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6、孝武帝死於宮女之手

孝武帝死於宮女之手

在東晉歷史上,幾大家族輪番把持朝廷,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是傀儡,但晉孝武帝卻是個例外。孝武帝親政以後,逼走了謝安,自己獨攬大權,實現了皇權至上。

然而,孝武帝雖然有很強的權力慾,也做過一些有益的事情,但整體素質不高,特別是他沉湎於酒色,喜歡吃喝玩樂,只因爲一句戲言,竟然死在了宮女手裡。真是荒唐可笑。

《晉書》記載,晉孝武帝名叫司馬矅,是司馬昱的第六子。司馬昱生了七個兒子,卻只有司馬曜和弟弟司馬道子存活下來。

公元372年9月,只當了八個月皇帝的司馬昱駕崩,十一歲的司馬矅繼承了皇位,被稱爲晉孝武帝。褚太后再次臨朝攝政,她特別信任和重用謝安。謝安是一代名相,把朝廷治理得很好。

所以,孝武帝什麼都不用操心,只是專心學習。孝武帝的學問很好,尤其擅長書法,他的作品被收入《淳化閣帖》。孝武帝還喜歡作文寫詩,有《孝武帝集》二卷問世,但已失傳了。

公元376年,孝武帝十五歲了,褚太后歸政於帝,孝武帝開始親政。這個時候,前秦強盛起來,屢次進犯東晉,可孝武帝一點也不用擔心,因爲有謝安等人爲他支撐着江山。後來,晉軍在淝水大敗前秦,又乘勝收復黃河以南地區,東晉朝廷更加穩固。

孝武帝不願意大權旁落,開始抓取權力。他知道謝氏家族勢力龐大,功勳卓著,便開始重用胞弟司馬道子,分了謝安一部分權力。淝水大捷之後,謝氏家族聲望達到頂峰,孝武帝更加猜忌和不安,便設法排擠謝家勢力。

謝安不慕權力富貴,見皇帝猜疑,便主動交出權力。不久,謝安、謝玄相繼病死。孝武帝成功收回了皇權,不是因爲他賢明英武,而是由於謝安有濃厚的名士情結,主動讓權所致。

晉孝武帝順利恢復皇權,親自處理政務,“親覽萬機”,很想有一番作爲。東晉自建立以來,多數時候是大家族控制朝廷,孝武帝掌權以後,開始削弱士族門閥的勢力,大力提拔平民寒士,用以鞏固皇權。

晉孝武帝不像他父親司馬昱那樣熱衷玄學,而是崇尚儒學。他建立孔廟,奉祀孔子,加封孔子後裔,提拔儒生。孝武帝還恢復國學,設立國子學,後來演變爲國子監,成爲歷代的最高學府。孝武帝爲儒學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晉孝武帝還喜歡佛學,信奉佛教。他修建寺廟,請高僧講法傳教,與僧人關係密切,有些佛教徒得到他的寵信。孝武帝是漢族皇帝中第一個公開信佛的,在他的支持下,佛教有了很大發展。

孝武帝崇尚佛教的名聲傳得很遠,連外國人都知道了。獅子國,就是現在的斯里蘭卡聽說以後,專門派高僧向孝武帝進貢玉佛。據說玉佛像高四尺二寸,玉色潔潤,製作精美,巧奪天工,被譽爲絕品。

晉孝武帝注重發展經濟,鼓勵農耕。他推行賦役改革,取消了按地畝繳稅,改爲按人丁賦稅,服役人員則不交稅,促進了經濟發展。《晉書》說,孝武帝時期,“天下無事,時和年豐,百姓樂業,谷帛殷阜,幾乎家給人足矣。”在這方面,孝武帝是有功績的。

晉孝武帝是依靠弟弟司馬道子,把謝安排擠走的。司馬道子是孝武帝唯一的弟弟,比他小兩歲。在對付權臣方面,兄弟倆利益一致,同心協力,但大權到手以後,二人便產生了矛盾。

司馬道子代替謝安做了丞相,他專權驕橫,培植親信,形成“主相相持”的局面,孝武帝對他越來越不滿意了。幸虧他們的母親李太后從中周旋,兩人的矛盾才暫時沒有爆發。不過,時間久了,兄弟倆必定會同室操戈。誰也沒有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孝武帝突然遇害身亡了。

晉孝武帝私生活糜爛,沉溺酒色,貪圖享樂,放縱情慾。他嗜酒如命,經常喝得酩汀大醉,而且喜歡“長夜之飲”。有時候喝醉了,他舉着酒杯,對天上的星星大叫:“長星,勸你一杯酒。自古以來,哪有萬歲的天子,還是美酒更實惠一些”。

公元396年的一天,孝武帝在後宮與張貴人一起喝酒。張貴人原來是個宮女,特別能喝酒,號稱千杯不醉,因而得到孝武帝寵愛,被封爲貴人,此時年齡已經三十多歲了。

孝武帝與張貴人簡直是一對酒友,他倆推杯換盞,喝得不亦樂乎。孝武帝沒有張貴人的酒量大,不一會就喝醉了。孝武帝喝得醉醺醺的,他盯着張貴人看了半天,開玩笑說:“你老了,越來越不漂亮了,白佔着一個貴人的名位,明天我就廢了你,另找一個年輕貌美的女人”。

張貴人也喝得半醉了,聽了信以爲真,又想到他平日裡亂找女人,荒淫無度,心裡又氣又妒,酒壯美人膽,於是起了殺心。張貴人乾脆把孝武帝灌得爛醉如泥,又灌醉了孝武帝的侍從,然後,召來幾個心腹宮女,用被子把他活活捂死了。孝武帝死時三十五歲,他因爲一句戲言,竟然丟了性命,真是可悲可嘆!

第二天,張貴人謊稱皇帝在睡夢中駕崩。司馬道子聞訊後,心裡又驚又喜,孝武帝之死,他求之不得,因而對此事並沒有深究。張貴人犯下如此彌天大罪,卻沒有被追究,孝武帝算是白死了。

晉孝武帝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司馬德宗,當時十四歲,是個傻子;次子叫司馬文,當時十歲。司馬道子偏偏立了傻子司馬德宗當皇帝,被稱爲晉安帝,他自己把持了朝廷大權。

晉安帝比西晉的傻皇帝司馬衷,還要傻得多,連冷熱都不知道,是個真正的白癡,卻偏偏當上了皇帝,真是咄咄怪事!

歷史有驚人的相似,西晉毀在傻子司馬衷手裡,東晉同樣毀在白癡皇帝手裡。西晉和東晉,都出了傻皇帝,葬送了大好江山,真是悲哀啊!

28、蘇峻之亂重創東晉33、桓溫英雄卻遺臭68、屠胡滅石的冉閔精選9、五胡亂華並不準確52、周處除害終被害31、褚太后三度攝政28、蘇峻之亂重創東晉64、羯人滅匈建後趙44、劉裕崛起控制朝廷56、“囊蟲照讀”的車胤51、吳隱之敢喝貪泉水50、胡威清廉傳美名67、兇殘暴虐的石虎57、鍼灸鼻祖皇甫謐47、竹林七賢非賢士3、司馬父子開創晉朝基業52、周處除害終被害33、桓溫英雄卻遺臭58、古今書聖王羲之4、司馬炎坐享其成當皇帝37、一代名將謝玄65、從奴隸到皇帝的石勒6、杜預滅吳立大功28、蘇峻之亂重創東晉67、兇殘暴虐的石虎60、“桃園耕田”陶淵明精選1、晉朝是個畸形朝代60、“桃園耕田”陶淵明60、“桃園耕田”陶淵明56、“囊蟲照讀”的車胤50、胡威清廉傳美名精選3、 皇后是個醜八怪61、北方形成十六國47、竹林七賢非賢士34、桓溫廢掉晉皇帝精選8、竹林七賢並非賢士20、永嘉之亂西晉滅亡61、北方形成十六國新視角讀晉書 序言和目錄41、刺史興兵朝廷內亂52、周處除害終被害20、永嘉之亂西晉滅亡22、司馬睿南方建東晉62、五胡亂華並不準確44、劉裕崛起控制朝廷71、苻堅推崇漢文化41、刺史興兵朝廷內亂72、漢人王猛助前秦32、何充剛直卻愛佛59、三絕畫家顧愷之7、王濬順江擊建康精選2、西晉的奢靡之風令人乍舌4、司馬炎坐享其成當皇帝64、羯人滅匈建後趙28、蘇峻之亂重創東晉52、周處除害終被害20、永嘉之亂西晉滅亡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64、羯人滅匈建後趙67、兇殘暴虐的石虎精選4、罕見的石崇鬥富54、美男子潘安47、竹林七賢非賢士精選7、東晉又出白癡皇帝68、屠胡滅石的冉閔29、力挽狂瀾的勳臣溫嶠67、兇殘暴虐的石虎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6、杜預滅吳立大功8、晉武帝先明後暗59、三絕畫家顧愷之63、匈奴尊劉邦建漢國21、西晉兩個“奴僕皇帝”13、賈女進宮埋禍根13、賈女進宮埋禍根15、賈女控制傻皇帝24、王敦之亂東晉動盪38、淝水之戰決定歷史走向24、王敦之亂東晉動盪8、晉武帝先明後暗22、司馬睿南方建東晉58、古今書聖王羲之9、西晉大興奢靡之風43、桓氏勢力東山再起36、謝安撐起東晉江山28、蘇峻之亂重創東晉50、胡威清廉傳美名20、永嘉之亂西晉滅亡50、胡威清廉傳美名11、石崇鬥富惹禍端39、孝武帝死於宮女之手47、竹林七賢非賢士16、賈女陷害皇太子新視角讀晉書 序言和目錄75、一代雄主拓跋珪精選8、竹林七賢並非賢士71、苻堅推崇漢文化
28、蘇峻之亂重創東晉33、桓溫英雄卻遺臭68、屠胡滅石的冉閔精選9、五胡亂華並不準確52、周處除害終被害31、褚太后三度攝政28、蘇峻之亂重創東晉64、羯人滅匈建後趙44、劉裕崛起控制朝廷56、“囊蟲照讀”的車胤51、吳隱之敢喝貪泉水50、胡威清廉傳美名67、兇殘暴虐的石虎57、鍼灸鼻祖皇甫謐47、竹林七賢非賢士3、司馬父子開創晉朝基業52、周處除害終被害33、桓溫英雄卻遺臭58、古今書聖王羲之4、司馬炎坐享其成當皇帝37、一代名將謝玄65、從奴隸到皇帝的石勒6、杜預滅吳立大功28、蘇峻之亂重創東晉67、兇殘暴虐的石虎60、“桃園耕田”陶淵明精選1、晉朝是個畸形朝代60、“桃園耕田”陶淵明60、“桃園耕田”陶淵明56、“囊蟲照讀”的車胤50、胡威清廉傳美名精選3、 皇后是個醜八怪61、北方形成十六國47、竹林七賢非賢士34、桓溫廢掉晉皇帝精選8、竹林七賢並非賢士20、永嘉之亂西晉滅亡61、北方形成十六國新視角讀晉書 序言和目錄41、刺史興兵朝廷內亂52、周處除害終被害20、永嘉之亂西晉滅亡22、司馬睿南方建東晉62、五胡亂華並不準確44、劉裕崛起控制朝廷71、苻堅推崇漢文化41、刺史興兵朝廷內亂72、漢人王猛助前秦32、何充剛直卻愛佛59、三絕畫家顧愷之7、王濬順江擊建康精選2、西晉的奢靡之風令人乍舌4、司馬炎坐享其成當皇帝64、羯人滅匈建後趙28、蘇峻之亂重創東晉52、周處除害終被害20、永嘉之亂西晉滅亡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64、羯人滅匈建後趙67、兇殘暴虐的石虎精選4、罕見的石崇鬥富54、美男子潘安47、竹林七賢非賢士精選7、東晉又出白癡皇帝68、屠胡滅石的冉閔29、力挽狂瀾的勳臣溫嶠67、兇殘暴虐的石虎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6、杜預滅吳立大功8、晉武帝先明後暗59、三絕畫家顧愷之63、匈奴尊劉邦建漢國21、西晉兩個“奴僕皇帝”13、賈女進宮埋禍根13、賈女進宮埋禍根15、賈女控制傻皇帝24、王敦之亂東晉動盪38、淝水之戰決定歷史走向24、王敦之亂東晉動盪8、晉武帝先明後暗22、司馬睿南方建東晉58、古今書聖王羲之9、西晉大興奢靡之風43、桓氏勢力東山再起36、謝安撐起東晉江山28、蘇峻之亂重創東晉50、胡威清廉傳美名20、永嘉之亂西晉滅亡50、胡威清廉傳美名11、石崇鬥富惹禍端39、孝武帝死於宮女之手47、竹林七賢非賢士16、賈女陷害皇太子新視角讀晉書 序言和目錄75、一代雄主拓跋珪精選8、竹林七賢並非賢士71、苻堅推崇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