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秦軍後撤

秦軍後撤了。

九月初五,秦將司馬錯從函谷關撤兵,數萬秦軍帶走了關邑內一切能帶走的東西,然後在趙韓聯軍的眼皮底下,沿着函穀道向西撤離。

這件事,引起了趙將趙希的主意。

自趙韓聯軍入駐前道中魏營,代替蒙仲壓制函谷關後,便由趙希憑藉着魏軍此前花了數月打造的樓車與拋石車,對函谷關展開一番轟炸,意在摧毀這座曾經被譽爲天下第一雄關的關隘——只因爲若果真發動攻城戰,單憑奉陽君李兌與韓國大司馬暴鳶此刻麾下的軍隊,未必能攻陷函谷關內的秦軍。

而對於拋石車這種射程遠超尋常弓弩的攻城器械,秦軍毫無辦法,哪怕司馬錯在無計可施之下,也打造了一批拋石車,希望可以反制趙韓聯軍的拋石車。

但效果嘛,就連趙希手中那批投石車對函谷關造成的威脅都是建立在數量的基礎上,更別說司馬錯仿製的那批,拋石車雖說天下一切城牆的天敵,但這是建立在數量的基礎上,沒有一定的數量,拋石車充其量就是嚇唬人的玩意。

函谷關內,並非只有秦軍,還有不少秦國的百姓生活在關內的邑地內,甚至於,還有因觸犯刑法而被充軍到這裡,負責維護、修繕關隘的囚犯,當司馬錯麾下的秦軍大批從函穀道撤離後,其中有一部分人跟隨秦軍逃亡國內,另外剩下的人,則開啓關門,向聯軍投降了。

得知函谷關投降的消息後,奉陽君李兌大爲喜悅。

不管鎮守函谷關的秦國老將司馬錯究竟是因爲什麼原因而撤兵,總之,是他李兌打下了函谷關,成爲了繼齊國名將匡章之後,第二位攻破函谷關的中原將領。

相信待這個消息傳回趙國後,哪怕是他趙國那位年輕而城府極深的王趙何,也會對他更加禮待三分,不管心中對他李兌是否還懷有恨意,至少短時間內,李兌這趙相的位子是保住了。

欣喜之餘,李兌立刻派趙希入駐函谷關。

不得不說李兌還是頗爲謹慎的,在趙希入駐函谷關前,他反覆叮囑趙希凡事小心。

但事實證明,秦軍這次的撤離並非詭計,甚至於從函谷關內的情況來看,司馬錯這次撤地非常倉促,似乎是秦軍那邊發生了什麼嚴重的問題。

函谷關,一直以來都是秦國的臉面,只要函谷關有陷落的危險,秦國就會屈服,但這次,秦國求和的使者還未出現,司馬錯等人卻將函谷關拱手相讓,這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究竟發生了什麼,逼得司馬錯這樣對秦國忠心耿耿的老臣,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函谷關?

“看來,多半是我老弟那邊做了什麼好事。”

當李兌因爲這事與暴鳶商量時,暴鳶稍稍思考一下,旋即便哈哈大笑地說道。

相比較李兌對攻陷函谷關的狂喜,暴鳶則冷靜地多,畢竟他當年跟隨匡章征討秦國時,就曾攻陷過函谷關,今日是第二次,自然遠沒有第一次那麼歡喜。

“唔。”

李兌點點頭,他也很認可暴鳶的觀點。

說實話,此番率五國軍隊討伐秦國,給李兌帶來巨大信心的並非是因爲二十五萬聯軍,而是因爲他聯軍當中有郾城君蒙仲那樣的猛將,雖然自蒙仲調往門水中游後,暫時也沒有什麼重要的消息送來,但李兌相信,秦軍之所以大規模撤離函谷關,肯定與蒙仲有關。

蒙仲這個年輕人的性格就是這樣,沒有萬般把握、不是既定事實,他是不會信口開河的,更不會爲此沾沾自喜地邀功。

“派人聯繫一下魏青,叫魏青派人與郾城君聯繫一下,看看門水上游那邊究竟發生了什麼。”

“唔。”

簡單商議之後,李兌便派人前往南山魏營,將函谷關這邊的事通知了魏將魏青。

得知李兌的意思後,魏青立刻派人翻山越嶺前往門水大營,一方面將函谷關這邊的事稟報蒙仲,一方面詢問究竟。

當日傍晚,魏青派來的士卒便抵達了門水大營。

而這會兒,蒙仲正與竇興、樂進二人一起站在門水河畔,看着河對岸的秦軍。

因爲在一個時辰前,門水這邊的秦軍,也出現了大規模撤離的跡象,引得蒙仲與竇興、樂進二人亦出營觀瞧。

記得最初竇興還提出建議:“要不要趁機殺到河對岸,追擊秦軍?”

但蒙仲慎重地想了想,否決了這項提議。

原因很簡單,因爲他懷疑對面的白起有什麼詭計,因爲他在的印象中,白起不是那種輕易就會服軟示弱的人。

別看蒙虎與華虎率領的四千方城騎兵成功地燒燬了桃林、柏谷等城的農物,讓白起陷入了軍中缺糧的窘迫,但別忘了,白起當年在宛方之戰時,也曾有過一次缺糧的遭遇,當時白起是怎麼做的?

他悍然對陽關發動了自殺般的猛攻,使大量秦軍士卒在軍隊缺糧的窘境爆發之前,就跟方城軍同歸於盡——死人,自然是不需要糧食的。

這種被逼到絕境後的突然爆發,也正是蒙仲非常忌憚白起的一個原因,別看白起平時非常冷靜,冷靜到近乎殘酷,但倘若被逼到絕路,這傢伙就會變得比誰都要瘋狂,當年他陽關,不就是被白起最後的爆發打地損失慘重,以至於失去了追擊司馬錯軍的力量麼?

想到這些往事,蒙仲完全不認爲白起會輕易撤離。

但片刻後,當魏青派來的士卒稟報他,表示函谷關那邊的司馬錯也已經後撤,蒙仲這才意識到,白起是真的撤兵了。

當然,在秦軍大舉敗退的情況下,稍許判斷失誤不影響大局,就算落後一步,讓白起與司馬錯率領秦軍撤退到了桃林,那又怎麼樣呢?

桃林塞無險可守,他五國聯軍想要攻陷這座城池,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想了想,蒙仲對魏青派來的那名士卒說道:“你回稟魏青,秦軍正在大規模後撤,叫他稟告奉陽君,叫奉陽君小心穿過函穀道,我在桃林等待與他們匯合。”

“喏!”士卒抱拳而去。

次日,魏青收到了消息,大爲驚訝的他,親自來到道中大營,求見了奉陽君李兌與暴鳶,向這兩位轉達了蒙仲的意思。

秦軍棄守函谷關肯定是郾城君蒙仲那邊的原因,這一點,李兌與暴鳶早已經猜到,但出乎這兩位意料的是,秦軍不僅僅只是棄守函谷關,他們似乎連函穀道都要放棄了。

這一下子,就連暴鳶都不由地激動了起來。

這也難怪,畢竟當年他協助匡章討伐秦國時,雖然攻破了函谷關,但卻並未突破函穀道,沒能趁機殺到秦國的腹地施加報復,報復這些年來秦國對韓國的肆意進攻與打壓,這一直以來都是暴鳶心中莫大的遺憾。

而今日,他聯軍終於突破了函穀道!

激動之餘,暴鳶連連催促李兌,催促李兌繼續進兵,率軍至桃林城下,與蒙仲麾下的軍隊匯合。

暴鳶的催促,讓奉陽君李兌如夢初醒。

本來嘛,攻陷函谷關的功勞,就已經足夠讓李兌感到喜悅,可現在是什麼情況,他們連函穀道都能突破了?這豈不是意味着他趕超了名將匡章?

當然,李兌有自知之明,他當然知道自己在帶兵打仗方面的才能遠不如匡章,此番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全靠郾城君蒙仲,但這又怎麼樣?終歸五國聯軍的統帥是他李兌,在這段期間蒙仲也是他的部下,部下的功勞,不就是他的功勞麼?

反正在各國日後的史書記載上,不管提不提蒙仲,肯定都不會落下他這位聯軍的統帥。

就這樣,懷着激動與喜悅的心情,李兌與暴鳶率領麾下軍隊嘗試穿過函穀道。

期間,他們也小心提防着司馬錯,防止後者回馬一槍,但司馬錯麾下的秦軍撤地非常匆忙,根本沒有留下什麼伏兵,以至於趙韓聯軍輕鬆地就穿過了函穀道,穿過了這條數百年來幾乎從未攻破過的函山谷道。

穿過了函穀道,李兌與暴鳶立刻率軍前往桃林,準備與蒙仲麾下的聯軍匯合。

而與此同時,蒙仲也已經聯合齊將田觸、燕將樂毅,率領魏、趙、韓、齊、燕五國軍隊渡過了門水。

此時,白起已撤退到了桃林,且司馬錯率領的秦軍也撤離到了桃林,兩支秦軍一回合,兵力頓時接近十萬人,這讓蒙仲有些忌憚,不敢過於逼近。

別看蒙仲此刻麾下有十七萬編制的軍隊,實際大概十五萬人,但要知道,其中有九萬是齊燕兩軍,別說他對田觸與樂毅二人仍抱着一絲警惕,就算田觸、樂毅堅定不移地站在他這邊,他這十五萬軍隊,也未必能招架地住白起與司馬錯麾下的近十萬秦軍。

畢竟,並非任何國家的士卒,都能招架得住秦國的士卒。

“先與奉陽君以及暴帥匯合,再設法攻打桃林。”

在沉思了一番後,蒙仲做出了穩重的決定。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待等次日,還沒等到李兌與暴鳶率軍至此與他匯合,入駐桃林的白起軍與司馬錯軍,居然再次大規模向西撤離。

秦軍,居然棄守桃林?!

追擊,蒙仲自然是不敢追擊的,畢竟在還沒有與李兌、暴鳶匯合的情況下,單憑他麾下這些軍隊去追擊白起與司馬錯的近十萬秦軍,不是說沒有可能取得勝利,但不可否認這件事風險極大,畢竟他真正信賴的魏趙韓三軍精銳,其實就只有六萬不到,其餘九萬齊燕聯軍,他本來就是用作搖旗吶喊的,這就不難猜測他對齊燕兩軍的信任——不管是什麼方面的信任。

於是,思忖良久後,蒙仲還是放棄了追擊,決定先在桃林與李兌、暴鳶二人匯合。

只有當三晉聯軍匯合,他纔有底氣繼續追擊白起與司馬錯的軍隊。

一日後,李兌與暴鳶率領趙韓聯軍抵達了桃林,他們吃驚地發現,桃林這座城池居然已經在蒙仲的掌控。

“秦軍連桃林都放棄了?”

對視一眼,李兌與暴鳶都感到十分驚訝,立刻進城找到蒙仲,與蒙仲相商。

商量什麼?

自然是商量是否繼續討伐秦國。

此時蒙仲對李兌與暴鳶二人說道:“前些日子,我派我方城騎兵深入秦國腹地,於桃林、柏谷等城沿途焚燒農田,使這幾處今年的秋收損失慘重,也使得秦軍陷入了缺糧的窘迫,在我看來,眼下正是大舉進攻秦國的最佳時機!”

這一番話,聽得暴鳶熱血澎湃,激動不已。

說起來,對於奉陽君李兌來說,其實他這次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因此是否繼續討伐秦國,對於李兌來說區別不是很大,但蒙仲與暴鳶二人則不同。

暴鳶代表着韓國的利益,而蒙仲代表着魏國的利益,考慮到魏韓兩國在針對秦國的問題上,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致的,因此此刻蒙仲與暴鳶二人的態度,不出意料也是一致的,那就是繼續討伐秦國,最好趁這次機會,藉助五國的力量,徹底將秦國揍趴下。

至於齊燕兩軍的意見,說實話,在五國聯軍當中,雖然都代表着各自國家的利益,但田觸與樂毅二人其實並沒有什麼話語權,因爲三晉不信任齊燕兩國。

總之真正能做主的,就只有李兌、蒙仲、暴鳶三人,現如今,既然蒙仲與暴鳶都堅持繼續討伐秦國,李兌自然也不好反對。

尤其是李兌也覺得,繼續討伐秦國的勝算確實很大。

最終,三人在意見上達成一致,即繼續討伐秦國。

可就在這會兒,李兌派出去打探消息的趙國騎兵卻送來了一個消息:秦軍,棄守柏谷。

不止是函谷關與桃林,連柏谷都拱手相讓?

照這個趨勢,似乎白起與司馬錯準備將數百里平川都讓給他聯軍?

敵人白送的東西,爲什麼不要?

哪怕日後在秦國的反攻中守不住,但在當前,這可是他們實打實的功勞啊,拿下那些城池,他們日後逢人就能吹噓,我一口氣打下秦國多少多少城池,這是多麼有面子的事!

這不,在名聲的驅使下,就連李兌都打消了逼秦國和談的念頭,帶着蒙仲與暴鳶,率領二十餘萬五國聯軍大舉挺進,攻陷——確切地說是接管白起與司馬錯棄守的沿途城池。

短短數日內,聯軍便一口氣挺進了兩百餘里。

而在這個情況下,聯軍亦陷入了糧草供應不及的窘迫……

第429章:回國第347章:抽暇故里【二合一】第164章:蒙仲與廉頗(三)【二合一】第408章:虛虛實實第326章:陽關攻防之戰(二)【二合一】第192章:太子戴武【二合一】第117章:夜襲(三)第446章:趙國之行第271章:安排諸事【二合一】第72章:前往趙國第240章:反擊的開端【二合一】第157章:各方事態【二合一】第178章:破城!【二合一】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166章:再思對策【補更1/4】第379章:夜襲【二合一】第441章:拜訪孟子第423章:抉擇第355章:返回魏國【二合一】第333章:不可思議的轉折【二合一】第412章:魏冉之退敵策第325章:陽關攻防之戰【二合一】第128章:風起邯鄲(二)第291章:方城初戰第396章:定計第74章:肥義第241章:升溫【二合一】第73章:初至趙國第176章:圍城斷薪【二合一】第142章:筵席間的爭執(二)【二合一】第21章:“僞”之辯(三)第443章:魏宋大司馬第182章:圍困沙丘【二合一】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第119章:夜襲(五)第396章:定計第56章:攻城戰第68章:入冬(二)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396章:定計第108章:薛公客卿第427章:伐齊之倡議第146章:勸說【二合一】第362章:同時展開的遊說【二合一】第128章:風起邯鄲(二)第100章:一個月第295章:七月第292章:秦之名將司馬錯第213章:樂邑一行【二合一】第320章:大戰前夕(二)【二合一】第304章:攻城戰【二合一】第55章:墨者與井闌(四)第389章:相互算計(三)【二合一】第156章:潛在的威脅【二合一】第70章:迴歸(二)第251章:新鄭的反應【二合一】第62章:拜訪孟子第48章:抵達滕國(二)第112章:渡河之戰【上架第二更求首訂】第393章:移軍門水上游第201章:互攻互守【二合一】第371章:晉鄙【二合一】第100章:一個月第426章:停戰言和第366章:聯軍會議【二合一】第306章:火燒方城【二合一】第40章:惠盎第92章:陽文君趙豹(二)第212章:男大當婚【二合一】第389章:相互算計(三)【二合一】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327章:白起的“止損”【二合一】第285章:楚臣莊辛【二合一】第395章:不利第170章:前狼後虎【補更3/4】第383章:糾結【二合一】第350章:再見樂毅【二合一】第362章:同時展開的遊說【二合一】第54章:墨者與井闌(三)第163章:虛虛實實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第191章:劇變的形勢【二合一】第256章:騎兵vs戰車【二合一】第399章:秦軍後撤第163章:虛虛實實第406章:聯軍齊心第249章:“先手反制”vs“後發反制”【二合一】第348章:馳援郯城【二合一】第186章:追擊!【二合一】第304章:攻城戰【二合一】第73章:初至趙國第391章:夜襲【二合一】第369章:出征前夕【二合一】第361章:筵席【二合一】第9章:籌謀第454章:新時代!(大結局)第450章:諸國紛爭第243章:暫止的交鋒【二合一】第375章:函谷關首戰(二)【二合一】
第429章:回國第347章:抽暇故里【二合一】第164章:蒙仲與廉頗(三)【二合一】第408章:虛虛實實第326章:陽關攻防之戰(二)【二合一】第192章:太子戴武【二合一】第117章:夜襲(三)第446章:趙國之行第271章:安排諸事【二合一】第72章:前往趙國第240章:反擊的開端【二合一】第157章:各方事態【二合一】第178章:破城!【二合一】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166章:再思對策【補更1/4】第379章:夜襲【二合一】第441章:拜訪孟子第423章:抉擇第355章:返回魏國【二合一】第333章:不可思議的轉折【二合一】第412章:魏冉之退敵策第325章:陽關攻防之戰【二合一】第128章:風起邯鄲(二)第291章:方城初戰第396章:定計第74章:肥義第241章:升溫【二合一】第73章:初至趙國第176章:圍城斷薪【二合一】第142章:筵席間的爭執(二)【二合一】第21章:“僞”之辯(三)第443章:魏宋大司馬第182章:圍困沙丘【二合一】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第119章:夜襲(五)第396章:定計第56章:攻城戰第68章:入冬(二)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396章:定計第108章:薛公客卿第427章:伐齊之倡議第146章:勸說【二合一】第362章:同時展開的遊說【二合一】第128章:風起邯鄲(二)第100章:一個月第295章:七月第292章:秦之名將司馬錯第213章:樂邑一行【二合一】第320章:大戰前夕(二)【二合一】第304章:攻城戰【二合一】第55章:墨者與井闌(四)第389章:相互算計(三)【二合一】第156章:潛在的威脅【二合一】第70章:迴歸(二)第251章:新鄭的反應【二合一】第62章:拜訪孟子第48章:抵達滕國(二)第112章:渡河之戰【上架第二更求首訂】第393章:移軍門水上游第201章:互攻互守【二合一】第371章:晉鄙【二合一】第100章:一個月第426章:停戰言和第366章:聯軍會議【二合一】第306章:火燒方城【二合一】第40章:惠盎第92章:陽文君趙豹(二)第212章:男大當婚【二合一】第389章:相互算計(三)【二合一】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327章:白起的“止損”【二合一】第285章:楚臣莊辛【二合一】第395章:不利第170章:前狼後虎【補更3/4】第383章:糾結【二合一】第350章:再見樂毅【二合一】第362章:同時展開的遊說【二合一】第54章:墨者與井闌(三)第163章:虛虛實實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第191章:劇變的形勢【二合一】第256章:騎兵vs戰車【二合一】第399章:秦軍後撤第163章:虛虛實實第406章:聯軍齊心第249章:“先手反制”vs“後發反制”【二合一】第348章:馳援郯城【二合一】第186章:追擊!【二合一】第304章:攻城戰【二合一】第73章:初至趙國第391章:夜襲【二合一】第369章:出征前夕【二合一】第361章:筵席【二合一】第9章:籌謀第454章:新時代!(大結局)第450章:諸國紛爭第243章:暫止的交鋒【二合一】第375章:函谷關首戰(二)【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