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伊琳娜一世

在西克多選擇投靠狄奧多西后,狄奧多西就從小亞細亞半島調來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徹底的替換了君士坦丁堡原來的守衛軍,使得整個君士坦丁堡完全的掌握在他的手中,只不過當李恪和伊琳娜的大軍封鎖了整個海峽時,他的幾萬大軍已經徹底的失去了意義。

君士坦丁堡是個港口城市,雖然背後就是歐洲,但是它主要與外界的通道還是通過黑海海峽,因此在海峽被封鎖後,整個城市也幾乎喪失了對外的交流,甚至只要伊琳娜和李恪願意,君士坦丁堡立刻就會陷入癱瘓之中。

不過伊琳娜卻沒有完全封鎖君士坦丁堡,一些商用或民用的船隻依然可以進入港口,使得整個城市的秩序依然得以維持。畢竟狄奧多西雖然佔領了君士坦丁堡,但是城內的大部分貴族依然沒有明確的表示支持他,而且這是一場皇家內亂,伊琳娜也不想波及到普通的百姓。

不過伊琳娜在仁慈的同時,也沒忘記此次的目的,因此她在李恪的建議下,立刻在海軍的協助下,佔據了君士坦丁堡北方的金角灣地區,然後在這一地區公開演講,將狄奧多西弒兄奪位的陰謀公佈出來,並呼籲君士坦丁堡的市民起來反抗狄奧多西。

伊琳娜的公開演講立刻得到城中許多貴族的響應,他們紛紛暗中派人求見,向伊琳娜表達了自己的忠心,並譴責狄奧多西之前的暴行,甚至有些人還毫不掩飾的表示,希望伊琳娜能夠繼承帝國皇位,成爲新一任的羅馬皇帝。

對於這些前來表達忠心的貴族,伊琳娜也做出一副歡迎的態度。並且還隱晦的向這些貴族表示,這次狄奧多西的政變只是他一人所爲,其它人都是受他脅迫,所以日後她肯定不會追究,這也打消了不少貴族心中的憂慮。

當第一批前來試探的貴族把伊琳娜的態度帶回君士坦丁堡城內時,其它還在觀望的貴族大部分也都放下心來,結果更多的貴族派人與伊琳娜接觸,甚至連那些被狄奧多西剛調到城中的小亞細亞軍官中,也有不少人開始動搖。

小亞細亞的軍官中。絕大部分也都是各地的貴族,當然這些貴族以小亞細亞本地貴族爲主,狄奧多西以前雖然得到這些貴族的支持,但是這些貴族更多的是想抱成團,將狄奧多西當成他們的代言人。從而得到更大的利益,除了少部分屬於狄奧多西的鐵桿支持者外,其它大部分並沒有謀反的打算,這也是之前狄奧多西爲什麼那麼小心,除了他的鐵桿心腹外,根本沒有其它人知道他謀反的事。

後來狄奧多西的冒險一搏成功了,不但佔據了君士坦丁堡。君士坦斯二世也不明不白的死了,而且西克多也成爲狄奧多西的盟友,使得黑海海峽有大半掌握在狄奧多西手中,雖然還沒有完全取得帝國的實際統治權。但卻也相差不遠,這讓小亞細亞的貴族們看到希望,於是開始主動支持狄奧多西,從而使得狄奧多西有兵可用。將君士坦丁堡原來的守軍替換掉。

但是現在情勢逆轉,狄奧多西的盟友西克多已經完了。而且伊琳娜也安全回到君士坦丁堡,身邊還有大吳皇帝陛下隨行,特別是對方帶來的那十五艘火炮戰艦,根本不是他們的羅馬的海軍可以抵抗的,而且這些火炮隨時都可以轟進君士坦丁堡城中。

面對這種情況,君士坦丁堡原來的貴族都紛紛選擇與伊琳娜接觸,來自小亞細亞的軍官們也都不傻,他們知道伊琳娜的人熟悉城中的防禦,自己的軍營就處於大吳戰艦的炮口下,根本沒有任何的安全可言,對方之所以到現在也沒有進攻,無非就是不想用炮火毀壞這座羅馬帝國的首都罷了。

本來這些小亞細亞軍官還心存顧慮,畢竟他們與君士坦丁堡本地的貴族不同,在別人眼中,他們與狄奧多西都是一夥,但是後來伊琳娜所表現出來的大度,讓他們也不禁生出幾分別樣的心思,特別還是在生命的威脅下,開始有個別軍官也暗中與伊琳娜接觸,整個君士坦丁堡的有利局勢正在慢慢的倒向伊琳娜。

感覺到身邊的這種變化,狄奧多西在憤怒的同時,卻也感到束手無策,無論是實力還是聲望,他都無法與伊琳娜相比,特別是君士坦斯二世還是死在他的手中,這更讓揹負着弒君者的名聲,很多原本同情他的貴族,也因爲這個原因放棄了他。

現在擺放在狄奧多西面前的只剩下三條路,第一條是立刻調集他還能控制的大軍,衝擊被伊琳娜控制的金角灣地區,不過哪怕是能夠再次佔領金角灣,也沒有任何的價值,對方隨時都可以從海面上再次攻來。更何況對方還有火炮,所以最可能的情況是,他帶着軍隊衝到半路,就被對方的火炮擊潰,而他本人也可能死在火炮之下,這個辦法唯一的好處是讓他死的比較壯烈,至少像默坦老將軍一樣,是個軍人的死法。

第二條路則是逃走,君士坦丁堡以北就是歐洲,逃出東羅馬帝國控制的地區後,就是蠻族的地盤,那裡勢力複雜,他可以在那裡打下一塊自己的地盤,然後稱王稱帝。不過伊琳娜很可能不會放過他,所以他隨時都可能面臨東羅馬帝國的遠征軍。

最後一條路最簡單,那就是直接向伊琳娜投降,並且闡述自己之所以發動政變,完全是被君士坦斯二世所逼,他做這些完全只是爲了自保,以此爲換取伊琳娜和其它貴族的同情,這樣說不定還能有一線生機。

狄奧多西不想死在火炮下,所以第一條路他不會去走。至於逃到蠻族那裡,就必須要有一支絕對忠心的軍隊,但是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哪怕最後有人願意追隨他,恐怕人數也不會很多,以這點人手想要打敗周圍的蠻族,並且抗過羅馬遠征軍的清剿,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如此一來,狄奧多西好像只剩下投降一條路。伊琳娜不急不緩的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這已經使得他正在逐步的失去自己的優勢,若是不出意外的話,整個君士坦丁堡恐怕會在一個月內再次易主,到時他恐怕會落到更加悲慘的地步。

想明白了這些,狄奧多西也很快做出決斷,他趁自己手中還掌握着相當一部分實力,立刻打着不想在君士坦丁堡發生戰爭的名義表示,希望可以與伊琳娜公開談判,解決之前政變以及羅馬皇位的問題。

對於狄奧多西此舉,伊琳娜和李恪事先也有所預料,畢竟他們以前就十分了解狄奧多西的性格,再加上這段時間他們步步緊逼,讓對方手中的籌碼一塊塊丟失掉,投降已經成爲狄奧多西最明智的選擇。

貞觀二十七年的冬天,伊琳娜與狄奧多西在金角灣的一座皇家行宮中進行談判,除了他們兩人外,李恪以及城中的一些重要貴族也參與了這次談判。這

這場被稱爲影響整個歐洲歷史的談判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狄奧多西並沒有太多的籌碼供他揮霍,再加上又有一個精明的李恪在旁邊,使得整個談判完全被伊琳娜掌控,最後終於達成了兩點協議。

第一就是狄奧多西承認自己發動政變有罪,但伊琳娜和其它貴族也表示,介於當時特殊的局勢,狄奧多西發動政變也是被逼無奈,因此最後不會被重判,最少也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第二條則是關於福里斯與默坦將軍之死,其中兩名直接的兇手分別是切爾諾和西克多,他們將會被判處死刑,狄奧多西雖然是主犯,但是他卻以交出兵權,以及君士坦丁堡的控制權爲代表,得到了伊琳娜和貴族們的諒解。

這場談判最終以狄奧多西的認罪結束,不過按照達成的協議,狄奧多西最後並沒有判處死刑,而是被剝奪了貴族的身份,並流放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島,並且終身不能再回來。這種殘酷的流放在羅馬帝國,是僅次於死刑的刑罰,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幽禁到死的刑罰其實比死刑更加的折磨人。

狄奧多西被流放後,伊琳娜十分順利的繼承了君士坦斯二世的皇位,歷史上稱其爲伊琳娜一世。

只是對於伊琳娜這位羅馬女皇,後世的歷史上爭論不休,有人認爲她是羅馬的最後一任皇帝,自她之後,羅馬其實已經滅亡了。但有人卻認爲她給羅馬帶來了一位更加英明的君主,也爲羅馬注入一股全新的血脈,同時更讓已經進入暮年的羅馬帝國再次煥發出全新的青春,成爲與大齊、大唐和天竺相併列的世界強國。

無論後世對伊琳娜的評價如何,這位一心想做個小女人的羅馬女皇,其實並不在乎自己的皇位,甚至對於國內的政事,她也不怎麼關心,全都交給李恪來打理,因爲她要專心養胎,迎接自己第一個孩子的出生。

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121章 崔氏女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279章 羊毛清洗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42章 捕鯨船第619章 莫力城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636章 戰利品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514章 末羅遊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514章 末羅遊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123章 王子豪帶來的大喜事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96章 回登州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704章 政變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720章 兕子的婚事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382章 又要起名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121章 崔氏女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13章 新式捕撈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237章 女王薨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539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530章 馬六甲獅城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35章 燒製水泥(下)第652章 希臘火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
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121章 崔氏女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279章 羊毛清洗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42章 捕鯨船第619章 莫力城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636章 戰利品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514章 末羅遊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514章 末羅遊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123章 王子豪帶來的大喜事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96章 回登州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704章 政變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720章 兕子的婚事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382章 又要起名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121章 崔氏女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13章 新式捕撈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237章 女王薨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336章 楊暕去世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539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530章 馬六甲獅城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35章 燒製水泥(下)第652章 希臘火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