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沒那麼簡單

第288章 沒那麼簡單

作爲《燕京青年報》的高級記者,李向陽在報社內是有一定話語權的,要不然也沒辦法在最早的一片罵聲當中,發文力挺林爲民。

當然了,在第一篇文章發表之後,整件事情就已經脫離了他作爲一個記者的掌控了。

李向陽對林爲民最早的印象是《尤拉之死》,這部短篇小說在發表當時風格獨樹一幟,令人過目難忘。

林爲民主導的《當代》83年第一期推出的所謂“先鋒小說”,他覺得《尤拉之死》可能更適合這個稱呼一點。

其後便是幾部諜戰小說,偏向類型化創作風格,但質量上乘,讓李向陽一度以爲林爲民準備在這條道路上一去不復返,可沒想到林爲民轉身便掏出了《霸王別姬》。

這部小說在李向陽看來,應該算是林爲民寫作生涯中的一個轉折點。

不同於之前寫的諜戰《潛伏》、《懸崖》這一類的諜戰小說,也不同於市面上一般的傷痕小說。

《霸王別姬》完美的將藝術性和可讀性融於一體,透着一股既親近又厚重的味道。

他不認爲這是一部史詩級的作品,但它可能是一部在當代文壇難以取代並且會一直流傳下去的一部經典之作。

“但是呢?”林爲民的表情淡定,語氣篤定。

李向陽頷首,表示贊同。

《有話好好說》講的事其實很簡單,就是溝通兩個字。

跟那些不成熟的創作者相比,林爲民的筆觸冷靜、剋制,但又不失睿智和溫情。

李向陽輕笑起來,“但是我覺得,傳統的小說創作觀是一直不斷被顛覆的。從唐傳奇到明清小說,再到白話小說,包括國外的那些名著,哪一次我們接受到新鮮事物,不都是對於原有觀念的一次衝擊嗎?”

李向陽覺得不能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太久,林爲民有點要開炮的跡象。

“《追兇》就談到這裡吧,我們來聊聊《情人》怎麼樣?”

李向陽也發現了自己話中的漏洞,林爲民道:“當年白話文與古文之爭靠的是學生們和先生們打嘴炮嗎?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話也喊了好幾年了,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嘴上假把式,手上的纔是真把式。”

“功利?爲了推廣先鋒小說,就寫了一篇先鋒小說,這個叫功利?”

眼神望向窗外,李向陽的腦海中不禁陷入了回憶。

在看到《套馬人》的中後段時,李向陽一度以爲林爲民可能會選擇給巴音一個因果循環的結局,又或者是一個溫暖和諧的結局。

李向陽起身給自己換了一杯熱茶,伏案時間長了,頸椎有些痠痛,他來到辦公室的窗邊,上午的時候林爲民就是坐在這裡接受的訪問。

“爲了推廣先鋒小說,你真是煞費苦心啊!那麼我們回到最開始的問題,你覺得《追兇》是一部怎麼樣的作品呢?”

林爲民輕輕點了點頭,“可以這麼說吧。”

《潛伏》、《懸崖》陸續發表,他已經驚人的速度完成了在文學創作道路上從青澀到成熟的蛻變。

爲什麼會這麼說呢?

結局是巴特爾的阿來夫看似接受了巴音,可這個圓滿結局卻是譏諷式的。

林爲民換了個坐姿,接着道:“任何一種文學類型,想要被大衆所接受並熟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先鋒小說不算什麼獨門絕技,我只是希望給廣大讀者朋友們帶去一點新鮮的閱讀體驗,在這種類型的小說尚未被廣爲接受的時候,質量過硬的作品是推廣的最好方式。”

因爲很多創作者,他們創作的首先取材是通過身邊的人、事、物,他們過去的經歷,他們身邊人過去的經歷。

李向陽認爲,這個年代的很多作家,缺的就是林爲民這一份踏實和對於普通老百姓的親近。

“你是指華容道、數獨這種遊戲形式嗎?”

可是,林爲民不同。

李向陽腦子裡想了很多答案,但唯獨沒想到居然會是這個,他不由得笑了出來,“爲民,你這麼說,可是要得罪一大幫人啊!”

但如果我們自詡專業作家的人,也一味的固守這種偏見,就是對自己固步自封的一種開脫。”

之後的《風聲》、《霸王別姬》他已經有了閒庭信步的趨勢。

到了八三年之後,《套馬人》發表,三十萬字的長度是林爲民作品當中少見的大部頭。李向陽看完後的第一個感受是,林爲民已經進入了創作的成熟期。

林爲民思忖片刻道:“如果硬要說的,這部小說應該算是一種腦力遊戲吧!”

林爲民再次搖頭,“那次在中央電視臺見面的時候,你非讓我說,我說讓子彈飛一會。”

在當今的中國文壇,不缺那些願意寫厚重史詩的作家,也不缺追求深刻思想的作家,缺的正是林爲民這種對於生活細微之處充滿探究慾望的作家。

這種創作方式確實非常有效果,哪怕是沒什麼寫作經驗的人,只要文字和創作思路過關,一樣能創作出不錯的作品來。

“對於這幾個月來的風波,你有什麼想法,或者想說的話嗎?”

林爲民的表情帶着幾分感嘆,李向陽也面有慼慼。

“那《追兇》呢?在你這個作者的眼中,《追兇》是一部怎麼樣的作品?”

這樣的構思能力,何等強大?這樣的文筆,何等優秀?

林爲民的臉上再次出現那種滿是信心的自得,“因爲這事兒,需要智商!”

筆尖在寫完《套馬人》之後停了下來,李向陽喝了一口茶,不知不覺茶水已經涼透了。

“讓人又愛又恨的巴音”,李向陽覺得這應該會是讀者們閱讀生涯當中一個難以忘記的人物。

“腦力遊戲?”李向陽第一次聽說這個新鮮的詞彙。

林爲民筆下的巴音,沒有讓讀者一味討厭,也沒有狂熱的喜愛。

《套馬人》便是他這種嘗試的良好反饋,在李向陽看來,《套馬人》的誕生和發表,是林爲民走向創作成熟的標誌,也是將他與國內其他中青年作家區分開的重要里程碑。

“向陽兄,我先問問你吧,你覺得《追兇》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林爲民沒有直面李向陽的問題,而是反問道。

“我倒不是針對傷痕小說或者是改革小說,而是在我們的固有創作觀當中,經歷這件事,或者說是經驗這件事被看的異乎尋常的重要。

林爲民的笑容有些得意,顯然李向陽的話說到了他的心裡。

更不需要說林爲民在《套馬人》所體現的作者思維,已經遠遠超脫了很多青年作家在作品當中充斥着主觀意識的評論、控訴。

兩人笑完,李向陽正色道:“確實,我光是看着《追兇》這部小說時就已經費了不少腦細胞,最後還是回頭看了兩遍之後纔算弄明白其中的原委,更別說你這個作者在構思時要消耗多少心力了。”

“差不多。在我個人的粗淺理解裡,文學絕不應該僅僅是苦大仇深的,它更不能只是陽春白雪。下里巴人是它,寓教於樂是它,娛樂大衆也是它。

李向陽沉吟片刻,說道:“如果從傳統的小說創作上來說,我覺得《追兇》是一部炫技之作,側重敘事技巧,但忽略了故事的內涵和深度。”

林爲民嘴角彎出些許弧度,“我費的腦細胞可比讀者們要多的多了。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傷痕小說、改革小說中的好作品可能很多,但我這個類型的小說,不會有太多的精品!”

接着又聊了些作品的話題,李向陽終於把話題引到了由《情人》所引發的這場風波。

“我看了你之前的那些評論文章,寫的挺不錯的,也挺多的。今天我們還要聊《情人》?”

但林爲民的選擇出乎了他的意料,李向陽相信,也出乎了大多數人的預料。

“那段時間,我去陝西組稿。程忠實你知道嗎?前兩個月他的《藍袍先生》還發在《當代》今年的第一期上。”

李向陽不愧是做記者的,繞了半天也沒忘了自己的問題。

李向陽覺得這場採訪越來越有意思了,他追問道:“所以說,《追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你和讀者做的一次遊戲。”

將文學捧到高高的神壇上,不容褻瀆是最可怕的。那不僅會讓我們脫離人民羣衆,說句俗氣點的話,也是斷了我們這幫靠着爬格子謀生的人的後路。”

不同於程蝶衣那種先天就帶着讓人驚豔的“不瘋魔不成活”的人設,巴音這樣自私自利卻良心未泯的形象纔是生活中的大多數。

林爲民沒有往自己臉上貼金,如實描述了當時的情況。

但《套馬人》不是這樣,這部小說從題材到內容,與林爲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可謂風馬牛不相及,可林爲民卻能夠通過文筆彌補這種認知和經驗上的缺點,用三十萬字的篇幅爲廣大讀者塑造了一個波瀾壯闊、起伏跌宕的友情故事。

“會不會覺得太功利了一些?”

李向陽道:“我看過,這位的作品很不錯。”

林爲民也跟着笑了起來,“我得罪的人還少嗎?”

巴音這個人物一下子便脫離了傳統意義上好人或者壞人的評價,變的立體和生動起來,作爲小說的絕對主角,讓人又愛又恨。

林爲民搖頭,“這麼說不太準確。小說的想法其實早就有了,後來老郭來燕京看病,臨走前,說起來這輩子遺憾沒寫過一部長篇,纔有了《情人》裡面的‘郭玉道’。”

那些崇高美好的東西固然值得歌頌,可平頭老百姓的普通日子就不值得了嗎?

“好不容易採訪到你這個作者,肯定要聊一聊的。聊到《情人》,就不得不提這部小說的創作初衷,姜子隆說這部小說是你答應已經過世的郭育稻同志才寫的。”

跟《霸王別姬》的驚豔相比,林爲民發表在《鐘山》上的長篇小說《有話好好說》無論是成績上,還是從評價上都顯得平平無奇。

我記得那時候我去程忠實家裡跟他組稿,聊到興起的時候,老哥拉着我的手說:但願,但願哇,但願,但願我能給自己弄成個墊得住頭的磚頭。讓人感同身受啊!”

“爲什麼?”李向陽問道。

《有話好好說》,他在試圖尋找新的風格和突破。

李向陽看完小說只有一個感覺,巴音這個人物,寫活了。

很多年輕作家,在最開始創作之路的時候,往往要花上幾年甚至是十幾年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條路,經歷了這樣的過程之後,他們逐漸走向成熟。

李向陽趁此機會繼續道:“我聽說伱創作《追兇》的原因就是爲了推廣先鋒小說,這是真的嗎?”

但這部小說卻是李向陽在林爲民那麼多的作品當中最喜歡的一部。

“可能我們這些以文字爲生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這種情節,就是希望可以以文字名留青史。

“現在呢?”

“現在啊,就讓子彈接着飛吧。”

林爲民說完這句話,李向陽的表情意味深長。

這話聽着大氣,可仔細咂摸咂摸,貌似沒那麼簡單啊!

(本章完)

第506章 要上教材了第217章 砍節目第358章 改編不了的小說第431章 愛會消失的第713章 還得是跟着總編混啊第636章 萬先生的禮物第220章 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纔是硬道理第216章 不要辜負組織上對你的信任第203章 林老師手把手教你學寫作第169章 人民的文學第634章 邱主編這人真不錯第204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662章 有點內味兒了第362章 十年不遇的貝勒府第316章 直木獎第839章 飄成什麼樣了(白銀盟加更三,求月第371章 當代中國的恢弘畫卷第904章 林董英明神武,千秋萬代啊!第916章 沒人比他更優秀第663章 《花季雨季》第8章 斥巨資舉辦的開學茶話會第219章 三喜臨門第59章 陳小二第422章 眨眼睛更新預告第499章 有益於人民的人第346章 沒見過這麼快的男人第593章 這人該死!!!第653章 遊山玩水的研討會第61章 結業第234章 畫風逐漸走樣第370章 溢出文學的邊界第753章 無論如何都要守住第12章 光榮的勞動委員第653章 遊山玩水的研討會第460章 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和楷模第124章 燕影78級的畢業作品第388章 就看你怎麼選了第362章 十年不遇的貝勒府第788章 夢想,從未破滅!第34章 我的朋友石鐵生第154章 ICU也得講究方式方法第735章 成熟且富有品味第456章 想想都有點迫不及待了第436章 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第126章 押送進京第425章 燒包兒第663章 《花季雨季》第841章 林社長有格局第93章 《懸崖》火了第850章 Y神第705章 藏鋒第636章 萬先生的禮物第201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782章 一大發明第613章 文化人了不起啊?第587章 親自動手第717章 又有誰配拿呢?第68章 同學們第96章 領先幾十年的先進經驗第876章 榕樹下第552章 這人可以交心第495章 能力有限,先捐100所吧第643章 不得諾獎,是獎項的損失第52章 《茶館》第314章 大超第820章 逼格不高啊第65章 既要又要陳小二第200章 筆會第339章 及時雨第453章 天生就能得獎第852章 最高肯定第212章 這次我慢慢寫第745章 格格不入第870章 像路邊的雜草一樣活着第792章 米國反饋第171章 年紀輕輕就瞎了第843章 狂妄的撒鹽第323章 歷史題材的改革文學第23章 排隊排出來的生意第739章 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第911章 中國影視第一股第364章 離了我林爲民——不行第585章 噁心人有一手第486章 沒職稱第170章 洗滌人心的好作品第584章 新刊物第21章 上《當代》還是《鐘山》第394章 我們不一樣第882章 好事連連的文華第51章 《遙遠的山鎮》第823章 爲燕京添磚加瓦第722章 也就這格局了第7章 豪華的講師陣容第19章 新作第615章 大將要跑路感謝“暖陽1314”大佬的白銀盟第154章 ICU也得講究方式方法第305章 寫的,真他麼的好第643章 不得諾獎,是獎項的損失
第506章 要上教材了第217章 砍節目第358章 改編不了的小說第431章 愛會消失的第713章 還得是跟着總編混啊第636章 萬先生的禮物第220章 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纔是硬道理第216章 不要辜負組織上對你的信任第203章 林老師手把手教你學寫作第169章 人民的文學第634章 邱主編這人真不錯第204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662章 有點內味兒了第362章 十年不遇的貝勒府第316章 直木獎第839章 飄成什麼樣了(白銀盟加更三,求月第371章 當代中國的恢弘畫卷第904章 林董英明神武,千秋萬代啊!第916章 沒人比他更優秀第663章 《花季雨季》第8章 斥巨資舉辦的開學茶話會第219章 三喜臨門第59章 陳小二第422章 眨眼睛更新預告第499章 有益於人民的人第346章 沒見過這麼快的男人第593章 這人該死!!!第653章 遊山玩水的研討會第61章 結業第234章 畫風逐漸走樣第370章 溢出文學的邊界第753章 無論如何都要守住第12章 光榮的勞動委員第653章 遊山玩水的研討會第460章 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和楷模第124章 燕影78級的畢業作品第388章 就看你怎麼選了第362章 十年不遇的貝勒府第788章 夢想,從未破滅!第34章 我的朋友石鐵生第154章 ICU也得講究方式方法第735章 成熟且富有品味第456章 想想都有點迫不及待了第436章 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第126章 押送進京第425章 燒包兒第663章 《花季雨季》第841章 林社長有格局第93章 《懸崖》火了第850章 Y神第705章 藏鋒第636章 萬先生的禮物第201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782章 一大發明第613章 文化人了不起啊?第587章 親自動手第717章 又有誰配拿呢?第68章 同學們第96章 領先幾十年的先進經驗第876章 榕樹下第552章 這人可以交心第495章 能力有限,先捐100所吧第643章 不得諾獎,是獎項的損失第52章 《茶館》第314章 大超第820章 逼格不高啊第65章 既要又要陳小二第200章 筆會第339章 及時雨第453章 天生就能得獎第852章 最高肯定第212章 這次我慢慢寫第745章 格格不入第870章 像路邊的雜草一樣活着第792章 米國反饋第171章 年紀輕輕就瞎了第843章 狂妄的撒鹽第323章 歷史題材的改革文學第23章 排隊排出來的生意第739章 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第911章 中國影視第一股第364章 離了我林爲民——不行第585章 噁心人有一手第486章 沒職稱第170章 洗滌人心的好作品第584章 新刊物第21章 上《當代》還是《鐘山》第394章 我們不一樣第882章 好事連連的文華第51章 《遙遠的山鎮》第823章 爲燕京添磚加瓦第722章 也就這格局了第7章 豪華的講師陣容第19章 新作第615章 大將要跑路感謝“暖陽1314”大佬的白銀盟第154章 ICU也得講究方式方法第305章 寫的,真他麼的好第643章 不得諾獎,是獎項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