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急返江夏

、、、、、、、、、、

這是江夏轉來的情報,曹操率領萬大軍出現南陽郡,如果消息屬實,那就是曹操沒有返回鄴郡,直接南下去了南陽郡。

劉璟立刻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如果蔡瑁借用這次機會投降曹操,那麼荊州的局勢將立刻改變。

儘管襄陽和樊城都沒有了船隻,但並不意味着曹軍就從別處搞不到船隻,只須幾十艘小船,曹軍便可在數天之內渡過漢水。

而且,這個消息來得很及時,可以藉此謀個脫身。

一念至此,劉璟決定馬上回江夏,一刻也不想再耽誤下去。

劉璟對李孚和蔣琬道:“你們先回宿地整理行李,準備出發,我去見一見吳侯。”

“公,發生了什麼事?”李孚見劉璟神情凝重,他心中也有一點擔心起來。

“回來我再告訴你,你們先帶小包回去。”

劉璟又對親兵們道:“回來再吃吧!先和我去吳王宮。”

衆人起身離開了冠雲樓,李孚和蔣琬回陶宅收拾,劉璟則帶着十幾名親兵向吳王宮趕去。

吳王宮,這兩日江東方面也在低調處理荊州之事,這是因爲江東內部需要時間,畢竟孫權也需要時間再仔細權衡此事。

由於天已下旨封劉璟爲荊州牧,那麼這件事就很容易達成共識,短短兩天時間,江東內部便基本上統一了意見。

聯手江陵、襄陽攻滅江夏顯然已經不現實,那麼順勢承認劉璟的荊州正統,和江夏結盟也就成了主流意見。

儘管張昭、諸葛瑾等重臣還持保留態,但至少他們已不再反對和江夏結盟。

書房內,孫權正在伏案批閱各地的牒,這些天他心思都在荊州之事上,積累了大量的公務,從上午忙碌到現在,他幾乎都沒有擡過頭,連午飯也顧不上吃。

“吳侯!”

一名侍衛在門口小聲稟報:“璟公在宮外求見,說有重要事情要和吳侯商議。”

“速請他進來,在青石堂相見!”孫權雖然很忙,但和劉璟求見相比,這點忙碌也不算什麼了。

不多時,一名侍衛領着劉璟走進了青石堂,青石堂是孫權接待貴客之處,因孫權收藏的一幅名畫,‘明月照青石’而得名。

劉璟剛走到堂下,孫權便迎了出來,拱手笑道:“延慶覺得吳中名勝如何?”

延慶是劉璟的表字,儘管稱他表字的人並不多,乍聽有些不順耳,不過孫權改稱他表字,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親密的表現,至少孫權當衆宣佈視他爲弟,並不只是說說而已。

“吳中風景美不勝收,佳人似玉,碧水如帶,只恨不得多住些日,怎奈有緊急事情,特來向兄長辭行。”

‘辭行!’

孫權一愣,“賢弟要走麼?”

劉璟點點頭,“剛剛接到荊州,曹軍有了異動,不走不行。”

“進堂內再說吧!”

孫權將劉璟請進大堂,兩人分賓主落座,孫權又命人把魯肅找來,魯肅是江東和江夏之間的一座橋樑,很多事情孫權都儘量讓他也參與。

魯肅的官署也在吳王宮內,不多時,魯肅匆匆趕來,在一旁坐下,劉璟這纔對孫權道:“剛接到江夏消息,曹操已率萬軍抵達了南陽。”

這個消息令孫權也吃了一驚,急忙道:“曹操不是要回鄴城嗎?怎麼到了南陽。”

“他沒有回鄴城,直接來了南陽,應該是他得到了詳細的戰報,令他心中惱火,我現在很擔心蔡瑁因此投降曹操,使江夏陷入危機。”

孫權當然知道曹操南下宛城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北方已經穩定,他可以騰出手收拾南方了,那麼,一場南北對抗之戰即將拉開序幕。

想到這裡,孫權嘆息一聲,對魯肅道:“看來最遲明年,曹軍就將大舉南下了,留給江東的時間已經不多,我們必須要加緊備戰了。”

停一下,孫權又注視着劉璟問道:“延慶能否再住幾日,等簽訂了江東和江夏的盟約後再回去?”

劉璟沉吟一下道:“我會把李主薄留在江東,他可以代表我和江東慢慢商談盟約細節之事,兩家聯合抗曹的大方向不變,但形勢急迫,我必須要連夜趕回江夏,應對曹軍和襄陽軍隊對江夏的聯合進攻。”

劉璟去意已定,孫權也無可奈何,他也擔心曹操到來會給荊州局勢帶來大變局,便答應了劉璟的離去。

“如果延慶一定要走,我當然不會阻攔,但我希望能帶魯副都督一同返回江夏,有他在,能保持江夏和江東的及時溝通,如果有需要,江東也會全力支持。”

“多謝吳侯的支持,事不宜遲,我這就回去準備了。”

孫權將劉璟送出吳王宮,大門口臺階前,孫權向劉璟拱拱手,語重心長道:“曹軍南下,不僅關係荊州生死,也關係到江東的危亡,我希望我們二人能永遠並肩作戰。”

劉璟默默點頭,誠懇地說道:“這也是我的希望!”

劉璟快步走下臺階,翻身上馬,帶着手下疾駛而去,望着劉璟遠處的背影,一直沉默的魯肅忍不住道:“吳侯,就這樣讓他走了嗎?”

孫權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難道敬也想將他扣留嗎?”

魯肅搖搖頭,“微臣並非此意,只是覺得他來沒有幾天,結盟尚未達成,還有很多談判都沒有做,他就這麼一走了之,是不是顯得江東之行沒有什麼意義?”

孫權微微搖頭,“其實所謂談判簽約,並非需要他參與,由徐庶參與便可,關鍵是他的態,他既然肯來江夏,就說明了他的誠意,這就夠了,沒必要再扣留他,那樣反而會逼迫江夏降曹,是我不希望看到之事,敬,談判之事,我就全權交給你了。”

魯肅這才明白主公讓自己跟劉璟去江夏的深意,原來不光是讓自己監視劉璟,同時也是讓自己全權和劉璟談判結盟,這份信任令魯肅深爲感動,他躬身施一禮:“微臣絕不辜負吳侯厚愛!”

孫權拍了拍魯肅的肩膀,轉身回宮去,他又對侍衛吩咐道:“讓周都督來見我!”

當天下午,劉璟的船隊便離開了東吳城碼頭,沿着胥江向湖駛去,這一次,周瑜親自率領五千水軍及數艘戰船護衛劉璟西去。

數天後,船隊駛出了溧水,進入了長江,所有人心胸頓時變得開闊起來,劉璟負手站在船頭,凝視着浩蕩的江面,只見茫茫大江,波瀾壯闊,一望無際的江水彷彿流向了天盡頭。

他心胸也變得豁然開朗,他又想起這次江東之行所用的各種權謀手段,不由有些啞然失笑,其實不必要這樣氣量狹窄,不必要使用這些見不得光的手段。

如果江東沒有結盟的誠意,或者說他們內部並沒有達成共識,那自己回去就是了,形勢的危急會迫使江東主動來找自己,歷史上,孫權不就是這樣做的嗎?

當曹軍大舉南下,孫權派魯肅來荊州商議共同抗曹,捐棄前嫌,一致對外,只是曹軍勢如破竹,不等魯肅趕到,荊州便投降了曹軍,使魯肅不得不將目光轉向劉備。

事實上,以當時劉備和劉琦的實力,還沒有資格和孫權結盟抗曹,整個,幾乎都是江東軍獨立戰勝曹軍,只是國演義中對諸葛亮的描寫,才使讀者產生了孫劉聯合抗曹的錯覺。

孫權看上的,更多是劉備的名聲,使他的抗曹有了合法性,畢竟劉備有衣帶詔在手中,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種無形資產。

正是這種無形資產,使劉備在曹操大敗後得以盡攬荊州,成爲赤壁大戰後的最大得利者,這也是一種氣運使然。

而江東雖然自保成功,但在某種程也是白白給劉備做了嫁衣,纔有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名言。

不過,現在隨着他劉璟的崛起,歷史恐怕就會在這裡改寫了。

望着波瀾壯闊的大江,劉璟心中升起了萬丈的雄心壯志,金鱗並非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此時風雲聚合,他劉璟一飛沖天的時刻即將來臨。

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28章 初臨武昌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127章 承諾第1095章 獵熊戰局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127章 承諾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43章 可疑之人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43章 可疑之人第77章 新野急報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198章 告密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909章 人口戰略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218章 危機突發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248章 清船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1095章 獵熊戰局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75章 許都之謀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134章 夜襲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5章 生死一線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
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28章 初臨武昌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337章 江陵之危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127章 承諾第1095章 獵熊戰局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127章 承諾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43章 可疑之人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43章 可疑之人第77章 新野急報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198章 告密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909章 人口戰略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218章 危機突發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248章 清船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1095章 獵熊戰局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75章 許都之謀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134章 夜襲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5章 生死一線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