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3章:防範羅馬人

羅馬帝國蠢蠢欲動,有進攻安息帝國的苗頭,從以往的經驗來看,羅馬帝國很快就會發兵了。

畢竟一場規模浩大的戰爭,想要神不知鬼不覺是不可能的,兵馬調動,糧草輜重的調動,都是需要大量的時間的。

羅馬帝國進攻安息,安息的高層雖說憤怒,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不過對安息將士此時的戰鬥力,安息的高層是有着信心的。

面對晉國的時候低下了驕傲的頭顱,不正是爲了讓安息將士的戰鬥力得到提升嗎,不正是爲了讓安息將士在面對戰爭的時候取得勝利嗎?

羅馬將士精銳又如何,到時候安息人會在戰場上讓他們明白,安息將士的兇悍,也是可怕的。

但是在知曉晉國和羅馬的交易後,安息的高層不能淡定了,若是羅馬也裝備了這些作戰利器的話,戰場上的情況就會再次變得難以預料了,羅馬帝國的底蘊是驚人的,安息能夠仿造出三眼神銃,放到羅馬恐怕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不能讓羅馬的使者隊伍從安息離開。”安息王語氣堅定的緩緩道。

“大王,此舉恐怕會讓羅馬方面大舉來犯啊。”有官員擔憂道。

安息王冷哼道:“就算是羅馬使者順利的返回,難道說還能阻止羅馬進犯安息不成?”

衆人沉默了,羅馬帝國這些年來展現出來的野心是可以看到的,更兼羅馬帝國是有着兇悍的實力的,他們在戰爭中所能佔據的優勢是明顯的,往往讓安息帝國付出的是沉重的代價。

即便如此,安息帝國在面對羅馬人的進攻的時候,也不會有絲毫的示弱,他們在戰場上會有着極爲頑強的表現。

這樣的安息,爲羅馬人的進攻帶來的是不少的傷害,畢竟更多的時候安息是防守的一方,會給羅馬人的進攻帶來的是更多的麻煩,更是讓羅馬帝國在這樣的進攻中付出不小的代價。

是故雙方之間的仇怨,越來越深,而今已經達到了苦大仇深的地步。

“大王,冒然挑起戰爭,恐怕會引起一些不好的議論。”阿納多山道:“從斥候傳來的消息看,而今羅馬的使者隊伍一分爲五,恐怕就是察覺到了危險。”

安息王眉頭微皺“一分爲五?既然是在安息境內,想要找到他們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阿納多山道:“若是出動大量的人馬,將會給羅馬人藉口,他們進攻安息,就成了名正言順,這對於我方將士來說,並不是有利的。

“晉國人講究師出有名,這也就是說一場戰爭開始之前,要有正當的理由,這樣的話,軍中將士能夠展現出來更爲兇猛的戰鬥力。”

“按照國相所說,難道說就眼睜睜的看着羅馬人離去?”有官員疑問道。

阿納多山道:“想要消滅羅馬人,不是不可以,但要選擇合適的方法,比如他們的飲水,可能會有毒藥,他們在途中,可能會遭遇賊寇等,但大軍,儘量是不能出動的。”

安息王微微點頭,認可了阿納多山的看法,羅馬使者,代表的可是帝國的顏面,若是冒然出手的話,恐怕會引來不少的麻煩,而神不知鬼不覺的將羅馬人消滅,就算是羅馬人興師問罪,安息方面也是有着推脫的藉口的。

“就以國相所說,命人詳細探查羅馬人的消息。”安息王道。

阿納多山道:“境內的羅馬人是小事,關鍵是如何更好的應對羅馬人隨後會到來的進攻,羅馬人已經準備了數月的時間,進攻安息是必然的。”

安息大將邦納塔沉聲道:“不過是區區羅馬人,如今安息的勇士大量裝備了三眼神銃這樣的作戰利器,更是有國相帶回來的神璃,擊敗他們,輕而易舉。”

邦納塔在安息軍中,可謂是老資格的將領了,正值壯年,勇武有力,爲安息王所器重。

安息王大笑道:“有將軍之言,何愁區區羅馬人的進攻。”

邦納塔得到安息王的稱讚,神色間露出驕傲之色。

阿爾達班的王位是搶奪來的是不錯,但是安息在阿爾達班的手中所展現出來的活力是能夠看到的,最爲重要的是安息將士的裝備得到了很好的提升,這能爲安息將士面對殘酷的戰爭取得勝利帶來更多的可能。

雖說這些作戰利器的背後有着安息人恥辱的付出,但爲了能夠讓安息帝國更加的強盛,一些付出也是值得的。

阿爾達班正在用自己的行爲,逐漸的得到安息人更多的支持。

對戰羅馬帝國,在阿爾達班看來就是他最爲重要的時刻,只要是能夠將羅馬人的進攻順利的擊退,並且取得一場大勝,那麼他在安息帝國的地位將會更加的穩固,就算是有人想要在暗中對他不利,也是要慎重三分的。

軍中將士的擁戴,讓阿爾達班的位置得到了進一步的穩固,而安息高層在許多的事情上,考慮利益的情況是比較多的,想要得到他們的支持,沒有更多的利益是很難的,這也是安息的現狀。

想要如同晉國皇帝那般,有着很強的掌控力,安息王何嘗不想如此呢,只是在安息,一旦有着這樣的舉措的話,之後必然會讓安息的局勢更加的動盪的。

而安息王阿爾達班也沒有破而後立的決心,畢竟在旁邊可是有着虎視眈眈的晉國和羅馬帝國,若是兩方趁機進犯的話,將會帶來的是更多的麻煩,甚至安息都會有覆滅的可能。

強大的貴霜帝國在戰爭中覆滅的事情,可是給了阿爾達班不小的刺激,這說明實力強悍的帝國,當戰爭進行到了一定的地步,他們是能夠覆滅強大的對手的,甚至是讓對手沒有更多掙扎的可能。

在貴霜戰場上,晉國是利用了安息的力量,但晉軍展現出來的進攻能力和進攻手段,纔是贏得戰爭的關鍵。

在進攻貴霜的戰爭開始之前,誰能想到,晉軍竟然能夠直接攻佔貴霜,讓強悍的貴霜帝國承受了覆滅的代價呢。

戰爭所帶來的改變是很多的,無法更爲有效的應對的戰爭中的複雜形勢,無法在承受對方的進攻的時候有着更大的作爲,就必然會讓之後的局勢更加的嚴峻。

晉國的強大,是有目共睹的,而得到晉國支持的安息,能夠讓軍中將士的作戰手段得到更快的提升,更是能夠讓安息帝國在應對羅馬人的進攻的時候,想要取得一場輝煌的勝利了,前後的改變之大,難以想象。

這就是有着雄厚的實力所帶來的信心,如果軍中將士面對敵人的進攻缺乏信心,在戰爭進行之際會有的是更多的恐慌的話,指望這樣的隊伍在戰場上有着更大的成就,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戰爭的殘酷,是毋庸置疑的。

“邦納塔將軍,三日之後,你率領本部將士,前往防範羅馬人可能會到來的進攻。”安息王命令道。

邦納塔急忙領命。

邦納塔爲安息王所信任,這次三眼神銃的裝備,更是以邦納塔爲首,當然,安息高層所分的的三眼神銃也是有着不少的,在作戰的時候,對安息高層的力量,亦是需要有着很多的仰仗的,這也是安息王不敢輕舉妄動的重要緣故。

在安息高層的手中是掌握着不弱的戰鬥力的,當他們感覺到了危機聯合起來的話,將會形成一股強悍的力量,甚至能夠直接影響到安息王的地位。

是故以往的安息王,也是以拉攏分化爲主,讓王室的地位儘可能的穩固。

阿爾達班有着三眼神銃製作的巨大優勢,讓他在與安息高層的交易中會有的是更多的利益,甚至於連三座城池的割讓,都是在安息高層的承受範圍內,足以看出三眼神銃的出現給安息高層帶來的是什麼樣的震動了。

對於安息王的命令,安息的高層沒有發表其他的見解,邦納塔麾下可是有着安息不少高層的力量,但他們更加的清楚,邦納塔不敢胡來,而羅馬人進攻安息的話,是需要有將士上前的。

順利的阻擋羅馬人的進攻,如果能夠有安息王口中的大勝的話,自然是最好的事情。

若能夠攻入羅馬帝國,奪取更多的疆土,劫掠一下富庶的羅馬帝國,這樣的局面,想象一下都會讓人激動莫名的。

羅馬帝國的富庶是不用懷疑的,強大的國力,爲羅馬帝國帶來的是更多的好處,更是讓羅馬帝國搜刮了大量的財富,向來是羅馬人進犯安息,而安息處於被動防守的地位。

如果安息將士取得了成功的話,劫掠富庶的羅馬,必定是讓人期待的事情,到時候安息方面的損失不僅能夠得到快速的補充,更是能夠讓驕傲的羅馬人不敢對安息有着更多的輕視,他們在與安息交往的時候會更加的小心。

這樣一來的話,不讓羅馬人得到晉軍的作戰利器,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只是最近從斥候傳來的消息看,羅馬人的蹤跡,變得飄忽不定,甚至一度出現了失去他們的蹤跡的消息。

這等情況,讓阿納多山的心情不是很好,如果羅馬人順利的離開安息返回的話,那麼羅馬帝國必然會得到的是軍力的提升,當然,礙於對安息的忌憚,他們不會輕舉妄動。

這樣的局面,有利有弊,避免了戰爭,能夠讓安息得到更多的發展時間,這樣的發展時間對安息而言是寶貴的。

但羅馬帝國的實力更加的強盛之後,對安息依舊會有着想法,他們甚至會攻入安息。

到時候安息的處境會更加的艱難,說不定晉國的皇帝也會趁機出手,晉國的皇帝可不是好相與的,若是看到了戰爭會帶來的利益的話,晉國皇帝在選擇出手的時候,肯定不會有更多的猶豫的。

昔日的一場場戰爭,已經足夠說明晉國皇帝在對待戰爭的時候會有的是什麼樣的態度了,縱然是在戰場上會有的是許多的困難,憑藉晉軍的兇悍,是能夠很好的應對的,他們就是戰場上的王者,只要是出現,就會給敵軍帶來的是更多的失敗,甚至會讓對方承受的是覆滅的代價。

晉國帶來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這讓安息王迫不及待的想要擊敗羅馬軍團,最好是能夠攻入羅馬腹地,一方面是彌補戰爭帶來的損失,另一方面是能夠讓安息得到更多的發展時間。

晉國一旦得到了足夠的發展時間,晉國的大軍,或許會再次行動的,到時候晉軍的目標,或許就會是安息帝國。

當安息的高層對晉國有着更爲深入的瞭解之後,他們對晉國會有的是更多的忌憚,而不是說以平常的心態與晉國交往,更不能以平等的姿態。

晉國的商人在來到安息之後,可得到更多的保護,放到晉國與安息之間的爭鬥沒有開始之前,晉國商人想要享受到這樣的待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國相可知道羅馬人發生了什麼?”阿爾達班將目光投向了阿納多山。

在安息境內的羅馬使者隊伍, 不能及時的找到,情況就有些超乎控制了,一方面安息的高層是比較矛盾的,襲擊羅馬使者隊伍的話,就意味着會和羅馬帝國徹底的交惡,甚至會直接引來的是羅馬帝國的進攻。

而不攻擊羅馬的使者隊伍的話,他們攜帶的作戰利器,會給羅馬的軍力提升帶來的幫助是很大的,這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安息的穩定。

這樣的矛盾心理下,讓安息王不能下定決心剿滅羅馬使者隊伍。

阿納多山搖了搖頭“大王,羅馬人似乎是察覺到了什麼,正在極力的躲避,他們晝伏夜出,想要準確的找到他們的位置,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不過當前他們依舊在安息境內,只要大王下定決心,臣有信心將其剿滅。”

安息王道:“此事不能過於魯莽,既然羅馬人還在,那就一切好說,沒有本王的命令,不得隨意出手,讓斥候小心一些,不要暴露了蹤跡。”

阿納多山點了點頭。

第1630章:魏延的目標(求訂閱)第6753章:防範羅馬人第2601章:匈奴騎兵第3491章:影響第3942章:乃是爲了讓天下一統也第九十九章:招賢館內第5359章:羅馬帝國的實力真的很強悍嗎?第一零三五章:陳到爲先鋒第3597章:多謝晉軍送箭第3783章:興霸放手去做吧第1379章:曹軍破宛城(上)第4281章:郭嘉見澤庫第3191章:進城(元旦快樂)第八三七章:遇怪人第2035章:劉備欲撤第2396章:蠻人的反擊第2375章:孟獲的條件第3733章:可有好的計謀?第2560章:江東謀劃第3311章:解決第一四二章:大破鮮卑(九)第6355章:壓倒貴霜的最後一根稻草第2979章:調兵遣將第3097章:大軍攻宛城(二)第2136章:勢在必得(求訂閱)第四五四章:出兵河東(求訂閱)第六九七章:海陽城內的震動第5311章:決定拜訪第4388章:國家不可無儲君第4300章:大宛王投降(上)第六七三章:接連敗北第2369章:生擒孟獲第3838章:生擒周泰第3958章:封賞,地形圖第2301章:投降第5677章:百人已登關第5332章:使者入軍中(上)第5128章:抽籤第6157章:城內情況如何了?第3846章:不知丞相如何看待?第6109章:何去何從第4412章:交手第4334章:必須要做出選擇第3717章:張將軍果然好膽色第6270章:畏懼情緒蔓延第2214章:好一個劉大耳第1470章:路遇賊寇第1333章:大軍調動第6734章:安息之人不會放棄第1150章:辛毗出使臧霸第5658章:伴隨着諸多努力的成功第1664章:羌人士卒第4814章:安息帝國第2409章:朵思大王投降第1255章:合練、比試第2860章:決戰江東軍(一)第3398章:不用秦大人過多操心第三二三章:孫策馬超第4019章:跟隨本王殺敵第4086章:左右賢王第1315章:張任第2775章:突破口,許攸第4013章:並非容易之事第4296章:周瑜入城(下)第5717章: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第5925章:多多保重第3463章:關宇之死第2048章:益州軍的兩場勝利第1949章:戰事膠着第4740章:柔弱的反擊第2635章:三日奪取城池第5069章:疑問第5292章:晉國的影響力第一零四九章:全力攻城第5320章:驚人的成長速度第3953章:孫尚香第3977章:一萬五千大軍第6769章:對晉國不得不防第4111章:三千對戰九千第四八七章:霹靂攻聞喜(求訂閱)第五四一章:李儒第5901章:戰鬥方式總歸是凌厲的第八三二章:呂布返幷州第3621章:讓史阿前來第3296章:是朕疏忽了第3820章:紛紛請戰第6193章:一些官員會肆無忌憚第2189章:劉備逃走的三條道路第3171章:夏侯淵隕落(下)第3979章:調兵遣將第二六四章:呂布上陣(求訂閱)第6254章:嚴峻形勢帶來的衝擊第6466章:阿爾達班見郭嘉第六一零章:談妥第八二零章:招攬第5046章:不容有失第4763章:臉色很差第6059章:必定面臨更加危險的局面第6192章:臨危受命,大吏第4464章:必須要採取相應的策略
第1630章:魏延的目標(求訂閱)第6753章:防範羅馬人第2601章:匈奴騎兵第3491章:影響第3942章:乃是爲了讓天下一統也第九十九章:招賢館內第5359章:羅馬帝國的實力真的很強悍嗎?第一零三五章:陳到爲先鋒第3597章:多謝晉軍送箭第3783章:興霸放手去做吧第1379章:曹軍破宛城(上)第4281章:郭嘉見澤庫第3191章:進城(元旦快樂)第八三七章:遇怪人第2035章:劉備欲撤第2396章:蠻人的反擊第2375章:孟獲的條件第3733章:可有好的計謀?第2560章:江東謀劃第3311章:解決第一四二章:大破鮮卑(九)第6355章:壓倒貴霜的最後一根稻草第2979章:調兵遣將第3097章:大軍攻宛城(二)第2136章:勢在必得(求訂閱)第四五四章:出兵河東(求訂閱)第六九七章:海陽城內的震動第5311章:決定拜訪第4388章:國家不可無儲君第4300章:大宛王投降(上)第六七三章:接連敗北第2369章:生擒孟獲第3838章:生擒周泰第3958章:封賞,地形圖第2301章:投降第5677章:百人已登關第5332章:使者入軍中(上)第5128章:抽籤第6157章:城內情況如何了?第3846章:不知丞相如何看待?第6109章:何去何從第4412章:交手第4334章:必須要做出選擇第3717章:張將軍果然好膽色第6270章:畏懼情緒蔓延第2214章:好一個劉大耳第1470章:路遇賊寇第1333章:大軍調動第6734章:安息之人不會放棄第1150章:辛毗出使臧霸第5658章:伴隨着諸多努力的成功第1664章:羌人士卒第4814章:安息帝國第2409章:朵思大王投降第1255章:合練、比試第2860章:決戰江東軍(一)第3398章:不用秦大人過多操心第三二三章:孫策馬超第4019章:跟隨本王殺敵第4086章:左右賢王第1315章:張任第2775章:突破口,許攸第4013章:並非容易之事第4296章:周瑜入城(下)第5717章: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第5925章:多多保重第3463章:關宇之死第2048章:益州軍的兩場勝利第1949章:戰事膠着第4740章:柔弱的反擊第2635章:三日奪取城池第5069章:疑問第5292章:晉國的影響力第一零四九章:全力攻城第5320章:驚人的成長速度第3953章:孫尚香第3977章:一萬五千大軍第6769章:對晉國不得不防第4111章:三千對戰九千第四八七章:霹靂攻聞喜(求訂閱)第五四一章:李儒第5901章:戰鬥方式總歸是凌厲的第八三二章:呂布返幷州第3621章:讓史阿前來第3296章:是朕疏忽了第3820章:紛紛請戰第6193章:一些官員會肆無忌憚第2189章:劉備逃走的三條道路第3171章:夏侯淵隕落(下)第3979章:調兵遣將第二六四章:呂布上陣(求訂閱)第6254章:嚴峻形勢帶來的衝擊第6466章:阿爾達班見郭嘉第六一零章:談妥第八二零章:招攬第5046章:不容有失第4763章:臉色很差第6059章:必定面臨更加危險的局面第6192章:臨危受命,大吏第4464章:必須要採取相應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