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如月環日,如星拱月

在國文社,JZ建房現在是最火熱的話題。

但在國內文學界,還有一個更火熱的話題。

1994年《當代》第三期,一期發表了林爲民的最新力作,長篇小說《南海十三郎》。

該作品講述了粵劇劇作家,外號南海十三郎的江譽鏐的傳奇一生。

雖然是根據真人事蹟創作,但《南海十三郎》並非傳記題材的作品,而是以小說家的筆法將江譽鏐這位粵劇名家的人生展示在大衆面前。

粵劇對於廣大國人來說只是一個地方劇種,影響力有限,甚至很多北方人對於粵劇的瞭解幾乎爲零,林爲民突然創作出這麼一部以粵劇名家爲背景的小說,不僅文學界的衆多同行意外,包括絕大多數讀者也充滿了意外。

《當代》這兩年的銷量對比其他幾家競爭對手,一直保持的很穩定,雖說在去年下半年銷量有些萎靡,但基本盤還在。

月初上市之後,受《南海十三郎》發表的影響,銷量走出了一條漂亮的上升曲線。

短短一週之內,銷量就已經突破百萬冊。

《千與千尋》連載已經超過一年半時間,而且這部小說還是兒童文學作品,如果不算《千與千尋》的話,林爲民已經有長達近三年時間沒有長篇作品面世了。

作爲林爲民暌違文壇三年以來的重量級作品,《南海十三郎》的發表自然引來了無數同行和讀者們的關注。

《當代》在《南海十三郎》的開篇特地寫了一篇編者按,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小說的內容。

很多人在翻看這部小說之前,都被開頭的編者按誤導,以爲這是一部小說中粵劇元素可能會有很多,可等真看了之後才知道,粵劇在小說中只是點綴。

小說真正要講的還是一個天才在亂世之中跌宕起伏的人生。

很多人不免想到了林爲民在初出茅廬之時所寫下的那部《霸王別姬》,兩者乍一看有太多的相似之處,細品卻又迥然不同。

相比當年的《霸王別姬》,林爲民在《南海十三郎》的處理上更加的剋制和成熟,一筆一觸已然是大家風範。

小說發表一週時間,讀者來信越來越多,對於小說的評價普遍非常高。

來自遼東師範學院中文系的大三學生蔡文靜在信中這樣寫道:

進入九十年代,我覺得中國的長篇小說創作似乎進入了一個疲軟期。

七十年代的培育,讓一大批中國作家在八十年代走向了成熟,在這期間,國內誕生一批具有廣泛影響力和讀者基礎的經典作品。

也許是此前的八十年代太過輝煌,粗讀九十年代以來的衆多長篇小說,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少之又少。

有些作家在寫創作談時,將這種現象歸結於前人把能寫的東西都已經寫過了,又或者輿論環境的變化擠壓了作家們的創作自由。

我認爲這樣的想法是極其荒謬的,林爲民這部《南海十三郎》的出現,恰如其分的反駁了那些作家的說法。

這部小說具有一種堅實的風格,比起與之有很多相似元素的《霸王別姬》,《南》的世俗氣息更加濃郁,林爲民以簡略卻精準的筆觸將舊滬上、舊香江、舊中國的描繪出來,並不刻意堆砌,卻可以讓人在極短的句子裡沉迷其中。

江譽鏐這位粵劇界的天才人物並非如同程蝶衣一般是虛構出來的人物,他有很多可供研究的素材,但也因爲這些素材給創作帶來了掣肘。

我欣賞林爲民在處理江譽鏐這個人物和情節上的揮灑自如與以事實爲基礎的適度戲說,讓江譽鏐這個人物更加的生動、飽滿,渾然天成的將人物融入於時代浪潮和歷史大勢中,譜寫了一位天之驕子在亂世之中的跌宕命運。

我很喜歡《霸王別姬》這部作品,但我不得不承認的是這部作品相比一些經典名著失之於輕佻,而《南海十三郎》,讓我看到了一種潛力,那是一種如同《飄》、如同《戰爭與和平》的潛力。

我不成熟的認爲,它是一部可以如同以上兩部作品一樣名留青史的作品。

“這個小姑娘,評論寫的有幾分水平嘛,難怪是中文系的高材生。”

章仲鍔看完了讀者來信,給了一個評價。

祝昌盛笑道:“爲民這次的作品在讀者當中評價很高啊!”

“難得的是意見統一啊,不像有點作品,譭譽參半。讀者來信,要麼誇、要麼罵,目前看來,好評一片,殊爲不易。”

“是啊,這麼多年一如既往的保持着高水平、高產出的創作。現在的作家啊,產量高的質量不穩定,質量高的產量低,爲民卻是一部比一部穩。

他這部《南海十三郎》啊,我看就是太穩了,挑不出毛病,真不好評價……”

章仲鍔笑問道:“怎麼着?你也打算吹一下林總編的大作?”

“用不着我出手了……”

祝昌盛臉上帶着調侃的笑容,眼神看向辦公室的一處辦公桌。

姚淑芝打趣道:“小佟,你就這麼在上班期間公然幹私活,不太好吧?”“我這不能算是幹私活,這也是爲我們刊物發表的作品做宣傳,可以間接帶動我們刊物的銷量。”

佟鍾貴臉不紅心不跳的說道。

姚淑芝衝他比了個大拇指,“行啊,沒白跟你師父學。”

“嘿嘿!”佟鍾貴笑了笑,筆下不停。

這天是週五,逢週五,《文藝報》出報。

作爲國內文藝領域成立最早、級別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報紙,《文藝報》向來爲國內無數國內文藝界人士和讀者們所喜愛,受衆廣大。

今天一早新的《文藝報》出報,第一時間便擺到了各地書店、郵局、書報攤,有些訂購了報紙的單位或家庭,更是一早便收到了嶄新的散發着油墨味道的《文藝報》。

趁着吃早飯或者是喝上班第一杯茶的功夫翻開報紙,很多人立刻便發現了發表在二版頭條上的那篇評論文章。

《大巧不工,重劍無鋒——論<南海十三郎>》。

文章標題一看便是引用了金庸小說中的話,這年頭很多人都是金庸的書迷,一眼便認出了這句話。

“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是一件很愉快的事,《神鵰俠侶》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喜歡,於是拿來做了文章的標題。

對於任何事物的衡量,是有一定客觀標準的,衡量文藝作品的優劣也是如此。但人有千面,各自生活經歷、思想境界和藝術修養不同,因此一篇作品的理解和評價往往也因人而異。

今天我要談的作品是林爲民老師的新作品《南海十三郎》,我與林老師是同事,不敢談師生之誼,但他對我,確實有授業之恩。文章意見不一定對,態度也許失之公允,希望同行批評指正。

……”

評論文章很長開篇一二百字,作者便表明了身份和立場,有心人看了一眼署名,便會心一笑。

“蘇佟”。

是作家,也是《當代》的編輯,《當代》是林爲民的大本營,蘇佟在文章中這樣說,自無不妥。

同時,他這段話也是開宗明義:老子今天就是要死命的誇(tian)林老師,誰來了也不好使。

再看下去,蘇佟先是以專業且細緻的角度鞭辟入裡的分析了一番《南海十三郎》的內容和創作手法、理念,長篇大論之後,筆鋒一轉,便談到了林爲民這個作者身上。

“《南海十三郎》的意義和價值在於,它不僅僅以史詩性的氣魄反映了一個天才在時代烘爐中身不由己的被悲劇命運,還在於作者在人物、歷史、事件和情感等方面所呈現出的多元化價值傾向性。它把人們帶進了一個時刻遊離又無處不在的文化氛圍中,演繹着人物的性格和故事。

林爲民在這部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能力和技巧已然達到了當代作家所能達到的巔峰狀態,當代文壇無出其右者。

他與中國新時期文學發展傍軌而行,既敏於時代社會的發展氣息,又遊離於紅塵市聲之外;既描繪着現代化的當下生活圖景,又沉湎在傳統的文化氣息中;既對現實社會進行超感知的反映,也穿越俗世進行形而上的追問。

在當代文壇中,他是獨樹一幟的作家,出道既早,成果又豐碩,創作力旺盛而持久,十餘年時間年年有新作,部部有新意,永遠年輕、永遠情感充沛、永遠保持進步。

站在他的身後,我總會不自覺的嫉妒、羞愧、沮喪,我糾結的仰視他、俯視他又平視他。我總自私的想,與他相處同一個時代,是這個時代所有文學創作者的不幸,不僅只是我。

我們掩藏於他的光輝之下,靠他越近,自身越黯淡無光。

可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如月環日如星拱月,藉着他的光輝,黯淡的我們也閃出了光。”

五千多字的長評看完,讀者反應各不相同。

很多喜歡林爲民的讀者如同看到了知音,將佟鍾貴的這篇文章奉爲至寶,不停的向周圍人推薦,不時的引用文章中的話吹噓一番林爲民和《南海十三郎》。

有些自詡理智的讀者對佟鍾貴的評論不以爲然,認爲他毫無文人的清高與骨氣,赤裸裸的拍着老師的馬屁,讓人不恥。

文學界的同行們看完這篇文章的觀感則有些複雜。

佟鍾貴文章中的大部分觀點他們都是認可的,唯獨後半段對於林爲民的吹噓讓大家感到有些不舒服。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相輕是常態,可他們又無法否認佟鍾貴的溢美之詞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不爭的事實。

越是這種矛盾的心態,越是印證了佟鍾貴文章中那番話。

如月環日,如星拱月。

在文壇的星辰大海中,大家似乎都成了林爲民的陪襯。

第293章 山西作家專號第408章 這小子,不地道第726章 買車記第144章 爽約第425章 燒包兒第418章 我有一計教你第694章 下一屆還怎麼搞?第295章 散財童子喬森第926章 那麼驕傲第273章 謝飛第717章 又有誰配拿呢?第186章 新的靈感第321章 就倆字,專業第754章 你可得注意尺度第602章 我能不知道嗎?第215章 正面挑釁公序|良俗第572章 他還得謝謝咱呢第447章 老實人的待遇第193章 我這是……遭報應了?第805章 越老越金貴第108章 女兒國國王第403章 爲什麼要這麼寫第353章 心都黑了第782章 一大發明第101章 這個小弟有點猛第540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717章 又有誰配拿呢?第452章 早下手第139章 保媒拉縴林爲民第346章 沒見過這麼快的男人第790章 乾脆叫國民文學獎好了第782章 一大發明第129章 選角的難題第411章 山雨欲來第578章 臉都不要了第814章 好評如潮,一戰成名第875章 《舒克和貝塔:虎虎生威》第209章 要進步了?第24章 天生是吃這碗飯的第109章 燕影教室裡的對話第461章 龔古爾文學獎第590章 半年變化比十年大第716章 可不敢胡說第162章 沒看過就對了第599章 烈火烹油第254章 我,你是瞭解的第21章 上《當代》還是《鐘山》第587章 親自動手第870章 像路邊的雜草一樣活着第184章 戲霸是怎樣練成的第667章 多少有點不理智了第426章 手稿的去向第869章 讓更多人看到第117章 護犢子的萬先生第204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90章 寫活了第233章 佈道者第65章 既要又要陳小二第903章 推上神壇(白銀盟加更四)第761章 欽點女主角第125章 不要命的陸遙第167章 餘兆淮:守得雲開見月明第166章 導演,你不懂第579章 你和尚摸不得第757章 給孩子的第633章 你這不按套路出牌啊!第416章 對不起大家第22章 半夜排隊買名著第321章 就倆字,專業第621章 出版界的‘萬里長城’第649章 我要找小白龍第532章 別人口中的林爲民第441章 我真是嘴賤第282章 香江來人第189章 《Farewell My Concubine》第737章 中國電影,任重道遠啊!第663章 《花季雨季》第191章 好惡心啊第555章 你看我像不好意思的人嗎第345章 不幹人事的鄭毅第479章 這孫賊,死要錢!第249章 文學是人學第482章 吃飯砸鍋第600章 打個樣第879章 科技改變生活第183章 風氣第317章 大家風範第438章 《狩獵》第670章 這可是另外的價錢!第57章 問就是菜第719章 看着看着,還難受了呢?第588章 從哪弄來的稿子第571章 生產隊的驢第750章 出道即巔峰第747章 舔狗和他的女神第505章 親哥哥第297章 你沒有掛第819章 對朋友那是沒話說第923章 華山論劍第96章 領先幾十年的先進經驗
第293章 山西作家專號第408章 這小子,不地道第726章 買車記第144章 爽約第425章 燒包兒第418章 我有一計教你第694章 下一屆還怎麼搞?第295章 散財童子喬森第926章 那麼驕傲第273章 謝飛第717章 又有誰配拿呢?第186章 新的靈感第321章 就倆字,專業第754章 你可得注意尺度第602章 我能不知道嗎?第215章 正面挑釁公序|良俗第572章 他還得謝謝咱呢第447章 老實人的待遇第193章 我這是……遭報應了?第805章 越老越金貴第108章 女兒國國王第403章 爲什麼要這麼寫第353章 心都黑了第782章 一大發明第101章 這個小弟有點猛第540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717章 又有誰配拿呢?第452章 早下手第139章 保媒拉縴林爲民第346章 沒見過這麼快的男人第790章 乾脆叫國民文學獎好了第782章 一大發明第129章 選角的難題第411章 山雨欲來第578章 臉都不要了第814章 好評如潮,一戰成名第875章 《舒克和貝塔:虎虎生威》第209章 要進步了?第24章 天生是吃這碗飯的第109章 燕影教室裡的對話第461章 龔古爾文學獎第590章 半年變化比十年大第716章 可不敢胡說第162章 沒看過就對了第599章 烈火烹油第254章 我,你是瞭解的第21章 上《當代》還是《鐘山》第587章 親自動手第870章 像路邊的雜草一樣活着第184章 戲霸是怎樣練成的第667章 多少有點不理智了第426章 手稿的去向第869章 讓更多人看到第117章 護犢子的萬先生第204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90章 寫活了第233章 佈道者第65章 既要又要陳小二第903章 推上神壇(白銀盟加更四)第761章 欽點女主角第125章 不要命的陸遙第167章 餘兆淮:守得雲開見月明第166章 導演,你不懂第579章 你和尚摸不得第757章 給孩子的第633章 你這不按套路出牌啊!第416章 對不起大家第22章 半夜排隊買名著第321章 就倆字,專業第621章 出版界的‘萬里長城’第649章 我要找小白龍第532章 別人口中的林爲民第441章 我真是嘴賤第282章 香江來人第189章 《Farewell My Concubine》第737章 中國電影,任重道遠啊!第663章 《花季雨季》第191章 好惡心啊第555章 你看我像不好意思的人嗎第345章 不幹人事的鄭毅第479章 這孫賊,死要錢!第249章 文學是人學第482章 吃飯砸鍋第600章 打個樣第879章 科技改變生活第183章 風氣第317章 大家風範第438章 《狩獵》第670章 這可是另外的價錢!第57章 問就是菜第719章 看着看着,還難受了呢?第588章 從哪弄來的稿子第571章 生產隊的驢第750章 出道即巔峰第747章 舔狗和他的女神第505章 親哥哥第297章 你沒有掛第819章 對朋友那是沒話說第923章 華山論劍第96章 領先幾十年的先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