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

貞觀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九日,大唐皇帝李世民因病駕崩於甘露殿,享年五十七歲,在位二十八年,廟號太宗。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李世民去世後的第三天,一直纏綿於病榻的長孫皇后也追隨他而去,兩人合葬於昭陵。

就在李世民駕崩的次日,李治在羣臣的擁護下,以及李恪、李愔等人的見證下,於太極殿內登基稱帝,成爲大唐的第三位皇帝,當年仍然延用貞觀年號,次年改年號爲“永徽”。

李治在登基之後,立刻對大唐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其中主要是規範立法,打擊豪強,將所有人都置於律法的威懾之下。另外李治還命人制定了《商律》,規定了商業行爲中買賣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目的是想爲國內的工商業提供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

除此之外,李治還通過律法與報紙等輿論工具宣傳,大力提高商人與工人的社會地位,同時放寬一些國內對各方面的管制,提高百姓們的自由度。農業方面也大力向大齊學習,各地興建起規模巨大的農場,除了管理人員使用漢人外,其它簡單的農業勞動則是使用奴隸,甚至有些農場已經引進蒸汽機,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等等。

這些一系列的舉措其實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改善大唐國內的工商業環境,使得國內的工商業者能夠安心的留在大唐,而不是因爲種種原因去往大齊,造成國內資本大量流失,甚至於工商業出現倒退的情況得到改變。

所有改革從一開始都是十分困難的,哪怕是由李治這位大唐皇帝親自推動也依然一樣,那些靠着特權積累了大量財富的貴族豪強爲代表的頑固派們,看到自己的利益被剝奪,自然發起了激烈的反抗,每天朝堂上都有一批大臣向李治上書施壓,想要讓他收回成命。

但是李治的決心顯然超乎所有人的想像,他不但頂住了這種壓力,甚至還趁機以結黨營私的名義打掉了幾個頑固派的中堅人物,甚至連一直不動聲色的長孫無忌也受到涉及,手中的相權被李治趁機奪走一半,許敬宗、上官儀與李義府這三個新晉貴族,都對長孫無忌的相位虎視眈眈。

長孫無忌本來考慮到李治性格上的缺陷,認爲他會頂不住朝堂上的壓力而退縮,但沒想到李治的表現遠超他的意料,這讓長孫無忌最後的一個奢望也化爲泡影,再加上以前李愔的勸解,以及長孫衝對他的影響,最後長孫無忌經過半年的權衡後,最終還是向李治提出辭官,而李治也立刻批准。

長孫無忌是頑固派的一面大旗,現在連這面大旗也倒了,使得頑固派是元氣大傷,改革遇到的阻力也立刻大減,甚至不少頑固派看到風向不對,紛紛選擇向李治投誠,以此換來自身的保全。

就在李治在大唐國內推行改革的同時,李恪與李愔、李惲、李貞四人蔘加過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葬禮後,也紛紛選擇了回國,其中李愔與李惲、李貞三人倒還沒什麼大動作,主要精力都放在國內的發展,另外還有關注大唐的改革,若是李治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們也會出面幫着解決。

相比之下李恪就要忙多了,他和伊琳娜在長安居住了一段時間,直到伊琳娜的孩子出生後,他們這才乘船回到羅馬。這時李恪終於有時間開始將羅馬與大齊進行整合,期間他也大力整頓羅馬的風氣,加強羅馬與大唐之間的交流等等。

三年之後,李恪守孝期滿,同時他也將羅馬牢牢的掌控在手中。直到這時,伊琳娜才如願的和李恪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李愔、李惲與李貞等兄弟,另外還有清河、高陽、兕子等公主也趕到羅馬,參加了李恪與伊琳娜的婚禮。

也就在婚禮之後,伊琳娜終於名正言順的將羅馬皇帝的位子傳給了李恪。成爲大齊與羅馬皇帝的李恪立刻將兩國合併,更名爲地中海帝國,並且仿效李愔的大齊,開始大力發展海貿與海軍,很快就將大食剛在地中海發展起來的海軍擊潰,坐穩了地中海霸主的位子。

不過李恪並沒有因此而滿足,南方的大食雖然在海上被擊敗,但大食的陸軍依然強盛,李恪想要收復原來羅馬帝國的故土,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因此暫時他並不打算去動大食。況且現在大食被大唐、天竺和羅馬三國從陸地上包圍,唯一的海路又被李愔截斷,這就像是一頭被打斷四肢的猛獸,哪怕它的牙齒再怎麼鋒利,可是咬不到人卻也無用。

放棄了大食這塊難肯的硬骨頭後,李恪轉而開始向歐洲方向發展,他先是海陸並進,很快就攻克了巴爾幹半島上的倫巴底王國,使得失陷於蠻族近兩百年的羅馬城再次迴歸羅馬人手中,只不過這時應該稱這羣征服者爲地中海人。

在收復了巴爾幹半島後,李恪終於將原來的東帝國與大齊的國土連成一片,整個帝國的交通也更加方便。而且李恪也並沒有因此而停下自己的腳步,他開始帶領原來的羅馬人與自己的漢人軍隊一起,開始向北方的蠻族發起反攻,在優勢兵力以及先進武器的幫助下,北方蠻族根本不是地中海帝國對手,很一個接一個的被滅國,無數蠻族戰俘淪爲新興的白種奴隸,這也極大的促進了地中海帝國捕奴業的發展。

不過很快李恪就遇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那就是正處於墨洛溫王朝時期的法蘭克王國,這時的法蘭克王國正處於丕平時代的前期,王國的權利由皇帝和宮相分別把持,皇權派與宮相派爭鬥不休,時不時就會爆發劇烈的衝突。

儘管法蘭克王國內部爭鬥不休,但他畢竟是蠻族最強大的一個王國,國土面積並不比地中海帝國小多少,所以在面對這個強敵時,李恪也改變了戰略,他採取當初李愔送給李世民對方高句麗的辦法,派出精銳部隊進入法蘭克王國內部,進行一種無休止的騷擾戰,結果花了數年時間,纔將法蘭克王國拖到了絕地,整個王國崩潰,此時李恪輕鬆的佔據了法蘭克王國的廣闊領土。

法蘭克王國的滅亡,使得地中海帝國終於消除了北方的心腹之患,國內也迎來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期,特別是隨着與大唐、大齊交流的加強,越來越多的漢人願意前來地中海帝國發展,這使得李恪國內的漢人比例呈一種直線上升的趨勢,反過來也增加了李恪對帝國的統治。

也許是看到李恪在歐洲的不凡戰線,蟄伏數年的大齊與天竺也開始了自己的征服之旅,其中李愔將自己的目標選在了美洲,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他已經在中美洲地區移民了近五十萬漢人,另外還有近百萬歸附的美洲土人,因此李愔以這些人爲基礎,正式將中美洲納入大齊的領土,同時開始派駐軍隊,並且向外擴張,所有不願意歸附的美洲人,全都被納入征服之列。

相比李愔的美洲征服,李惲和李貞也開啓了天竺的非洲戰略,天竺的軍事發展更偏向於陸軍,不過受到李愔的影響,天竺的海軍也有一定的實力,因此實現跨海而戰還是十分容易的,在海軍戰艦的支持下,天竺向非洲派出三十萬大軍,其中主要由天竺人組成。

這支軍隊並沒有在被天竺和大齊佔據的哈豐角登陸,反而選在了非洲最南端登陸,這主要是因爲李愔告訴過李貞和李惲,在南非的那片肥沃的土地下,盛產黃金、鐵、銅、鑽石等各種礦產,佔據了那裡,就相當於天竺多了一個滔滔不絕的大寶庫。

也正是因爲李愔的指點,所以李惲和李貞對於非洲的入侵主要是以掠奪礦藏爲主,特別是南非儲量巨大的黃金,更是他們的主要目標,只不過他們想要開採礦藏,自然需要大量的礦工,這也直接導致了南非的奴隸貿易極其發達,無數來自地中海帝國、大齊等地的奴隸被運到這裡,然後在各種礦難或疾病中成爲一具具枯骨。幾百年後,南非有了一個別名,那就是‘礦工墳墓’,死在這片土地上的礦工數不勝數,根本無法統計。

在李世民去世後的第十年,李治在大唐國內推行的改革終於初見成效,大唐國內的工商業經過數年的停滯不前後,終於重新煥發出活力,開始新一輪的飛速發展,其中紡織、鋼鐵、瓷器等行業更是發展迅速,甚至短時間內就已經開始追上大齊的步伐。

原來到大齊定居的商人看到大唐的變化,也紛紛回鄉建造工廠,更加促進了大唐工商業的發展,甚至後來大唐還出現一個迴流潮,原來定居的大齊的人開始返回老家居住,畢竟對於漢人來說,落葉歸根已經刻到他們的骨子裡了,哪怕是老家的條件差一些,他們也更願意回老家居住。

不過正如李世民在臨終前所預料的那樣,在大唐、大齊、天竺和地中海四大帝國日漸發展的過程中,國與國之間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摩擦!(未完待續。)

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754章 大結局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143章 軍紀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6章 殿下,該吃藥了!第61章 我拿他們和你換五千精兵第42章 水泥工業協會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122章 齊王府中再聚首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310章 皮蛋與眼珠子第32章 兩軍相對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488章 太子妃採兒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749章 長安的早晨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12章 鬥詩第99章 長安局勢第175章 崔夢雪的經歷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65章 突然冒出來的新岳父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742章 駕崩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390章 同乘一船第57章 斥候小隊(下)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42章 水泥工業協會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25章 王子豪的意外回答.第421章 香料羣島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第14章 魚吃人第262章 聯姻第503章 爲了黃金,幹!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10章 經典船型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71章 推廣酒精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87章 李愔的婚前綜合症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12章 有女一帆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488章 太子妃採兒第530章 馬六甲獅城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76章 最後一戰(上)
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754章 大結局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143章 軍紀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6章 殿下,該吃藥了!第61章 我拿他們和你換五千精兵第42章 水泥工業協會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122章 齊王府中再聚首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310章 皮蛋與眼珠子第32章 兩軍相對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488章 太子妃採兒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623章 袋鼠肉的功效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749章 長安的早晨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8章 跑的了媚娘,跑不了惜君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101章 新老利益集團第12章 鬥詩第99章 長安局勢第175章 崔夢雪的經歷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65章 突然冒出來的新岳父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742章 駕崩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390章 同乘一船第57章 斥候小隊(下)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42章 水泥工業協會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25章 王子豪的意外回答.第421章 香料羣島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第14章 魚吃人第262章 聯姻第503章 爲了黃金,幹!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10章 經典船型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71章 推廣酒精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87章 李愔的婚前綜合症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12章 有女一帆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488章 太子妃採兒第530章 馬六甲獅城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76章 最後一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