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分歧

劉備看着關羽的表情,收拾心緒,問道:“怎麼救?”

“如本朝光武帝一般,重興漢室。”

“然而光武帝時,漢室已亡,如今漢室尚在!”

“很快就不在了!”

“君爲何不能直接匡扶?非得等到天下大亂?”

“無法可扶!無可救藥!”

“君未試過,如何知道不行?”

“我等人微言輕,君認爲說了朝廷或天子會信?治我等一個妖言惑衆還是輕的。

太平道反跡昭然,人誰不知,聽說朝臣也多有諫言,天子聽了嗎?

天子若能聽進去,天下郡縣還會有那麼多虎狼般害民殘民的閹宦子弟嗎?

劉君,放棄幻想,拿起刀槊,纔是唯一出路!”

張飛看着兩人脣槍舌劍,眼睛一會兒轉到左邊,一會兒轉到右邊,臉上滿是震驚和崇拜。大兄本就不是凡人,沒想到關君也如此厲害!

劉備陷入思考,過了一會兒,問道:“關君準備如何做?”

關羽道:“太平道起,朝廷必然調北軍平亂,河南空虛,我等可於河東起兵,直取洛陽,廢立天子,重振朝綱!”

劉備斷然道:“不可!此亂臣賊子所爲!”

關羽笑道:“某本就被當今天子稱爲賊。”

劉備道:“此舉也不可能成功。一是洛陽險塞,四周皆有關卡,君等能聚衆幾何?莫說數千,數萬人都未必能攻下洛陽。

就算攻下,以君之名望資歷,敢行廢立之事,立時便成天下共敵,各州郡若起大軍,數十萬亦輕鬆可致,君如何抵擋?”

關羽道:“那便經營河東,以觀時變?”

劉備道:“河東乃是三河之地,若從河東南下,三輔與三河便被切斷,朝廷如何會放棄!必起精兵討河東。”

關羽道:“那便向幷州上郡、西河、太原發展。”

劉備道:“關君爲何預設立場,一定要反朝廷?爲何不起兵討太平道,立下功勞,得以主政郡縣,再言其他?”

關羽搖頭道:“太平道皆黎民百姓,如何討得?”

劉備道:“君又曾言太平道渠帥大都是豪強,非黎民,起事亦是爲其改朝換代之野心,非爲百姓?”

關羽道:“是有此事。然而其渠帥和百姓捆綁緊密,很難只誅渠帥而不傷百姓。”

劉備道:“誤傷或有,只要心存仁愛,誅其首領,釋放大衆,有何不可?”

關羽道:“劉君之仁,我自是相信。然而我不信立功後會得到公正獎賞。看看主持朝政都是何人便知。所以,我不討太平道。

另外,我所言復興漢室,復的典章制度,爲的是黎民百姓,而不是宮中那個昏庸無道的天子!”

兩人在太平道將反、天下將亂上達成一致看法,但在後續具體行動方案上卻各持己見,互相難以說服對方。

關羽平時話語不多,劉備也是“少語言”之人,今日卻脣槍舌劍,說得口乾舌燥,實在是茲事體大的緣故。

關羽道:“今日先到這裡,劉君與益德可先去歇息,咱們明日再談。”

劉備點點頭。他也要去消化一下關羽話中信息給自己帶來的衝擊。

關羽將劉備、張飛送出帳外,安排在外值守的劉密給劉備等人安排帳篷。

關羽也順便介紹鄧生等人與劉備認識。

劉備也介紹他們一行人姓名。

張飛不用介紹了。

張式、高庸、高奇、樂弘、陳孟、陳季、陳式等人,關羽一個都不認識。小人書中也沒聽過。

不提劉備回到帳中怎麼輾轉反側,關羽也相當興奮。

就如一個人在黑暗中摸索,走了好久,前方都沒有一點光亮,甚至腳下還經常磕磕絆絆,就會忍不住懷疑,有人告訴自己前方一定有光亮,到底是真是假?真有那個人嗎?

現在關羽見到劉備、張飛,心中疑慮去了大半。

真有劉備和張飛!

劉備和張飛雖然跟小人書中畫的完全不像,但劉備的氣度和風采,張飛的雄壯和氣勢,更符合關羽對於英雄豪傑的期待。

果然是能成大事的人!

剛送走劉備,回到大帳,楊沛來報告善後事宜。

天色已晚,蒲蘭黎已經吃了晚飯,與都蘭入內帳休息。

楊沛忙得嗓子冒煙,接過頓珠拉秀端上的白水,欠身道謝,一飲而盡,才感覺活了過來,向關羽道:

“河東兵共一千五百多人,領兵者是兵曹掾郭從和賊曹掾衛固。

有三個曲,軍侯分別是李桓、鄭騰和範先。

郭從、衛固、範先皆死,李桓和鄭騰逃走。

此戰共殺敵二百七十五,還有數十傷者, 估計活不過今晚。

俘虜四百八十,約七百多人逃走。

我軍戰死三十七人,黃立部下佔了大半,其本人也爲徐晃所傷。

此戰大勝!”

楊沛雙眸中精光閃爍,精神振奮。他想到日後的形勢。經此一役,河東兵可以說是基本被打垮了。那七百多郡兵能有半數願意回安邑就是高看他們。估計大部分人都卸了甲冑,回鄉爲民。

而保安營則是徹底打開了局面。

除非動用北軍來剿,不然哪支郡兵來,都是送菜。

而現在太平道的動作一天比一天大,郡縣已處於提心吊膽、高度緊張狀態,朝廷也聽到些風聲,他們敢於輕動北軍麼?

就算動了北軍,這白波谷易守難攻,也足可久持。

唯一的短板,就是糧谷不足,須得加緊籌措存儲。

郡兵已敗,整個河東哪個大姓能阻止關羽徵糧?

衛氏?範氏?裴氏?

若是能合力,或許有些棘手,但他們都處於各縣,想集兵談何容易?

對保安營而言,他們就是一片散沙,可以輕鬆各個擊破。

楊沛對關羽就天下形勢的判斷,也越來越信服。

天下亂象已顯,關羽很快就能成長到朝廷不得不考慮籠絡和招撫的地步。

關羽聽了楊沛報告,點頭道:“辛苦孔渠了。務必照看好俘虜,能說服加入我軍自是最好,若不能,也不可讓他們閒着,都給我開荒去。”

楊沛道:“是!”

又問關羽:“公與劉君等談得如何?劉君可願加入我軍?”

第8章 斬將第9章 天子第24章 賞賜第58章 威逼第49章 鮮卑第16章 心志第79章 豪強第62章 撲空第55章 趙雲第73章 徐晃第25章 備戰第46章 消沉第25章 備戰第5章 追兵第86章 曹操第78章 壯志第11章 豪傑第67章 攻守第2章 董卓第38章 戰雲第86章 曹操第13章 暫留第35章 都蘭第76章 北望第16章 心志第21章 破陣第87章 名將第31章 劉備第58章 威逼第37章 郭泰第50章 東下第45章 傷痛第61章 有情第63章 諉過第19章 去留第29章 殺將第12章 投奔第33章 處置第17章 將門第11章 豪傑第42章 惡戰第65章 山賊第9章 天子第18章 風起第11章 豪傑第69章 破敵第42章 惡戰第16章 心志第66章 陳式第19章 去留第45章 傷痛第12章 投奔第27章 激烈第75章 歸鄉第12章 投奔第40章 血火第11章 豪傑第53章 李傕第23章 殺胡第15章 羌賊第80章 奪城第45章 傷痛第67章 攻守第76章 北望第75章 歸鄉第65章 山賊第80章 奪城第70章 終見第27章 激烈第40章 血火第25章 備戰第76章 北望第74章 報復第86章 曹操第52章 大賢第21章 破陣第18章 風起第39章 征剿第7章 衝陣第17章 將門第79章 豪強第1章 雷擊第14章 種田第12章 投奔第1章 雷擊第53章 李傕第46章 消沉第27章 激烈第39章 征剿第7章 衝陣第81章 歸家第5章 追兵第36章 招誘第57章 單于第16章 心志第59章 暗流第5章 追兵第32章 胡女第19章 去留第7章 衝陣
第8章 斬將第9章 天子第24章 賞賜第58章 威逼第49章 鮮卑第16章 心志第79章 豪強第62章 撲空第55章 趙雲第73章 徐晃第25章 備戰第46章 消沉第25章 備戰第5章 追兵第86章 曹操第78章 壯志第11章 豪傑第67章 攻守第2章 董卓第38章 戰雲第86章 曹操第13章 暫留第35章 都蘭第76章 北望第16章 心志第21章 破陣第87章 名將第31章 劉備第58章 威逼第37章 郭泰第50章 東下第45章 傷痛第61章 有情第63章 諉過第19章 去留第29章 殺將第12章 投奔第33章 處置第17章 將門第11章 豪傑第42章 惡戰第65章 山賊第9章 天子第18章 風起第11章 豪傑第69章 破敵第42章 惡戰第16章 心志第66章 陳式第19章 去留第45章 傷痛第12章 投奔第27章 激烈第75章 歸鄉第12章 投奔第40章 血火第11章 豪傑第53章 李傕第23章 殺胡第15章 羌賊第80章 奪城第45章 傷痛第67章 攻守第76章 北望第75章 歸鄉第65章 山賊第80章 奪城第70章 終見第27章 激烈第40章 血火第25章 備戰第76章 北望第74章 報復第86章 曹操第52章 大賢第21章 破陣第18章 風起第39章 征剿第7章 衝陣第17章 將門第79章 豪強第1章 雷擊第14章 種田第12章 投奔第1章 雷擊第53章 李傕第46章 消沉第27章 激烈第39章 征剿第7章 衝陣第81章 歸家第5章 追兵第36章 招誘第57章 單于第16章 心志第59章 暗流第5章 追兵第32章 胡女第19章 去留第7章 衝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