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此路不通

雖然楚歌已經做好了自己的改動會失敗的準備,但他也萬萬沒想到,竟然能失敗到這種地步。

首先看到的,是御史臺如雪片一般飛來的、彈劾他的奏章。

這些奏章中,有不少針對其他法條的。楚歌沒仔細看,因爲其他法條還是按照王文川原本的路子來的,被彈劾的內容楚歌都大概知道,沒什麼新奇的。

他更關心自己改良之後的青苗法,會引發什麼樣的反響。

結果一看這些官員彈劾新青苗法的奏章,楚歌差點氣得背過氣去。

有人說,他這是“損國庫而博私名”,也就是拿着國家的錢瘋狂撒幣,給自己博取好名聲。

也有人說,他這是“損國庫而謀朋黨”,也就是拿着國家的錢瘋狂撒幣,實際上這些錢全都輸送給了自己的利益集體,密謀建立朋黨。

還有人說,他犯了欺君之罪,因爲青苗法不僅沒有給國庫帶來任何的收入,反而造成各地倉儲中的存糧大批消耗,嚴重危害了當地的糧食安全,甚至可能會造成打仗時軍糧不足、災荒時救災糧不夠的惡果……

而御史臺的這些彈劾,顯然還不是最令人窒息的。

在草草地翻閱完了這些文書之後,緊接着就是朝會。

朝堂上,又是一波官員的圍攻,而且這次說的話更加過分,各種屎盆子瘋狂地往楚歌頭上扣。

其中還夾雜着大量對於他私德的攻擊。

如果不是王文川身正不怕影子斜,本身廉潔守法,在基層執政經驗很足、原本的聲望也很高,換個屁股不那麼幹淨的,此時怕不是已經要徹底控制不住場面了。

當然,即便王文川本身的私德沒什麼問題,這些官員們也總能找到攻擊他的地方。

而更讓楚歌感到心涼的是,皇帝看向他的眼神,也發生了變化。

原本皇帝對於王文川是十分信任的,否則也不可能硬是斷斷續續支持他的變法長達十年。

至少在前面兩三年中,皇帝對王文川的認可度是很高的,畢竟新法剛開始推行嘛,哪怕有一些小瑕疵,皇帝也會認爲可以慢慢地改,不會直接就把王文川給擼下來。

但楚歌把青苗法一改,寄了。

在皇帝和百官的質問下,楚歌還想再拼死掙扎一番。

他拿了慷慨陳詞的天賦技能,此時一番辯白,把自己改良青苗法的動機給詳細地說了一遍,尤其是再三申明,自己此舉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那些糧食貸出去雖然暫時會減少國家倉儲,但長遠來看,是有利於農業發展的。

以後隨着經濟的發展,這些糧食肯定還能收回來,從而達到他之前承諾的“國不加賦而民用饒”的目標。

慷慨陳詞這個天賦效果,確實有用。

楚歌能明顯感覺到,一些官員被他駁得啞口無言,而高高在上的皇帝,也頗爲動容。

於是,皇帝十分感動,並當即拍板,將王文川罷相。

楚歌的第一次變法嘗試,就這樣非常悲催地在第一年就夭折了。

……

又回到最初的起點。

楚歌有點懷疑人生。

“不對啊,我計劃得挺完美的,怎麼結果還不如王文川原本的方案呢?”

在楚歌看來,他改良後的青苗法可以有效預防官吏強行攤派的問題,而且,應該也不至於造成國家的財政危機啊?

他發放的是免息貸款,又不是搞慈善白送。

既然是貸款給農民,那以後農民會還的啊?

怎麼就變成損公肥私了?

楚歌意識到自己改良的青苗法肯定還存在着巨大的問題,所以冷靜過後就沉下心來,從頭開始,認真分析。

而最佳的切入點,就是御史臺的那些人攻擊自己的說法。

“這些官員們,攻擊我的其實就是兩點。

“第一點,認爲我給國家帶來了損失,各地的倉儲都在快速下降。這樣一來,未來一旦有災害發生,就會導致救災的糧款不足。

“第二點,認爲我在給自己謀取私利。有人說我是在博取名望,也有人說我是在給朋黨牟利。

“雖然這些保守派的官員會想盡一切辦法攻擊我,但他們的攻擊應該也不是空穴來風,必然要打在我的軟肋上。

“而皇帝本來對我如此信任,卻在第一年就將我罷相……這說明他們的攻擊確實生效了,讓皇帝也不再信任我。

“也就是說,我的新青苗法在客觀上,確實造成了這些後果?

“不對啊,這是無息貸款啊,爲什麼會帶來損失呢?

“難道說……那20%的利息,是必不可少的?”

楚歌一番苦思冥想之後,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豁然開朗。

他是個文科生,對經濟學其實並沒有那麼深刻的認識,所以在一拍腦袋想出無息貸款這個辦法時,其實並沒有什麼經濟學的知識作爲支撐。

而此時他反思一番之後,突然意識到了,無息貸款在這個年代根本就是不可行的。

王文川爲什麼一定要將利息定爲20%?

只是爲了給國家掙錢嗎?

要知道,按照記憶碎片和歷史上的真實記載,王文川在地方上二十年,早在做知縣的時候,就已經試行過青苗法。

很多人說,王文川變法應該先搞試點,再推行全國。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王文川已經搞過試點了,而且效果極好。

也正是因爲王文川在做知縣的時候搞的試點,讓他名聲大噪,這才能夠順利進入朝廷中樞,受到皇帝青睞、開啓變法。

也可以說,在他變法之初,是衆望所歸的。

楚歌倒推了一番,認爲這20%的利息是導致青苗法失敗的關鍵,但此時深入分析一番,卻又發現王文川的做法其實另有深意。

這其中有一個關鍵詞,叫做“風險控制”。

楚歌一廂情願地搞了個無息貸款,並認爲在理想狀態下,這可以促進農業發展、保護農戶利益,從而間接地給國家增加賦稅收入。

但如果因爲歉收,導致有農民還不上呢?

只要有一個農民還不上,那國家不就虧了嗎?

作爲對比,其實可以考慮一下民間借貸的利率。

民間借貸的利率,高達100%甚至200%,這一方面是因爲富商大戶貪婪,想趁機發財,但另一方面的原因在於,這種借貸的風險太大,違約成本太高。

就拿青苗法的20%利息來看。

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十個農戶借貸後全都還上了,那麼官府就賺20%。可是,如果十個農戶中有那麼一兩個農戶因爲種種原因沒有還上呢?那這次借貸基本上就等於是白折騰。

在古代,農業經濟實際上是十分脆弱的,基本上是看天吃飯。播種的時候,農民如何確定今年一定風調雨順?

如果豐收自然好,皆大歡喜;可如果欠收,大範圍違約的情況幾乎難以避免。

所以,那些民間的高額借貸,之所以利息定得如此之高,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違約的人太多。

如果利息定得低了,幾乎是必然會虧的,即便不虧,這個過程收益太低,也不會有人去費勁瞎折騰。

如果把青苗法的利息定到20%以下,虧損的可能性就已經很高了。

楚歌搞了個無息貸款,只要有一個農戶還不上國家就得虧損,這就更麻煩了。

他又重新研究了一下王文川之前的青苗法方案,發現王文川是有風險控制意識的。

比如他規定,借貸農戶要貧富搭配,10人爲保,貸款數額根據各戶的資產分爲五等,如果有農戶還不上,那麼其他人也要負連帶責任。

總之是要把這些糧食連本帶利地收齊。

原本楚歌以爲這是個惡法,因爲從後來的執行上來看,官員強制攤派後,貧戶還不起青苗貸導致富戶也承擔連帶責任,最後就導致大家一起破產,全都被官員們強徵到國庫了。

可是在楚歌取消了這些風險控制措施之後,又發現國家的利益根本沒法保證了。

而且,如果站在言官和皇帝的角度來看,楚歌扮演的王文川被罷相,完全可以說是活該。

首先,你口口聲聲說新法是爲了富國強兵,那國富了嗎?

新青苗法搞無息貸款,放下去的糧食收不上來,國家反而更窮了,而且一旦發生天災,賑災的糧食也不夠了。

其次,這個無息貸款搞下去,最大的受益者是誰?

既然是無息貸款,那這其中的利益空間就太大了。比如官員可以把糧食發下去,暗中通過一些手段轉給富戶,而富戶可以再拿着這些糧食去放高利貸。

再這樣一種基層組織下,又如何確定這些糧食能準確地發到貧窮的農戶手裡?

如果有20%的利息,那麼即便這些糧食轉到富戶手中,他們也總得想辦法交還這20%利息。再加上十戶作保的規定,至少可以確保國家絕對不會虧。

可現在,一些官員和富戶勾結起來,中飽私囊,拿着新青苗法下發的糧食去放貸,這個鍋,必然還是要楚歌扮演的王文川來背了。

所以,言官們罵他拿着國家的錢給自己邀買好名聲,拿着國家的錢給朋黨謀私利,還真不算冤枉他。

因爲在百姓看來,估計他還真是這麼個形象……

變法所產生的惡果,自然也只能由他這個變法的推行者來背。

想通了這一層,楚歌也就明白爲什麼他第一年就被罷相了。

雖然他拿了慷慨陳詞的天賦,在朝堂上一通話語、義正言辭,但最終卻發現根本沒意義。

因爲他說的大道理再多,在血淋淋的現實面前,也只會繼續強化“大奸似忠”的形象。

至於皇帝爲什麼第一年就罷相?爲什麼王文川在皇帝心中的信任度瞬間遭到慘重打擊?

站在皇帝的視角就明白了。

你王文川口口聲聲富國強兵,錢呢?不僅沒搞來錢,反而花錢如流水。

花錢也就罷了,關鍵你自己博取了好名聲,誰知道那些損公肥私、拿着青苗貸的糧食放高利貸的人,是不是你的人?那裡邊可有不少都是新黨吧?

又是損害國家利益,又是給自己博取好名聲,又是給自己的新黨牟利……

你是不是要上天啊?

要造反是吧?

皇帝要是連這個都能忍,那才真的有鬼了。

……

一通分析之後,楚歌感到十分挫敗。

因爲他發現自己費盡心機地繞了一個圈之後,又繞回到王文川的老路上去了。

王文川的那個辦法,雖然天下罵聲洶洶,也害得不少農戶家破人亡,但好歹是斷斷續續地堅持了十年,而且畢竟是讓國庫充盈起來了。

國庫充盈之後,好歹也在西北打了幾次勝仗,奪回了一些土地。

雖然後來這些土地都被當權的保守派給送回去了吧,但國庫裡的錢糧也總算是給齊朝續命了一段時間。

而楚歌呢?

一番操作猛如虎,不到一年就被擼,而且也沒給國家帶來收入,更便宜了中間那幫龜孫子。

可能唯一的好處就是底層的農戶沒罵他,但是……改革本來就是捱罵的,不捱罵這能算是什麼功績?

關鍵還是得把事情做成。

“這樣搞的話,豈不是陷入一個死循環了?

“搞無息貸款、不做業績審覈,結果是國庫更加空虛,國家的糧食被各種蛀蟲給中飽私囊,很難分到農戶手中;

“定一個比較低的利息,官員們也總會想辦法給擡上去;

“定20%的利息,再加上一些風險控制,雖然確實能把青苗法的借貸收回來、給國家增加收入,但必然會有官吏過度執行,害得一些農戶家破人亡……

“無解啊!”

楚歌此時的感覺,就像是獨自一個人走夜路。看到一個岔路口,其中一條路上寫着“此路不通”,於是去走另一條路,走完發現也是個死衚衕。

“所以,問題的癥結到底在哪?

“不論什麼樣的政策,到了底下,都有人唱歪經。

“王文川原本的政策已經是綜合各方面情況考慮很適宜的政策了,如果每個官員都能像王文川一樣嚴格按照法規行事,那麼各地都會像王文川當知縣時一樣,治理的井井有條。

“各個縣都治理好了,新法可不就是成功了嗎?

“可是像王文川這樣有品格、有能力的人,在整個齊朝的官員中,是極少數。或者更誇張一點地說,只有他自己是這種人。

“此路不通,還是想別的辦法。”

楚歌很是惆悵,一番思考之後,又重新規劃了兩條路。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從長遠來看,歸根結底是要整飭吏治。

“新法的法規制定得再好,吏治不夠清明,那底下的人就總會唱歪經。我這個做宰執的,哪怕規矩定的再好,底下人也總能找到漏洞去鑽。

“最後這些鍋,就還是我自己全都背了。

“十年時間,如果我能夠整飭吏治,裁汰掉一批人,安排一些有理想、有能力、支持新法的人去擔任各級基層官吏,那麼新法就有成功的可能。

“這一點,當時的王文川沒有深挖。不知道是因爲他燈下黑、忽略了這一點,還是有什麼別的原因?

“總之,這一條可以試試。

“如果整飭吏治的路行不通,那就只有最後一種辦法。

“那就是再走王文川的老路。

“王文川的辦法,雖然被各級官吏層層加碼,搞得許多貧戶和富戶都破產了,但至少,國家的錢糧是有了。

“這樣至少能幫我打贏十年後的牛渚之戰。

“……想不到我最後也要變成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

“‘再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是吧……”

楚歌有些自嘲地笑了笑。

對於第二種辦法,他其實是很不齒的。

之前看很多歷史劇,很多朝廷中的高官要員,就是用“百姓要爲朝廷着想”的藉口,橫徵暴斂,搞得民不聊生。

一個個封建王朝的官吏,用“苦一苦百姓”的說辭,就這樣一茬接一茬地不斷作惡。

楚歌對此當然是批判的,反對的。

可是真到了扮演王文川的時候,他發現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這個歷史切片中,如果他推不動新法,會怎麼樣?

結果就是金兵南渡,在沒有趙彬甫的情況下,就算是有虞稼軒在,也不可能靠着一支窮得叮噹響的齊軍在牛渚嘰擋住金兵。

到時候可就不是一些貧戶富戶破產的事了,就是整個齊朝上下要被屠戮一空的事了。

想到這裡,楚歌再度開始遊戲。

這次,他又改變了策略。

新法的內容,還是先按照王文川原本的規劃來執行。

而這次楚歌的改動,主要是在新法中增加了“整飭吏治”的規定。

第一是加強官員的政績考覈,以考覈業績決定升降,而不能憑藉資歷、年限、背景進行升降,嚴格規定要做京官或核心部門的官員,必須有一定年限的基層工作經歷。

第二是減少官員的世襲,要恩蔭必須通過考試。

楚歌本來還想再多加幾條,但是轉念一想,這兩條能做到就不錯。

按照他預期中的情況,如果真能順利施行,在五年之內讓整個齊朝的官場吏治得到改善,選拔上來一批真正能辦事的官員,那剩下的五年再去推青苗法,應該也能獲得不錯的結果。

十年說長不長,但說短也不短。

楚歌琢磨着,把這十年拆分成兩個五年,前面一個五年整頓吏治,後面一個五年富國強兵,再加上虞稼軒那條線稍微練練兵,打贏牛渚之戰,應該問題不大。

第51章 新版本運營計劃第152章 掃清歷史切片(月票加更)第367章 你們差一點就成功了第107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250章 變局第117章 最後的決斷!第65章 孟原的任務(加更求票!)第45章 大型玩家見面會第94章 歸序者城塞建設計劃(月票加更)第169章 乞丐第279章 圈踢第204章 計謀第165章 奏摺第20章 堪稱完美的表演第125章 這位首通大佬是文武全才?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76章 什麼叫一代名伶啊?第114章 算錯了劇本第25章 鋼鐵意志第103章 痛苦的無限循環!第143章 終極試煉通關!(月票加更)第351章 賽跑第118章 大人,時代又變了!第85章 掃清妖魔!第274章 劃江而治第243章 狗皇帝給爺死!(8000字求月票)第25章 鋼鐵意志第50章 雖然菜但勇氣可嘉第12章 武卒副本也沒那麼簡單啊!第41章 暗沙的真相第6章 爲什麼演技很重要第277章 排行榜第217章 陰謀與陽謀第91章 妖魔的隱秘影響第100章 受挫的李鴻運第11章 好像還是缺了什麼第292章 暴行第343章 準備問題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249章 “和談”的最佳人選第224章 集體被奪舍?(8500字求月票)第243章 狗皇帝給爺死!(8000字求月票)第59章 史料分析!第17章 援軍的方向第360章 車陣第176章 解決方案(加更求票5)第95章 背了標準答案也不好通關啊第71章 逆轉歷史切片!第173章 義軍(加更求票2)第213章 剿匪第313章 着手破局第361章 鎮守四方的英靈第19章 通關錄像第279章 圈踢第331章 又演皇帝?第225章 時代讓人看不懂了(9000字求月票)第333章 女將挑釁第302章 龜縮第199章 火槍革新研究第224章 集體被奪舍?(8500字求月票)第347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169章 乞丐第215章 我黑化了!第142章 我是文士,爲什麼要講武德?第130章 墓葬第61章 扮演蘇羨君第354章 決戰即將到來第356章 隨機應變第286章 新的朝代第89章 這哥們唱得比原主還好聽啊!第157章 史料補全(月票加更)第278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第148章 我們是不是有點太欺負人了第209章 阿雲案第312章 信,或是不信第318章 史料中真正隱藏的東西第30章 辯駁第199章 火槍革新研究第290章 步兵戰力巔峰(求月票!)第229章 羅氏變法(8600字求月票)第320章 無限天賦加持第33章 浩然正氣第79章 歸序者的遠征!第296章 便是太平秋第91章 妖魔的隱秘影響第154章 新版本更新公告第40章 暗沙的含義第54章 身份選擇與人物糾正第62章 記憶碎片第50章 雖然菜但勇氣可嘉第293章 慷慨陳詞第166章 關鍵案件第135章 我大盛朝人才輩出!第360章 車陣第350章 匹夫玩家的特殊使用方法第361章 鎮守四方的英靈第341章 大戰第199章 火槍革新研究第78章 落幕
第51章 新版本運營計劃第152章 掃清歷史切片(月票加更)第367章 你們差一點就成功了第107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250章 變局第117章 最後的決斷!第65章 孟原的任務(加更求票!)第45章 大型玩家見面會第94章 歸序者城塞建設計劃(月票加更)第169章 乞丐第279章 圈踢第204章 計謀第165章 奏摺第20章 堪稱完美的表演第125章 這位首通大佬是文武全才?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76章 什麼叫一代名伶啊?第114章 算錯了劇本第25章 鋼鐵意志第103章 痛苦的無限循環!第143章 終極試煉通關!(月票加更)第351章 賽跑第118章 大人,時代又變了!第85章 掃清妖魔!第274章 劃江而治第243章 狗皇帝給爺死!(8000字求月票)第25章 鋼鐵意志第50章 雖然菜但勇氣可嘉第12章 武卒副本也沒那麼簡單啊!第41章 暗沙的真相第6章 爲什麼演技很重要第277章 排行榜第217章 陰謀與陽謀第91章 妖魔的隱秘影響第100章 受挫的李鴻運第11章 好像還是缺了什麼第292章 暴行第343章 準備問題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249章 “和談”的最佳人選第224章 集體被奪舍?(8500字求月票)第243章 狗皇帝給爺死!(8000字求月票)第59章 史料分析!第17章 援軍的方向第360章 車陣第176章 解決方案(加更求票5)第95章 背了標準答案也不好通關啊第71章 逆轉歷史切片!第173章 義軍(加更求票2)第213章 剿匪第313章 着手破局第361章 鎮守四方的英靈第19章 通關錄像第279章 圈踢第331章 又演皇帝?第225章 時代讓人看不懂了(9000字求月票)第333章 女將挑釁第302章 龜縮第199章 火槍革新研究第224章 集體被奪舍?(8500字求月票)第347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169章 乞丐第215章 我黑化了!第142章 我是文士,爲什麼要講武德?第130章 墓葬第61章 扮演蘇羨君第354章 決戰即將到來第356章 隨機應變第286章 新的朝代第89章 這哥們唱得比原主還好聽啊!第157章 史料補全(月票加更)第278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第148章 我們是不是有點太欺負人了第209章 阿雲案第312章 信,或是不信第318章 史料中真正隱藏的東西第30章 辯駁第199章 火槍革新研究第290章 步兵戰力巔峰(求月票!)第229章 羅氏變法(8600字求月票)第320章 無限天賦加持第33章 浩然正氣第79章 歸序者的遠征!第296章 便是太平秋第91章 妖魔的隱秘影響第154章 新版本更新公告第40章 暗沙的含義第54章 身份選擇與人物糾正第62章 記憶碎片第50章 雖然菜但勇氣可嘉第293章 慷慨陳詞第166章 關鍵案件第135章 我大盛朝人才輩出!第360章 車陣第350章 匹夫玩家的特殊使用方法第361章 鎮守四方的英靈第341章 大戰第199章 火槍革新研究第78章 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