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

自漢以來,中原王朝爲了緩和周邊國家,特別是北方草原民族的關係,無數次將中原女子以和親的名義送出去,以保邊境短暫的太平。雖然無數文人墨客對和親大加粉飾,但仍然掩蓋不了這種行爲所帶來的恥辱。

從西漢將第一位宗女以公主的名義嫁給冒頓單于後,一直到初唐時期爲止,已經有數十位公主嫁到草原上,這些可憐的女子爲了所謂的國家大義,不但要遠嫁他鄉,侍奉粗野的草原蠻人,還要放下所有自尊,忍受父死子襲的惡習,最後更是在草原風沙的打擊下,一位如鮮花般的漢家女子,就這麼凋謝在離家千里的塞外之地。

唐朝雖然強盛,不過對於和親之事卻也一直沒有斷過,只不過相比其它王朝,唐朝特別是初唐的和親,卻還要強上一些,比如漢代的和親一般是因爲打不過別人,所以獻上女子祈求太平,而初唐則完全不一樣,這點也和李世民的性格有關。

李世民是個高傲甚至有些自大的帝王,他的這種性格決定了,大唐絕對不會用女子來換取和平,所以大唐一般都是把對方給打殘了、打服了,甚至直接把對方給滅了,這時纔會由李世民出面,將宗女以公主的名義嫁給對方,比如吐谷渾、突厥就是這種情況,只不過現在很可能會增加一個吐蕃。

“呯~,我絕對不會讓我大唐的女子嫁到吐蕃的!”王府中的李愔一拍桌子。滿臉怒容的站起來說道。

“六郎,你也別太着急了。現在還有時間,人家只是來求親。父皇那裡雖然有同意的跡象,但至少還沒有定下來,咱們還是有機會的!”李恪站起來把李愔又給按到椅子上,一臉耐心的勸道。

其實在李恪看來,與吐蕃和親也沒什麼,畢竟這種事古以有之。而且還能加深兩國的聯繫,所以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可是沒想到李愔一聽這件事,立刻失去了往常的理智,在路上就開始對吐蕃喊打喊殺。而當派出去打聽消息的人回來稟報後,更讓李愔是暴跳如雷,恨不得現在就跑去鴻臚寺,然後親手把那個松贊干布給幹掉。

松贊干布的確是爲了和親而來,確切的說,是打着和親的名號,希望藉此能修復兩國因鬆州之戰產生的裂痕。而且經過剛纔派人打聽得來的消息,李世民對這次和親十分意動,而且已經和房玄齡等人討論過了,並沒有得到太多反對的意見。甚至現在都已經在考慮和親的人選了。

“三哥,你不懂的,吐蕃是條高原狼,根本就養不熟,現在我大唐勢大,自然不用怕他們,可是今天那個松贊干布你也見了,只那雙眼睛就能看出,對方肯定也是個少有的雄主。若是現在和親,給了對方以喘息的機會,那麼我敢斷言,不出二十年,吐蕃肯定會成爲我大唐的心腹之患!”李愔根本就坐不出,剛被李恪按下來,立刻就又開始滿屋子亂轉。

他說的這些可不是毫無根據,李世民在位期間,大唐的確是戰功赫赫,除了高句麗外,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失敗記錄,甚至高句麗也並不能說是敗,只能說沒有達到最終的戰略目的,而且收復了遼東,爲以後李治滅高句麗打下了基礎。

可是李世民在位期間,卻在外交上犯下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放任吐蕃的發展,再加上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了不少農業和工業方面的先進技術,使得吐蕃的生產力直線上升,很快成長爲大唐最爲強勁的對手。

而到了李治執政時期,爪牙已經磨利的吐蕃開始和大唐爭奪西域的控制權,甚至威脅陸上絲綢之路的安全,而這也直接導致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二次戰爭,只不過與鬆州之戰的結果相反,這次與吐蕃的戰爭,是大唐開國以來,對外戰爭中最大的一次失敗,而這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非川之戰。

大非川之戰不但讓大唐失去了安西四鎮,而且還失去了對吐谷渾的控制,讓吐谷渾成爲吐蕃的別部,大大增加了吐蕃的實力,之後雖然唐軍重奪安西四鎮,但是期間也是和吐蕃打打停停,大大消耗了國力,甚至在後來,連長安也有被吐蕃攻陷的記錄,如此奇恥大辱,幾乎都是李世民定下的和親之策所導致的。

“不行,我要去見父皇,一定要他打消和親的念頭!”李愔也是亂了方寸,根本沒有往日的冷靜與睿智,只想着儘快把和親這件事給攪黃了,卻根本沒想考慮方法。

幸好旁邊還有一個冷靜的李恪,一看李愔向外走,立刻一把拉住他道:“六郎,你清醒一下好不好,雖然不知道你爲什麼不想與吐蕃和親,但至少也要講究一下方法吧,如果你這樣跑去宮裡見父皇,到時父皇問你不能和親的原因,你又該如何回答?”

“這……”李愔一愣,剛纔被衝暈了的腦袋總算恢復了幾分清醒。和親之事古已有之,而且在他那位皇帝老爹看來,吐蕃已經是大唐的手下敗將,這次更是以卑微的姿態來求親,而這也剛好符合李世民自大的心態,若是自己現在去勸說不要和親,卻連一個拿出手的理由都找不出來,畢竟他知道以後歷史的發展方向,但別人不知道啊?

“六哥,你對朝堂上的事比我熟悉,快幫我想想,怎麼才能阻止與吐蕃的和親?”李愔在外面淋雨受了風寒,這時感覺腦子裡亂糟糟的,太陽穴也漲的生疼,根本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只得向李恪求助。

不過他的這個問題卻把李恪也問住了,因爲在他看來,無論從哪方面來看,與吐蕃和親都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所以李恪低頭思考了半晌,最後還是無奈的說道:“六郎,我不知道你爲何會對吐蕃抱有如此大的戒心,不過從父皇的角度來看,無論以後和吐蕃是戰是和,現在對其也只能安撫,畢竟從去年開始,大唐一連滅掉了高句麗和高昌,又重創了西突厥,雖然因爲你的緣故,使得國庫十分充盈,但是別忘了,打仗不但是拼後勤,也是對軍隊的大量消耗,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年,我大唐很可能不會再有什麼大的戰事!”

李恪對當前局勢分析的十分清晰,的確,大唐經過連番大戰,就算是國庫有錢,但是國內儲存的物資都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甚至國內的物價都開始上漲,若是再打下去,很可能會因爲物價過高,而引起國內的不穩。

李愔聽完之後,感覺頭兩邊的太陽穴更漲了,同時腦子裡像是過火車似的嗡嗡作響,甚至全身都感覺一股寒意逼近,看樣子淋雨受的風寒要加重了。

這時李恪也發現了李愔的異樣,伸手摸了摸他的額頭,結果發現有些燙手,同時李愔臉上也泛起一種不自然的潮紅,當下再也不敢耽擱,直接叫高重把王府裡的御醫叫來,趕緊給李愔診治。

等御醫給李愔開過藥後,內宅的文心纔得到消息匆匆趕來,指揮着府中下人安置好夫君後,然後又讓高重代自己謝過李恪,並送對方回府,然後這才親自熬藥喂李愔服下。

“文心,千萬不要讓惜君來,我這是感冒,會傳染的!”李愔都快被燒糊塗了,也沒想文心是不是能聽懂感冒是什麼病,閉着眼睛有氣無力的說道。

“夫君放心,惜君姐姐現在身子金貴,我早就讓人通知她不要來了!”文心現在已經有了幾分大婦的風範,雖然因爲李愔生病而有些慌亂,不過倒也處理的面面俱到,十分有條理。

“那就好,那就……”李愔聽後心中一鬆,嘴裡咕噥了一陣,就此慢慢的睡着了。

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李愔這次就應了這句話,下午才發的病,晚上就已經十分嚴重了,身上燒的像是塊烙鐵一般,全身的皮膚都泛着一種不自然的紅色。看到這種情況,文心嚇的方寸大亂,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幸好經文兒提醒,急忙派人把孫思邈請了過來,結果對方看到李愔的這種情況卻反常的呵呵直笑,然後派人取來消毒用的酒精,把李愔脫光了再用酒精擦拭,以此來降低李愔的體溫。

這種辦法還是前幾天他與李愔閒談時,聽對方聊起過的,沒想到今天就用到了李愔身上,因此這也讓孫思邈感嘆世事之奇妙。

隨着酒精的蒸發,果然讓李愔的體溫降了下來,然後孫思邈又將之前御醫開的藥方做了一點修改,熬好後給李愔灌下,果然大起作用,李愔的體溫再也沒有出現大的反彈。天還沒亮,李世民帶着剛出月子的楊妃就來齊王府看兒子,結果看到李愔已經沉沉睡去,而且又聽了孫思邈說病情已經控制住後,這才放下心來。

而這時楊妃也顧不得對文心的不滿,拉着她的手囑咐了半天,無非就是讓她好好照顧李愔之類的話,最後楊妃才依依不捨的回宮,畢竟宮裡還有一個小升平要她照顧。

李愔的這場病來的實在是太巧了,冬運會的事暫且不說,李恪可以找人頂上,可是對於阻止吐蕃和親的事,卻一下子耽擱下來。而就在李愔病倒的第三天,李景恆卻忽然帶着一個小丫頭哭着找上門來!未完待續)

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704章 政變第411章 忐忑的李治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143章 軍紀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745章 遷都?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326章 遭遇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570章 救命的鯨魚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580章 偶遇玄奘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241章 二堂叔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114章 王傅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687章 搶人第552章 招攬舊部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186章 玩陰的!我喜歡!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726章 你願意娶我嗎?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12章 有女一帆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150章 李業詡拳打袁天罡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386章 蕭氏與王氏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514章 末羅遊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361章 部落頭人大會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580章 偶遇玄奘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14章 魚吃人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638章 商人阿布第478章 矮黑聯盟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142章 搶銀行?第21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第382章 又要起名第72章 表兄張儉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102章 獻策之人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99章 長安局勢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82章 財神與楊家
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704章 政變第411章 忐忑的李治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143章 軍紀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745章 遷都?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326章 遭遇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570章 救命的鯨魚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580章 偶遇玄奘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241章 二堂叔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114章 王傅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687章 搶人第552章 招攬舊部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186章 玩陰的!我喜歡!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726章 你願意娶我嗎?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12章 有女一帆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97章 農工商之論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150章 李業詡拳打袁天罡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386章 蕭氏與王氏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514章 末羅遊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361章 部落頭人大會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580章 偶遇玄奘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14章 魚吃人第80章 醫護營裡的重逢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638章 商人阿布第478章 矮黑聯盟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142章 搶銀行?第21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第382章 又要起名第72章 表兄張儉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102章 獻策之人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99章 長安局勢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82章 財神與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