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七寸

十二月的京城,溯風猛烈,淒厲狂吼。入冬的一場大雪,在皇子胤禎(胤褆)歷經的半個月後,突然席捲整個京城,紛飛的大學似乎在爲這位正值盛年的將軍喝彩,咆哮的被封似乎在爲這位天之驕子內心裡的雄心壯志吶喊。

紫禁城——永和宮內

德妃眉飛色舞的跟五六個媳婦拉扯着閒話,不過話裡不論怎樣說,左右不過胤禎二字,把他是誇了又誇,彷彿現在已經看見了胤禎意氣風凱旋而歸的場景。

慧珠挨着李氏坐在下,對面是胤禎的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上暖炕上坐着的是一臉喜色的德妃,和兩側邊的烏喇那拉氏、完顏氏二人。

慧珠聽着德妃又說回了原話,眉梢間有些倦倦的,提不起一點興致。上月十五來請安時德妃就說了好一上午胤禎的事,起初還覺新鮮,她也就耐着性子聽了。後面又來了一次,,德妃卻仍撿着童言的話說了半天,這也就罷了;不想今日來請安,說的還是這些。如是,慧珠面上佯裝成一幅聽的正盡興的表情,新下卻也有寫神遊了。

這時,德妃突然笑呵呵的看向慧珠,說道:“弘曆離宮已半個多月了,本宮怪想他的,剛個兒吩咐了人去上書房傳話了,讓她下了學,就過來用晌午飯吧。”慧珠乍一見衆人都向她看來,忙打了精神,回道:“不用管他了,他下學都午時快過了,可不能讓娘娘和福晉們等他。”

自弘曆因打鬧被東回去後,親疏遠近下,慧珠開始尊稱德妃爲“娘娘”,德妃也跟着笑應。

德妃不在意的笑道:“沒事,不過就是晚半個時辰進食,本宮這時間還等得,你們說可是?”德妃都說了,自然有人附和。李氏見德妃這樣寵着弘曆,心裡不免又添酸意,嘴上卻是捧着德妃到:“還是額娘最疼孫兒,到底是咱們做媳婦不知事,不如額娘心疼小輩。”

完顏氏不大喜歡李氏,從以前李氏得寵時,就覺得李氏目中無人,恃寵而驕,現在被年氏取代了,又處處逢迎拍馬,甚爲不屑。不過慧珠給人感覺卻淡利多了,也順眼些不由多幾分好感;且康熙帝又有些寵愛弘曆,若再過上幾年,弘曆封爲世子的可能,明顯不李氏之子弘時機會大多了。這般,完顏氏心下稍一計較,高低上下立竿見影,遂也誇獎道:“弘曆那孩子長得機靈,人又聰明伶俐,莫說是額娘了,就是我也喜愛他那樣的,恨不得他就是我生的一樣,不過這也是小嫂子爲人妥當,教的好。”

慧珠忙謙虛道:“十四福晉您過譽了,妾爲人粗實,就是個沒有遠見的小婦人,哪教的了人呢?再說弘曆也沒您說得那好。”烏喇那拉氏打趣道:“鈕軲祿妹妹就是個謙遜人,只是你的好,咱們都是看在眼裡的,妹妹可是推諉不了的。”衆人各自歇下心思,順着話說笑起來。

又說了會話,宮女進來稟話,到弘曆他們還有小半個時辰就可以下學,德妃沉吟了下,吩咐道:“時辰也差不多了,去置飯吧。”宮女應聲退下。至小半個時辰之後,宮女太監魚貫而入,擺上了碗碟吃食,弘曆、弘晝哥倆和完顏氏的嫡幺子弘日豈,也下學過來用午飯、

正殿外,宮女太監請安聲猶在,弘曆等三人已健步如飛的進了殿來,單膝跪地請安道:“孫兒弘(歷、晝、日豈)給瑪麼請安,瑪麼吉祥。”德妃笑眯了眼睛,連道了三聲“好”,接着忙是朝弘日豈招手道:“跑這快做什麼?雪天路滑,當心着點。來,外面冰天雪地,凍手凍腳的讓瑪麼給你捂捂手。”說着已經親手爲弘日豈撣掉了身上濺的雪花,又拉過她的手,不停地給搓擦着。

不約片刻,德妃又似覺察不對,忙擡頭責怪道:“一個二個都沒個眼色,還不快打了熱水,給弘曆阿哥他們淨面捂手,若是冷着了本宮的寶貝孫兒,你們可賠得起。”殿裡伺候的宮女太監肩膀一縮,忙唯唯諾諾的應了。

慧珠看着膩在德妃懷裡的弘日豈,十歲大的年紀,長得倒是十分的出衆。只是一看便知是個被寵壞的小孩,眼裡透着蠻橫霸道。想到這,慧珠搖了搖頭,暗自嘲諷道:不過是幾年前,他和弘曆打過架,倒讓自己給記着了。

李氏順着慧珠的木管看去,深深一笑,附耳嘆道:“唉,額娘素來疼愛十四弟現在孫子輩中,看來也只有十四弟的嫡幺子纔是額孃的心尖尖,寶貝疙瘩呢。”慧珠回了一笑,低聲說道:“手心手背都是肉,娘娘自是都疼。”聽後,李氏眉毛一挑,似笑非笑的睨眼瞅着慧珠,卻沒出聲。

未幾,弘曆他們收拾停當,衆人移至偏殿上了食桌。隨後,衆媳婦兒孫兒陪德妃用完午飯,又說了會閒話,要告辭離開,德妃說道:“鈕軲祿氏,本宮知道你針線好,想給你說幾個花樣,讓你幫本宮繡繡,也好讓弘曆再陪陪本宮,可行?”慧珠掩下心中詫異,笑應道:“全是娘娘看的起妾,是妾的福氣,妾還歡喜不過了。”衆人心如明鏡,知德妃有話要說,便識趣的先行離開。

德妃打了秦海帶弘曆下去玩耍,又屏退左右,方親熱的拉過慧珠坐到自己的身邊,似交心道:“好孩子,本宮知近一年來,委屈你了。寶蓮被燙傷了,受罰的確是你這個額娘,心裡不好受吧。”慧珠忙道:“娘娘,妾不委屈,沒照顧好寶兒,是妾的責任。”德妃長嘆一聲:“你要叫本宮娘娘,本宮也不勉強你,知道你心裡氏敬本宮的就行了。”

慧珠不知德妃這話何意,不敢隨意做聲。

德妃看了眼慧珠,另尋了話題道:“你孃家兄弟上兩月時,被調到廣州那富庶的地方,還連升三級,可是?”慧珠一聽,錯愕的擡望着德妃。

德妃拍了拍慧珠的手,安撫的笑道:“別嚇着,這事還是聽本宮同調去廣州的孃家內侄兒說的,方纔知道的。”話稍一停頓,語帶深意的道:“老四那人就是面上冷了些,不大會說話,其實還是個知冷知熱的人。現下府裡就只有弘曆他們三個阿哥,撇開弘晝不提,這由子憑母貴的說法,弘曆、弘時可是相當的,只要另一個沒有阿哥,光憑萬歲爺對弘曆的寵愛,弘曆將來定有大出息。”說完,雙眼瞬間變得銳利非常,似能直接看進人心底般。

慧珠面不改色的受着德妃的打量,心裡卻是起伏甚大。不明德妃爲什麼會突然提到這一點上,雖然自弘時納秀女後,便可知世子冊封之事也就是幾年間的事,可這事由德妃來提就有些奇怪了,還是一副交心的模樣對她提起,就更奇怪了。

心思極快的翻轉着,還未想出頭緒,只聽德妃嘆息道:“你呀,就是孃家沒有說的上話的人,若是底氣足些,你母子二人的風光不止如此。好在其他人雖孃家硬氣些,幸在沒有孩子……唉,還是讓弘曆早些的了爵位的好,畢竟老四也是快四十的人了。”

慧珠聽德妃這樣說,心裡已經猜到是什麼事了,胤禎率領大軍援藏,四川挨在西藏南邊的,勢必需要四川總督年羹堯的支持,且昨年前京裡就在盛傳年羹堯升遷,是於對西藏用兵的原因,現在德妃如此說話,豈不是與這事有關,若弘曆被朝廷封了世子,就斷了年家的想頭;或是年氏一直未有生育,亦是斷了年家的想頭。

想到這裡,慧珠心裡驚慌,更不敢隨意答話,免得在此事上惹上一身腥,她德妃身居高位無需擔責,可自己卻沒有德妃如此身份勢力。

德妃滿意的看着慧珠雖然極力隱瞞着自己的驚異,可神色間終是不自然,便知慧珠是聽進她說的話了。如此,德妃素來是個有心計的,甚至點到即止的含義,也不多說,又恢復了先會的慈愛,拉着?慧珠扯了半晌閒話,方讓慧珠母子離宮告辭。

冬天日短,從宮裡出來,坐上回府的馬車時,天黑沉了下來,被封隨着殘陽西斜,也越刮越緊,就算坐在放着炭盆,鋪着厚褥子的馬車裡,也能感到一股冷意襲來。

慧珠聽德妃這樣說,心裡已經猜到是什麼事了,胤禎率領大軍援藏,四川挨在西藏南邊的,勢必需要四川總督年羹堯的支持,且昨年前京裡就在盛傳年羹堯升遷,是於對西藏用兵的原因,現在德妃如此說話,豈不是與這事有關,若弘曆被朝廷封了世子,就斷了年家的想頭;或是年氏一直未有生育,亦是斷了年家的想頭。

想到這裡,慧珠心裡驚慌,更不敢隨意答話,免得在此事上惹上一身腥,她德妃身居高位無需擔責,可自己卻沒有德妃如此身份勢力。

德妃滿意的看着慧珠雖然極力隱瞞着自己的驚異,可神色間終是不自然,便知慧珠是聽進她說的話了。如此,德妃素來是個有心計的,甚至點到即止的含義,也不多說,又恢復了先會的慈愛,拉着?慧珠扯了半晌閒話,方讓慧珠母子離宮告辭。

冬天日短,從宮裡出來,坐上回府的馬車時,天黑沉了下來,被封隨着殘陽西斜,也越刮越緊,就算坐在放着炭盆,鋪着厚褥子的馬車裡,也能感到一股冷意襲來。

慧珠聽德妃這樣說,心裡已經猜到是什麼事了,胤禎率領大軍援藏,四川挨在西藏南邊的,勢必需要四川總督年羹堯的支持,且昨年前京裡就在盛傳年羹堯升遷,是於對西藏用兵的原因,現在德妃如此說話,豈不是與這事有關,若弘曆被朝廷封了世子,就斷了年家的想頭;或是年氏一直未有生育,亦是斷了年家的想頭。

想到這裡,慧珠心裡驚慌,更不敢隨意答話,免得在此事上惹上一身腥,她德妃身居高位無需擔責,可自己卻沒有德妃如此身份勢力。

德妃滿意的看着慧珠雖然極力隱瞞着自己的驚異,可神色間終是不自然,便知慧珠是聽進她說的話了。如此,德妃素來是個有心計的,甚至點到即止的含義,也不多說,又恢復了先會的慈愛,拉着?慧珠扯了半晌閒話,方讓慧珠母子離宮告辭。

冬天日短,從宮裡出來,坐上回府的馬車時,天黑沉了下來,被封隨着殘陽西斜,也越刮越緊,就算坐在放着炭盆,鋪着厚褥子的馬車裡,也能感到一股冷意襲來。

慧珠裹緊了身上的貂皮斗篷,將弘曆圈在襯裡翻毛皮的斗篷內,頭腦裡清晰的回想着德妃的話,不由越想越位心驚。不愧是多年在深宮裡浸淫的德妃,抓住一個人的七寸,利用王府婦人想讓自己兒子襲爵的心思,讓她自個兒做手腳,或讓弘曆襲爵,或讓年氏不得生產,從而在年羹堯和胤禛的關係上劃一道裂痕。事後,就算她事蹟敗露,也只是她爲了弘曆襲爵,抑或她嫉妒年氏得寵的原因,嫉妒心起害人,怎麼着也扯不到德妃身上。

慧珠深吐出一口氣,不由感謝她那些模糊不清的前世記憶,若今日換成其他內宅婦人,說不定….

《在清朝的生活》

第57章 抵達第58章 醉酒第81章 賜名(上)第134章 感觸第240章 直白(上)第180章 照顧一百一十二章 惱羞第91章 育兒番外二塵沙之願第47章 應對第164章 雙喜第213章 驚嚇第329章 安氏第277章 年氏(上)第237章 前來第134章 感觸第289章 互退第313章 鳳殞第66章 回京第25章 臘八(二)第240章 直白(上)第144章 溫情第221章 元年第249章 反駁第264章 解封楔子第162章 求事第50章 婚禮第71章 梅逝第149章 事發第249章 反駁第12章 妻妾第105章 上香第250章 初勝第26章 臘八(三)第224章 封妃第90章 遊園第289章 互退第195章 緣由第62章 面聖第44章 回府第326章 悉心第104章 改善第160章 生疏(下)第26章 臘八(三)第215章 賓天第311章 秀女(下)第312章 弘曆第251章 五月第205章 末年第274章 解憂(上)第263章 夢魘第205章 末年第43章 養傷第313章 落幕第319章 繡屏第90章 遊園第214章 後宅第278章 年氏(下)第178章 人來第36章 小產(下)第48章 午後第99章 解釋第217章 冷然第292章 懲治第94章 心思第231章 改變(上)第312章 弘曆第256章 永第25章 臘八(二)第290章 巧遇第105章 上香第117章 家常第284章 凋零(上)第224章 封妃一百一十二章 惱羞第285章 凋零(下)第169章 聲勢(上)第41章 家書第77章 產子第153章 對上第295章 大婚第98章 月荷(下)第30章 夜寵(三)第233章 夜遇第201章 異舉第304章 嫉妒第197章 轉機第167章 冰釋(下)第105章 上香第48章 午後第101章 萬壽(上)一百一十一章 清園第234章 決心第182章 又離第60章 上心第283章 降位第289章 互退第137章 備禮第73章 端午
第57章 抵達第58章 醉酒第81章 賜名(上)第134章 感觸第240章 直白(上)第180章 照顧一百一十二章 惱羞第91章 育兒番外二塵沙之願第47章 應對第164章 雙喜第213章 驚嚇第329章 安氏第277章 年氏(上)第237章 前來第134章 感觸第289章 互退第313章 鳳殞第66章 回京第25章 臘八(二)第240章 直白(上)第144章 溫情第221章 元年第249章 反駁第264章 解封楔子第162章 求事第50章 婚禮第71章 梅逝第149章 事發第249章 反駁第12章 妻妾第105章 上香第250章 初勝第26章 臘八(三)第224章 封妃第90章 遊園第289章 互退第195章 緣由第62章 面聖第44章 回府第326章 悉心第104章 改善第160章 生疏(下)第26章 臘八(三)第215章 賓天第311章 秀女(下)第312章 弘曆第251章 五月第205章 末年第274章 解憂(上)第263章 夢魘第205章 末年第43章 養傷第313章 落幕第319章 繡屏第90章 遊園第214章 後宅第278章 年氏(下)第178章 人來第36章 小產(下)第48章 午後第99章 解釋第217章 冷然第292章 懲治第94章 心思第231章 改變(上)第312章 弘曆第256章 永第25章 臘八(二)第290章 巧遇第105章 上香第117章 家常第284章 凋零(上)第224章 封妃一百一十二章 惱羞第285章 凋零(下)第169章 聲勢(上)第41章 家書第77章 產子第153章 對上第295章 大婚第98章 月荷(下)第30章 夜寵(三)第233章 夜遇第201章 異舉第304章 嫉妒第197章 轉機第167章 冰釋(下)第105章 上香第48章 午後第101章 萬壽(上)一百一十一章 清園第234章 決心第182章 又離第60章 上心第283章 降位第289章 互退第137章 備禮第73章 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