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西方文明史

在公元交替的冷兵器時期,一個國家實力的強弱,領導人的能力是佔據最主要位置的因素。

秦國因爲始皇贏政的強悍而一統六國,也因爲二世胡亥的妄爲而失去江山,如今,新秦的復興,更證明了李原無人可以代替的崇高地位。

秦國是如此。

西方的諸國也是一樣。

烏孫國遷涉至伊犁谷地已有三十餘年,這三十年中,前二十五年是被壓迫被欺凌的苦難日子,只有最近的五年,在新王獵驕靡的英明領導下,烏孫選擇與東方的強國秦國結盟,一舉將壓迫自己數年的大月氏擊敗。

佔據豐饒的伊犁河谷、勢力波及天山西麓,就在烏孫朝着強盛的目標不斷前行時,他們最爲英明的國王獵驕靡卻傷重而亡。

噩耗傳出,烏孫舉國大怮。

年幼的新王、殘破的軍隊,根本不可能擋住如虎似虎撲來的匈奴人,在絕望之中,烏孫國相急遣數路使節東往大秦求援。

五月末的這一天。

幾名烏孫使者跋涉了萬水千山,狼狽不堪的到達天山腳下的孔雀河一帶,在這裡他們驚喜的看到了一面腥紅底邊,黑色如墨的大旗。

“大秦,大秦的天兵來了。”驚喜交加的烏孫使者幾乎是連滾帶爬的撲了上去,在飽受了匈奴人的摧殘之後,烏孫人就象失散的孩子見到了久違的親人一樣。

這種離家失散的感覺,是每一個從河西一帶被迫遷移的民族所特有的,不管是烏孫,還是大月氏,也正是源自於血脈中的這一份獨有的情感,讓這些河西后裔對東方的文明始終心懷敬慕。

在大夏與烏孫兩國的邊境地區,還有康國、石國、米國、曹國等九個同樣來自於祁連山腳下的小國,這些小國現在的力量不強。但在八百餘年之後,他們所代表的粟特昭武九姓可是在中亞地區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西域情況發生劇變。

讓徵西的秦軍不由得加快的進軍的步伐,率先到達天山以西的秦軍一部,正是白羊部落的斥候兵們。

當年,李原執意相救白羊鬼方部落的恩情,現在是到了報答的時候了。這一次,女巫王晉希沒有隨軍,代替她統領這支斥候隊伍的,是部落中的第一勇士,當初只是幼童中一員的林哥兒。

林哥兒長相膘悍。頗有先祖勇烈之風,這幾年來,他先是加入到秦國的河西騎兵隊伍中,不僅練就了一身的馬上功夫,而且還成長爲一名基層的帶兵軍侯。至於晉稀則把部族的興盛和繁衍放在了人生最爲重要的地位。

白羊部落如今在祁連山弱水一帶生息,其部落復甦的勢頭讓人欣喜萬分,日漸豐富的物質生活,不斷壯大和新生的牛羊、人丁,無不顯示出這個歷經磨難的草原小部落的堅韌。

事實也讓每一個白羊人明白。要想讓部落再興盛一步,白羊部落只能將自己更加的融入到秦國內部。在文明與愚昧選擇哪一個面前,白羊人走出了最爲關健的一步,就算這種融入的結果。是最終被中原文明同化,他們也無怨無悔。

參與征戰。

是白羊部落必須的報答。

整整二千名驍勇的百戰部卒,皆是青一色的壯年男丁,而且均是數年前那一場東歸長征中的勇士。當林哥兒率領着這些白羊部落的勇士們跟隨着烏孫使者來到伊犁谷地時,他們看到的是烏孫王都一片狼籍的慘狀。

西域諸國的國都。

與中原的青磚石牆、深溝高壕不同,中原農耕民族對於城池的偏愛。是這個星球上任何一個民族所不能相比的。這種根深蒂固的信念融入到了血脈之中,也就有了長城這一條象徵東方文明的萬里巨龍。

西域一帶,諸國林立,草原民族之間爭奪生存權的戰事此起彼伏,一個國家的誕生與滅亡,就象日起日落一樣尋常。這裡的遊牧民族生性豪放,又不喜小節,所以,對象建造房屋、城牆這樣的技術活不感興趣,雖然獵驕靡這些年來也遣了烏孫人從大秦學了一點築城的技術,但也不過是能砌起幾面土牆罷了。

這樣的防禦,顯然不可能擋住如狼似虎的匈奴人,不及一個人的黃土牆被高頭大馬一躍而過,而王城中的最醒目處,烏孫王僅有的三樓土樓,也在一把大火中被燒爲廢墟。至於倒黴的剛剛登上王位十餘天的小王子,則直接被匈奴人砍了首級,懸在了土牆的城門旗杆上,以此作爲震懾烏孫人的鑑證。

凡與秦國有牽扯者,國滅,族誅,不論男女老少,皆死。

匈奴人高舉的戰刀在日月星光下閃爍着懾人的寒芒,赫連壁的計劃已經再明白不過,這是要拿烏孫爲例子,以此來誡告西域各族疏遠秦國。

——。

姑師城下。

秦軍大本營所在。

秦國徵西大軍這次分三路西進,南線部隊由新任樓蘭王、聯軍統帥李仲翔率領,由樓蘭、精絕、于闐方面,沿着崑崙山進抵疏勒、月護。

北線部隊由副帥、燕王韓信指揮,幽燕騎兵從北海、翰難河一帶出發,繞過阿爾泰山,直插匈奴人位於阿爾泰山以北的棲息地,至於中路軍,則由李原親自指揮,沿着天山山麓向蔥嶺、伊犁河谷一帶進發。

白羊部斥候緊急送回烏孫國滅的消息,讓正沉浸在樂觀情緒中的秦軍諸將大爲驚訝,在他們的印象中,匈奴人不過是一羣被打得四處逃竄的野狗,就算再撲騰,也翻不起什麼大浪,卻沒有想到,赫連壁在吞併了呼衍部落之後,突然一下子牛氣沖天起來。

中軍王帳中。

李原迅速的召集中路軍諸將商議應對之策,烏孫國的覆亡,不僅僅是讓秦國少了一個可以信任的盟友,而且更爲嚴重的是,西征秦軍由此缺少了一個在蔥嶺以西的落腳點,沒有了當地可靠的部落支持,秦軍又是遠道而來,人生地不熟,要想長期立足中亞地帶,難度變得更加的大。

“陛下,我們不能任由匈奴人爲所欲爲,必須迅速的找到他們、擊潰他們,讓所有的信任我大秦的人明白,只有我們才能拯救他們——!”季心站在衆將中間沉聲諫道,臉龐上流露出惋惜之色。

作爲與獵驕靡聯繫最多的秦軍將領,季心對於這個幼小苦難的異族盟友,還是相當的欽佩的,不僅僅是個人感情方面,更多的是獵驕靡對東方文明的欽慕,而這種欽慕上升到一國之君層面,則更是民衆潮流和思想的引領人。

“匈奴人在短短的二個月內,就佔領了烏孫和大夏,有了這兩國的財富和奴隸,赫連壁的實力暴漲,我們切切不可輕敵冒進?”與季心不同,來自秦匈邊境的駱甲、曹信、李左車個個神情凝重。

出於對匈奴人情況的情楚,赫連壁這個名字一出現,就讓這些久經戰陣的將領們提高了警覺。

獵驕靡一死,秦國在中亞一帶的代言人就沒有了,這是很致命的一點。秦軍諸將一時議論紛紛,

“都肅靜,烏孫國覆滅了,我們失去了預定的盟友,這是匈奴人給我們出的難題,怎麼辦?我們每一個將領,在回答之前,都要好好的瞭解清楚蔥嶺以西廣闊地域的歷史,看看我們的對手是誰?”在衆人意見不一之際,李原的聲音如震鍾驚鼓響起。

西域的西邊,是什麼地方?又是哪一個民族、哪一個國家在統治着,這對於來自東方的征服者們來說,是一個謎團。

如果李原不是一個穿越時代的人,那麼他也會一樣的迷惑。而這種迷惑如果持續下去,就會給秦國大軍造成戰略上的分歧。

“向西,不斷的向西,一直到地中海的東岸,一直到交匯另一個文明的盡頭。”西征以來,李原心中就一直有這樣一個念頭在翻騰奔涌。

東方的強秦。

西方的羅馬。

會相遇嗎?

歷史沒有給出答案。東方人在這個時代史籍記載最遠的行程,是張騫的三次出使,而他踏足的地方,也不過是蔥嶺一帶而已。

在衆將的目視之中,李原緩緩的講述着西域、中亞、西亞、兩河流域一帶的文明史,這些異國它邦的此起彼伏的歷史,就如同一頁頁陳舊的書頁,讓人感慨又萌生激動。

蔥嶺。

在中國的古代傳說中,穆天子傳記錄有“其山高大,上有大蔥”,因此而得名。其地理位置實際上是指帕米爾高原一帶。

從傳統意義上來講,蔥嶺也是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分界線,秦國的勢力在蔥嶺以東的西域、天山南北發展,而蔥嶺以西的中亞一帶,另一個古代文明波斯帝國的影響力要更加有力一些,當然,波斯帝國如今已經日落餘輝,作爲它的繼承者安息雖然架子還在,但實力已經不可與那個打敗了古希臘文明的最強盛期同日而語。

如果從安息再往西指向的話,從馬其頓帝國分裂出來的泛希臘化的塞琉古帝國餘威猶在,剛剛登上皇帝位置的安條克三世頗有幾分中興帝王的樣子,由他發動的東進戰役連戰連後捷,將安息人、月護人打的狼狽不堪。

塞硫古以西,則是正在崛起過程中的羅馬共和國,這個時期的羅馬還沒有到達最爲頂點的帝國時代,它的執政官是剛剛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打敗了漢尼拔的西庇斯,而在對東方的征服方面,羅馬人已經佔領了希臘半島,並逐漸將勢力範圍已經波及到地中海的東部。(未完待續。。)

第393章 火藥研發第7章 大盜彭越第520章 羅馬三巨頭第239章 宛城兵變第401章 損兵折將第142章 陳平之謀第76章 青年近衛軍第293章 左車獻計第122章 背水一戰(六)第277章 項羽的謀算第49章 計中計第83章 人質脅迫第25章 白馬之戰(一)第472章 進攻埃及第217章 河東司馬第232章 分裂與團結第147章 黎明之前第60章 冒險一搏第355章 弩兵復仇第338章 流寇自亂第403章 傷亡慘重第82章 烏里氏三雄第38章 謀士陳平第300章 小推恩令第50章 連環計第34章 角色扮演第110章 月氏匈奴第488章 大海戰開啓第371章 誰與爭雄第377章 齋桑泊大戰(三)第149章 神武侯第362章 項羽之死第408章 相位之爭第224章 邊軍之魂第302章 三國志第307章 弩兵誘餌第171章 猜忌重重第310章 絕望反擊第123章 背水一戰(七)第268章 攻敵必救第419章 攻城惡戰第192章 救援月氏第112章 雍王章邯第195章 圍殲第108章 諸侯內訌第393章 火藥研發第191章 匈奴來襲第120章 背水一戰(四)第259章 雄心猶在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181章 虎牢關大戰(六)第446章 烏孫大夏第523章 大秦VS羅馬全面戰爭第305章 後路被斷第458章 羅馬共和國第301章 開疆拓土第366章 流星墜落第57章 曹國後裔第110章 月氏匈奴第185章 獨立的誘惑第422章 同歸於盡第376章 齋桑泊大戰(二)第495章 聖母的男人第274章 大破趙軍第443章 罷黜李政第181章 虎牢關大戰(六)第134章 炮灰部隊第176章 虎牢關大戰(一)第322章 幸福的滋味第500章 大秦的年輕一代第141章 嚴峻考驗第124章 背水一戰(八)第443章 罷黜李政第261章 李必的私心第449章 天池之戰(一)第151章 信任第14章 劉邦來犯第517章 戰象部隊第299章 凱旋第128章 反戈一擊第11章 莫須有第152章 漢軍大敗第424章 呂臺作亂第128章 反戈一擊第296章 襲擊後方第438章 嶺南戰事歇第461章 乾女兒第124章 背水一戰(八)第113章 陳棣通敵第384章 小萌娃和女漢子第28章 白馬之戰(四)第123章 背水一戰(七)第256章 斬草除根第404章 天罰第99章 陳倉之戰(三)第205章 激戰不休第419章 攻城惡戰第346章 季布被疑第23章 患難兄弟第486章 耐心大考驗
第393章 火藥研發第7章 大盜彭越第520章 羅馬三巨頭第239章 宛城兵變第401章 損兵折將第142章 陳平之謀第76章 青年近衛軍第293章 左車獻計第122章 背水一戰(六)第277章 項羽的謀算第49章 計中計第83章 人質脅迫第25章 白馬之戰(一)第472章 進攻埃及第217章 河東司馬第232章 分裂與團結第147章 黎明之前第60章 冒險一搏第355章 弩兵復仇第338章 流寇自亂第403章 傷亡慘重第82章 烏里氏三雄第38章 謀士陳平第300章 小推恩令第50章 連環計第34章 角色扮演第110章 月氏匈奴第488章 大海戰開啓第371章 誰與爭雄第377章 齋桑泊大戰(三)第149章 神武侯第362章 項羽之死第408章 相位之爭第224章 邊軍之魂第302章 三國志第307章 弩兵誘餌第171章 猜忌重重第310章 絕望反擊第123章 背水一戰(七)第268章 攻敵必救第419章 攻城惡戰第192章 救援月氏第112章 雍王章邯第195章 圍殲第108章 諸侯內訌第393章 火藥研發第191章 匈奴來襲第120章 背水一戰(四)第259章 雄心猶在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181章 虎牢關大戰(六)第446章 烏孫大夏第523章 大秦VS羅馬全面戰爭第305章 後路被斷第458章 羅馬共和國第301章 開疆拓土第366章 流星墜落第57章 曹國後裔第110章 月氏匈奴第185章 獨立的誘惑第422章 同歸於盡第376章 齋桑泊大戰(二)第495章 聖母的男人第274章 大破趙軍第443章 罷黜李政第181章 虎牢關大戰(六)第134章 炮灰部隊第176章 虎牢關大戰(一)第322章 幸福的滋味第500章 大秦的年輕一代第141章 嚴峻考驗第124章 背水一戰(八)第443章 罷黜李政第261章 李必的私心第449章 天池之戰(一)第151章 信任第14章 劉邦來犯第517章 戰象部隊第299章 凱旋第128章 反戈一擊第11章 莫須有第152章 漢軍大敗第424章 呂臺作亂第128章 反戈一擊第296章 襲擊後方第438章 嶺南戰事歇第461章 乾女兒第124章 背水一戰(八)第113章 陳棣通敵第384章 小萌娃和女漢子第28章 白馬之戰(四)第123章 背水一戰(七)第256章 斬草除根第404章 天罰第99章 陳倉之戰(三)第205章 激戰不休第419章 攻城惡戰第346章 季布被疑第23章 患難兄弟第486章 耐心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