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香江之行

第557章 香江之行

程早春把引進樑鳳怡作品到國內的差事交給了林爲民來負責,爲此他還得專門去香江一趟,跟新H社領導和樑鳳怡見一面。

過了兩天,他啓程前往香江。

時隔幾年再度來到香江,林爲民並沒有閒逛的心思,先是在聯絡處見到了新H社的同志,然後又在他的引薦下見到了樑鳳怡。

樑鳳怡的人生很有傳奇色彩,自小是家中獨女,家境優越,上學後成績優越。

可惜到念中學時家道中落,但她還是一路堅持讀到碩士學位,跟大多數年輕女性一樣,早早嫁了人,她的第一任丈夫是何文輝,一位香江學者。

婚後樑鳳怡到英國繼續深造,何文輝陪伴左右。

1975年,夫妻二人回港工作,樑鳳怡受聘於當時新創辦的佳藝電視作爲編劇和製作人,她在佳藝電視臺的工作極爲出色,在當時成爲了佳藝的骨幹力量。

但在短短兩年後,樑鳳怡便對手上的工作感到了厭煩。

1977年,她決定從商,機緣巧合之下,聽到朋友抱怨找不到好的傭人,讓她注意到了市場的龐大需求。

這一年她成立了碧利菲傭公司,在歷史上第一次爲香江家庭引進菲律賓女傭,這一次豪賭爲她贏得了商業上的第一次巨大成功。

也是在這一年,她被金融業鉅子、新鴻基證券創辦人馮景禧所賞識,被禮聘到旗下新鴻基公關廣告部擔任主管,而後她又加入了香江聯合交易所,成爲香江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在專注於事業之餘,樑鳳怡對於寫作也擁有極大的興趣,她在1985年獲得了香江中文大學研究院的博士,以兩年時間完成了長達三十六萬字的博士論文《晚清通俗小說對新思潮的傳播功能》。

八十年代中期樑鳳怡先是嘗試爲報紙寫專欄,收到了讀者們的熱烈迴應。

1987年發生世界性股災,香江作爲全球的金融重地之一也未能倖免,樑鳳怡在權力傾軋之下選擇了從交易所辭職,將事業發展轉向實業。

在她的幫助下,第二任丈夫黃宜弘投資了多家工廠,並能夠北上到鵬城設廠,讓丈夫的事業一路發展順遂。

而她自己,則從88年之後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寫作事業上,短短兩年時間便發表了多部小說,她以香江的工商金融及政界爲背景,描寫其中的官商勾結、爾虞我詐、刀光劍影,情節新鮮奇趣,被香江文壇命名爲財經小說,開一派之先河。

樑鳳怡家在淺水灣,這裡是香江的豪宅集中區之一,也是香江的遊覽聖地之一,衆多別墅豪宅遍佈於海灣的坡地上,美景無雙。

“林先生,久仰盛名,歡迎到我家來做客。”

夫妻二人在院落門口迎接,樑鳳怡和丈夫黃宜弘特地來到豪宅的院門口迎接,充分顯示出了對林爲民的重視。

進了宅子,寒暄幾句,林爲民跟樑鳳怡談起了他這次來的正事。

樑鳳怡專注於寫作事業時間不長,但產量極高,幾年時間創作字數便超過了百萬字。

“小說能夠被引進到內地,我就很知足了。”

在聊到小說引進出版的問題時,樑鳳怡說的非常坦率。

她很清楚國文社在國內文壇的地位,其中又有新H社牽線,來洽談合作的又是林爲民這樣聞名海內外的人物,樑鳳怡感受到了來自國內的充分重視,交流起來也充滿了誠意。

在樑鳳怡家中聊了兩個多小時,午飯後林爲民打算告辭,樑鳳怡的丈夫黃宜弘卻拿出了一本《大明王朝1566》,讓他籤個名。

玩笑了兩句,簽好了名字之後,林爲民告辭而去,還帶走了一整套樑鳳怡的出版書籍,這是她事先準備好的。

人家要引進她的小說,自然要經過一番研讀和篩選,才能確定最終要引進的書目。

從樑鳳怡家離開後的第二日,林爲民聯繫上了劉以鬯,劉以鬯約他在太古城見面。

自1983年京城一別後已經過去了七年。

七年時間,劉以鬯已經年過花甲,這幾年時間雖然雖未見面,但通信、電話不絕,林爲民向劉以鬯推薦了衆多內地作家,這些作家的作品也得以通過《香江文學》與香江的讀者們見面。

不僅擴展了內地文學和這些作家在香江的影響力,同時也讓這些作家們收穫了不菲的稿費。

兩人再次見面感覺分外親熱,聊了好一會兒,劉以鬯邀請林爲民前往灣仔摩理臣山道的《香江文學》雜誌社。

兩人一到編輯部,劉以鬯便讓人拿照相機來。

他將林爲民拉到門口林爲民一頭霧水,“這是做什麼?”

劉以鬯給他解釋,這是《香江文學》自成立以來的一個傳統,但凡有作家到訪,不管有名無名,都要在編輯部門口留一張影,以示尊重,也算是一種紀念。

“爲民,這照片登在我們下一期照片上可以嗎?”劉以鬯徵詢林爲民的意見。

照完的作家照片要發表到《香江文學》下一期的雜誌上,這也是傳統。

林爲民玩笑道:“發倒是可以,但稿費一定要付。”

玩笑了幾句,劉以鬯又請林爲民喝咖啡,不過這次不光是請他,還有編輯部的全體成員。

“今天難得爲民來做客,下午到對面咖啡館喝咖啡!”

劉以鬯宣佈完這個決定,編輯部內衆人歡呼,大家在意的並不是喝咖啡,而是可以名正言順的摸魚。

劉以鬯喜歡喝咖啡,但不多喝,更多的是藉着咖啡聊天。

他從四十年代來到香江,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聊起天來說的最多的除了文學這個話題,就離不開國內的風土人情。

他在三十年代初登上滬上文壇,主編過多種文學副刊,最後才定居香江,對於故鄉的思念是刻入骨髓的。

“當年抗戰勝利後,我還在滬上辦過懷正文化社,施蟄存、姚雪垠他們的作品我們當時還出版了不少呢!

“戰後滬上滿目瘡痍,我們沒有辦公的地方,用的是我們家的兩幢花園洋房做辦公室,雪垠等人都住過那裡。”

劉以鬯唏噓的感慨着往事,林爲民在一旁聽的津津有味。

聊過了往事,兩人又聊起了各自刊物這幾年的發展。

《香江文學》創刊於1985年,香江這座城市原本是沒有文學的,是劉以鬯他們這羣南下的文人的到來,才讓這裡有了幾分文氣。

但文學在香江這座城市裡依舊是小衆的,所以《香江文學》這幾年發展的並不算多好。

今年以來,一部分報紙又開始實行改革,副刊的版面急劇縮減,很多報紙都取消了小說專欄。

小說特別是中長篇小說的一下子就缺少了大量的發表空間,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劉以鬯聊到這個話題時,言語間滿是沉重。

在香江這個高度商業化的城市,嚴肅文學的發表和出版日見艱難,未來必定會更加邊緣化。

林爲民感慨道:“這種邊緣化可能更接近於現代社會的文學常態,恰恰給更普遍的文學生存提供了社會的參照。大浪淘沙嘛,喜歡的人還是會繼續寫,喜歡看的人還是會繼續看,留下來的往往也是好的。”

感受到林爲民話中的樂觀和豁達,劉以鬯也笑了起來“着相了,着相了,還是你的思想境界高!”

聊天進行到最後,劉以鬯又同林爲民聊到了他來香江的目的,他目光中帶着幾分懇求說道:“爲民,如果有合適的機會,你們出版社是不是可以適當的引進一些我們這裡的作品?”

林爲民聯想到剛纔劉以鬯的一番話,自然明白他是想爲香江的作家們開闢一條新的發表渠道。

林爲民沉吟片刻,說道:“這個話我不能馬上答應你,因爲我做不了主。不過我這次來的目的伱也清楚,是爲了引進樑鳳怡女士的作品。既然樑女士的作品能引進,我想其他人的作品應該也是可以的。回去之後我會跟社裡溝通一下這個問題,爭取早日給你答覆。”

劉以鬯滿臉真誠道:“爲民,有勞你了!”

林爲民擺擺手,笑着說道:“以前總是我給你推薦我們內地的作家,這一次也輪到你來給我推薦了。”

劉以鬯也笑道:“好,以後我一定多給你推薦!”

聊到傍晚,劉以鬯請林爲民吃了頓飯後,把他送回了酒店。

晚上,林爲民洗了個澡,正準備休息,卻接到了前臺的電話,說有人找他。

林爲民好奇,自己在香江總共也沒認識多少人,相熟的更少,誰會來找他呢?

帶着好奇來到樓下大堂,林爲民見到了一個熟悉的面孔。

“耀明兄?”

林爲民驚奇,想不到來找他的會是潘耀明。

潘耀明是香江三聯書店的總經理,85年林爲民和石鐵生等人正是受到潘耀明的邀請纔來到了香江訪問。

“爲民,好久不見了!”潘耀明上前和林爲民親熱的打了個招呼。

寒暄幾句後,林爲民問道:“你怎麼知道我來香江了?”

潘耀明笑道:“我聽柳同志說的。”

那就不意外了,柳同志就是新H社的。

“找我有事?”

潘耀明點了點頭,“確實有點事!”

今天還是兩更,落枕了。

(本章完)

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296章 有錢花不出去第723章 先發優勢第227章 1983年的春晚第800章 國文社不流行這套第568章 誰他孃的教你這麼寫小說的?第609章 仁義無雙林老師第71章 話劇選角第689章 正人君子底氣足第546章 無愧於‘人民’二字第25章 借調式寫作第302章 有你是大家的福氣第343章 半步大佬第358章 改編不了的小說第75章 明日之星第722章 也就這格局了第781章 少搞點歌功頌德第523章 值一個雁冰文學獎第855章 次元壁,破了!第724章 放棄並不是失敗第766章 活寶寶第175章 故事新編第447章 老實人的待遇第294章 人藝義不容辭第149章 秋天的懷念第35章 你小子,有福了第523章 值一個雁冰文學獎第740章 劉總有格局第828章 您是我學習的榜樣第491章 出師未捷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715章 勞逸結合嘛第129章 選角的難題第198章 大洋對岸傳來的好消息第682章 霸王硬上林老師第43章 鳳凰自行車第643章 不得諾獎,是獎項的損失第98章 喬遷第641章 隱私就是用來賣的第831章 體育生了不起啊第107章 敘舊情第627章 斯特雷加文學獎第468章 《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第10章 讀書人的事怎麼能說賣呢第676章 林總編,那是多好的人啊第536章 一語成讖第471章 女婿上門第180章 反響熱烈第915章 質疑 理解並讚美第527章 海內存知己第935章 番外:我在島嶼讀書(1)第611章 總編真能幹第90章 寫活了第159章 “林主任”第390章 莫非,不行?第494章 爲難的老覃第482章 吃飯砸鍋第722章 也就這格局了第252章 擔心個毬第4章 一宿舍的爹第124章 燕影78級的畢業作品第669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864章 書好,跟他林爲民有什麼關係?第367章 蟬聯第17章 平白污了人家清白第418章 我有一計教你第502章 真正的文人第675章 瘋狂的粉絲第546章 無愧於‘人民’二字第54章 羣魔亂舞第906章 文化人夸人不能俗氣第716章 可不敢胡說第731章 新牲力量第910章 新現實主義傑作第401章 來,先把衣服脫了第568章 誰他孃的教你這麼寫小說的?第374章 我死不瞑目第91章 1980年過去了第712章 這也妹把我們當銀啊第837章 草根崛起第623章 穩賺不賠的生意第570章 領導對我的誤會太深了第191章 好惡心啊第924章 手筆之大,氣吞山河第886章 正經二手錶第741章 還得加錢第642章 拿米刀砸人是吧?第778章 兒子犯錯,老子買單第638章 皇冠上的一顆珍珠第187章 外匯券的妙用第136章 還願第510章 住的心安理得第233章 佈道者第136章 還願第848章 哈利路亞,讚美林爲民!第659章 百萬稿酬徵文第592章 也就《倚天屠龍記》的水平第657章 前無古人的記錄第525章 一書成名第579章 你和尚摸不得
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296章 有錢花不出去第723章 先發優勢第227章 1983年的春晚第800章 國文社不流行這套第568章 誰他孃的教你這麼寫小說的?第609章 仁義無雙林老師第71章 話劇選角第689章 正人君子底氣足第546章 無愧於‘人民’二字第25章 借調式寫作第302章 有你是大家的福氣第343章 半步大佬第358章 改編不了的小說第75章 明日之星第722章 也就這格局了第781章 少搞點歌功頌德第523章 值一個雁冰文學獎第855章 次元壁,破了!第724章 放棄並不是失敗第766章 活寶寶第175章 故事新編第447章 老實人的待遇第294章 人藝義不容辭第149章 秋天的懷念第35章 你小子,有福了第523章 值一個雁冰文學獎第740章 劉總有格局第828章 您是我學習的榜樣第491章 出師未捷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715章 勞逸結合嘛第129章 選角的難題第198章 大洋對岸傳來的好消息第682章 霸王硬上林老師第43章 鳳凰自行車第643章 不得諾獎,是獎項的損失第98章 喬遷第641章 隱私就是用來賣的第831章 體育生了不起啊第107章 敘舊情第627章 斯特雷加文學獎第468章 《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第10章 讀書人的事怎麼能說賣呢第676章 林總編,那是多好的人啊第536章 一語成讖第471章 女婿上門第180章 反響熱烈第915章 質疑 理解並讚美第527章 海內存知己第935章 番外:我在島嶼讀書(1)第611章 總編真能幹第90章 寫活了第159章 “林主任”第390章 莫非,不行?第494章 爲難的老覃第482章 吃飯砸鍋第722章 也就這格局了第252章 擔心個毬第4章 一宿舍的爹第124章 燕影78級的畢業作品第669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864章 書好,跟他林爲民有什麼關係?第367章 蟬聯第17章 平白污了人家清白第418章 我有一計教你第502章 真正的文人第675章 瘋狂的粉絲第546章 無愧於‘人民’二字第54章 羣魔亂舞第906章 文化人夸人不能俗氣第716章 可不敢胡說第731章 新牲力量第910章 新現實主義傑作第401章 來,先把衣服脫了第568章 誰他孃的教你這麼寫小說的?第374章 我死不瞑目第91章 1980年過去了第712章 這也妹把我們當銀啊第837章 草根崛起第623章 穩賺不賠的生意第570章 領導對我的誤會太深了第191章 好惡心啊第924章 手筆之大,氣吞山河第886章 正經二手錶第741章 還得加錢第642章 拿米刀砸人是吧?第778章 兒子犯錯,老子買單第638章 皇冠上的一顆珍珠第187章 外匯券的妙用第136章 還願第510章 住的心安理得第233章 佈道者第136章 還願第848章 哈利路亞,讚美林爲民!第659章 百萬稿酬徵文第592章 也就《倚天屠龍記》的水平第657章 前無古人的記錄第525章 一書成名第579章 你和尚摸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