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五年

文君實看向王文川,雙眼微微眯着,顯然對此充滿狐疑。

“王相,此次新法的方案,與前次相比,似乎變化頗大。”

楚歌扮演的王文川十分誠懇地點了點頭:“沒錯,文諫議。這段時間,我左思右想,最終將新法的方案又修改了一番。”

文君實:“爲何?”

他可以說是王文川的知己,甚至對方和自己都是一樣的固執己見,幾乎不可能被說服。

之前文君實確實可以給王文川寫過好幾封信,希望他能夠放棄“禍國殃民”的變法,能夠迷途知返。

但王文川也寫了“答文諫議書”,全面地駁斥了他的觀點,並堅定地表示,自己必然要不計一切代價地把新法給推進下去。

誰曾想,變得這麼快。

所以文君實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欣喜,而是疑惑,進而懷疑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楚歌輕輕地嘆了口氣,換上了一副憂國憂民的表情:“文諫議,我思前想後許久,認爲你說的確實也很有道理。變法一事,關乎我大齊國運,確實應該慎重考慮,不可輕舉妄動。

“所以,我決定將一些爭議較大的法條暫時擱置。”

文君實仔細打量着這個有些陌生的王文川,而楚歌也用影帝級別的精湛演技給予他非常積極的反饋。

這其中的度,確實很難把握。

因爲楚歌不能直接演得太假,若是立刻變成一個沒有主見、隨波逐流的庸人,那就跟王文川原本的形象完全對不上了。

所以,此時的王文川,仍舊保持着之前的那種固執己見的性格,說起改變新法的方案,語氣中仍舊有着非常沉痛的惋惜。

但另一方面,又表現出一種被迫妥協的迫不得已,似乎這是經歷了一番艱苦的天人交戰之後才最終做出的讓步。

終於,文君實的臉上露出一些讚許,微微點頭:“王相你能想通這一點,確實有所進步。

“但我還是要說,變法一事,害國害民,還是希望你能再多想通一些,把所有的方案全都放棄。

“暫時擱置的,以後也永遠都不要再實行;這次打算實行的,也請果斷放棄。”

楚歌不由得嘴角微微抽動,心想,好傢伙,得寸進尺啊?

我現在的這個方案已經是做出了很大的讓步了,對原本的王文川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讓步,那再好的演技都救不回來了,王文川這個角色瞬間就得崩。

結果這文君實竟然還不滿意。

好吧,這也在意料之中。

文君實要是會妥協,那他也就不是文君實了。楚歌就得懷疑,是不是某個妖魔附體了他。

想到這裡,楚歌立刻板起臉:“文諫議,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變法一事,勢在必行!

“你千萬不要將這次的方案視爲一種讓步和妥協,不論你們怎麼看,變法都是要繼續下去的!”

眼瞅着兩人又要開始在朝堂上爭吵,皇帝沉聲說道:“好了!王相,文諫議,你們兩個暫時停一停。朕說了,這次朝會討論的不是要不要施行新法的問題,是新法的方案具體如何的問題!

“諸位卿家,各抒己見吧。”

壓住了王文川和文君實之後,皇帝將視線看向其他的官員們。

很快,舊黨和新黨的官員,開始各自闡明自己的觀點。

如果是在之前,雙方肯定是涇渭分明、勢同水火。

新黨肯定是全盤贊同新法,而舊黨則是全盤反對。

但這次,情況卻發生了變化。

新黨中大部分都是以王文川馬首是瞻,雖然發現青苗法等許多關鍵舉措不見了,但他們倒也不可能對自己人提出質疑,仍舊是全盤贊同。

而舊黨中的情況,就有所不同了。

竟然有一些舊黨的官員,不再是全盤反對,而是出現了一些口風上的鬆動。

“官家,臣以爲這次的新法雖然仍舊有害民之弊,但相比之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

“新的免役法有了愛民之心,足見王相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當然,不論如何,臣還是不贊同新法的。”

雖然這些舊黨的大臣們還是比較死硬,但其中一些人的態度已經有了鬆動。

這是因爲新舊兩黨的構成,是完全不同的。

新黨中,除了少數人和王文川一樣,是希望通過變法讓國家富強的改革派,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徹頭徹尾的投機派。

這些投機派希望通過新法,讓自己官運亨通,更快升遷。

他們給新法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在真實的歷史上,他們中的幾個坑爹貨,把王文川坑得很慘。

但這些投機派的好處在於,至少在表面上,他們與王文川是一條心的。

頂多是到了地方上之後唱歪經,或者陽奉陰違,但在朝堂上,他們是絕對不會對王文川的方案說一個“不”字的。

但舊黨的構成,就複雜得多了。

這其中有像文君實這樣思想上絕對的守舊派,有利益與地主高度捆綁的官僚,但也有一些不反對改革、但反對王文川方案的官員。

而這些不反對改革、反對王文川方案的官員,在舊黨中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

例如之前就有人提出,免役法應該搞,但應該向富人收錢,而不該向窮苦百姓收錢。

楚歌對王文川變法的內容做出了一些調整,客觀上起到了爭取這批人支持的效果。

所以,此時朝堂上的氣氛,明顯跟之前相比有了變化。

舊黨官員互相看了看,顯然,不少人都對此有些擔憂。

風向的變化,讓他們憂心忡忡。

可偏偏王文川又暫時決定不實行青苗法和市易法,這兩個最受詬病、最容易被當成靶子的法條去掉之後,舊黨攻擊新法的方向,無疑被嚴重限制了。

但很快,他們找到了一個新的方向。

一名舊黨官員就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說道:“官家,這官制法,斷不可行!”

一番長篇大論、陳說利害。

實際上,這些官員反對官制法無非是兩種原因,其一是官制法能夠起到裁汰冗官的作用,對他們這些官員的利益是一種損害,其二自然是皇權進一步加強,讓一些重臣產生了不滿。

這些頑固派的舊黨成員,顯然是希望通過官制法作爲切入點,繼續對新法發起猛攻。

然而,這名官員還沒說完,就看到皇帝的臉色一沉。

“官制法乃是朕與王卿深思熟慮之後的方案,勢在必行,不需討論!”

這名官員愣住了。

他本來是想找個突破口,卻沒想到,怎麼莫名其妙地踢到了鐵板上面?

皇帝的態度竟然如此堅決,大大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

但這並沒有讓這個話題停止,反而讓更多的舊黨官員注意到了這一條。

原本官制法夾雜在其他的新法方案中,不少官員都下意識地忽略掉了,或者即便看過也沒有意識到它的真正含義。

此時皇帝的反應,反而起到了提醒的作用。

很快,反對聲音此起彼伏!

就連文君實,也對此表達了自己的異議。

“官家,此官制法,並無必要。聖人云,聖天子垂拱而治,些許小事自有宰執代勞,何須官家親力親爲?”

不知不覺間,朝堂間爭論的重點,已經從免役法等新法的方案,轉移到了官制法。

而皇帝的臉色,也變得越來越難看。

在整個過程中,幾乎全都是舊黨官員在發言,新黨官員全都保持了緘默。

楚歌扮演的王文川當然不會說話,此時的局勢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而新黨的其他官員中,雖然不乏對官制法不滿的,但還是那句話,新黨中不論是改革派還是投機派,基本上都是唯王文川馬首是瞻,不會在這種場合公然拆臺。

楚歌暗中觀察皇帝的反應,知道這次的事情已經成功了一多半。

皇帝對這些舊黨官員的恨意,明顯在提升!

就差拿個小本本,把這些發言的舊黨官員全都記下來了。

這顯然是楚歌之前的那陣忽悠起了作用。

皇帝已經鐵了心的要收回皇權,而此時,連做宰執的王文川都已經主動上交權力,這些舊黨官員卻反而執迷不悟?

尤其是文君實,說什麼“聖天子垂拱而治”?說什麼“些許小事宰執代勞”?

這是些許小事嗎?

皇帝早就已經對這種現狀很不爽了,他的心中一直都有雄心壯志,但每次想做一番事業的時候,前邊總是有一個宰執在攔着。

這就像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每次想進行一番轟轟烈烈的創業,總是有個長輩崩出來指手畫腳,給他辦這辦那。

或許這個長輩是爲他好,但在他自己看來,不論成功還是失敗,肯定都會不斷積累對這個長輩的仇恨,甚至變得恨之入骨。

皇帝的臉色鐵青,面對着以文君實爲首的羣起而攻之的舊黨官員,他並沒有大發雷霆,也沒有急哄哄地出言反駁,而是默默地將這些人的名字記下來,並在心中進一步印證了王文川的說法。

如果在之前,他只能無能狂怒。面對着鐵板一塊的文官集團,根本沒有太好的辦法。

但現在,他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只要依靠着王文川,這些人就不足爲慮!

果然,只有王卿纔是最懂朕的人,這些舊黨一個個的嘴上說着祖宗之法,實際上還是想讓朕做個“垂拱而治”、什麼都不管的天子,讓他們這些未來會做宰執的,恣意妄爲……

“今日議事就先到這裡。散朝!”

一番爭執之後,皇帝拂袖而走。

文君實看着皇帝,眉頭微微蹙起。

作爲舊黨中的魁首,他的政治嗅覺並不差,已經敏銳地從皇帝的反應中,察覺到了風向的不對勁。

但此時他畢竟和王文川一樣,都才只有四十歲出頭,還並未達到那種“老而不死是爲賊”的境地。

更何況楚歌的玩法實際上用到了幾百年後的理論支撐,文君實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回過味來。

……

眼前的霧氣逐漸聚攏,又逐漸散開。

楚歌扮演的王文川再度回到了政事堂。

但跟之前不同的是,他面前不再是堆積如山的、羣臣彈劾他的奏章,而是許多讓他嘴角微微上揚的好消息。

在皇帝的強推之下,新法還是雷厲風行般地推行了下去。

朝中的舊黨,有不少人被彈劾,這其中包括確有其事的黑料,也有捕風捉影的攻擊,甚至還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文字獄。

在歷史上,本就有舊黨官員因爲幾首詩而被御史彈劾。在齊朝,文字獄雖然不像後來那樣恐怖,但因言獲罪的文官也並不少。

在真實的歷史中,王文川雖然與這些舊黨官員政見不合,但也在關鍵時刻說了關鍵的一句話:“安有盛世而殺才士乎?”

這句話顯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少被彈劾的舊黨官員最終都只是貶官,而並沒有遭受特別嚴厲的打擊報復。

這說明王文川本人還是一個堅持原則的人,不用這種卑劣的手段去打擊政敵,甚至還反過來爲政敵說公道話。哪怕這些人都是變法的反對者。

但楚歌既然已經鐵了心地要做奸臣,這種有風骨的事當然是不會做的。

大筆一揮,所有的這些舊黨官員,全都從嚴、從重處理!

能斬首的,絕不流放;能流放的,絕不貶官到嶺南;能貶官到嶺南的,絕對不貶到經濟發達地區。

一次慘烈的黨爭,在楚歌的堅決推動下,很快席捲了齊朝的朝堂。

黨爭,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顯然是危害極大的。

因爲這意味着從此以後,雙方會不斷地互相攻訐,而且是對人不對事的攻擊。

但楚歌對此,卻一點都不在意。

一方面是因爲他知道,在歷史上,雖然王文川一直對舊黨官員十分寬容、一直在避免黨爭,但在他死後,黨爭還是很快擴散開來,根本不會因爲他的善念而發生改變;另一方面則是因爲,猶猶豫豫的黨爭,反而危害更大。

因爲舊黨的官員們可不會領情,他們不會覺得王文川寬宏大量、對他們網開一面,只會記得王文川對他們的打壓。

如此一來,雙方的仇恨不斷升級,可偏偏卻都無法徹底消滅另一方。黨爭就會無止境地延續下去,一直持續到齊朝的滅亡。

但若是通過殘酷至極的黨爭,直接讓其中一方退出歷史舞臺呢?

那就沒有黨爭了,因爲直接就變成一言堂了。

雖然這可能會導致整個國家以更快的速度滑向深淵,但確實避免了黨爭帶來的內耗的危害。

總之,賭對了,大幅續命;賭錯了,當場暴斃。

對舊黨的嚴厲打擊,自然也引發了舊黨的強烈反撲。

但這些反撲,很快就被壓了下去。

因爲楚歌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首先,他爭取到了皇帝的絕對支持,尤其是將官制法加入變法的內容中,並且通過主動上交一部分相權,讓皇帝對他更加信任、對文君實等舊黨更加厭惡;

其次,通過新法的方案,讓舊黨的內部也發生了分裂,出現了一部分中立派,沒能第一時間團結起來應對危機;

再次,楚歌扮演的王文川,在不崩人設的前提下,表現出了一些寬容、妥協和退讓,這讓很多舊黨成員認爲王文川存在妥協的可能性,讓他們變得麻痹大意,更不會想到如此有風骨的王文川,竟然會如此地不擇手段;

最後,楚歌牢牢抓住了兩個機構,也就是武德司和御史臺。

武德司源源不斷地向他提供官員的黑料,御史臺順勢彈劾這些官員,最後,皇帝大怒,對這些官員從嚴從重地處置。

這其中,也夾雜着一些貪贓枉法特別嚴重的新黨官員。

在整個過程中,王文川根本不需要親自動手。

在歷史上,王文川爲了更好地推行變法,也進行了一番大刀闊斧的肅清。比如,將舊黨的元老趕到地方、在御史臺中提拔支持自己的官員等等。

但這些手段,做得太過明顯,不夠隱蔽。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就是王文川做的。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因爲以王文川的性格,秉承着一人做事一人當的原則,根本不屑於去搞什麼陰謀詭計。

但楚歌此時的做法,卻是完全將自己隱藏了起來。

從表面上來看,挖掘百官黑料的是武德司,彈劾官員的是御史臺,而最終拍板要從嚴處置的是皇帝。

在這個過程中,不少新黨成員也被波及。

一方面是因爲楚歌要做出一種姿態,讓人覺得他並非幕後主使,另一方面也是順便把他知道的、新黨中那些特別坑爹的投機派給清除掉,留下相對聽話、相對有能力的。

對於文君實這種老謀深算的舊黨成員而言,這種程度的掩飾當然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對於一些中間派,或者政治智慧沒那麼深厚的官員,卻具有很強的迷惑性。

這樣一來,就算舊黨中的一些元老重臣意識到了危險、想要反擊,也根本沒有反擊的餘地。

不過楚歌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因爲他很清楚,自己距離成爲一名合格的奸臣,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距牛渚之戰:5年】

眼前的霧氣再度散去,眨眼之間,五年已過。

到目前爲止,楚歌第一階段的計劃,可以說是一直在順利進行中。

經過不遺餘力、不擇手段地打壓異己,朝中的舊黨已經被處置了個七七八八。

“果然,想要真的在五年內徹底把朝廷搞成自己的一言堂,把所有舊黨全都幹掉,還是有難度的。”

楚歌還是些許有些遺憾。

齊朝的環境對讀書人而言還是寬仁的,雖然楚歌一直在不擇手段地消滅政敵,也還是難以消滅得特別徹底。

那些舊黨中的小人物當然可以輕易地解決掉,但像文君實這樣的重臣,卻沒什麼太好的辦法。

一方面是這些人警惕性很高,不會被抓住明顯的把柄,另一方面則是因爲他們在皇帝心目中也是有分量的。

皇帝不想殺他們,也不想把他們貶到嶺南這種不毛之地,那麼楚歌自然也是無能爲力。

頂多是把文君實從朝堂中趕走去修書,但這些舊黨中的元老重臣,還是能給皇帝上書言事,對皇帝也仍舊有着一定的影響力。

想要徹底趕盡殺絕是不可能了,楚歌即將開始準備迎接下一階段的挑戰。

------題外話------

從月子中心回來了,從明天開始會增加更新量

第285章 歸序者到底是誰?第248章 滅國第247章 統安城之戰第134章 衛所兵何時有了這樣的猛士?第67章 副本通關!第283章 慘烈的攻城戰簡單聊聊大家比較關心的幾個問題第200章 誤入的妖魔第15章 還真有三階段啊!第242章 第一階段的鏖戰第226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152章 掃清歷史切片(月票加更)第91章 妖魔的隱秘影響第209章 阿雲案第49章 傷亡第35章 捱打第279章 圈踢第16章 說好的援軍呢?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176章 解決方案(加更求票5)第310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356章 隨機應變第174章 推斷(加更求票3)第12章 武卒副本也沒那麼簡單啊!第310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279章 圈踢第95章 背了標準答案也不好通關啊第132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第74章 演技爆發!第103章 痛苦的無限循環!第261章 興大獄!第266章 堅守第94章 忙碌的玩家們第194章 收復第116章 見皇帝!第66章 先除內奸、再滅賊寇!第239章 軍營生活第110章 史料分析第361章 鎮守四方的英靈第245章 練兵與階下囚第354章 決戰即將到來第199章 火槍革新研究第125章 這位首通大佬是文武全才?第10章 玩家們的熱議!第95章 背了標準答案也不好通關啊第247章 統安城之戰第37章 遊俠試煉通關!第336章 全員內鬼第16章 說好的援軍呢?第362章 激戰第92章 封地第112章 不太成熟的想法(月票加更)第87章 新版本更新公告第98章 新鎧甲第26章 獄中第239章 軍營生活第123章 身份糾正成功!第209章 阿雲案第352章 驚天一撞第284章 巨大化排行榜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6章 爲什麼演技很重要第280章 與金人不死不休!第152章 掃清歷史切片(月票加更)第217章 陰謀與陽謀第219章 五年第197章 初心不改,百折不撓(求保底月票)第73章 攻守之勢易形了!第248章 滅國第5章 這NPC根本不按劇本來第140章 狗運槍法(訂閱加更)第306章 千軍萬馬避秦王第338章 一波捅穿!第80章 分組編隊(求個首訂!)第208章 兩種解法第75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347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67章 三日不解甲!(8300字)第138章 誤導第298章 虎牢關,但竇建德第202章 兩個讀書人第326章 再戰晉陽第149章 妖魔玩賴啊第168章 只有殺!第137章 怎麼還給自己加戲啊?第239章 軍營生活第339章 頡利的野心第59章 史料分析!第118章 大人,時代又變了!第9章 不知不覺就是一晚上第244章 第二階段第136章 開始飆演技第218章 新的方案第181章 騎兵試煉通關!第100章 受挫的李鴻運第197章 初心不改,百折不撓(求保底月票)第13章 脫穎而出的優秀玩家們第11章 好像還是缺了什麼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
第285章 歸序者到底是誰?第248章 滅國第247章 統安城之戰第134章 衛所兵何時有了這樣的猛士?第67章 副本通關!第283章 慘烈的攻城戰簡單聊聊大家比較關心的幾個問題第200章 誤入的妖魔第15章 還真有三階段啊!第242章 第一階段的鏖戰第226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152章 掃清歷史切片(月票加更)第91章 妖魔的隱秘影響第209章 阿雲案第49章 傷亡第35章 捱打第279章 圈踢第16章 說好的援軍呢?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176章 解決方案(加更求票5)第310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356章 隨機應變第174章 推斷(加更求票3)第12章 武卒副本也沒那麼簡單啊!第310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279章 圈踢第95章 背了標準答案也不好通關啊第132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第74章 演技爆發!第103章 痛苦的無限循環!第261章 興大獄!第266章 堅守第94章 忙碌的玩家們第194章 收復第116章 見皇帝!第66章 先除內奸、再滅賊寇!第239章 軍營生活第110章 史料分析第361章 鎮守四方的英靈第245章 練兵與階下囚第354章 決戰即將到來第199章 火槍革新研究第125章 這位首通大佬是文武全才?第10章 玩家們的熱議!第95章 背了標準答案也不好通關啊第247章 統安城之戰第37章 遊俠試煉通關!第336章 全員內鬼第16章 說好的援軍呢?第362章 激戰第92章 封地第112章 不太成熟的想法(月票加更)第87章 新版本更新公告第98章 新鎧甲第26章 獄中第239章 軍營生活第123章 身份糾正成功!第209章 阿雲案第352章 驚天一撞第284章 巨大化排行榜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6章 爲什麼演技很重要第280章 與金人不死不休!第152章 掃清歷史切片(月票加更)第217章 陰謀與陽謀第219章 五年第197章 初心不改,百折不撓(求保底月票)第73章 攻守之勢易形了!第248章 滅國第5章 這NPC根本不按劇本來第140章 狗運槍法(訂閱加更)第306章 千軍萬馬避秦王第338章 一波捅穿!第80章 分組編隊(求個首訂!)第208章 兩種解法第75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347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67章 三日不解甲!(8300字)第138章 誤導第298章 虎牢關,但竇建德第202章 兩個讀書人第326章 再戰晉陽第149章 妖魔玩賴啊第168章 只有殺!第137章 怎麼還給自己加戲啊?第239章 軍營生活第339章 頡利的野心第59章 史料分析!第118章 大人,時代又變了!第9章 不知不覺就是一晚上第244章 第二階段第136章 開始飆演技第218章 新的方案第181章 騎兵試煉通關!第100章 受挫的李鴻運第197章 初心不改,百折不撓(求保底月票)第13章 脫穎而出的優秀玩家們第11章 好像還是缺了什麼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