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

亦失哈聽了朱棣的話,慌忙道:“陛下,右都督府那邊的數目,應該……會很快送來。”

“戶部沒有收到他的錢糧簿?”朱棣微微皺眉。

亦失哈道:“暫時還沒有。”

相比於其他的錢糧收入,朱棣最關心的,就莫過於整個直隸的情況了。

左都督府的情況十分好,只是相比於左都督府,朱棣的重心是更偏向右都督府的。

因而,右都督府的情況還未送來,倒是讓朱棣頗有幾分不甘。

“催促一下戶部吧。”

“是。”

朱棣說着,又低頭看奏疏,他看得出神。

此時,一旁的朱瞻基道:“皇爺爺,似乎不喜。”

“也不是不喜。”朱棣慢悠悠地擡頭看向朱瞻基,隨即道:“只是心中有盼,有些急切罷了。”

“話又說回來,天下除了貴州、雲南等布政使司的錢糧簿還未至,便是這右都督府了。貴州和雲南等地,倒是情有可原,畢竟這些地方偏僻。可今歲右都督府還未送來,倒是有些蹊蹺。你這幾日,去探望過你的阿舅嗎?”

朱瞻基老實道:“去過。”

“他的身子如何?”

“好的很,皇爺爺放心,阿舅是王八命。”

“什麼王八命……”

“這……這是聽伴伴們說的,說是王八能活一千年……”

朱棣禁不住失笑道:“你這傢伙,他氣色也很好,是吧?”

“是。”

朱棣點頭,道:“這就教朕放心一些了。他對你說了什麼嗎?”

“阿舅說,做人不能要廉恥。”

朱棣:“……”

朱瞻基接着道:“但是做人要孝順。”

朱棣咳嗽一聲:“也不是不要廉恥,廉恥也是要的。”

朱瞻基噢了一聲。

頓了頓,朱棣略帶幾分好奇道:“他爲何教你不要廉恥?”

朱瞻基想了想道:“阿舅說,廉恥是不能掛在嘴邊的,還有………說凡事都要往利益的角度去看,就比如讀書,你不許百姓以利,他們怎肯讓子弟們讀書?不要抱着施捨的態度去看百姓,而是將他們視爲人,用自己替換他們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百姓並沒有想象中那樣的蠢笨,他們雖有時會糊塗,上別人的當,可時間久了,賬還是能算清的。”

“譬如讀書,久而久之,他們自然知曉讀書的好處,能靠讀書改變子弟的命運,所以……不需教化他們,他們也就捨得勒緊褲腰帶子送孩子入學了,若用仁義教化的方法去鼓勵百姓,反而是緣木求魚。”

朱棣聽罷,若有所思,隨即大笑着道:“同惡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趨,同利相死。這同利相死,你可知道是什麼意思?”

朱瞻基道:“利益相一致的時候,足以使人一同而死。”

朱棣欣慰地看着朱瞻基,接着又問:“這話出自哪裡?”

朱瞻基認真地思索了一下,隨即就道:“好像是史記……是吳王劉濞傳中。”

朱棣頷首:“張卿家所言的,正是這個道理啊。”

朱瞻基一臉迷糊:“我還原以爲阿舅不讀書,原來他也會引經據典。不過……皇爺爺……既然經史中也有阿舅這樣的話,那麼爲何孫兒卻沒有聽師傅們細細解讀過這些話呢?”

朱棣想了想道:“自古以來,大儒多也,自先秦以來,流傳下來的學問數都數不清,可是真正傳授給你,教人銘記的又有幾何?歸根到底,傳授學問的根本,還是在於人。書是死物,可傳授學識的人,才能決定傳授你什麼知識,又或者對知識進行解讀。”

“正因如此,你那些師傅們,教授你的學問,在於他們心裡在想什麼。而你阿舅傳授你這些,也在於你阿舅在想什麼?”

朱瞻基恍然大悟,便道:“那師傅們和阿舅哪一個正確?”

朱棣道:“愚人才會思考這個問題。”

“那麼聰明人呢?”

朱棣微笑着道:“聰明人只會想,哪一樣於我有利,我就信誰的話。若你爲卿大夫子弟,當然學前者,因爲只有苦口婆心傳授人仁義廉恥,既可標榜自己的德行,也可使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可你若是農戶子弟,學了前者有什麼用?禮義廉恥能吃飽飯不成?”

朱瞻基似有感悟地道:“那這樣說來,還是阿舅教的好,阿舅教我解決問題的方法。”

朱棣溺愛地摸了摸朱瞻基的腦袋。欣慰地道:“吾孫類我。”

朱瞻基乖巧地道:“皇爺爺也很懂學問。”

朱棣道:“這是當然。朕當初受的教育,可不比你差,傳授朕學識的,必爲天下鼎鼎有名的大儒,亦或者是舉世無雙的大將,朕怎會粗鄙呢?”

聽到這話,朱瞻基卻是猶豫地道:“可是……可是……”

朱棣笑着看朱瞻基:“可是什麼?”

“可是皇爺爺看上去有些粗野。”這話也就朱瞻基敢說了。

朱棣聞言哈哈大笑道:“此乃性情,學識與人之性情不一樣,有的人,爲了顯示自己有才學,做出一副文質彬彬的模樣,實則不過是一個草包。真正有學問,胸懷韜略和經綸之人,怎會用文質彬彬的外表去彰顯自己呢。”

朱瞻基明白了:“噢,我懂了。”

朱棣繼續含笑地看着他道:“你又懂了什麼?”

朱瞻基一本正經地道:“母妃看來也是不對的,我回頭拿皇爺爺的話和母妃說。”

朱棣:“……”

朱瞻基道:“母妃成日教我要行禮如儀,不得口出粗鄙之詞,以後我要對母妃說……”

“得了,得了。”朱棣有一種感覺,自己好像被朱瞻基給套路了。

當下輕輕彈了彈他的腦殼,隨即道:“差不多得了,朕方纔是胡說的,去吧,去吧,朕有正經事。”

朱瞻基耷拉着腦袋,只好泱泱地道:“是,孫臣告辭。”

…………

右都督府。

整個都督府上下,一片繁忙,噼裡啪啦,全是計算錢糧的算盤聲。

一個個文吏,將最新的數目送到,而這裡的文吏,則是熱火朝天。

許多人一天只能休息三個時辰。

業務過於繁忙,完全超出了意料之外。

可沒辦法,右都督已是勃然大怒,雖然再三催促,可到現在,賬目卻還沒算出來。

高祥也沒預料到這個突發的情況,他一臉苦笑,忙是來賠罪。

“都督,非是下頭的人辦事不利,實是沒想到,今年的稅賦情況這樣的複雜。涉及到的作坊太多,還有各家的商戶。早知如此,就應該提前增加人力,除此之外,更是要進行提前的摸排。”

高祥苦着臉,欲哭無淚。

他確實沒有想到這一次出現這樣大的差池。

往年夏稅,都是在夏初的時候進行摸排,而後開始徵收,最後整理成冊。

這都是舊俗。

可今歲卻發現,無論是徵稅的稅吏,還是計算的文吏,都遠遠不足。

到了如今,其他各地都已上了錢糧簿子,可右都督府,八字還沒一撇呢。

張安世皺着眉頭道:“事先沒有預料,現在臨時抱佛腳也就罷了,可這抱佛腳效率竟也這樣慢,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是咱們右都督府無能呢!”

“是,是。”高祥道:“非是右都督府無能,是下官無能。尤其是太平府……下官一定……一定……”

“算了。”張安世嘆了口氣,接着道:“現在罵你們有什麼用?盡人事即可。”

“那麼戶部那邊……”高祥小心翼翼地看着張安世。

據他所知,戶部已經下了數封公文來催促了。

各地的錢糧都已有了數目,唯有右都督府,現在八字還未有一撇。

而根據高祥的預估,可能即便是再過十天半個月,也未必能完成。

如此一來,他家都督所受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而其中最拖沓的,便屬他這個太平府了,太平府的情況更復雜,而且遠遠超出了他這個府尹的預料。

張安世嘆息道:“還能怎麼辦?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唄!戶部的事,不必去管他們,他們又沒拿刀架在我的脖子上。”

高祥聽罷,擦了擦額上的汗,點頭道:“那下官繼續用命。”

張安世落座,端起茶盞,卻沒有立即喝,而是道:“夏稅的事雖然重要,可其他的工作,也不能懈怠,招商、修路、緝盜等等事,都不能看輕。”

“這個自然。”

高祥長長鬆了口氣,他知道張安世的性情,有時性情比較急,容易動怒,不過唯一好的地方就是罵完了娘,轉過頭可能就忘了。

高祥欠身坐下:“下官聽說了一些流言蜚語。”

“現在外間的流言蜚語還少了嗎?”張安世又呷了口茶,接着道:“不必理會外頭怎麼看待。”

“是。”高祥道:“不過下官擔心,有人想要離間蜀王殿下與都督。”

張安世挑眉道:“離間?”

高祥道:“正是,現在突然不知如何,許多人都說,左都督府的新政辦的比咱們右都督府的好,都督與下官乃是明白人,自然不會相信這些話。”

“可下頭的許多人,還會以爲左都督府不服咱們呢,是以也憋了一口氣,頗有怨言。”

張安世笑着道:“入他孃的,這又是哪一條狗生的事?”

高祥訕訕道:“戶部那邊……這些日子,屢屢褒獎左都督府……”

“得了,得了。”張安世覺得煩心,他實在受夠了這種無休止的各種流言蜚語。

“是,那下官不說了,下官繼續去督辦夏稅,都督,告辭。”

說着,他站了起來,轉過身準備離開。

張安世卻是突然道:“等等,回來。”

高祥駐足,隨即回身一禮:“都督還有什麼交代?”

張安世道:“戶部那邊的情況,去查一查。罷了,你能查個鳥。”

張安世揮揮手,讓高祥繼續去忙活自己的事情,卻是讓人召了陳禮來。

陳禮到了跟前,他吩咐了幾句,陳禮不斷點頭:“是,是!”

京城的天氣,漸生涼意,時間的腳步是從不停止的,這盛夏至了尾聲,初秋似要至了。

足足半個多月過去,雖是戶部再三催促,可右都督府的錢糧簿子,依舊還是沒有送到。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倒是一下子引起了朝中的注意力。

上至文淵閣,下至各部,此時也開始議論起此事。

因爲這是自洪武迄今,也不曾有的事。

朝廷的運轉,來源於錢糧。

因爲徵收了夏稅,朝廷有了錢糧,才能展開接下來的調度。

各布政使司和府縣,其實都有耽誤的情況,但是這種耽誤和逾期,往往至多數日罷了。

畢竟若是人人耽擱,那麼這朝廷就沒辦法運轉了。

可這一次……實在是耽誤得太久了。

足足大半個月過去,這天子腳下的右都督府竟還未有賬目送來,莫說是戶部,便是文淵閣諸公,也忍不住催問。

可問了也沒什麼效果?

無論是文淵閣,還是戶部,下文給任何一個州府,對方知道自己逾期,怕也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趕緊奉上。

可右都督府,卻像是老油條一般,你無論如何催促,他的迴應永遠是一句,快了,快了。

這就有點讓人無法接受了,偏生這時候,戶部又拿他們沒有任何的辦法,也只好乾着急。

其實他們急,張安世也急,這一切的情況,都是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的。

說起來,這也怪他自己,事先沒有考慮到一年下來,出現了這麼多的作坊和商戶。

如此一來,便導致原有的計劃和人手,根本遠遠不夠。

哪怕是稅吏,一個人的工作量,竟是從前的數倍,可若是立即招募新手,顯然也來不及了,現在這稅務徵收和造冊,乃是技術活,可不是靠從前幾個差役,下了鄉去喝幾頓大酒,就可以解決問題的。

當然,張安世的心態和別人不同。

起初的時候,張安世確實有點慌,可慢慢的,催促得多了,他反而釋然了。

反正已經逾期,這一次肯定也已耽擱了,既然如此,耽擱一天是耽擱,耽擱一個月不也是耽擱嗎?

我張安世耽擱一些日子怎麼了?看不起誰?

這等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態度,頓時令戶部傻眼。

要知道,幾天之前,你張安世還賠罪和抱歉的,懇切地說一定好好用命。

怎麼轉過頭,你就罵娘了?

到了七月末,眼看着永樂十二年中秋要至,終於……賬目算是理清楚了。

右都督府財政房長吏,親自取了簿子來,送到了張安世的跟前。

張安世看着這一摞摞的簿子,忍不住道:“別給我看這個,我要看錶格。”

看着張安世不耐煩地樣子,長吏忙道:“是,是,戶房確實列了表格,還請都督過目。”

張安世拿着表格,一看數目,接着陷入了一臉懵逼的狀態。

“沒有出錯吧?”張安世擡頭,眼神直直的。

“沒有。”長吏很是篤定地道:“覈算過了,絕沒有錯,這錢糧……都是入庫了的,更不可能錯。”

張安世點頭,其實他知道該沒錯的,就是太震驚了點。

於是他感嘆道:“這鐵路沒有白修啊!”

說罷,他又道:“趕緊給我備車馬,我要親自去戶部請罪,這戶部催促了這麼多時候,咱們右都督府,確實對不住人家,也該去負荊請罪了。”

“是。”長吏還是覺得有些奇怪。

這長吏,別看名裡有一個吏字,可實際上,卻是官,而且位列八品,隸屬於右都督府,負責的是接洽各府縣的錢糧收支。

可以說,他是張安世的錢袋子,自然而然,他對張安世的脾氣還是知道的,什麼時候都督這麼有禮貌了?

當下,車馬備下,隨即,張安世便啓程出發。

至戶部。

戶部這兒,一見到右都督府的人來了,幾乎戶部之內,官吏奔走相告。

“右都督府的錢糧送來了。”

緊接着,等大家得知右都督親自來,立即又像避瘟神一般,忙是躲進自己的公房裡去。

戶部侍郎曾光卻只能硬着頭皮去迎接。

他向張安世行禮道:“怎勞都督親自來?隨便派幾個文吏來接洽即可。”

張安世沒回應他的寒暄,而是徑直道:“夏公呢?”

“夏公入宮去了。”曾光笑了笑道。

張安世便一臉遺憾地道:“一別數日,都不曾見夏公,聽他教誨,倒是怪想念的,想不到……今日又不能相見……”

曾光聽罷,心裡想,夏公還說自己沒和張安世有關係?

曾光乾笑一聲,道:“夏公也一直唸叨着都督呢。”

張安世道:“只怕是唸叨着我右都督府的錢糧吧。”

“啊……這……”曾光很是尷尬,這話有點沒法接啊!

張安世則道:“錢糧簿子,我親自送到了,也算是幸不辱命。”

說着,張安世便對隨來的人使了個眼色,於是便有人擡着一筐筐的賬簿來。

張安世道:“戶部這邊趕緊覈驗吧,這錢糧,乃是大事,可不能貽誤。”

曾光看得眼睛直了,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張安世卻又道:“噢,對啦,我這兒,還有表格,這樣看得更直觀一些。不過你們戶部,顯然也不願接受這些東西。不過無妨,你來當做參考吧。”

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81章 賺瘋了第571章 大捷第513章 矯詔第521章 再發一遍財第78章 才高八斗張安世第19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292章 龍顏大悅第112章 陛下 銀子來了第390章 真兇伏法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261章 大賺特賺第439章 有錢就可爲所欲爲?第218章 原形畢露第136章 一網打盡第591章 全完啦第560章 報功第437章 太平府的大爆發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22章 大病初癒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擊第376章 徹查到底第310章 大功告成第169章 紀綱,你完了第392章 盡誅第315章 宮中震怒第314章 普度衆生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58章 有殺氣第528章 搞錢第158章 陛下起殺心第301章 射光殆盡第298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552章 人言不可畏第145章 喜報第200章 原來如此第432章 挫骨揚灰第540章 人爲刀俎 我爲魚肉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235章 人證物證俱在第555章 一個個收拾第106章 揭開真相第591章 全完啦第120章 大賺第585章 監國第529章 搜刮殆盡第575章 風向變了第194章 朕是一個大傻瓜第589章 中興之主第103章 賺瘋了新的一月,求月票!第328章 大豐收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擊第134章 百戰精兵第224章 真相畢露第230章 價值連城第303章 皇恩浩蕩第48章 聖裁第433章 大變活人第478章 加官第1章 我的姐夫是太子第502章 解縉的三板斧第265章 狹路相逢第376章 徹查到底第552章 人言不可畏第343章 賢王出擊第486章 大明的希望第389章 你的嘴利,還是朕的刀利第476章 給朕剮了第158章 陛下起殺心第260章 卷王之王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564章 水落石出第538章 人心在我第183章 功德圓滿第265章 狹路相逢第368章 孝順的皇孫第364章 揭開謎底第145章 喜報第235章 人證物證俱在第58章 有殺氣第534章 船隊回來了第284章 帝心難測第462章 張安世出擊第270章 委以重任第379章 他們在打劫朕第326章 反殺第2章 重新做人第546章 一個漏網的都沒有第587章 斬立決第289章 官升一級第131章 殺手鐗第138章 父子相殘第537章 有情有義張安世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594章 出擊第67章 真相第77章 吾皇萬歲
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316章 立地成佛第81章 賺瘋了第571章 大捷第513章 矯詔第521章 再發一遍財第78章 才高八斗張安世第19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292章 龍顏大悅第112章 陛下 銀子來了第390章 真兇伏法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261章 大賺特賺第439章 有錢就可爲所欲爲?第218章 原形畢露第136章 一網打盡第591章 全完啦第560章 報功第437章 太平府的大爆發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22章 大病初癒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擊第376章 徹查到底第310章 大功告成第169章 紀綱,你完了第392章 盡誅第315章 宮中震怒第314章 普度衆生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58章 有殺氣第528章 搞錢第158章 陛下起殺心第301章 射光殆盡第298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552章 人言不可畏第145章 喜報第200章 原來如此第432章 挫骨揚灰第540章 人爲刀俎 我爲魚肉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235章 人證物證俱在第555章 一個個收拾第106章 揭開真相第591章 全完啦第120章 大賺第585章 監國第529章 搜刮殆盡第575章 風向變了第194章 朕是一個大傻瓜第589章 中興之主第103章 賺瘋了新的一月,求月票!第328章 大豐收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擊第134章 百戰精兵第224章 真相畢露第230章 價值連城第303章 皇恩浩蕩第48章 聖裁第433章 大變活人第478章 加官第1章 我的姐夫是太子第502章 解縉的三板斧第265章 狹路相逢第376章 徹查到底第552章 人言不可畏第343章 賢王出擊第486章 大明的希望第389章 你的嘴利,還是朕的刀利第476章 給朕剮了第158章 陛下起殺心第260章 卷王之王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564章 水落石出第538章 人心在我第183章 功德圓滿第265章 狹路相逢第368章 孝順的皇孫第364章 揭開謎底第145章 喜報第235章 人證物證俱在第58章 有殺氣第534章 船隊回來了第284章 帝心難測第462章 張安世出擊第270章 委以重任第379章 他們在打劫朕第326章 反殺第2章 重新做人第546章 一個漏網的都沒有第587章 斬立決第289章 官升一級第131章 殺手鐗第138章 父子相殘第537章 有情有義張安世第422章 死了都要糊弄第594章 出擊第67章 真相第77章 吾皇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