是這世間最殘忍的武器 (均訂1600,加更!)第七百四十五章 官家的謀算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在進奏院!第五十七章 現代醫學的開端第一百五十二章 扁鵲三連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管這玩意兒要尺?第四百八十七章 羊毛妮製品熱銷第一百八十六章 朱家送女兒 嬪妃喜+1(4/5)第六百三十七章 暫緩攻城的君命第十九章 汴京的耶耶們準備了猛火油!第八百九十三章 妥協與糾錯第一百六十八章 楊家歸附(求訂閱!!)第二十二章 橫在金國咽喉的一根刺第二百七十章 朕要在燕京修行宮第十九章 汴京的耶耶們準備了猛火油!第二百八十二章 三條訴求,危害到底在哪?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羣叛徒!第四百七十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第二百一十五章 時間是這世間最殘忍的武器 (均訂1600,加更!)第九百零八章 人類,是愚蠢的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六百八十一章 韓昉的義無反顧第六十四章 皇帝還是一品大員?第三百九十一章 尚宮局和四司第六百三十一章 肅王府的中廳,有些可怕第八百八十八章 開花彈第三百零七章 大宋禁軍都是一羣廢物第三百五十一章 萬事俱備,只欠趙構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四百九十七章 武皇開邊意未已,邊亭流血成海水!第五十章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第四十九章 有仙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律敕之爭第七百九十一章 需要一支解決問題的隊伍第十章 庶人一怒,秦王繞柱第八百六十五章 逼宮第八百七十九章 國帑和內帑並列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稟建節第五百五十三章 翻過那座山第五百零九章 大地之廣,安能量算第四百零三章 蒺藜炮響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征前,怎麼能不立遺囑?第三百一十四章 荊湖北路莫名其妙的捷報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的錯誤示範第四百二十四章 青玉案·元夕第八百五十一章 夕陽下的海晏河清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會踏着七彩祥雲來娶我嗎?第八百二十九章 擅長給人下套的李綱第六百二十六章 躺贏才最舒坦第九十九章 機靈的程褚第三百一十二章 奢靡之始 危亡之漸第六百一十七章 該死的庶出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帝今天不上班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六十九章 躲過了初一,還躲過了十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趙佶回京第五百三十四章 會變色的月亮第六百九十九章 此處有埋伏!第六百八十二章 以性命作賭注第三百二十七章 奉命造反第四百一十五章 趙桓三問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家回到汴京城第八百零一章 父子反目第七百二十六章 系統再升級第二百三十五章 韓世忠你是不是想造反啊!第八百三十七章 廣積糧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車輪動來動去第二百七十四章 趙佶回京第六百六十章 被岳飛嫌棄的高麗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顏值並不是一切第八百二十六章 飛上枝頭變鳳凰第三百一十四章 荊湖北路莫名其妙的捷報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輝煌的死去第一百七十九章 陰險的、狡詐的、惡毒的宋人皇帝(5/5)第四百三十二章 跳蛙戰術第六百九十四章 韓四忽悠第四十八章 一個普通人的解決方案第四百六十五章 雙方都需要試探第六百七十章 大宋走入了新的良性循環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的錯誤示範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虎傷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五十二章 一個沉重的決定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八百零九章 雙響炮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宋很缺錢,李綱真的剛!第四百四十九章 軍卒最終的歸宿第三百四十八章 朕把趙構的卡全部抽走了!第三百零四章 報國有門,吾等所幸
第三百七十五章 百年租期第四百三十四章 歷史總是有很多的巧合第九十九章 機靈的程褚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不議和!(爲月票滿200加更!)第二百七十章 朕要在燕京修行宮第五百零五章 氨水第五百零四章 這天下到底是誰的天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錦州生門第五百二十一章 混不出模樣,就回來繼承家業!第二百一十五章 時間是這世間最殘忍的武器 (均訂1600,加更!)第七百四十五章 官家的謀算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在進奏院!第五十七章 現代醫學的開端第一百五十二章 扁鵲三連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管這玩意兒要尺?第四百八十七章 羊毛妮製品熱銷第一百八十六章 朱家送女兒 嬪妃喜+1(4/5)第六百三十七章 暫緩攻城的君命第十九章 汴京的耶耶們準備了猛火油!第八百九十三章 妥協與糾錯第一百六十八章 楊家歸附(求訂閱!!)第二十二章 橫在金國咽喉的一根刺第二百七十章 朕要在燕京修行宮第十九章 汴京的耶耶們準備了猛火油!第二百八十二章 三條訴求,危害到底在哪?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羣叛徒!第四百七十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第二百一十五章 時間是這世間最殘忍的武器 (均訂1600,加更!)第九百零八章 人類,是愚蠢的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六百八十一章 韓昉的義無反顧第六十四章 皇帝還是一品大員?第三百九十一章 尚宮局和四司第六百三十一章 肅王府的中廳,有些可怕第八百八十八章 開花彈第三百零七章 大宋禁軍都是一羣廢物第三百五十一章 萬事俱備,只欠趙構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四百九十七章 武皇開邊意未已,邊亭流血成海水!第五十章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第四十九章 有仙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律敕之爭第七百九十一章 需要一支解決問題的隊伍第十章 庶人一怒,秦王繞柱第八百六十五章 逼宮第八百七十九章 國帑和內帑並列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稟建節第五百五十三章 翻過那座山第五百零九章 大地之廣,安能量算第四百零三章 蒺藜炮響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征前,怎麼能不立遺囑?第三百一十四章 荊湖北路莫名其妙的捷報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的錯誤示範第四百二十四章 青玉案·元夕第八百五十一章 夕陽下的海晏河清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會踏着七彩祥雲來娶我嗎?第八百二十九章 擅長給人下套的李綱第六百二十六章 躺贏才最舒坦第九十九章 機靈的程褚第三百一十二章 奢靡之始 危亡之漸第六百一十七章 該死的庶出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帝今天不上班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六十九章 躲過了初一,還躲過了十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趙佶回京第五百三十四章 會變色的月亮第六百九十九章 此處有埋伏!第六百八十二章 以性命作賭注第三百二十七章 奉命造反第四百一十五章 趙桓三問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家回到汴京城第八百零一章 父子反目第七百二十六章 系統再升級第二百三十五章 韓世忠你是不是想造反啊!第八百三十七章 廣積糧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車輪動來動去第二百七十四章 趙佶回京第六百六十章 被岳飛嫌棄的高麗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顏值並不是一切第八百二十六章 飛上枝頭變鳳凰第三百一十四章 荊湖北路莫名其妙的捷報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輝煌的死去第一百七十九章 陰險的、狡詐的、惡毒的宋人皇帝(5/5)第四百三十二章 跳蛙戰術第六百九十四章 韓四忽悠第四十八章 一個普通人的解決方案第四百六十五章 雙方都需要試探第六百七十章 大宋走入了新的良性循環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的錯誤示範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虎傷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五十二章 一個沉重的決定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八百零九章 雙響炮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宋很缺錢,李綱真的剛!第四百四十九章 軍卒最終的歸宿第三百四十八章 朕把趙構的卡全部抽走了!第三百零四章 報國有門,吾等所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