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財源廣進

朱棣站了起來。

他嘆了口氣,才道:“哎……朕曾被太祖高皇帝派遣去中都鳳陽,體會民間疾苦,深知百姓艱辛。此後又在遼東作戰,知道將士們在天寒地凍中作戰時是何等的苦痛。這才知道,要治大國,興社稷,錢糧乃是根本。”

他說到此處,頓了頓,下一刻,卻是定定地看着張安世,道:“給朕好好說一說鑄錢的事吧。”

張安世便道:“陛下仁厚,能體償百姓疾苦,臣聽了,只覺得無地自容……這鑄錢……有幾個好處,其一……鑄幣稅。”

朱棣擡眸道:“像寶鈔一樣?”

“沒有寶鈔那樣明顯。”張安世耐心地分析道:“純金和純銀較軟,譬如臣這金幣,雖爲一兩,可實際上,用金卻是九錢三釐。銀幣也是一樣。可將這金幣和銀幣發行出去,則是以一兩來計算的。這是因爲爲了增加金幣和銀幣的硬度,臣命匠人,在其中添加了其他的材料,這才使其堅固。”

朱棣皺了皺眉,略顯猶豫地道:“金銀不能足額,軍馬百姓們能接受嗎?”

“能。”張安世毫不猶豫,一臉確定地道:“若是銀元和金元的對手是純金和純銀,百姓們肯定不敢接受。可實際上,臣調查過,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金銀,都有大量的雜質,而且交易極其不便,這種繁瑣,所帶來的成本也是驚人的。”

頓了一下,他接着道:“而金元與銀元,做工精良,質地極好,用的又是臣精心調製的配方,所以……無論任何時候,只需擦拭,就可閃亮如新。百姓們沒有不接受的道理。”

朱棣頷首點頭,張安世這話,朱棣是相信的,這傢伙若是沒有把握的事情,也不會跟他說。

此時,他不由地微微低頭,若有所思的樣子,而後緩緩道:“一個銀幣,能掙多少銀子?”

張安世立即就道:“刨除成本,能掙五釐。”

聽到這個,朱棣又猛地看向張安世,皺眉道:“才五釐?我大明的火耗,至少也是兩錢、三錢,黑心的便是四錢、五錢也有。”

張安世連忙道:“陛下,那是缺大德的贓官污吏乾的事。”

朱棣恍然,他陡然想起,對呀,朕乃聖君呢。

只見張安世又道:“五釐雖少,可若天下的錢幣,都出自陛下所鑄,這裡頭的利潤就大了。何況,這還只是開胃菜而已。”

“開胃菜?”

張安世道:“發行這個,最重要的是給這銀幣和金幣打下了信用基礎,這世上,最值錢的乃是信用。”

朱棣笑了笑道:“就是你在錢莊的把戲?”

“有些不同。”張安世道。

朱棣便沉着眉,再次若有所思地微微低着頭,而後道:“其實這些,朕也不甚懂,只是滿朝文武,只怕不肯,朕就算下詔,下頭也多是陽奉陰違。”

張安世自也是知道,朱棣說的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不解決了這些問題,必是難以成事。

當然,張安世對此是早有準備的,於是很是淡定地道:“好辦,那就不下詔,索性直接繞過臺閣、六部,交商行來鑄造。”

朱棣不禁詫異道:“商行自行鑄造發行?”

“有何不可!”張安世道,一臉的信心滿滿。

朱棣沉吟着,口裡道:“可行嗎?”

“不可行,也可行。”張安世哭笑不得地道。

朱棣挑眉道:“爲何?”

張安世便道:“自古劣幣會淘汰掉良幣,若是商行的錢莊發行這些金元和銀元,百姓們若是得了,必然會收藏起來,捨不得用掉。他們寧願將那些雜質較多的碎銀想辦法花銷出去。”

頓了一下,張安世接着道:“可如果,這貨幣有一個錨點,就不一樣了。”

“錨點?”朱棣感覺自己是越聽越迷糊了。

而後,直接大手一揮,朱棣很乾脆直接地道:“你就直說了吧,到底可行不可行?”

張安世也直接,便道:“可行!”

朱棣卻是瞪他:“方纔你爲何又說不可行?”

張安世臉上露出一絲尷尬,隨即就道:“臣只是揭示一些困難而已。”

“困難個鳥。”朱棣依舊瞪着他道:“朕只要結果。”

張安世只好道:“臣盡心竭力。”

“先試試看吧。”朱棣道。

其實這趙王朱高燧在旁,更是聽得雲裡霧裡。

朱棣已算是金融方面的文盲了,而朱高燧顯然繼承了朱棣優良的基因,連文盲都不如。

此時,跟張安世對奏了半天的朱棣,倒是響起了這個兒子,瞥一眼朱高燧,便道:“速速準備,兩個月之後,預備成行,到時朕給伱壯行,你武有四衛所,文有解縉等大臣六十四人,若是在爪哇,還不能建功立業,便羞於做朕的兒子!”

趙王方纔被朱棣痛罵一通,已是心有餘悸,此時聽着朱棣氣勢洶洶的話,哪裡還敢說什麼,只能連忙稱是。

朱棣是個脾氣來得快,也去個快的人,看朱高燧態度不錯,臉色也漸漸緩和了一些,便又道:“這些日子,多來宮中走動,好好陪一陪你的母后,還有你的皇兄,你大病的時候,他爲你牽腸掛肚,你也該多去看看他。”

朱高燧忙道:“遵旨。”

朱棣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接着拍拍他的肩,臉上難得的用着父親對兒子的關切,道:“哎……兒子長大了,是該讓你自個兒去歷練了。”

說着,朱棣露出了落寞之色,終究……還是有感情的。

朱高燧也顯得失落,卻還是道:“兒臣一定幹得不比二兄差。”

朱棣點頭:“去吧,去吧,朕也該歇一歇了,今日一驚一乍的,攪得朕頭痛。”

他轉過身,揮揮手,像趕蒼蠅一般。

張安世便和趙王朱高燧一齊告辭。

等出了殿,朱高燧卻慎重地朝張安世道:“救命之恩,感激不盡。”

倒是張安世笑道:“不必啦,不必啦,我還有事,趙王殿下,下一次,我再去拜訪。”

說着,張安世顯得心急火燎的樣子,竟是一溜煙的快步出了宮。

而在這宮外頭,早有一羣護衛在此候着張安世。見張安世一出來,立即有人牽馬上前。

張安世翻身上馬,毫不猶豫,揮起鞭子:“駕……”

…………

“你是說……”

此時,姚廣孝正邊說邊皺着眉,他接着道:”這張安世……竟是想打火耗的主意?他膽子不小啊。”

這裡是內城的一座小寺廟。

這個時間點,晚霞已經帶着溫和的光芒露了出來,天色已是不早了。

姚廣孝乃是僧錄司的主官,而且隨時可能接受皇帝的召見,所以平日的時候,他不得不在內城的小寺裡下榻,只有忙裡偷閒的時候,纔回他的雞鳴寺老巢去。

現在在這座小寺裡,雖處鬧市,卻是格外的幽靜。

今日他這小寺裡,迎來了一位客人,正是剛剛下值的兵部尚書金忠。

金忠的表情有點誇張,道:“是啊,當時老夫嚇了一大跳,這傢伙……真是不知死活,這是要跟天下百官作對,這樣的人,不會有好下場的!難怪這幾日,我看張安世印堂發黑,原來如此,我料這小子,不日就有血光之災。”

姚廣孝倒是微笑道:“阿彌陀佛,你這老驢,怎好這樣咒人?張安世終究還是孩子,不知這其中的深淺。我佛慈悲,貧僧最見不得這樣的事。哎,別提他啦,別提他啦,他要死……也別讓貧僧看見。”

金忠顯然不打算就此打住,道:“話說回來,這事若是能辦成,當真是功在千秋。”

姚廣孝氣定神閒地道:“成不了的,這樣激烈的變革,所遇的阻力,非同凡響。當初那王安石,不過只是小小的修補,虎口裡奪一丁點食,也沒落到什麼好。何況是這樣呢?”

金忠苦笑道:“人人都說不愛銀子,人人卻又愛錢如命。人人都說春秋大義,可人人都只曉得趨利避害。世上的事,壞就壞在這滿口的荒唐言,滿腹的名利心上頭。”

姚廣孝瞪他一眼道:“你這是在罵誰?”

金忠卻是道:“誰是這樣的人,老夫便罵誰?”

姚廣孝皺眉皺眉,最後幽幽地道:“善哉,善哉。”

金忠反而顯得有幾分沮喪起來。

他不過是區區一個看相的術士出身,可謂身份卑微。

可偏偏自己尚且都能看到的上策,唯獨卻被那些滿口仁義之人反對。

雖說他早就看破了世情,可真正目睹種種怪狀,卻還是不免意難平。

只是這些,又無法找人排解,唯一能訴說一二的,也只要眼前這個和尚了。

姚廣孝自是知道金忠所思,卻顯得無動於衷:“你啊,終究還是沒有看破,你是什麼事都想幹,什麼事都想成。這固然是好,可你沒有三頭六臂,天下可有處處心想事成的事?”

“貧僧跟你就不一樣,在貧僧看來,人這一生,只要辦成一件事,便足以慰藉平生了。這件事,貧僧已經辦成了,此生已無遺憾,唯有一件教貧僧牽腸掛肚的事,恰是死後能否燒出什麼舍利來,可惜……到那時,貧僧永遠看不到了。”

金忠老臉一紅:“我非是想處處心想事成,事事遂我心意。只是……看到那官吏兩頭吃,一個個肥的流油,實在不過眼罷了。”

姚廣孝道:“看不過眼,就遁入空門吧,遁入空門之後,只要接受了衆生皆苦,人生下來,便是要來遭罪的,一切成空,心也就寧靜了。”

金忠鄙夷地看他一眼,冷笑道:“你這和尚,在外頭的兇名是大,實則卻是鼠輩。”

姚廣孝沒有氣憤,只是微笑以對,不置可否。

卻在此時,一個小沙彌突的匆匆進來道:“安南侯來訪。”

此言一出,本還是一派泰然的姚廣孝,臉色微微開始僵硬。

金忠:“……”

二人一個眼神碰撞之後,金忠就立馬站起來道:“你這寺的後牆在哪?”

姚廣孝卻是咆哮起來:“快,快擋駕,別讓他進來。”

小沙彌不禁錯愕。

他可是經常聽姚師傅談及這位安南侯張安世的,姚師傅擅長品鑑各色人物,大多都罵罵咧咧,對這位安南侯也會罵,不過罵完了還會誇幾句,按理來說,這位安南侯,已是姚師傅難得能瞧得上的人物了,怎麼今日來拜訪,卻會這樣激動的反應?

就在小沙彌錯愕的功夫,外頭已經傳來匆匆的腳步聲,伴帶着張安世的聲音:“姚師傅,我可想死你啦。”

這聲音洪亮,直接傳到了姚廣孝的耳裡。

姚廣孝卻是一副要窒息的樣子。

一旁的金忠一時間似乎一副很是無力的樣子,收起方纔的手足無措,最終嘆口氣,哀嘆連連地道:“我看錯了,看錯了,原以爲是張安世有血光之災,現在看,是你我的印堂發黑,有大災之相。”

這話才說完,便見張安世已邁步進來。

張安世看着這裡頭的兩個人,頓時咧嘴笑起來,殷勤地道:“你看,姚師傅,我給你帶什麼來了,這可是上等的茶葉,價格比黃金還貴呢,我平日都捨不得吃……呀,金部堂也在?”

姚廣孝雙手合掌,微微眯着眼睛,低頭唸經。

金忠苦笑道:“安南侯誤我二人啊!”

張安世一臉無辜地道:“怎麼,我來此拜訪,又怎麼誤你們了?這是什麼話?”

姚廣孝臉色鐵青,這才張眸,瞪他一眼道:“休要裝蒜。”

張安世依舊很是無辜的樣子,還帶着了幾分委屈,道:“這就沒有道理了,我好心來看望,結果不但要讓我吃閉門羹,現在還這般嚴詞厲色。”

金忠也沒好氣地看着他道:“安南侯就不要裝糊塗了。”

張安世將茶葉擱到了一邊,倒也不客氣,也學着二人一樣,徑自在一個蒲團上跪坐下來。

金忠道:“你是不是剛剛從宮裡出來?”

“對呀。”張安世道:“剛剛從宮裡出來。”

金忠的臉上更難看了,咬牙切齒地道:“你剛從宮裡出來,就來這寺裡,這不是擺明着告訴天下人,你和我們有圖謀嗎?”

張安世打算無辜到底,道:“有啥圖謀?”

金忠怒了,聲調也不自覺地提高了幾分:“哼,你見駕時說要鑄幣,此後又私下奏見陛下,轉過頭便來此……誰還看不明白?張安世,你這是誤了和尚與老夫啊。”

張安世道:“金公,這就是你不講道理了。”

金忠氣呼呼地道:“你還要狡辯!”

張安世淡定地道:“我來的是這寺廟,是姚師傅的歇腳下榻之處,又沒去你家!就算誤,那也是誤姚師傅,和金公有啥關係?”

金忠頓時一愣,而後突的笑了起來:“對呀,你們的事,和老夫有什麼關係,老夫只是湊巧路過。噢,抱歉,安南侯,是老夫誤會你了。沒事,你坐,來人,去將那茶葉泡來吃吃。”

姚廣孝在一旁只能默默地苦笑。

太坑了。

這滿天下人,都忌憚姚廣孝,認爲姚廣孝是個妖僧,更有人認爲姚廣孝一肚子壞水,畢竟是慫恿了藩王造反的人,而且一直都在朱棣背後出謀劃策。

今日張安世直接奏言鑄幣的事,鬧得滿城風雨,可這傢伙一出了宮,就立即往他姚廣孝這兒跑,姚廣孝知道自己現在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人們只會想,這一定是姚廣孝和張安世沆瀣一氣出的餿主意。

而且極有可能,就是姚廣孝那妖僧唆使的。

這真是……莫名其妙的成了同黨,而且以天下人對姚廣孝的印象而言,說不準還認定這姚廣孝是主謀呢!

張安世看着愁眉苦臉的姚廣孝,一副關切的樣子道:“姚師傅,你沒事吧。”

姚廣孝嘆口氣,而後定定地看着張安世,便道:“要給錢。”

“什麼?”張安世詫異道:“這和錢有什麼關係?”

姚廣孝一本正經地道:“你故意拉貧僧下水,還想做無本買賣?”

張安世倒沒有繼續辯駁,而是乾脆地道:“你說個數。”

姚廣孝卻是道:“隨緣吧。”

隨緣二字,聽着隨意,可就大有玄機了。

ωwш●Tтkā n●C○

張安世怯怯道:“我最近比較窮。”

姚廣孝瞪了張安世一眼:“一緣五萬兩。”

張安世:“……”

直到張安世點了頭,姚廣孝才露出了親切的樣子:“安南侯……對於鑄幣,打算怎麼辦?”

張安世倒也不隱瞞,將向朱棣說的話在此跟他們再說了一次。

姚廣孝皺眉道:“這事很難,不過……既然打算做下去,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定要先殺一儆百……”

張安世點點頭道:“說到這個殺一儆百,我才特意來尋姚師傅求教的,畢竟……這等事,我也不懂。”

姚廣孝別有深意地看了張安世一眼。

金忠卻在此時站了起來:“算了,你們聊。老夫有事……”

張安世忙道:“金公。你不必走了。現在走也沒用;,方纔我見了你的車馬,特意叫了你的馬伕,將你的車駕,擺在我的車馬一邊,這都過去了這麼久了……”

這裡頭的意思,,明白了吧!

金忠一愣,隨即任命地嘆了口氣道:“那老夫還是聽一聽,該怎麼殺一儆百吧。”

…………

造幣局正式開張,匠人都是早已培訓好了的,這是張安世一貫的做事風格,所謂未雨綢繆嘛!

當日,錢莊便開始用銀元和金元還有銅元,進行結算。

許多人聽了,都不免覺得甚是新鮮,便紛紛去取兌。

細細一看,驚奇地發現,這錢幣的質量和成色,竟比當下許多流行的金銀還要好上不少。

最重要的還十分精美,對於尋常的商戶和百姓而言,他們倒是願意接受。

當然,接受是一回事,可真正拿出來與人交易的,卻是少之又少。

這個時代的商戶和百姓,會下意識地收藏質地較好的銀幣。

當然,對這種情況,張安世早就預料到,故而他並不急,他在慢慢地等機會。

只是對於許多人而言,這卻是不可接受的,好在此時,更多人只是觀望而已。

永樂五年七月初三。

張家的府邸已經初具規模。

當然,這個規模,只是地基而已,地基打得很深,已經超出了家宅的範圍。

張安世不忙的時候,便在這工地裡走一走,心曠神怡。

只是此時,卻有消息傳來,江浙一帶,洪水氾濫。

這一次,尤以江西受災較重,據說已經開始出現餓殍。

其實災難,對於大明而言,乃是常態,大明幅員廣闊,哪一年沒有地方受災,那纔是咄咄怪事呢!

可江浙又有些不一樣,這是大明的重要糧食產地,意義卻就不同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這一帶水網密集,糧食運輸便利,通過水運,損耗也是極其低下,若是從河南運糧,送到京城來,這麼多民夫一路吃喝,這一百斤糧食,能送到南京有四五十斤就不錯。可在江浙,卻可達到八十斤上下。

前些年,松江大災,本就讓朝廷元氣大傷。

現如今……這江浙又受災,令整個朝廷都不禁憂心起來。

今年的秋糧,可能沒辦法按時上繳,朝廷甚至還需想盡辦法撥發錢糧去救濟,這一進一出,朝廷的存糧可能出現巨大的虧空。

若是銀子虧空了,大不了朝廷還可以擺爛,乾脆濫發大明寶鈔,渡過難關。

可糧食若是虧空,可就是天大的事了。

爲此,宮中下旨,皇帝與皇后親做表率,在災情緩解之前,宮中所有的衣食用度統統減半。

如此一來,大臣也紛紛表示,節省衣食用度。

張安世便慘了,作爲大明忠臣,他也要開始節約糧食。

不許再飲酒,平日少吃肉,米飯雖是管夠,可張安世素來習慣了大吃大喝,這樣度過了幾日,便實在覺得吃不消了。

當然,平日裡偷偷地吃倒是可以的。

以至於朱勇和丘鬆幾個,每日偷偷摸摸的來尋大哥,他們作爲公府的後人,更是嚴格的執行了降低伙食的標準,畢竟這也是一種態度,若是被御史揭發,難免會惹來麻煩。

張安世一面唏噓,一面感慨,而後哈喇子流出來。

在張家的後院,偷偷地擺了一個燒烤架子,幾隻雞早已被剝了個乾淨,如今已被朱勇拿着鐵籤叉着,在架子上翻動。

經過香料醃製過的雞肉,經過溫火烘烤,那誘人味蕾香味便一點點的散發出來。

這肉香撲鼻,張安世忍不住嚥了咽口水,才道:“若不是因爲你們要長身體,我纔不肯和你們同流合污,百姓們太慘了,我聽說,吉安府竟都有餓殍,這是魚米之鄉啊。”

朱勇的一雙眼睛一直只盯着那已烤得已變得金黃色澤的烤雞,口裡卻道:“大哥,你吃不吃吧。”

張安世眼裡似要噙淚,咬牙道:“吃,我要堅強地活下去,補充好大腦營養,大哥就靠這腦子行走江湖了。”

說罷,奪過了朱勇手中的一隻看起來剛剛烤好的雞,也不管燙手了,撲哧撲哧地拿手去撕。

朱勇不滿地道:“人人都說要節衣縮食,可俺聽說,人人都在偷偷吃肉,也就俺們倒黴,俺爹說啦,別人可以偷偷地吃,唯獨成國公府不一樣,多少御史的眼睛盯着呢……”

張安世道:“少囉嗦,你以爲他們就不盯大哥嗎?”

“大哥這裡……安全嘛,外頭的護衛,可有上百個,蒼蠅都飛不進來。”朱勇笑呵呵地道。

張安世口裡有滋有味地吃着雞肉,卻還是忍不住感慨地道:“哎,總不能自己吃肉,讓那麼多人都要餓死,回頭我讓朱金,去江西布政使司招募一些流民來,也算是和大家一起共度時艱……”

他正說着,外頭有人匆匆而來:“侯爺,侯爺……”

來的卻是張三。

張三興沖沖地道:“侯爺,農莊子那兒,那兒……”

張三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忍不住狠狠地喘了兩口氣,才又道:“鄧公公有請……有請……他說……他說……”

張安世訝異地道:“鄧健?”

“是,是……”

張安世驚喜地立即翻身而起,他似是想到了什麼,方纔還帶着幾分哀傷的眼眸,此時竟是亮了幾分。

隨手將手上已經吃剩的雞骨架子丟一邊,便道:“走,瞧瞧去。還有,將這火滅了。”

說吧,領着人,興沖沖地趕到了農莊。

此處,正是數十畝實驗的田地。

此時,這裡不少的莊戶,正圍在一起。

人們狐疑地看着腳下鬱鬱蔥蔥的‘莊稼’。

只是更多人,卻是疑雲叢生。

這東西……它能吃?

長得這樣古怪,真是聞所未聞。

鄧健卻顯得鎮定自若,他認真地打量着莊稼,在田埂之間小心翼翼地穿行而過,似乎想從中尋到雜草的痕跡。

卻在此時,有人大聲驚呼道:“鄧公公,鄧公公,侯爺來了,來了……”

鄧健對此,卻是恍然不覺,他一身泥腥,一身方便幹活的短打衣服,灰撲撲的,如今看着,竟生生和一個莊稼戶沒有多少分別。

接近半年的日曬雨淋,早已讓他變成了另外一種樣子。

第489章 富可敵國第165章 真相第385章 什麼叫馬上天子第104章 陛下 我們發財了第468章 反殺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150章 陛下,我們又做了一件善事第469章 御前問審第12章 轉危爲安第329章 好多好多的糧第291章 天文數字第473章 殺無赦第97章 捷報第383章 圖窮匕見第201章 功德圓滿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擊第186章 三喜臨門第134章 百戰精兵第266章 不堪一擊第188章 落網第457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487章 萬世太平第257章 大喜第50章 兄弟第214章 陛下,張安世詐屍了第64章 天子一怒第295章 殺心驟起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20章 陛下 有個好消息第40章 你教朕怎麼辦第401章 封王第413章 水落石出第480章 壞人心術第171章 斬盡殺絕第114章 雙喜臨門第565章 暴富第51章 我心善第394章 太子至孝第170章 有一百七十章:原形畢露第236章 牆倒衆人推第312章 告祭太廟第146章 功臣面聖第413章 水落石出第471章 龍顏大悅第272章 一樁天大的功勞第470章 一網打盡第177章 誅滅第330章 楊榮的殺招第239章 死而復生第135章 兵敗如山倒第15章 震動朝野第361章 一夜暴富第508章 陛下聖明第136章 一網打盡第370章 天大功勞與萬死之罪第207章 舅甥一家親第91章 封賞第155章 巨大的收穫第187章 總算捉住你了第595章 一擊必殺第473章 殺無赦第553章 急奏第280章 水落石出第304章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更新計劃兼月初求月票!第589章 中興之主第427章 人中龍鳳第562章 殺手鐗第70章 漢王倒黴了第2章 重新做人第253章 價值連城第470章 一網打盡第474章 瘋狂的朱瞻基第91章 封賞第60章 萬壽節第353章 秘密武器出擊第419章 給你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第82章 給朕一網打盡(八千字大章)第524章 位極人臣第312章 告祭太廟第12章 轉危爲安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12章 陛下 銀子來了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513章 矯詔第237章 富可敵國第271章 石破天驚第104章 陛下 我們發財了第597章 賜宴第220章 天子門生第353章 秘密武器出擊第377章 帝心難測第74章 皇帝給整不會了第512章 遺詔第458章 無價之寶第470章 一網打盡第282章 母女平安第412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第418章 禮賢下士的趙王殿下第311章 震驚四座
第489章 富可敵國第165章 真相第385章 什麼叫馬上天子第104章 陛下 我們發財了第468章 反殺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150章 陛下,我們又做了一件善事第469章 御前問審第12章 轉危爲安第329章 好多好多的糧第291章 天文數字第473章 殺無赦第97章 捷報第383章 圖窮匕見第201章 功德圓滿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擊第186章 三喜臨門第134章 百戰精兵第266章 不堪一擊第188章 落網第457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487章 萬世太平第257章 大喜第50章 兄弟第214章 陛下,張安世詐屍了第64章 天子一怒第295章 殺心驟起第378章 滑稽的真相第20章 陛下 有個好消息第40章 你教朕怎麼辦第401章 封王第413章 水落石出第480章 壞人心術第171章 斬盡殺絕第114章 雙喜臨門第565章 暴富第51章 我心善第394章 太子至孝第170章 有一百七十章:原形畢露第236章 牆倒衆人推第312章 告祭太廟第146章 功臣面聖第413章 水落石出第471章 龍顏大悅第272章 一樁天大的功勞第470章 一網打盡第177章 誅滅第330章 楊榮的殺招第239章 死而復生第135章 兵敗如山倒第15章 震動朝野第361章 一夜暴富第508章 陛下聖明第136章 一網打盡第370章 天大功勞與萬死之罪第207章 舅甥一家親第91章 封賞第155章 巨大的收穫第187章 總算捉住你了第595章 一擊必殺第473章 殺無赦第553章 急奏第280章 水落石出第304章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更新計劃兼月初求月票!第589章 中興之主第427章 人中龍鳳第562章 殺手鐗第70章 漢王倒黴了第2章 重新做人第253章 價值連城第470章 一網打盡第474章 瘋狂的朱瞻基第91章 封賞第60章 萬壽節第353章 秘密武器出擊第419章 給你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第82章 給朕一網打盡(八千字大章)第524章 位極人臣第312章 告祭太廟第12章 轉危爲安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12章 陛下 銀子來了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513章 矯詔第237章 富可敵國第271章 石破天驚第104章 陛下 我們發財了第597章 賜宴第220章 天子門生第353章 秘密武器出擊第377章 帝心難測第74章 皇帝給整不會了第512章 遺詔第458章 無價之寶第470章 一網打盡第282章 母女平安第412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第418章 禮賢下士的趙王殿下第311章 震驚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