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刺

當見識過了刑天軍的軍容和軍紀之後,這些前來趕考的士子們也越發覺得心中有底了,雖然他們中絕大多數人並不知兵,但是隻要長着倆眼,就能看得出刑天軍的兵馬,絕對是精兵,和他們見過的官軍相比,孰強孰弱他們還是分得清楚的,而且他們眼睛也不瞎,沿途途經刑天軍控制區的時候,也看到了在刑天軍大多數控制區之內,局勢很是平靜,大批農田開始有農民在田中耕作,各地都有巡邏的兵馬,在維持地方的治安,相比一下以前刑天軍沒到這裡的時候,現在刑天軍的控制區可以說是相當的穩定,而那些來自刑天軍控制區之外的士子們,則更能清晰的感受到這裡的不同。

刑天軍雖然被朝廷罵爲賊軍,可是表現出來的卻非常正規,絕少聽說有刑天軍兵將擾民的情況,各地的刑天軍的人馬,都很是規矩,和百姓相處的比較融洽,老百姓也不像以前那樣,看到兵馬,不管是誰的,都立即逃竄,越是看到官軍,跑的越快,相反在刑天軍的轄地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刑天軍的巡邏人馬一經出現,總是能吸引到百姓的歡呼,田間正在忙碌的百姓,也往往會直起身子,帶着笑對着路上出現的刑天軍的人馬遠遠的揮手致意,老百姓不怕他們,還歡迎他們,便可見刑天軍是相當得人心的。

這些方面上刑天軍和官軍一比,各地的官軍名聲可就差遠了喲!誰沒聽說過匪過如梳、兵過如剃的說法呀!官兵很多時候禍害起來老百姓,比匪盜還要殘暴,殺良冒功是常事,各地老百姓對其都避如蛇蠍一般,老百姓不待見官軍,官軍想要打贏刑天軍,基本上就沒多少指望。

看罷了這些情況之後,前來應試的士子們便越發安心了許多,於是紛紛開始安下心,在分配給他們的宅院之中讀起了書,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嘛!畢竟刑天軍第一次開科取士,誰也不知道他們會出什麼樣的考題。

不過到了十二月的時候,士子們也得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這一次主試之人,並不是刑天軍的官吏,而是先前朝廷的舊吏,早年的南京兵部尚書呂唯祺。

這呂唯祺當年在刑天軍攻破洛陽城的時候,正好致仕回家休養,在刑天軍攻打洛陽城的時候,曾經陪同城中官吏們協守洛陽,城破之後被刑天軍擒獲,肖天健念在呂唯祺是個比較清廉的官的面子上,善待於他,並沒有殺掉他和他的家人,反倒對其及其家人妥善安置,而呂唯祺起初是痛恨刑天軍和肖天健的,城破之後本想殉死以報效朝廷對他的恩遇,可是家人看的緊,幾次都沒有死成,漸漸的也就不再想死了。

但是他也不肯答應復出爲肖天健做事,整日呆在家中看書習字作畫,倒是也清閒的很,不過時間一長,他也耐不住性子,開始偶爾出門走動一下,出城散散心,雖然他在編管監視之中,可是肖天健下令只要他不跑,便不要限制他的行動,讓他只管到處走走看看也好。

隨着呂唯祺出門走動到處看罷了之後,見到的是洛陽周邊的百姓在刑天軍的治理之下,很快開始安定了下來,福王的田產也被基本上分配給了失地的百姓們,重新復耕了起來,到處都開始恢復起了欣欣向榮的景象,而刑天軍的兵將們也軍紀森嚴,根本不似一般流寇那樣,去禍害百姓,官吏們也十分清廉能幹,對待百姓很是不錯,百姓的日子可以說是在刑天軍的治理之下越來越好,地方的盜匪也在刑天軍的打擊之下基本上消聲滅跡,許多地方甚至可以說到了夜不閉戶的程度,就連洛陽城之中的商賈也開始漸漸的多了起來,重新變得開始繁華了起來,黃河碼頭上更是開始出現絡繹不絕的商船,將貨物運入或者運出,如果不是親歷了洛陽城被破的那一幕的話,呂唯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於是回到府上之後哀嘆了一聲,嘆息道:“這天下恐怕真的要變了!如果肖刑天照此下去,將盡得天下民心,大明……完了!”

之後,在呂唯祺的默許之下,他的兩個兒子後來都加入了刑天軍,當了刑天軍的文吏,並被肖天健重用,一個放到了歸德府做事,一個放到了南陽府做事,都是不小的官員,到了這個時候,呂唯祺也沒什麼好說的了,雖然以年紀爲由,還是不肯在刑天軍管轄之下出仕爲官,可是也開始消退了對刑天軍的敵意。

這一次肖天健要在武昌府開科取士,因爲李進德名聲不彰,怕坐鎮不住,所以在主試之人的人選上,最終肖天健想到了呂唯祺,便派人前往洛陽府請呂唯祺出山來坐鎮這次的開科取士之事。

呂唯祺得知消息之後,先是拒絕,但是何乃兩個兒子都親自去找他遊說,最終考慮到兩個兒子以後的仕途,還是無奈的答應了下來,在洛陽收拾了一下,在一個兒子的陪同下,又由洛陽的牛金星爲其配備了一支護衛,幾輛大車,護送着他朝武昌而來。

到了襄陽之後,他改乘船走漢水到了武昌,沿途他又看了不少刑天軍控制的地盤,眼見着曾經殘破不堪的河南,現如今在刑天軍的控制之下,不但人口得以了大量的恢復,各種民生也都開始大幅度的恢復,雖然老天不作美,時不時的還是會出現大旱的情況,但是在各地刑天軍的文吏主導之下,各地百姓被組織起來,開挖溝渠疏通河道,建造水車等等,將河水引入田中灌溉,並沒有像以前河南大旱時候那樣,老百姓的田中出現顆粒無收的情況。

特別是刑天軍這幾年間,在轄地之中大面積的推廣相比於其它作物高產的紅薯之後,使得農田的畝產糧食相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雖然紅薯有些人吃不慣,但是畢竟能養活人,可以讓人吃飽肚子,這個時候,能吃飽飯,已經對百姓來說,是非常大的奢侈了,還能追求什麼呢?如此一來,便大大彌補了河南糧食產量的不足,使得大旱之年,也沒有能再在河南一帶造成大面積的饑荒,刑天軍能做到這一點,確實是難能可貴了,呂唯祺在南下武昌的時候,看的是連連點頭,越發篤定的認爲這天下朱家恐怕真的要坐不住了!

貳臣?貳臣就貳臣吧!他這把老骨頭能爲天下百姓再做點事也就滿足了,到了這會兒呂唯祺已經不想那麼多了,反正他的家人都已經在肖天健治下當了順民了,這朝廷顯然是翻不過來身了,於是乎呂唯祺這個老頭便來到武昌城,當上了這次的刑天軍第一次科考的主試官。

呂唯祺能當上當時南京兵部尚書,說明是很有點本事的人,而且早年名氣也相當不小,有他出面坐鎮來主持這次科考,士子們便更是服氣了許多,也沒人再小瞧刑天軍的能力了,想想大明這麼大的南京兵部尚書都轉身爲刑天軍做事了,他們還怕個屁呀!幹吧!

對於這一次的開科取士之事,肖天健也傾注了很大的心力,在呂唯祺到來的時候,他親自到碼頭相迎,並且將其安置在了武昌府以前的布政司衙門之中,對呂唯祺可以說是十分尊重,兩人再次見面的時候,都不由得感慨萬千,呂唯祺到了這會兒,也不堅持什麼了,在碼頭上對肖天健跪拜施禮,讓肖天健忙不迭的將他攙扶了起來,連說不敢當,親自攙扶着他送他坐轎,騎馬陪着他入城。

呂唯祺一到武昌城,於是便立即投入到了準備之中,和李進德閉門詳談了一整天,最終在肖天健的參與之下,定下了考試的題目。

而肖天健爲了安撫這些士子們,幾次前往士子們的住處探望這些士子們,讓士子們也非常震驚,同時又覺得受寵若驚,他們萬沒有想到,肖刑天這個人居然還這麼平易近人,而且生的賣相居然還這麼好,而且還會百忙之中,來探望他們,於是一個個感激涕零,圍着肖天健拜謝不已,倒是嚇壞了鐵頭這幫近衛們,要知道這裡聚集的士子們,可都是天南海北過來的,誰知道他們之中會不會有朝廷派來的殺手刺客,肖天健這麼大大咧咧的走到他們之中,一旦有人趁機發難的話,他們救援都來不及,所以一個個如臨大敵一般的圍在肖天健身邊,生怕出了什麼事情。

可是越是怕什麼越來什麼,果不其然在肖天健巡視到一座安置士子的宅院的時候,正在和一羣應試的士子在閒聊,對士子們宣揚他的想法和理念的時候,引得士子們發出一陣陣的歡呼,肖天健不但着重說了他的治國理念,而且還重點說了有關建奴的事情,表示一旦他有朝一日取得天下,就必將關外的建奴給徹底剿滅,收復遼東乃至是整個蒙古,都要拿到漢人的手中,從此將永絕外患,再也不讓大漢民族受到外虜的侵害。

聽到這裡,士子們更是羣情激動,紛紛稱好,可是也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間從士子的人羣之中,閃電般的衝出了一個人,此人普通士子打扮,看上去文文弱弱,誰也沒有想到他會是一個刺客,而且身手極爲敏捷,手中持着一把泛着藍光還有點綠色的利刃,眼神之中閃爍着一種瘋狂的神色,直朝肖天健撲了過去,持刀之手,閃電一般的便刺向了肖天健的咽喉……周邊響起了一片驚呼之聲。

第3章 重編2第28章 定策第190章 追責第166章 吳三桂第95章 寨門之戰第122章 不是結束的結束第165章 應對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41章 事有反常必爲妖第215章 降將建功第215章 降將建功第213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83章 無奈就範第125章 覲見第12章 火牛衝陣第70章 親人相見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7章 潛入第67章 步騎對陣2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158章 鬥智第88章 醫護隊第82章 波濤洶涌第150章 全勝第191章 叔侄密議第76章 受降第226章 班底2第138章 南方戰前準備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56章 再次失利第29章 挑釁第189章 殺福王第85章 初會牛金星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162章 不幸言中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7第183章 皇帝乞討第28章 填鴨式訓練法第132章 屋檐之下唯有低頭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74章 胸甲第63章 局面轉換第105章 美女秘書團第113章 烏龍第206章 奇兵2第15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3章 成功脫逃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145章 西北終決第140章 紅石山2第8章 都是尿惹的禍第73章 要死要活第111章 最好的防禦便是進攻第214章 罷兵第57章 亡命一擊第29章 再戰石橋第11章 忠臣赴死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10章 靈機一動第71章 拋車第17章 寧遠陷落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60章 反目成仇第11章 莫名其妙第177章 貓哭耗子第189章 殺福王第37章 殺降第178章 盧氏之危第156章 將錯就錯第50章 火器第99章 借題發揮第21章 複合手雷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103章 無奈的放棄1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92章 不宣而走第185章 海貿集團公司第127章 攻澠池徵汝州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76章 僱傭關係第43章 去意第96章 奮起餘勇第56章 石橋攻防戰6第26章 奇襲澠池第11章 莫名其妙第71章 喜訊連連第20章 絕地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83章 參謀部第59章 火藥困局第236章 大閱兵3第214章 飛速發展第141章 新兵第198章 鑄幣第49章 互通有無第121章 炮灰第133章 朝議2第174章 好消息
第3章 重編2第28章 定策第190章 追責第166章 吳三桂第95章 寨門之戰第122章 不是結束的結束第165章 應對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41章 事有反常必爲妖第215章 降將建功第215章 降將建功第213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83章 無奈就範第125章 覲見第12章 火牛衝陣第70章 親人相見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7章 潛入第67章 步騎對陣2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158章 鬥智第88章 醫護隊第82章 波濤洶涌第150章 全勝第191章 叔侄密議第76章 受降第226章 班底2第138章 南方戰前準備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56章 再次失利第29章 挑釁第189章 殺福王第85章 初會牛金星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162章 不幸言中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7第183章 皇帝乞討第28章 填鴨式訓練法第132章 屋檐之下唯有低頭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74章 胸甲第63章 局面轉換第105章 美女秘書團第113章 烏龍第206章 奇兵2第15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3章 成功脫逃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145章 西北終決第140章 紅石山2第8章 都是尿惹的禍第73章 要死要活第111章 最好的防禦便是進攻第214章 罷兵第57章 亡命一擊第29章 再戰石橋第11章 忠臣赴死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10章 靈機一動第71章 拋車第17章 寧遠陷落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60章 反目成仇第11章 莫名其妙第177章 貓哭耗子第189章 殺福王第37章 殺降第178章 盧氏之危第156章 將錯就錯第50章 火器第99章 借題發揮第21章 複合手雷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103章 無奈的放棄1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92章 不宣而走第185章 海貿集團公司第127章 攻澠池徵汝州第207章 破釜沉舟第76章 僱傭關係第43章 去意第96章 奮起餘勇第56章 石橋攻防戰6第26章 奇襲澠池第11章 莫名其妙第71章 喜訊連連第20章 絕地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83章 參謀部第59章 火藥困局第236章 大閱兵3第214章 飛速發展第141章 新兵第198章 鑄幣第49章 互通有無第121章 炮灰第133章 朝議2第174章 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