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十年不遇的貝勒府

第362章 十年不遇的貝勒府

在無數讀者的期待之下,《人民文學》十一月號如約上市,《大明王朝1566》的下半部分終於揭開了廬山真面目。

《人民文學》剛剛上市沒兩天,鋪天蓋地的評論潮和讀者來信再次襲來。

經過一個多月時間的口碑發酵,《大明王朝1566》已經成爲很多讀者們心中歷史類小說的天花板。

有好事者自然少不了把這部小說與之前曾經獲得過雁冰文學獎的《李自成》以及廣受歡迎的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進行比較。

得出的結論是,無論從小說本身的劇情,還是文學性、思想性,後兩者都無法和《大明王朝1566》相提並論。

有這部小說的狂熱愛好者,更是喊出了“新明史”的口號。

以前對於這種狂熱粉,林爲民一向的建議是“打死勿論”。

從後世來,“一粉頂十黑”的道理他是懂的。

可等這事輪到他身上的時候,他就覺得,讀者又有什麼錯呢?

要錯都是我的錯,只怪我小說寫的太好。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外界的口誅筆伐,就讓我獨自一人承受好了。

“嘖嘖嘖!”

姚淑芝欣賞着今天剛到編輯部的讀者來信,臉上的表情眉飛色舞,“這幫讀者,真是越來越誇張了!”

新來編輯部的鄒昌義問道:“以前主編的讀者也是這樣嗎?”

姚淑芝思考了一下,“不多見,這回大家真是要把爲民捧上天啊!”

賀啓智說道:“可我不太理解。爲民這部小說好是好,我覺得比不上《追兇》的那種凌厲、極致,那種才更會贏得讀者們的偏愛吧。”

柳蔭笑着說道:“這個你就不懂了吧?”

聽她這麼一說,編輯部的同事們立刻投來好奇的目光,想聽聽她的大論。

柳蔭享受夠了大家的矚目,才說道:“看《追兇》,只要能夠理解爲民的思路和創作意圖,那麼就會有一種暢快感,但看《大明王朝1566》則不同。”

柳蔭說到這裡,故意停頓了一下,姚淑芝很配合的問道:“怎麼個不同法?”

“看這部小說的人,有很多是對明朝歷史本身就感興趣的人。爲民那天給我說了個詞,我覺得用的非常好,叫‘知識壁壘’。

這書,我能看,而你看不了,這就容易形成一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

再說《大明王朝1566》這部小說,說是歷史,但實際上是披着歷史的皮,講着權謀和改革的事。

真正閱讀起來的門檻其實不高。

但大家都覺得這小說有門檻,連那些研究歷史的人也認可了小說的內容,讓外人一看,這得多厲害啊!

心中那種認同感自然而然就上來了。

所以,這些天出現的這些言論也就不奇怪了。”

柳蔭說完這些話,悠哉的喝了一口茶,周圍同事聽完都深感贊同。

“柳姐說的真好!”鄒昌義誇道。

姚淑芝嗤笑一聲,“你真當是她想的呢?這些話一聽就是林爲民說的。”

柳蔭白了姚淑芝一眼,“沒意思!”

在同事們正討論着林爲民和他的小說的時候,林爲民正在接待客人。

“您下午要是有時間就跟我過去看看,保準您不會後悔。”

李光復的臉色有些興奮。

他這一年一直在給林爲民踅摸房子,平時買個大雜院根本不需要來找林爲民,他自己就能做主,根本不需要請示林爲民。

可今天這個不一樣,用李光復的話來說。

“您等十年八年,不定遇上這麼好的機會!”

林爲民被他說的怦然心動,想了想,說道:“行,我這就走一趟,伱等會我!”

他說着去覃朝陽辦公室打了個招呼,便帶着李光復出了門。

車子駛過什剎海,上了西直門大街,剛到新街口便停了下來。

林爲民不確定的問道:“是這片兒吧?”

“是這兒,就是這兒!”

林爲民找了個地方停好車,跟李光復下車。

李光復在衚衕口張望了幾眼,對林爲民說道:“林老師,就這片兒,您瞅瞅!”

林爲民順着李光復手指的方向望去,李光復介紹道:“這西面是高井衚衕,從那往東,接一片民宅到三官廟,北面和永泰寺隔街相望。東西寬約70米,南北長約80米。這一片兒宅子,都是當年的永璂貝勒府。”

“貝勒府第一任主人是綿偲,綿偲爲乾隆第十一子成親王永瑆第四子。

成親王愛新覺羅·永瑆是嘉慶的哥哥,其母爲皇后那拉氏,早逝,享年25歲,無嗣。

乾隆便命永瑆之第四子綿偲,入繼永璂爲嗣。嘉慶四年,永璂被追封爲貝勒,綿偲後來逐步晉封,至道光十八年爲貝勒。

永璂生前未獲封號,一直住在宮裡,沒有府邸。

西直門內的這處府邸建於嘉慶前期,永璂被追封貝勒之後,那時綿偲還只是個鎮國將軍,因此建築規制較低,晉爲貝勒後也沒按貝勒府標準改建。

對清朝皇家來說,規制這麼低的貝勒府屬於邊角料。

可對咱們普通老百姓來說,這永璂貝勒府卻是頂着天了。

解放後這裡輾轉成了中國科學院的第二宿舍,您別看現在已經是大雜院,但院內的建築大體保持的相當完好。

買下來只要稍微那麼一收拾,那就是頂好的府邸。”

李光復介紹完貝勒府的情況,最後還不忘感嘆一句,“放到以前,哪兒敢想這樣的府邸能賣給咱們這些老百姓啊,都得是頂尖兒的達官貴人才能住的上。”

“現在能進去看看嗎?”林爲民問。

“能啊!我先領您在外面看看,主要是想讓您瞧瞧這宅子的規模和位置。”

林爲民點點頭。

剛纔李光復說的話有瑕疵。

實際上不僅是以前,哪怕就是現在、後世,這樣的府邸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夠住的上的。

燕京城有名有姓的王爺府、貝勒府、貝子府,解放後基本都充了公,成爲各個政府機關的辦公地。

八十年代中期以後,機關搬進了新辦公樓,這些地方就都變成了文物保護單位,想買都買不着。

林爲民腦子裡胡思亂想着,隨着李光復走進了永璂貝勒府的大門。

李光復先是進去找了個人,姓鄧,是科學院的後勤主任,幾人才得以順利的在院子裡逛起來。

永璂貝勒府門是三間五架啓門的格局,灰筒瓦硬山捲棚頂箍頭脊。硃紅金柱大門,檐柱上端有雀替,走馬板上有繪畫。

林爲民仔細看了一眼,早已分辨不清。戧檐上有磚雕,可惜被抹上石灰蓋住了。

大門兩側有巨型抱鼓石,門前有三級青石垂帶踏跺,再往前有青條石甬路,直通西直門大街。府邸門前有上馬石一對,倒座房的後檐牆上有栓馬鐵環若干。

府內建築分了東中西三路,這是貴人府邸的標準配置。

府門內爲中路外院,正面是垂花門,東西兩側是月亮門,從此可以進入東西兩路。

垂花門兩側鑲彩色玻璃和精雕的抱鼓石相互映襯,看着很是美觀。垂花門內有木屏風,繞過就是二進院。

院裡有北房五間是花廳,前後出廊,南北都有門,也叫過廳。

垂花門兩旁是抄手遊廊,北頭與花廳前廊相接。穿過花廳進入一個小院,北面又有一座垂花門。

再進這道門就是三進院,北房五間前後出廊,氣勢宏偉壯觀,這是府中的中心建築,本來是祠堂,現在也分給了科學院職工居住。

院裡還有東西廂房各三間,標準的四合院。祠堂北側有一道花牆,將府邸分爲前後兩院。

後院中部在府邸中部最北邊,是後花園,面積較大,有土山和花房,可惜現在都廢了。

土山西有前後出廊北方三間,原本是花園書齋。西側有小屋一楹,都是當年的童僕居室。後院中西兩部分以牆相隔,有門相通。

西路有三座院落,是主要生活區,前院有七間臨街倒座房,以及假山棗樹等。府門東西兩側的臨街倒座房是此府的僅有南房,供傭人居住。

前院以北是兩座平行院落。西路東側是一座兩進四合院,正面是垂花門,兩側有東西廂房各三間。兩間在垂花門外,一間在垂花門內。

進入垂花門是一進院,正面有前後出廊的北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比前面的東西廂房要寬敞高大,且二者爲連山房。

再往後是二進院,正面有五間後罩房,面闊較寬,但進深較淺。另有東西廂房各兩間,屋門均開在南山牆靠外的位置,也十分罕見。

東路的院子較窄是當年的馬號,主要存放大鞍車和普通騾車等載人車輛,以及騾馬等交通工具,如今也都建成了平房供職工居住。

一圈宅子轉下來,林爲民有些暈頭轉向,佔地面積五六千平的貝勒府尚且如此,他真有些不敢想那些當年的王爺府該是何等的煊赫。

見的世面還是少了!

林爲民心中感嘆着,幾人又走回到大門口的位置。

鄧主任一臉笑容的問道:“林老師,您看的怎麼樣?”

永璂貝勒府是中國科學院的第二宿舍,但夠不上文物水平,如今中國科學院打算把這處宅子處理了,爲職工們新建宿舍,並且要求只要外匯。

聽到鄧主任的詢問,林爲民並未對心裡的想法遮遮掩掩。

“很好。”

鄧主任笑了起來,“那回頭您要是有時間了,就去我們院裡細聊聊?”

“你們院裡我就不去了,手續的事你們院裡能辦妥嗎?”

鄧主任的臉上寫滿了詫異,“您確定了要買?”

林爲民臉上帶着輕鬆寫意的笑容,“在燕京城裡,能買到貝勒府的機會可不多,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我就不猶豫了。”

“可這價……”

鄧主任說到這裡,話停住了,他想到了林爲民那個名滿京城的外號

——林百萬,還能差外匯嗎?

只是這連價錢都不問一句的豪氣,還是讓鄧主任驚歎不已。

“這院子出售我們院裡還得經過部裡才行,手續可能要等上一段時間。”鄧主任說道。

林爲民點點頭,又聊了幾句院子買賣的具體事宜,一個想要外匯,一個不差外匯,相談甚歡。

佔地面積近六千平,東西三跨,南北五進。院內房間近百間,亭臺樓閣,假山花園一應俱全的永璂貝勒府,鄧主任代表科學院給林爲民的報價是20萬米刀。

這個價錢如果單以買大雜院的價格來算的話,那簡直貴到了天際。

對於科學院來說,如此貴的價格他們是很難找到接手的單位或者個人的,最大的可能是賣給外賓、華僑或者愛國商人。

林爲民的出現恰到好處,他是國人,手裡又有現成的外匯,手續辦起來也沒那麼麻煩。

不提“貝勒府”這三個字的加成,就是衝着這府邸氣勢恢宏的規模,20萬米刀這個價格對於林爲民來說也很良心。

好歹也來燕京這麼些年了,總算是住上了像樣點的四合院。

和鄧主任揮手告別,來到車前,李光復提醒道:“林老師,您花二十萬米刀拿下這宅子只是開始,後面要花的錢恐怕不在少數。”

永璂貝勒府分做宿舍已經三十多年,儘管建築大體保持的還算完好,但畢竟這麼多年過去了。

想要恢復這個貝勒府當年的盛景,恐怕要花費很大一筆數字。

林爲民笑道:“我都買四合院了,還差這筆錢嗎?”

李光復想想也是,林老師什麼時候差過錢?

“光復啊,明年你的任務很重啊!”正在他思想的時候,林爲民突然說道。

李光復:……

(本章完)

第604章 都是自己做的孽第768章 買就完了第783章 這輩子最英明的決定第208章 大聰明賣票記第919章 行業盛事第434章 天選之女第473章 《歌劇魅影》的動作第658章 布老虎叢書第251章 託孤寄命的朋友第597章 一社五刊第314章 大超第734章 對上了,全對上了第432章 怎麼哪兒哪兒都有他?第480章 好萊塢的香餑餑第767章 不屈的鬥志第216章 不要辜負組織上對你的信任第897章 三件大事第158章 男女主演第292章 傷人先傷己第352章 《芙蓉鎮》座談會第582章 羣星閃耀第424章 下週涿州開會第783章 這輩子最英明的決定第146章 《風聲》第713章 還得是跟着總編混啊第65章 既要又要陳小二第191章 好惡心啊第274章 又讓他裝到了第566章 馬屁的作用第19章 新作第60章 謝師宴第91章 1980年過去了第224章 83年第一期的威力第385章 聖雷莫的晚宴第210章 春晚顧問第15章 黃安儀的心思第765章 前人未走過的道路第521章 歸國前的忙碌第894章 偶像第842章 祖墳都給挖乾淨第279章 保護性休假第309章 軟飯王感謝“暖陽1314”大佬的白銀盟第758章 我寫小說,全靠編第757章 給孩子的第585章 噁心人有一手第687章 《南海十三郎》第560章 近朱者赤,近民者冥第400章 這兩天,我就先請假了第132章 聽林老師一席話第901章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第489章 軟飯硬吃第662章 有點內味兒了第602章 我能不知道嗎?第272章 不寫你都不是人第279章 保護性休假第64章 再聚會第5章 大作家啊第604章 都是自己做的孽六一兒童節書單第91章 1980年過去了第763章 國文社要搞大事第427章 價值第231章 就你要演程蝶衣啊?第538章 你丫纔是俗人第164章 我們欠林老師一個獎項第882章 好事連連的文華第224章 83年第一期的威力第262章 無法拒絕的小黑屋第121章 四十年如一日的文青第69章 《懸崖》發行單行本第462章 “禁書”的後果第436章 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第3章 燕京啊!燕京!第84章 小說演播第388章 就看你怎麼選了第839章 飄成什麼樣了(白銀盟加更三,求月第542章 我就圖一樂兒第544章 影響了一代人第255章 我還是年輕了第80章 我看見了第510章 住的心安理得第387章 林老師,贏麻了第153章 聯合制作第199章 好事連連第799章 男人有錢就學壞第785章 24歲的總經理第342章 送人的東西第62章 我在《當代》當編輯第27章 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成第354章 比《李自成》牛第184章 戲霸是怎樣練成的第87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604章 都是自己做的孽第805章 越老越金貴第480章 好萊塢的香餑餑第28章 天分這種事第800章 國文社不流行這套第34章 我的朋友石鐵生第448章 戲劇家協會
第604章 都是自己做的孽第768章 買就完了第783章 這輩子最英明的決定第208章 大聰明賣票記第919章 行業盛事第434章 天選之女第473章 《歌劇魅影》的動作第658章 布老虎叢書第251章 託孤寄命的朋友第597章 一社五刊第314章 大超第734章 對上了,全對上了第432章 怎麼哪兒哪兒都有他?第480章 好萊塢的香餑餑第767章 不屈的鬥志第216章 不要辜負組織上對你的信任第897章 三件大事第158章 男女主演第292章 傷人先傷己第352章 《芙蓉鎮》座談會第582章 羣星閃耀第424章 下週涿州開會第783章 這輩子最英明的決定第146章 《風聲》第713章 還得是跟着總編混啊第65章 既要又要陳小二第191章 好惡心啊第274章 又讓他裝到了第566章 馬屁的作用第19章 新作第60章 謝師宴第91章 1980年過去了第224章 83年第一期的威力第385章 聖雷莫的晚宴第210章 春晚顧問第15章 黃安儀的心思第765章 前人未走過的道路第521章 歸國前的忙碌第894章 偶像第842章 祖墳都給挖乾淨第279章 保護性休假第309章 軟飯王感謝“暖陽1314”大佬的白銀盟第758章 我寫小說,全靠編第757章 給孩子的第585章 噁心人有一手第687章 《南海十三郎》第560章 近朱者赤,近民者冥第400章 這兩天,我就先請假了第132章 聽林老師一席話第901章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第489章 軟飯硬吃第662章 有點內味兒了第602章 我能不知道嗎?第272章 不寫你都不是人第279章 保護性休假第64章 再聚會第5章 大作家啊第604章 都是自己做的孽六一兒童節書單第91章 1980年過去了第763章 國文社要搞大事第427章 價值第231章 就你要演程蝶衣啊?第538章 你丫纔是俗人第164章 我們欠林老師一個獎項第882章 好事連連的文華第224章 83年第一期的威力第262章 無法拒絕的小黑屋第121章 四十年如一日的文青第69章 《懸崖》發行單行本第462章 “禁書”的後果第436章 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第3章 燕京啊!燕京!第84章 小說演播第388章 就看你怎麼選了第839章 飄成什麼樣了(白銀盟加更三,求月第542章 我就圖一樂兒第544章 影響了一代人第255章 我還是年輕了第80章 我看見了第510章 住的心安理得第387章 林老師,贏麻了第153章 聯合制作第199章 好事連連第799章 男人有錢就學壞第785章 24歲的總經理第342章 送人的東西第62章 我在《當代》當編輯第27章 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成第354章 比《李自成》牛第184章 戲霸是怎樣練成的第87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604章 都是自己做的孽第805章 越老越金貴第480章 好萊塢的香餑餑第28章 天分這種事第800章 國文社不流行這套第34章 我的朋友石鐵生第448章 戲劇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