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兩年後(二)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在正屋內,蒙仲盤坐在莊子面前,手捧竹簡高聲誦讀。

而此時,莊子則仔細打量着眼前的弟子。

與兩年前相比,他眼前這位弟子變得高大壯實了許多,雖然年紀尚未到十五,但爲人處世,莊子認爲卻比尋常的成人還要沉重老成。

當然,這也歸於他莊周的教導。

在所有弟子當中,莊周對蒙仲的要求是最嚴格、最謹慎的,每當這名弟子出現一些誤入歧途的苗頭時,他總會及時將其糾正,就好比兩年前蒙仲曾沾沾自喜於用名家的那些“命題”辯倒了居內的同伴們,當時莊周就用「雞三爪」勸導了蒙仲。

但唯獨有一件事,縱使是他莊周亦無能爲力,即蒙仲心中的那份怨恨,關於他兄長蒙伯被滕國君主滕虎所殺的那份恩怨。

事實上,蒙仲事後從來沒有在居內提及過相關的事,但莊子卻清楚,自從蒙仲將其兄蒙伯下葬之後,此子便開始觀閱孫武、吳起、孫臏、司馬穰苴、太公望等人的兵法,並時常與武嬰、蒙虎、蒙遂、華虎等人在居外鍛鍊身體,鍛鍊武藝,顯然是準備着有朝一日爲其兄長報仇。

曾經莊子亦想過去阻止,但最終他還是放棄了。

因爲莊子很清楚,除非蒙仲自己看淡此事,放下仇恨,否則無論是誰,都無法化解這名弟子心中的那份恨意。

雖說有違莊子以往的準則,但他還是在暗地裡希望宋國儘早攻滅滕國,殺死滕虎。

畢竟只有滕虎死去,蒙仲才能徹底從這段仇恨中解脫。

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包括莊子都沒有想到,滕國那小小的國家,竟然接二連三地擋下了宋國的攻勢,雖說在這件事的背後,未必沒有齊國、魯國暗助滕國,但即便如此亦不能否認,滕氏一族在滕國確實得民心,得到滕國上下的擁護與支持。

“夫子?夫子?”

就在莊子恍惚走神之際,他聽到了蒙仲的喚聲。

原來蒙仲已經將《逍遙遊》這片著作誦讀了一遍,卻發現莊子看着自己出神,於是便輕聲呼喚。

面對着蒙仲有些困惑的目光,莊子點了點頭,提筆在竹牌上寫下了「逍遙」二字,詢問蒙仲能否理解《逍遙遊》中的“逍遙意境”。

從十歲起,蒙仲就在莊子身邊學習,且深得後者真傳,傳授道、名兩家的思想,這距今已有整整四年,不誇張地說,道家、名家兩家的思想,蒙仲都已融會貫通。

但問題就在於,道家的思想跟其他學術不同,懂不懂是一回事,是否能得到相應的個人體會,這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好比這篇《逍遙遊》,其實莊子已經點明瞭至高境界的逍遙,即忘卻物我的界限,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遊於無窮,蒙仲當然能理解其中含義,但這並不能助他真正領悟其中的本質。

因爲他達不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PS:說實話,作者不認爲人有誰能達到的,道家的思想實在是太理想化了,這已經不是要教出聖人的地步了,而是要教出比聖人更高層次的……實在不知該怎麼形容。】

單單「無己」,蒙仲就做不到。

所謂的無己,即是從精神上超脫一切自然和社會的限制,泯滅物與我的對立,把自己消融與天地萬物之中而臻於道我合一、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地。

而蒙仲想要爲兄長蒙伯報仇的這份堅持,實則就是過度的親情對他的束縛,是“不自由”的,唯有內心放下仇恨,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這些道理,其實蒙仲也都明白,只是他做不到。

見蒙仲低下頭,有意避開了自己的勸道,莊子默然嘆了口氣。

『一步一步來吧。』

他暗暗想道。

當日黃昏前,蒙仲告別了莊子、莊伯與莊內的其餘同伴,騎着毛驢灰灰返回鄉邑。

回到鄉邑,回到自己家院子,蒙仲將毛驢栓在院內的柱子上,然後找了些豆子喂這頭伴隨了他兩年的驢子。

此時就聽到院內響起一個清脆的女聲:“阿兄,是阿兄嗎?”

蒙仲擡頭一瞧,便看到正屋的門口立着一個與他年紀相仿的女孩,於是他便應道:“是阿嬿啊,啊,是我,娘在屋裡麼?”

“嗯,娘在屋內歇息呢,方纔我瞧了瞧,好似是睡熟了。”

女孩點點頭,噔噔跑了過來。

這名女孩,即是兩年前葛氏帶着蒙仲去拜祭族人時,那名抱着雙膝縮在角落內的女孩,蒙嬿。

因爲可憐她家裡的情況,又考慮到自己長子蒙伯已亡,而此子蒙仲又因爲在莊子身邊學習而長期不在身邊,葛氏在徵詢了蒙嬿的意見後,向宗族提出了收此子爲養女的請求。

宗族當然不會拒絕,畢竟葛氏的人品所有族人都清楚,自然不會是爲了吞沒蒙嬿家的田地才收此女爲養女。

當時,在葛氏收養蒙嬿後的第三日,正巧蒙仲回家看望母親,於是葛氏就將蒙嬿這個妹妹介紹給了蒙仲,讓他二人日後以兄妹相稱。

最初的時候,無論是蒙仲還是蒙嬿都有些不適應,但是時間長了,曾經的疏遠自然也就漸漸消失不見了。

“阿兄,這次回家能住幾日呀?”

跑到蒙仲跟前,跟這位兄長一同給毛驢灰灰喂着豆子,蒙嬿一邊欣喜地問道。

“還是兩三日吧。”蒙仲微笑着說道。

“才兩三日啊……”蒙嬿嘟着嘴,有些不滿意地說道:“就不能多住幾日嘛,我還想聽你跟我講講莊夫子的故事呢……”

蒙仲聞言笑着說道:“能有兩三日就不錯了,畢竟我可是去侍奉夫子的。”

“纔不是!”蒙嬿糾正道:“兄長你是夫子的弟子,族內上上下下都這麼說。”

蒙仲搖了搖頭。

平心而論,其實蒙嬿說的確實是事實,畢竟莊子待他的確如兒徒一般——雖然當世並沒有兒徒這個說法。

但是至今爲止,莊子還是沒有對外承認蒙仲這個弟子,因此蒙仲並不能以莊子的弟子自居。

就在兄妹二人一邊喂着毛驢一邊閒聊時,院外傳來一聲口哨,旋即有個輕佻的聲音打招呼道:“喲,這不是阿仲跟他的養媳婦嘛,怎麼,大白天的就在這親熱?”

蒙仲聞言無語地看了一眼聲音傳來的方向,卻見從小親近的蒙虎此刻正趴在他們家的院籬笆上,笑嘻嘻地看着他們。

“別開這種玩笑,阿虎。”蒙仲跟蒙虎打了聲招呼。

而在旁,蒙嬿則面紅耳赤,跺着腳罵了幾句類似「死阿虎」之類的話。

「阿仲的養媳婦」,這是蒙氏族內的一個玩笑,起因在於當初葛氏收養蒙嬿時,有一名族人對葛氏開了個善意的玩笑,說蒙嬿這丫頭歲數剛好配你家阿仲,莫非葛氏你準備給你兒子養個兒媳婦麼?

由於彼此關係都比較親近,葛氏當時也沒細想,隨口就說了句:“是呀,我瞧着這丫頭挺水靈的。”

結果這個玩笑就被傳來了,以至於有時候葛氏帶着蒙嬿到田地做農活,途中碰到族人,那些族人也會隨口逗兩句:“葛氏,帶着你家的養媳去哪呀?”

每回都讓蒙嬿羞得面紅耳赤。

當然,玩笑只是玩笑,族人們笑過之後就忘了,畢竟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就算葛氏真的看中了蒙嬿又怎麼樣呢?兩家雖說都出自一個氏族,但論親份隔着十幾代人呢,更別說蒙氏還有「同氏不婚」的規矩。

“我方纔聽人說你今日回來了,所以我來看看。”

一邊解釋着,蒙虎一邊推開院門走了進來。

只見兩年後的蒙虎,體魄更爲魁梧,一看就是個猛人的胚子,只可惜被蒙嬿一腳踹在小腿上,痛地他抱着小腿嗷嗷直叫,徹底破壞了他走入院內時的氣勢。

“阿兄,我去看看娘醒沒醒。”朝着蒙虎做了個鬼臉,蒙嬿噔噔跑回了正屋。

“這個可惡的丫頭!”

看着蒙嬿離去的背影,蒙虎咬牙切齒地說道:“要不是看在阿仲你的面子,我早就揍她了!”

“你要揍女人?”蒙仲隨口問了句。

聽聞此言,蒙虎臉上的慍怒一滯,眨了眨眼睛想了想,旋即改口道:“那不揍了。”

蒙仲無語地搖了搖頭,旋即沒好氣地問道:“找我什麼事?”

聽到這話,蒙虎收起了臉上的嬉笑,壓低聲音對蒙仲說道:“如果你今日不回來,明日我就準備去莊子居將這件事告訴你跟阿遂了。……昨日我祖父收到了小叔派人送來的家書,我偷偷看了,信中說宋王已經不耐煩與滕國僵持了兩年,準備再次徵募兵卒,攻打滕國,小叔在信中很擔憂地寫道,唯恐這場戰爭徹底摧毀我蒙氏一族……”

說到這裡,他朝着四下瞧了瞧,壓低聲音說道:“再告訴你一件事,千萬不可聲張。……昨晚蒙薦長老來找我祖父,二人在屋內商議,我偷偷聽到他們在商量遷族的事。”

“遷族?”蒙仲頗感吃驚地問道。

“噓噓。”蒙虎趕忙給蒙仲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旋即壓低聲音解釋道:“蒙薦長老說的,他說我蒙氏已經爲這場戰爭犧牲了太多的族人,倘若宋王仍執意要興兵攻伐諸國,那麼,我們就只能遷族,投奔其他國家……這事我可沒敢告訴任何人,你千萬不要聲張啊。”

蒙仲微微皺了皺眉,正要再細問,卻見正屋方向葛氏帶着蒙嬿走了出來,歡喜地說道:“仲兒來了啊,快快……阿虎也來了啊,快進來快進來。”

見此,蒙仲與蒙虎交換了一個眼色,旋即二人臉上皆露出了笑容。

“娘,孩兒來看您了。”

“嘿嘿,嬸嬸,我也來看您了。”

第249章:“先手反制”vs“後發反制”【二合一】第439章:五國伐齊(二)第129章:趙王何第158章:各方事態(二)【二合一】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第232章:初會(二)【二合一】第146章:勸說【二合一】第65章:孟子(二)第168章:蒙仲與廉頗(六)【補更2/4】第11章:辯論(二)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第332章:僵持【二合一】第376章:王齕與廉頗【二合一】第196章:蒙仲與田章(二)【二合一】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372章:出兵函谷【二合一】第21章:“僞”之辯(三)第303章:第二次方城之戰【二合一】第414章:初議第427章:伐齊之倡議第222章:再會田文(二)【二合一】第319章:大戰前夕【二合一】第30章:兄長的信(二)第49章:抵達滕國(三)第437章:九月下旬第1章:宋國蒙氏第299章:調虎離山【二合一】第316章:赴約(二)【二合一】第16章:出遊(二)第235章:故佈疑陣【二合一】第66章:孟子(三)第38章:拜別莊子第344章:齊燕聯軍現狀【二合一】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167章:蒙仲與廉頗(五)【二合一】第95章:點兵(三)第337章:先聲奪人【二合一】第453章:秦白起、魏蒙仲!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399章:秦軍後撤第295章:七月第430章:奔赴宋國第213章:樂邑一行【二合一】第276章:屈原(二)【二合一】第142章:筵席間的爭執(二)【二合一】第253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二)【二合一】第414章:初議第307章:追擊【二合一】第247章:戰場立信(二)【二合一】第88章:宮筵(二)第71章:三月第307章:追擊【二合一】第408章:虛虛實實第415章:各有謀劃第348章:馳援郯城【二合一】第259章:追至!【二合一】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第170章:前狼後虎【補更3/4】第305章:違和【二合一】第178章:破城!【二合一】第388章:相互算計(二)【二合一】第151章:驚變之始【二合一】第91章:陽文君趙豹第79章:公子趙章第22章:名家第249章:“先手反制”vs“後發反制”【二合一】第191章:劇變的形勢【二合一】第373章:正面強攻【二合一】第447章:故人第115章:夜襲【上架第五更求首訂】第277章:巧說屈原【二合一】第318章:騎兵與騎兵的捉殺(二)【二合一】第134章:蒙仲與趙王何(二)第276章:屈原(二)【二合一】第286章:屈原的改變【二合一】第153章:沙丘事變【二合一】第421章:序幕第10章:辯論第264章:六月末【二合一】第229章:興師問罪(二)【二合一】第112章:渡河之戰【上架第二更求首訂】第54章:墨者與井闌(三)第109章:薛公客卿(二)【上架倒計時兩日】第231章:初會【二合一】第32章:喪禮第58章:猛士第265章:言和停戰【二合一】第362章:同時展開的遊說【二合一】第185章:最後的突圍!(二)【二合一】第446章:趙國之行第106章:燕王職第372章:出兵函谷【二合一】第217章:成婚【二合一】第443章:魏宋大司馬第412章:魏冉之退敵策第35章:兩年後(二)第136章:蒙仲與趙王何(四)第71章:三月第330章:深夜追擊【二合一】第387章:相互算計【二合一】
第249章:“先手反制”vs“後發反制”【二合一】第439章:五國伐齊(二)第129章:趙王何第158章:各方事態(二)【二合一】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第232章:初會(二)【二合一】第146章:勸說【二合一】第65章:孟子(二)第168章:蒙仲與廉頗(六)【補更2/4】第11章:辯論(二)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第332章:僵持【二合一】第376章:王齕與廉頗【二合一】第196章:蒙仲與田章(二)【二合一】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372章:出兵函谷【二合一】第21章:“僞”之辯(三)第303章:第二次方城之戰【二合一】第414章:初議第427章:伐齊之倡議第222章:再會田文(二)【二合一】第319章:大戰前夕【二合一】第30章:兄長的信(二)第49章:抵達滕國(三)第437章:九月下旬第1章:宋國蒙氏第299章:調虎離山【二合一】第316章:赴約(二)【二合一】第16章:出遊(二)第235章:故佈疑陣【二合一】第66章:孟子(三)第38章:拜別莊子第344章:齊燕聯軍現狀【二合一】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167章:蒙仲與廉頗(五)【二合一】第95章:點兵(三)第337章:先聲奪人【二合一】第453章:秦白起、魏蒙仲!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399章:秦軍後撤第295章:七月第430章:奔赴宋國第213章:樂邑一行【二合一】第276章:屈原(二)【二合一】第142章:筵席間的爭執(二)【二合一】第253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二)【二合一】第414章:初議第307章:追擊【二合一】第247章:戰場立信(二)【二合一】第88章:宮筵(二)第71章:三月第307章:追擊【二合一】第408章:虛虛實實第415章:各有謀劃第348章:馳援郯城【二合一】第259章:追至!【二合一】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第170章:前狼後虎【補更3/4】第305章:違和【二合一】第178章:破城!【二合一】第388章:相互算計(二)【二合一】第151章:驚變之始【二合一】第91章:陽文君趙豹第79章:公子趙章第22章:名家第249章:“先手反制”vs“後發反制”【二合一】第191章:劇變的形勢【二合一】第373章:正面強攻【二合一】第447章:故人第115章:夜襲【上架第五更求首訂】第277章:巧說屈原【二合一】第318章:騎兵與騎兵的捉殺(二)【二合一】第134章:蒙仲與趙王何(二)第276章:屈原(二)【二合一】第286章:屈原的改變【二合一】第153章:沙丘事變【二合一】第421章:序幕第10章:辯論第264章:六月末【二合一】第229章:興師問罪(二)【二合一】第112章:渡河之戰【上架第二更求首訂】第54章:墨者與井闌(三)第109章:薛公客卿(二)【上架倒計時兩日】第231章:初會【二合一】第32章:喪禮第58章:猛士第265章:言和停戰【二合一】第362章:同時展開的遊說【二合一】第185章:最後的突圍!(二)【二合一】第446章:趙國之行第106章:燕王職第372章:出兵函谷【二合一】第217章:成婚【二合一】第443章:魏宋大司馬第412章:魏冉之退敵策第35章:兩年後(二)第136章:蒙仲與趙王何(四)第71章:三月第330章:深夜追擊【二合一】第387章:相互算計【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