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自找苦吃?

對於這位老先生,他心裡有感激也有好奇。

按理說陸九齡願意指點他的修行,那就是某種意義上的老師了,然而陸九齡卻沒有要收他爲徒的意思,連記名弟子都不是,更不是什麼徒孫。人家就是好心,有空指點他兩句而已。所以桑子明只能按慣例,稱呼對方爲祖師。

即便他現在築基了,還要叫金丹真人師叔,叫元嬰真君師叔祖,叫步虛真君太師叔祖,也應該叫合道真君“太太師叔祖”,與其弄這麼複雜的稱呼,還不如干脆叫祖師呢。

陸九齡正坐在太師椅上在看書,看見他來了,上下打量一眼,淡淡的問道:“你果真開闢兩個世界了?”

桑子明躬身回答:“多謝祖師,弟子僥倖成功了。”

陸九齡又問:“你開闢的璇璣世界有多大?”

他最關心的還是儒門修煉的根基,儒門的根基在於胸中的浩然正氣,需要在璇璣世界中修煉,所以他上來就問這個。

桑子明開闢了六千三百丈的璇璣世界,但他往外說的時候略微壓縮了一點,答道:“啓稟祖師,弟子開闢的胸內世界,大概有四千丈高。”

陸九齡聞言,瞬間瞪大了眼珠子,手裡的書“啪嘰”掉在腿上,然後自覺失態,趕緊又撈了起來。

他心想:“老夫當年開闢了九百丈的璇璣世界,已經算是很大了,沒想到這小子如此妖孽!”

他深吸一口氣,然後又問:“那你開闢的腹內鴻蒙世界有多大呢?”

桑子明見了對方吃驚的樣子,當下更不敢多說了,將數字盡力壓縮了一番,答道:“大約兩千丈餘丈。”

陸九齡一聽,臉色又是一變,伸出手指,微微顫抖,指點着他,道:“你……竟然有這麼好的資質,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天大的麻煩,你知道嗎?”

“祖師,弟子愚鈍,還請您老人家開解。”

“你開闢這麼大的體內空間,準備花多少年時間來填滿靈氣?”

桑子明眨眨眼睛,小心的問道:“祖師,不是說築基的時候,開闢的體內空間,越大越好嗎?”

陸九齡瞪他一眼,道:“凡事有利亦有弊。你開闢的世界大了,固然增添了成長潛力,但是要花費極大的精力來填充!你想想,這麼大的空間,需要多少靈氣來填滿?又需要幾個甲子來錘鍊壓縮?你別忘了,人的壽命是有限的,築基修士最多能活五百年,如果不能在這段時間內結丹,將會化爲一抔黃土!人死都死了,你再上來說,開闢了多大的空間,有意思嗎?”

桑子明無言以對,心裡卻不服氣,覺得天無絕人之路,總會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陸九齡接着說道:“體內空間越大,修煉的難度越高。就像爬山一樣,別人爬百丈高的小山,就能築基圓滿,你要爬四千丈高的山,才能登上山頂。這個過程太艱辛,太漫長了!

正因爲這個原因,所以一般的修士築基的時候,都想讓自己開闢的空間不大不小。

什麼是不大不小呢?平均而言,儒門弟子能有兩三百丈的璇璣世界,就算不錯了;若是好一點,有五百丈高的空間,至少能修煉到元嬰;若有八百丈高,不但仙基穩固,有希望修成地仙,而且修煉的速度比較快。

若是像你這樣子,開闢如此龐大的空間,事情反而麻煩了,不單築基時需要大量的靈氣,而且結丹時,也要耗費比別人多好幾倍的時間。老實說,你這是自找苦吃啊!”

桑子明有點兒灰頭土臉的感覺,他好不容易開闢了很大的空間,沒有得到誇讚,反而被老先生說了一頓。此時他也沒什麼好說的,只能毅然道:“多謝祖師提醒,弟子願盡力而爲。”

略微停了片刻,陸九齡又開口道:“按理說,你開闢了兩千丈的鴻蒙世界,對於仙家來說,也是難得的好苗子,會讓很多大人物搶着收徒。但我是儒門修士,不懂仙家法門,所以不能教你。我只傳你一些儒家的法門,告訴你如何在璇璣世界中,儘快的填滿浩然正氣。”

桑子明趕緊說道:“多謝祖師教誨。弟子是仙文閣弟子,自應修煉浩然正氣。鴻蒙世界先放在那兒,留待將來另作打算,若實在不行只好放棄了。”

陸九齡微微頷首,面上露出一絲笑容,道:“嗯,這想法不錯,昔年我那弟弟,就是這樣做的。”

接着,他開始講如何在璇璣世界中修煉浩然正氣。

“要想盡快的積累足夠的浩然正氣,大約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種是讀書、寫字,就像你平日裡做的,寫出仙文之後,等它充滿了天道靈能,再將其吞下去。這種天道靈能,也就是浩然正氣。

第二種方法是靜坐,跟佛家的打坐類似,道家也有類似的功夫,儒家打坐有獨特的方法,回頭我慢慢跟你說。

第三種方法是呼吸吐納,每天對着巍巍高山,滔滔大河,滾滾紅日,皎皎月華,呼吸吐納,藉以培養浩然正氣。所以很多儒家的修士,都需要出門遊歷,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同時觀瀾天下,從壯麗河山中吸取浩然正氣。你也不能一直待在荒谷城啊!

第四種方法,是多參悟前人留下來的碑文,裡面蘊含着天道正氣,這一點你已經試過了,而且得到不少的好處,對吧?

第五種方法,趁着天下羣儒大祭的功夫,儘可能的獲得天上降下來的甘霖,那是諸位仙帝祖師的賜福,內裡充滿浩然正氣。

第六種方法,儘可能的斬殺鬼修和妖修,力所能及的救助百姓,自古有言,邪不勝正,不殺妖邪,如何能培養正氣?你當謹記之……”

陸九齡洋洋灑灑的說了一番話,總而言之,培養浩然正氣的方法有很多種,靠的是持之以恆,從小事做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日久天長,自然能積累到足夠的浩然正氣。

桑子明側耳傾聽良久,將這些內容,一點一滴都記在心裡。

隨後,陸九齡又花了大半個時辰,給他講如何準備鄉試和會試。

鄉試需要掌握兩千七百個仙文,會試要掌握三千六百個仙文。

桑子明現在掌握的仙文是兩千九百個,要想考中舉人,應該問題不大了,但距離會試的要求還差得比較遠,還剩下七百個仙文沒有學習呢。

按照陸九齡的說法,要想在九個月內,學會七百個仙文,那壓根兒不可能。但是考試都講究運氣,或許輪到會試的時候,出的題目有些偏,用不到那七百個仙文,桑子明不就有希望了嗎?畢竟鄉試的時候,只要在三天內寫出四百字的仙文,會試的時候也只要求在五天內寫一篇千字文,並沒有讓考生將所有的字都寫出來。

對於這一點,桑子明並不是太擔心。一則因爲他已經築基了,神識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學習仙文的速度加快很多;二則因爲,他還留着幾片悟道茶呢,大不了再喝兩壺茶,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這兩年,那位老道士留下的悟道仙茶樹,可是幫了他的大忙了。

那一株悟道茶樹,每年只能採十片葉子,他每隔三個月喝一壺悟道茶,兩年下來還剩下七八片,保留在特製的玉罐中。即便在他的儲物戒指裡,也經常帶着一片葉子,以備出現類似上次琅玡祠中發生的事情。

接下來令桑子明感到詫異的事情出現了。

按照陸九齡的說法,鄉試的時候不但要考仙文,還要考天劍訣;而會試的時候,除了這兩項內容之外,還要考聖箭訣。因爲儒家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對劍術和射箭是有要求的。

儒門以仙文閣爲基礎,仙文閣畢竟是一個修真門派,修真界實力爲王,所以科舉的時候必然包括這方面的內容。如果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那麼仙文閣還怎麼能長存於世呢?

大明國廢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不是上天降下來的旨意,而是儒門百般努力爭取的結果。據說儒門到目前爲止,還擁有四五位地仙,而其餘的門派都只有一兩位地仙,正是因爲這個緣故,儒門才能地位超然,牢牢的掌控大明國。

再進一步說,地仙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着慢慢的修持,一點點進步,最終修成了地仙。

而科舉考試中測試的內容,是儒門長盛不衰的關鍵。因此之故,關於劍術和射箭的測試必不可少,鄉試的時候只有單獨的測試,還不需要彼此交手;到了會試時候,就需要登臺比試了。

得知這些消息之後,桑子明不由得感到有些緊張,因爲他掌握的天劍訣,到目前爲止只有八式,聖箭訣才學了兩式,不光數量少了些,更關鍵的是很少跟人動手切磋,如此一來,到考試的時候會很吃虧。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畢竟太年輕了,缺乏長時間的積累。

一般來說,參加鄉試的人平均年齡在五十歲左右,考中的人大都是築基中期的修士。

而參加會試的人往往在百歲左右,考中的人常常是築基大圓滿,甚至有一部分人已經結成了金丹。

大明國人人才濟濟,仙文閣的弟子多如牛毛,如果沒有這麼長時間的修煉,怎麼能在衆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呢?

這樣看來,擺在桑子明面前的難度很大。不管他怎麼掙扎,即便在仙文考試中獨佔鰲頭,然而到了登臺較量的環節,都可能一敗塗地,因爲他的對手都不是普通人,而是築基大圓滿,甚至還有金丹真人!如果不許動用靈寶法器,他怎麼能是這些人的對手呢?

第210章 陽雷再起第589章 天庭格局第742章 二十階仙帝第229章 上墳第749章 偷樑換柱第278章 石鼓第290章 頭角第50章 悟道茶第286章 烈仙箭第656章 三清三垣第269章 良機第315章 又有秘聞第671章 孟婆茶第297章 石介第589章 天庭格局第438章 七顆心珠第632章 雷淵第335章 擔心露陷第482章 仙儒之別第719章 人皇軒轅第504章 碎裂的靈界第647章 古劍星第291章 埋碑第54章 狩獵第455章 重塑肉身第362章 陳魚尋母第78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19章 三塊石碑第296章 出雲陶第46章 黃泉鬼骨第443章 再入王屋第24章 荒谷的由來第254章 儒門水火第11章 花豹變貓第367章 洞天石第260章 救難第215章 象山先生第686章 最後翻盤第791章 三星古神第631章 拜師長生第637章 玄都、寶苑第599章 靈茶園第203章 神都史第464章 了卻因果第47章 誠意第379章 禮部官員第743章 蟊賊邪教第382章 狐女之會第566章 三女呈威第162章 自找苦吃?第103章 吞天訣第30章 雌者納之?第318章 羅府第551章 飛昇寶地第143章 被逼出手第650章 席捲天下?第167章 三大仙音第705章 黃秤星第185章 陽絕陰微第526章 青丘原第759章 天屍第116章 鬼修來源第442章 陽雷驅鬼第440章 法則變幻第537章 約爲老僕第627章 玉清院第520章 仙文金書第584章 殘陽仙君第148章 煙花仙文第140章 青燈聖符第161章 鴻蒙、璇璣第149章 誰主四時?第1章 靈醫第669章 殺神再現第654章 老仙的心思第226章 空口白話第644章 神與魔第565章 囚禁要挾第30章 雌者納之?第427章 地仙聚會第602章 地仙體第557章 雲涌第31章 紅袖添香第75章 傳承玉簡第511章 秦城仙音第155章 遊街、三陸第547章 仙帝轉世?第238章 地仙殘神第418章 神雷滅鬼第53章 事後影響第483章 蓬萊仙島第46章 黃泉鬼骨第554章 再見故人第248章 天祀大法第404章 還劍第635章 天皇殿第98章 備考第574章 仙界大勢第312章 驚天秘聞第774章 衆帝會
第210章 陽雷再起第589章 天庭格局第742章 二十階仙帝第229章 上墳第749章 偷樑換柱第278章 石鼓第290章 頭角第50章 悟道茶第286章 烈仙箭第656章 三清三垣第269章 良機第315章 又有秘聞第671章 孟婆茶第297章 石介第589章 天庭格局第438章 七顆心珠第632章 雷淵第335章 擔心露陷第482章 仙儒之別第719章 人皇軒轅第504章 碎裂的靈界第647章 古劍星第291章 埋碑第54章 狩獵第455章 重塑肉身第362章 陳魚尋母第78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19章 三塊石碑第296章 出雲陶第46章 黃泉鬼骨第443章 再入王屋第24章 荒谷的由來第254章 儒門水火第11章 花豹變貓第367章 洞天石第260章 救難第215章 象山先生第686章 最後翻盤第791章 三星古神第631章 拜師長生第637章 玄都、寶苑第599章 靈茶園第203章 神都史第464章 了卻因果第47章 誠意第379章 禮部官員第743章 蟊賊邪教第382章 狐女之會第566章 三女呈威第162章 自找苦吃?第103章 吞天訣第30章 雌者納之?第318章 羅府第551章 飛昇寶地第143章 被逼出手第650章 席捲天下?第167章 三大仙音第705章 黃秤星第185章 陽絕陰微第526章 青丘原第759章 天屍第116章 鬼修來源第442章 陽雷驅鬼第440章 法則變幻第537章 約爲老僕第627章 玉清院第520章 仙文金書第584章 殘陽仙君第148章 煙花仙文第140章 青燈聖符第161章 鴻蒙、璇璣第149章 誰主四時?第1章 靈醫第669章 殺神再現第654章 老仙的心思第226章 空口白話第644章 神與魔第565章 囚禁要挾第30章 雌者納之?第427章 地仙聚會第602章 地仙體第557章 雲涌第31章 紅袖添香第75章 傳承玉簡第511章 秦城仙音第155章 遊街、三陸第547章 仙帝轉世?第238章 地仙殘神第418章 神雷滅鬼第53章 事後影響第483章 蓬萊仙島第46章 黃泉鬼骨第554章 再見故人第248章 天祀大法第404章 還劍第635章 天皇殿第98章 備考第574章 仙界大勢第312章 驚天秘聞第774章 衆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