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教育強國

“從我上大學開始,我就聽到看到有人說,愛因斯坦的那一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後面還有一句話,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

後來我通過各種渠道搜索瞭解了一下,但是我沒有找到任何證據證明,愛因斯坦先生說過後面那句話。

所以這句話到底是誰說的,還被那麼多人引用,到底是誰,在宣導一種奇怪的天才論調。但不管是誰說的,這些年,大家對天才的的看法似乎確實出現了一種變化,越來越多的論調認爲,普通人和天才之間就是有不可跨越的鴻溝。

有些事,普通人努力一輩子都做不了,天才就是可以搞定。這種論調也不能說他全錯,因爲天才確實有天然的優勢,尤其是在我接觸過超級天才之後,更加不會去全盤否認這種論調,但也許是天生對於公平的敏感,讓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難道普通人在天才面前就真的毫無招架之力了?

但不對啊,我們木龍科技很多的技術發現,世界上很多的科技發明,並不完全是天才搞出來的,諾貝爾獎得主也並不是各個都是天才啊。

直到我開始接觸我們華夏的芯片產業,有一個想法就在我們腦子裡埋下了種子。

在芯片發展上,我們華夏之前用了一招彎道超車,做工業芯片我們搞不過米國,那我們就搞AI專用芯片,結果我們搞得很好。

那人呢,人能不能彎道超車呢?

如果說,普通人在智商這條道路上輸的無話可說,那我們有沒有可能從別的地方超車呢?比如說,天賦。

讓我們來看大屏幕。”

劉凡把之前放給教育廳的人看的關於挖掘天賦的視頻拿來出來,當然,這一次是重新剪輯過的,畢竟這半年又多了很多經典案例。

當這個視頻放完的時候,雖然現場很安靜,甚至大家連鼓掌都忘了,但幾乎每一個人的眼中此刻都是炙熱的,每一個人比之前鼓掌的時候更加亢奮。

且不論別的,有多少人心甘情願接受自己比別人笨?就像有多少人心甘情願接受自己窮?

有些事情是因爲沒辦法,所以不得不接受,但那不代表我就願意接受這個現實。因爲這個世界就是這麼不公平就是這麼操蛋啊,不接受能怎麼樣呢?

爲什麼一個月賺2000還那麼開心?因爲沒辦法啊!

但是現在有這麼一個年輕人,他的絕對公平之手不僅伸向了財富,現在居然還伸向了天賦!就算一時半會腦子有點亂還搞不清楚挖掘天賦的意義,但是個人都知道一個人如果能知道自己的天賦有多麼重要。

而劉凡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幫大家理順這個事情的意義。

“通過我們的試點反饋來的信息看,基本上可以確定,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天賦。只不過這個天賦也有強弱,還是那句話,沒有絕對公平。

但是對於更多的人來說,找到了自己的天賦,就像華夏當初找到了自己在AI芯片上的優勢,這個時候付出努力,所能獲得的收穫效果是顯著的。

我們把這個問題數字化,本來一個天才的智商是160,你是100,那麼你們之間的差距就60,現在你找到了某一方面的天賦,你在這個天賦上的智商可能是140,那麼你和那個天才之間的差距就只有20了,更何況,天才在這個方面的智商不一定有160呢。

同時,也不排除你在天賦上的智商可能達到了170,這是一個誰都不知道的數據。因爲現有的智商測評方法,沒有辦法測出這個數據,但我們生活中誰都有過這樣活生生的例子,有些同學數學次次考滿分,文科就是怎麼學都不及格。

偏科,正是天賦而不天才的一種廣義表現,偏理科的還好一點,偏文科的就更容易被埋沒了,所以我今天可能要得罪一下現有的智商測評機構,我認爲現有的智商測評方式,並不足夠科學。

同時我們木龍科技已經在研究更科學的智商測評系統,爭取早日與大家見面。

不過這裡應該有人意識到一個問題了,當孩子們知道了自己的天賦,可是面對高考還是要考綜合分的,至少在大學前,天賦可能得不到極致的發揮。

首先,人肯定是要全面發展的,不能說因爲你天賦是畫畫,你就連基本的數學邏輯能力都沒了,其次,我們的智能教育已經制作了一套相對成熟的天賦與教程的匹配表,我們會根據孩子們的天賦,爲他們推薦更合理的學習方式和高考選擇。

大家也都知道,現在越來越多的省份採用了文理不分科的教學方式,除了語數外,其他三門參考課根據自己的的喜好選擇。

但在過去,這個方式飽受爭議因爲孩子們很多時候不知道怎麼選,現在智能教育告訴你怎麼選,同時,我可以先給大家預告一波,教育部將會進一步優化考試方式,還會有更多的加分項,大學也會提供更多的特招名額,總之,木龍科技的智能教育將會和教育部合作力爭一個儘可能更完善的教育改革。

我們既然挖掘出了孩子們的天賦,自然不可能讓孩子們浪費甚至冷漠自己的天賦,那我們木龍科技不扯淡了呢麼?扯淡的事我們從來不幹。

好了現在讓我們就今天的所有話題進行一個總結,智能教育,通過提升應試成績,輔助大學科研,培養學生素質,挖掘學生天賦,推進全國教育平衡,配合教育改革等一些列措施,最終將實現最大程度的教育公平,以培養出越來越多的高素質天賦創造型人才。

我劉凡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在我看來,10年內,華夏一定會擁有一大批科研型人才,技術型人才,華夏一定會成爲教育強國!

我們的祖國將在現在的這些孩子們手中,變得無比強大且令世界尊敬!

那麼最後,讓我們回到最實際的問題,智能教育項目,將在什麼時候全面落地?

我很榮幸的受教育部授權,在今天這個場合向大家正式宣佈,智能教育將在一年內普及全國70%的學校,三年內完成百分之百覆蓋率!

而智能教育所帶來的所有費用由國家承擔,所有公立學校學費按照現階段學費標準收取,一毛錢都不會漲!”

“牛逼!!!”大家從看到天賦挖掘開始憋了半天的情緒終於爆發了出來,白馬湖現場,炸了。

第四百五十六章 服務型智能人形機器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摩爾第三百四十九章 白拿的不能拿第四百三十三章 新時代第四百三十二章 志願者招募第四百六十六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四章 虛擬現實里程碑第三百五十四章 上錯地兒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純粹的屬性第四十三章 大項目來啦第四百七十六章 減肥計劃第四十三章 大項目來啦第三百八十八章 科技是神第五十四章 請端正你的思想第四百二十三章 讓大腦蹦迪的時代第四百零二章 第三方勢力第三百三十章 媽媽,我想上學第二百八十四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全面崛起第三百四十七章 看的透徹第三百四十一章 尷尬不尷尬第二十三章 新奇的主線任務第三百一十四章 超級英雄第四百七十八章 國際交流第四十七章 轟趴第一百二十七章 世俗第二百三十九章 動真格的節奏第四百六十章 突發情況第三百零五章 奇點算法第一百九十章 萬家燈火 車水馬龍第八十一章 這屆網友惹不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創世節第四百零七章 參天大樹下的黑暗第四百五十三章 城市級沉浸全息秀第四十五章 看望劉威第五十七章 鋼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學術影響力第四百九十二章 理順信息第十二章 前期別浪第四百六十二章 純粹的屬性第二章 得吃多少大米能那麼閒第三百三十三章 最重要的一環第四百三十三章 新時代第五十一章 動態特徵邏輯理論第一百五十五章 態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標準制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一百八十五章 蘋果的孤注一擲第二百七十七章 劉凡的回禮第四百一十二章 神秘的子彈第二百零五章 “婚姻”第七十章 好像也不是很貴嘛第三百六十七章 給木龍科技撐腰第三百九十三章 直搗黃龍第四百三十一章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第二百六十五章 硅谷的反思第四十五章 工廠到位第二百零九章 電動汽車產業危機第三十一章 主線任務獎勵第二百七十六章 撕開口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動真格的節奏第二百一十一章 電池回收第二百三十九章 動真格的節奏第二百二十章 排隊去第四百二十二章 量子技術進入生活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摩爾第一百七十四章 史上最大歸國潮第二十二章 新營銷政策第六章 插曲第四百八十二章 劉凡的米國之行第八章 你怎麼不叫我爸爸第二章 得吃多少大米能那麼閒第四百二十六章 智能人形機器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摩爾第一百九十二章 賦予汽車新的生命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獨第十三章 大環境第四百六十八章 再去醫院第一百九十三章 交互型安全智能第二百二十五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五十八章 開工第一百九十五章 百萬人晚宴第一百八十四章 離別第一百零七章 俗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氣第三百二十章 晚會後的意外第三百七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經的苦第四百五十一章 機甲外衣第二章 得吃多少大米能那麼閒第一百五十五章 態度第一百八十五章 蘋果的孤注一擲第四百四十八章 在家“住院”第四百三十四章 全息手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學表現第二百零六章 濃墨重彩的一筆第一百一十七章 懷疑人生的小偷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獨第四百五十三章 城市級沉浸全息秀
第四百五十六章 服務型智能人形機器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摩爾第三百四十九章 白拿的不能拿第四百三十三章 新時代第四百三十二章 志願者招募第四百六十六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四章 虛擬現實里程碑第三百五十四章 上錯地兒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純粹的屬性第四十三章 大項目來啦第四百七十六章 減肥計劃第四十三章 大項目來啦第三百八十八章 科技是神第五十四章 請端正你的思想第四百二十三章 讓大腦蹦迪的時代第四百零二章 第三方勢力第三百三十章 媽媽,我想上學第二百八十四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全面崛起第三百四十七章 看的透徹第三百四十一章 尷尬不尷尬第二十三章 新奇的主線任務第三百一十四章 超級英雄第四百七十八章 國際交流第四十七章 轟趴第一百二十七章 世俗第二百三十九章 動真格的節奏第四百六十章 突發情況第三百零五章 奇點算法第一百九十章 萬家燈火 車水馬龍第八十一章 這屆網友惹不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創世節第四百零七章 參天大樹下的黑暗第四百五十三章 城市級沉浸全息秀第四十五章 看望劉威第五十七章 鋼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學術影響力第四百九十二章 理順信息第十二章 前期別浪第四百六十二章 純粹的屬性第二章 得吃多少大米能那麼閒第三百三十三章 最重要的一環第四百三十三章 新時代第五十一章 動態特徵邏輯理論第一百五十五章 態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標準制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一百八十五章 蘋果的孤注一擲第二百七十七章 劉凡的回禮第四百一十二章 神秘的子彈第二百零五章 “婚姻”第七十章 好像也不是很貴嘛第三百六十七章 給木龍科技撐腰第三百九十三章 直搗黃龍第四百三十一章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第二百六十五章 硅谷的反思第四十五章 工廠到位第二百零九章 電動汽車產業危機第三十一章 主線任務獎勵第二百七十六章 撕開口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動真格的節奏第二百一十一章 電池回收第二百三十九章 動真格的節奏第二百二十章 排隊去第四百二十二章 量子技術進入生活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摩爾第一百七十四章 史上最大歸國潮第二十二章 新營銷政策第六章 插曲第四百八十二章 劉凡的米國之行第八章 你怎麼不叫我爸爸第二章 得吃多少大米能那麼閒第四百二十六章 智能人形機器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摩爾第一百九十二章 賦予汽車新的生命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獨第十三章 大環境第四百六十八章 再去醫院第一百九十三章 交互型安全智能第二百二十五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五十八章 開工第一百九十五章 百萬人晚宴第一百八十四章 離別第一百零七章 俗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氣第三百二十章 晚會後的意外第三百七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經的苦第四百五十一章 機甲外衣第二章 得吃多少大米能那麼閒第一百五十五章 態度第一百八十五章 蘋果的孤注一擲第四百四十八章 在家“住院”第四百三十四章 全息手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學表現第二百零六章 濃墨重彩的一筆第一百一十七章 懷疑人生的小偷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獨第四百五十三章 城市級沉浸全息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