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人人有賞

朱棣冷冷地對比了賬目。

繼而道:“這才一年時間,隱藏的田地……就抓出了一倍以上,一個太平府如此,那麼天下其他州府呢?”

夏原吉的心裡既是緊張,又是鬆了口氣。

他很清楚,這件事被揭出來之後,對於陛下而言,是決不可饒恕的。

這可不是一點點土地的問題,隱藏了這麼多年,性質已經變了。

當然,他之所以鬆了口氣,在於他這個戶部尚書,被摘了出去。

是的,他搶先來報喜,本質就是爲了如此,一旦別人搶了先,隱瞞土地的事,就必然演化爲空印案一般,是戶部主官與地方州縣的父母官共謀。

可如今……倒像是他搶先揭發,至少……陛下依舊還是當他是自己人。

正因爲是自己人,所以才嚴厲地訊問。

若是連這基礎的信任都沒有了……

他是瞭解朱棣的,必然絕不會多問,至少不會當面問,而是錦衣衛下了駕貼,請他到詔獄裡交代了。

夏原吉也不免心裡發苦,隱地的事,他是知道的,可他不敢說。

而且他也沒想到,事情會這樣的嚴重,以爲只是地方的士紳,隱瞞了一些,不過這也情有可原,畢竟……不想繳納稅賦,乃人之常情。

可哪裡想到,這些人,玩的這樣花!

夏原吉道:“陛下……臣雖偶有聽聞一些隱藏土地的情況,不過……”

朱棣繃着臉道:“不過什麼?”

夏原吉道:“此前不敢小題大做。”

“小題大做?”朱棣臉色更怒。

夏原吉道:“原先以爲隱藏的土地不多,可能只佔天下的一兩成,甚至還要少,可若是大舉去清丈土地,花費的錢糧還有人力成本無數,所以臣……”

朱棣的臉色略略的溫和了一些,夏原吉說的是有道理的,清丈土地是要成本的,尤其是這些隱瞞土地的人,既然敢這樣做,肯定有他們的能量。

若是隱瞞的土地不多,就算清查出來一些,可人力物力花下去,稅賦可能只加一兩成的話,這就叫得不償失。

夏原吉這個戶部尚書做這樣的考量,不能說他對,但也不能說他有罪。

朱棣闔目,目中閃爍着什麼,他冷冷地道:“若當真只是隱瞞了些許,卿家所言,不是沒有道理,可現在看來……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是。”夏原吉道:“臣也大吃一驚,這件事若是不徹查到底……朝廷的損失太大了。“

朱棣道:“除了隱藏的土地十分巨量之外……”

頓了頓,朱棣慢悠悠地道:“還有……太平府增加的在冊土地是一倍多,可徵收到的糧賦,卻足足增長了四倍……這裡頭……的賬目,你理清了嗎?”

夏原吉道:“陛下,太平府之所以能有百萬石的夏糧,一方面是因爲土地的基數增長了一倍多,除此之外,便是原先不收稅的人,太平府也開徵了。”

“不徵稅的人?”

“按稅律,官紳和有功名的讀書人,對賦稅有所減免。”

朱棣冷笑:“朕當然知道,可問題在於……官紳和讀書人的稅賦……減免乃是朝廷對他們的優待,可現在看來,他們的土地,也實在太多了一些。這還不算,還有銀稅,這裡頭更是嚇人,一府如此,天下這麼多的府縣,又是什麼樣子?”

說到這些,朱棣感覺心頭的火氣又高漲了起來。

夏原吉連忙拜下道:“臣萬死之罪。”

朱棣道:“你當然有罪。”

他怒喝一聲。

教夏原吉心境單顫,放鬆下來的心,卻又高懸起來。

朱棣冷着臉盯着他半響,卻是道:“可你與其他的官紳相比,卻好一些,至少伱還曉得……這些事是不應該的。只怕有些人……隱瞞土地,仗着朝廷的優待,減免了賦稅,卻還洋洋自得,沾沾自喜。入他娘,這羣畜生,他們這是什麼!”

朱棣越發大怒:“平日裡,人人都在叫窮,一個個……都說自己活不下去了,說百姓如何如何,朝廷對他們如此多的優待,他們不知足,還要成日叫屈,現在……看看吧,這都是一羣什麼東西!今日的事,不能幹休,速召文淵閣大學士,召張安世來!”

在朱棣的怒火下,夏原吉嚇得大氣不敢出,於是便有宦官,火速去召人。

不多時,楊榮、胡廣等人便已到了,見朱棣臉色鐵青,而夏原吉匍匐在地,一言不發。

學士們大驚,心知出了什麼事,可陛下的表情晦暗不明,卻也難以猜測陛下的心思,於是便紛紛拜倒在地。

朱棣看也不看他們一眼,只是低頭細看着御桌上的賬簿。

他雖然看得頭痛,卻是看得極認真,越看,整個人越是繃不住,氣得要發抖。

管中窺豹,真是管中窺豹啊。

從一個太平府裡,所能得出的信息量實在太大了。

敢情這天下的錢糧,七八成都讓人佔了,朕得了兩三成,還他孃的要拿這些錢去練兵,去賑濟,去養百官。而那些拿走了七八成的人,若只是得了好處,悶聲發大財也就罷了。

偏偏這些人,恰恰又是最他孃的喜歡滿口仁義道德的羣體,成日他孃的教化你,每天給你敲警鐘,張口就是憂國憂民。

終於,有宦官急匆匆進來道:“陛下,威國公到。”

“宣。”

張安世入殿。

朱棣這纔將目光從賬本上移開,擡起頭來。

張安世近來明顯清瘦了一些。

朱棣則在見到張安世的那一刻,眼睛便是一亮,道:“賜座。”

張安世看着跪在地上不起的諸公,有宦官給他搬來了一把椅子,他倒也不客氣,大喇喇地坐下。

朱棣道:“賬目,朕看過了。”

“陛下……臣……”

朱棣擺擺手:“太平府是你非要去的,你去的好,你不去,朕現在還是傻瓜,還是糊塗蟲,還是昏君。”

這話說得很重。

嚇得夏原吉幾人,更是魂不附體,頭也不自覺的垂得更低了一些。

朱棣這時又道:“他孃的,他們佔朕的便宜,還要教朕說他們的好!”

張安世小心翼翼地看着盛怒中的朱棣,便道:“臣……在太平府……”

朱棣卻是打斷他道:“稅賦的事,你和朕說說。“

張安世只好道:“臣爲了剪除白蓮教,所以……在太平府實施軍法,爲了根除白蓮教的土壤,所以……斗膽……進行了一些施政的改變。知府衙門想要做更多的事,首先得有銀子,官府都沒有銀子,怎麼修橋鋪路,又怎麼建立學堂,怎麼加固河堤,怎麼救濟百姓?臣順着這個思路……去幹。”

“以往的時候,一些修橋補路的事,其實……各地的父母官,採取的都是一些請士紳們合作的方式,比如父母官出面,士紳們你幾十兩,我幾十兩,湊一點銀子,而後建個學堂。可臣到了太平府之後,卻發現……這些士紳,倒也願意樂善好施,官府若是想要讓他們資助,他們倒也肯拿出一點銀子來……”

頓了頓,張安世接着道:“可臣細細一看,卻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官府要求士紳辦事,所以對他們極力優待,而士紳們只需拿出一點銀子,便是可得一個善人的美名。恰恰又因爲如此,他們仗着與官府關係莫逆的便利,藏匿土地,並且通過讓人投獻的方式,免去大量的稅賦,如此一來……他們不但做了善事,而且依靠這些,賺了數倍之利。”

朱棣認真地聽着。

張安世便繼續道:“臣當時就糊塗了,這不是開玩笑嗎?小民們要納稅,可有大量土地的人,官府卻是分文不取,每年拿出區區數十兩數百兩出來,施捨給官府,官府還得給他們送個積善人家的牌坊。於是……臣便在太平府,定了幾個規矩。”

“其一,是清丈土地,不把隱藏的土地都揪出來,官府就沒辦法做事,稅制不公平,就會導致可怕的現象。擁有土地越多的人,不必繳納稅賦,就會想盡辦法,增加他們的土地。而土地較少的小民,承受着稅賦,稍稍遇到了一些天災人禍,便不得不賤賣土地維持生計,這樣下去……如何了得,百姓們除了去信那白蓮教,真的沒有活路了。”

朱棣聽到此處,下意識地點頭。

楊榮等人,也漸漸回過神來,只是此時,他們決定裝聾作啞。

只見張安世又道:“清丈了田畝之後,便是攤丁入畝,以田地的多少來收繳糧稅,而不再是從前以人頭來徵收,如此一來,有地的繳的糧多,無地的便少。當然,這其中少不了的就是官紳一體來納糧……”

朱棣聽罷,繼續不斷點頭。

某種程度而言,明朝繼承的是元制,元朝的稅制是十分混亂的,混亂到什麼程度呢,那便是壓根就是瞎幾把的收,一度是包稅的方式。

到了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其實也沒有多少稅收的思路,雖然不敢玩包稅這樣的奇葩玩意,可因爲百年來,也沒多少主管稅收的人才,所以便建立了一套十分粗糙簡陋的實物稅體系。

而張安世算是捋清了思路,他道:“陛下,稅收的本質,臣以爲不過有二,其一:便是借用朝廷的力量,來平衡天下的軍民百姓,既不能教小民們被稅賦逼迫到無容身之地,也要教那些佔有優勢的士紳納更多的糧,爲朝廷所用。”

“這其二,便是朝廷需要開銷,就得有錢糧,若是財稅不足,官府竟連修橋鋪路,也需向人乞討,那麼這地方官府,到底是朝廷委派的父母官說了算,還是地方上的豪強說了算?財賦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事,不可不察,如若不然,那麼朝廷和官府,便什麼事也幹不成了。”

朱棣連連點頭:“這麼多年,也只有張卿敢說這樣的話,只是……要徵收,只怕不易吧。”

“當然不容易。”張安世坦誠道:“所以臣這些日子,每日坐鎮知府衙門裡,不敢有任何的閃失,其中遭遇的問題,多如牛毛,而且臣並沒有擔任過父母官,對此甚爲生疏,有的……也不過是一個思路而已。”

張安世在這裡頓了頓,才又道:“可是靠着這麼一個思路,想要變成實際,卻是比登天還難。好在,這太平府上下的官吏,深明大義,他們得知臣的想法之後,也願竭盡全力協助臣,若非是他們事無鉅細的爲之效力,只怕……這事難如登天了。其中有同知高祥,夏糧開徵的時候,他幾乎日夜都在同知廳,要嘛就是去各縣巡視,幾乎腳不沾地,遇到了問題,不得不親自去處置,每日只能睡兩三個時辰,有時忙的吃飯的功夫都耽誤了。”

“還有李照磨,他主持風紀,也是嘔心瀝血,徵稅最難的,就是要讓人服氣,雖改了規矩,可規矩是一條線,倘若公平公正,照着規矩來,雖然許多人不服氣,可見官府一體同仁,卻也說不出話來。怕就怕,有的人徵的多,有的人徵的少,這便難免會被人詬病,引發爭執。所以,這官吏風紀,乃是重中之重,其中稍有疏漏,或者有官吏偏私,就要出大問題,在徵夏糧的過程中,李照磨處置了違規的官吏共計七十四人,不但大大的清除了往年的積弊,剔除了不少害羣之馬,而且也大大的保障了徵糧的順暢。”

“至於下頭各縣的縣令,亦是極力配合,其中有蕪湖縣令周錦。蕪湖縣有不少的豪族,其中有不少……都和達官貴人們有關,可週縣令不畏強權,對於敢阻攔徵糧的,不問對方的身份,都一視同仁去處理……”

“陛下,臣這個人,您是知道的,我這個人又懶又饞,人還年輕,沉不住氣,倘若不是大家夥兒一起幫襯,這樣繁複的差事,怕是辦不成的。”

張安世的話有誇張的成分。

不過朱棣還是動容,因爲朱棣很清楚,地方父母官和其他的差事是不一樣的,要管理的事太細了。

而且張安世這個傢伙,還是開了一個先河,這等於是,將他自己一人,站立在了整個太平府三縣的對立面。

若是沒有許多人盡心竭力的辦差,隨時處理掉新措施引發的問題,在這短短時間之內,確實不可能完成這一次徵收。

可現在看來,徵收的工作不但做的很好,而且……好得過了頭,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之外。

這顯然,和太平府上下竭盡全力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於是朱棣道:“你也不必自謙,雖說大家都肯盡力,可能讓這些官吏們盡心竭力,這也是你這知府的本事。”

朱棣定定地看着張安世,卻是滿是嘉許:“若是天下官吏,都如太平府一般,朕還憂愁什麼呢?這太平府乃天下楷模,張卿家與其官吏,更爲天下官吏的榜樣啊。”

朱棣顯得很認真,太平府繳納的錢糧太多了,糧食翻了幾倍,而商稅卻有十倍。

倘若當真如此,國庫怎麼可能不充盈?有了這麼多銀子,無論是國計民生,朝廷可以施展的空間,可就太大了。

張安世的這一番操作,就好像爲朱棣開了一條新的路子。

“此等敢爲天下先的壯舉,讓人大開眼界。”朱棣沉吟着,豪爽地道:“太平府幹的很好,所有人……都要嘉獎。”

朱棣說罷,便立即看向亦失哈:“朕要親書一份旨意,旌表太平府,命人立碑於太平府衙,令萬世傳頌他們的功績。”

亦失哈忙道:“奴婢遵旨。”

朱棣又道:“至於此番立功勞的官吏,也要賞。”

他揹着手,來回踱步起來,卻好像是思量着什麼,半響後,便道:“就不必破格升任官職了。”

不升官?

張安世的心頓時就沉了下去,臥槽,累死累活了大半天,難道就是賞錢了事?

況且以陛下賞錢的小氣勁……那就沒啥意思了。

當初,賞賜他也才一萬兩銀子呢,這太平府上下這麼多人,可能最後人手最多也就一個十兩八兩吧。

雖然這筆銀子,對於普通人而言也不算少了,可張安世還是不禁大爲失望。

朱棣卻隨之道:“可今歲……太平府的錢糧,位居天下之冠,可見這太平府何等的緊要,朕看……將太平府升格吧。這太平府,與之應天府、順天府等同,知府改爲府尹,張安世……你依舊留任,便做這太平府府尹。”

此言一出,原本心頭鬱鬱不樂的張安世,驚得嘴巴張大,有點合不攏了。

楊榮、胡廣、夏原吉等人,此時也大爲驚異,因爲這事……不小。

大明有兩京,一個是應天府,一個是順天府,應天府其實就是南京城的城區,而順天府則爲北平城區。

朱棣靖難成功之後,入南京稱帝,考慮到北平乃龍興之地,又是北方的重鎮,因而將北平府改爲了順天府,列爲陪都。

這兩京,其實有另一個名稱,也就是京兆府,它們的格局還有管理的地盤,雖然和尋常的府沒有任何分別,可畢竟因爲是京畿重地,所以級別卻是非同凡響的。

比如平常的府,知府乃是正四品,可作爲京兆的應天府府尹和順天府府尹,卻是正三品。

也就是說,應天府尹,官職是和各省的布政使在相當的,都是三品。

當然,除了知府成了府尹,相當於成爲了真正的封疆大吏之外。而京兆內的其他官員,也是水漲船高。

以此類推的話,那麼京兆的同知,原先爲正五品,可現在,卻直接變成了正四品。

至於下頭的縣令,尋常的縣令爲正七品,而京兆縣的縣令則爲正六品。

直接跳了兩級,絕對屬於破格提拔,而且這種提拔,即便是翰林,雖然升遷快,卻也極少有這樣的情況。

而至於地方官,莫說是連跳兩級,即便是從正七品到從六品這樣的跨越,可能都需花費一輩子的時間,絕大多數都卡在這個位置,一輩子無出頭之日。

朱棣可不管所有人是如何的驚訝和意外,他接着道:“太平府從此以後,也爲京兆府,所有的事宜,都可直奏,除此之外,府中的治署之外,新設的察院和府館、公館、陰陽學和醫學、僧道司、河泊所、稅課局等等,張卿家擬定出一個名錄,報到朕這裡來。”

這意外之喜,張安世實在始料未及,他甚至握緊了拳頭,感受着手心的力氣,纔敢相信這是真真切切的。

於是,便剩下了滿心的興高采烈。

既然太平府升格,京兆府的機構,卻不是尋常的府可以比擬的,也就是說……編制也增多了。

畢竟,京兆府是按行省的規模來治理的,以往靠一個知府衙,一個同知廳,還有區區幾個照磨、通判之類的治理模式,以及遠遠不足了,許多新的衙門,需要建立。

而朱棣的意思,顯然是這些衙門要充任的官吏人選。他不管,你張安世自管來報,報到朕這裡來,朕給你批。

張安世努力地穩住自己振奮的心情,也好不容易壓下了想要大笑的衝動,倒是真心感激地道:“謝陛下……”

這個獎賞的含金量是真不少了!

朱棣微笑着道:“不必謝朕,是朕要謝你,入他孃的那羣狗官,一個個拿朕當傻瓜,難得有你們這些肯盡心用命的,朕難道還不捨得嗎?”

朱棣一開始是笑着的,可說到後頭這些話的時候,就忍不住咬牙切齒,牙都要咬碎了。

朱棣而後看向楊榮等人,卻沒有面對張安世時的和顏悅色了,冷冷道:“諸卿以爲朕的舉措如何?來,都說實話,若是諸卿反對,也可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話到了這個份上,楊榮等人還在斟酌,夏原吉已毫不猶豫地道:“臣以爲甚善,當如此也。”

要知道,他現在的壓力是最大的啊!

作爲受到波及的戶部尚書,這個時候,得趕緊靠攏,如若不然,可能第一個要開刀的就是他自己了。

………………

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296章 血流成河第500章 滿門富貴第531章 千秋功業第247章 喜從天降第329章 好多好多的糧第471章 龍顏大悅第530章 破釜沉舟第59章 封賞第589章 中興之主第340章 帝心難測第526章 趕盡殺絕第144章 拿錢砸死你第285章 擋我者死第87章 起死回生第576章 父子相見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205章 趕盡殺絕第599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第586章 分贓第139章 大買賣來了第174章 通通拿下第523章 連根拔起第357章 大肆封賞第261章 大賺特賺第358章 皇孫威武第22章 大病初癒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247章 喜從天降第289章 官升一級第574章 喜臨門第270章 委以重任第120章 大賺第121章 皇孫崛起第70章 漢王倒黴了第572章 戰功顯赫第92章 封官第511章 帝心難測第73章 血濺五步第589章 中興之主第53章 家國天下第300章 給你們開開眼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509章 水落石出第525章 入值文淵閣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507章 敬鬼神而遠之第29章 京城二兇威武第26章 御前奏對第556章 兵行詭道第231章 千秋功業第19章 皇孫第406章 天下人之心第128章 又發大財了第293章 人人有賞第102章 高中會元第1章 我的姐夫是太子第451章 真漢子第556章 兵行詭道第356章 捷報入宮第425章 生財有道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180章 你也配謀反?第444章 真相大白第459章 驚人數目更新計劃兼月初求月票!第387章 陛下來算賬了第300章 給你們開開眼第453章 謎底第69章 聖意第302章 賀喜陛下第306章 殺雞儆猴第463章 暴利第70章 漢王倒黴了第167章 一個不留第109章 誅族第79章 大膽的想法第19章 皇孫第504章 位極人臣第299章 天下無敵第6章 天子守國門第144章 拿錢砸死你第425章 生財有道老虎祝大家新年快樂!第383章 圖窮匕見第429章 他們都是自願的第241章 轉危爲安第39章 京城二兇辦事第154章 龍顏大悅第587章 斬立決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121章 皇孫崛起第586章 分贓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149章 大賺特賺第567章 快刀斬亂麻第107章 真實的棲霞渡口第394章 太子至孝第65章 阿舅 我會保護你
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296章 血流成河第500章 滿門富貴第531章 千秋功業第247章 喜從天降第329章 好多好多的糧第471章 龍顏大悅第530章 破釜沉舟第59章 封賞第589章 中興之主第340章 帝心難測第526章 趕盡殺絕第144章 拿錢砸死你第285章 擋我者死第87章 起死回生第576章 父子相見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205章 趕盡殺絕第599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第586章 分贓第139章 大買賣來了第174章 通通拿下第523章 連根拔起第357章 大肆封賞第261章 大賺特賺第358章 皇孫威武第22章 大病初癒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247章 喜從天降第289章 官升一級第574章 喜臨門第270章 委以重任第120章 大賺第121章 皇孫崛起第70章 漢王倒黴了第572章 戰功顯赫第92章 封官第511章 帝心難測第73章 血濺五步第589章 中興之主第53章 家國天下第300章 給你們開開眼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509章 水落石出第525章 入值文淵閣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507章 敬鬼神而遠之第29章 京城二兇威武第26章 御前奏對第556章 兵行詭道第231章 千秋功業第19章 皇孫第406章 天下人之心第128章 又發大財了第293章 人人有賞第102章 高中會元第1章 我的姐夫是太子第451章 真漢子第556章 兵行詭道第356章 捷報入宮第425章 生財有道第185章 喜上加喜第180章 你也配謀反?第444章 真相大白第459章 驚人數目更新計劃兼月初求月票!第387章 陛下來算賬了第300章 給你們開開眼第453章 謎底第69章 聖意第302章 賀喜陛下第306章 殺雞儆猴第463章 暴利第70章 漢王倒黴了第167章 一個不留第109章 誅族第79章 大膽的想法第19章 皇孫第504章 位極人臣第299章 天下無敵第6章 天子守國門第144章 拿錢砸死你第425章 生財有道老虎祝大家新年快樂!第383章 圖窮匕見第429章 他們都是自願的第241章 轉危爲安第39章 京城二兇辦事第154章 龍顏大悅第587章 斬立決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121章 皇孫崛起第586章 分贓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149章 大賺特賺第567章 快刀斬亂麻第107章 真實的棲霞渡口第394章 太子至孝第65章 阿舅 我會保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