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西線

村外的海螺號聲聲響起,張忠旗默默裝好行裝,不到兩歲的兒子怯怯的站在一邊,身上的衣服是用大人舊衣的改的,顯得又雜又花。.張忠旗過去拿出一塊小小的黑餅子,兒子咧嘴一笑,接過後吧唧吧唧的吃起來。

“多吃點,是你母親留給你的。”張忠旗聲音微微哽咽指了一下正屋桌子上擺放的一個罈子,臉上卻帶着一絲微笑。

張忠旗拿出一個揹帶一樣的東西,小孩聽話的過來,讓張忠旗把那東西兜在屁股上,張忠旗轉過身來,兒子過來爬在他背上,張忠旗把帶子從肩上拉過來,又把另外兩條腰間的一起繫好,把兒子捆在背上。

從啞巴死了之後,張忠旗沒有安埋,而是按照真夷的習慣火化了(見《建州聞見錄》),因爲擔心被人挖去吃了。家中只剩下他們父子兩人,張忠旗不敢將幼子留在家中,連種地都揹着到地裡去,兩人相依爲命,但也沒有多少天,便接到了出征的命令,依然是自備行糧,他的隸屬是正藍旗的烏真超哈。

張忠旗站起來,走到那桌前摸着裝啞巴骨灰的罈子,片刻後抱起來準備裝進自己的包袱裡面,但木盒子有些大,難以裝進去,張忠旗就抱在手上往大門走去,走過幾步又停下來,轉身又將盒子放在桌子上。

背上的孩子呀呀叫了兩聲,張忠旗用手摸摸盒子,到門口拿起地上丟着的順刀,小心翼翼的將正屋門關上……

外邊停了一圈的牛馬車,集合地方已經站了不少人,張忠旗在那裡看到了自己的馬,此時已經屬於一個剛剛升爲丁口的十五歲真夷。張忠旗最早的馬已經在竹帛口逃命時丟了,這匹是回大同路上塔克潭搶了分給他的,上次也被牛錄額真搶走的,說是真夷的戰馬不足,張忠旗反正騎馬也無用。

“要是把馬殺了,或許啞巴還沒死。”張忠旗在心中想道,不過他也只是想想而已,後金的馬匹並不多,兵甲馬匹都是在牛錄中記錄在冊的,不要說殺來吃了,以前就是出征時膘不厚都會被嚴處。

那匹馬比搶走時壯了一些,身上看着有些膘,正在吃着一把乾草,十六歲的真夷站在幾個甲兵身邊,張忠旗見那真夷身上弓和長矛都有,身體也比較強壯,興奮中還是有些不知所措。後金以軍功最重,小時就要用軟弓練習打獵,十五六歲從軍的也有,以前只是少數,這兩年被登州打傷了元氣,這種十五六的丁口已經不少見。

三十多個同在烏真超哈的包衣和擡旗漢人按各自圈子站着,對那些包衣來說出徵還好一些,因爲此時的烏真超哈有自己的編制,裡面都是漢人,壓迫相對來說輕得多,去年集訓的時候還管了部分糧食,比起牛錄裡面來實在是天堂。

張忠旗看到塔克潭在另外一邊招呼真夷的甲兵,他現在已經是牛錄中的封得撥什庫,漢語叫做領催,平時管着徵糧和勞役的事情,戰時也領兵。

“立正!對齊!”

他們這個小隊的隊長大聲吼叫着,一羣包衣飛快的列隊,他們去年的訓練十分嚴格,幾乎就是按照登州的步兵艹典,在皇太極的督促下,那些登州降兵組成的教官頗爲嚴格,這些包衣兵衣衫不整骨瘦如柴,論個體比起旁邊的甲兵差很遠,但一成隊列之後,氣勢卻比甲兵還稍強。

“哇哇!”隊列中突然傳出一個小孩聲音。

“誰的小孩還不走!”那隊長怒氣衝衝的走過來,手中提着帶鞘的腰刀,他經常用這個打人,作爲體罰的工具。

“大人,大人,是我的。”張忠旗連忙出列道。

那隊長也是擡旗的包衣,和張忠旗都是一批擡旗的,他一看是張忠旗這個牛錄中的老人,忍住氣道:“張兄弟,咱們這是去打仗,你揹着個娃打什麼,快讓他回去了。”

“我……家裡沒人了。”張忠旗低下頭,那隊長呆了一下後搖搖頭,今年牛錄中死的人不少,他們這一隊就少了好幾個人。

張忠旗背上的孩子允着手指頭,好奇的看着周圍的大人。

“怎麼還不走!就差你們這一隊。”車爾格大步走過來,他也是這個牛錄的封得撥什庫,以前負責帶本牛錄的烏真超哈,並且有督陣的職責。不過這次他隨着真夷甲兵行動,督陣的成了塔克潭這個新官。

“車爾格主子,您是知道的,奴才這家裡無人了,奴才要是不帶着他……”

“放屁,咱們大金立國以來就沒聽過帶個娃打仗的。”車爾格怒喝道:“就算老子讓你帶,去了甲喇中被章京大人看到,連老子都得掉腦袋。”

車爾格吼完就伸手來抓背後的小孩,張忠旗伸出雙手擋着,一邊退一邊哀求,周圍的烏真超哈紛紛讓開,表情麻木的看着兩人爭執。

“什麼事?”一個讓張忠旗膽戰心驚的聲音傳來,兩人轉頭間,牛錄額真賴達庫臉色陰沉的走過來,後面跟着塔克潭等白甲兵。

張忠旗全身發麻,聲音顫抖着,“奴才,奴才……”

車爾格過去低聲跟賴達庫說了,賴達庫也不聽張忠旗的說話,對旁邊的塔克潭道:“塔克潭你管的人,你去辦來。”

塔克潭神色複雜的看看張忠旗,緩緩擡步走過來,張忠旗一邊退後一邊伸出手連連擺動着,口中卻說不出一句話,他背上的小孩從張忠旗肩上探出一個小腦袋,瞪着大眼看着面前走來的塔克潭。

塔克潭走到張忠旗面前兩三步,停下腳步對張忠旗道:“把他放下。”

張忠旗噗通一聲跪下連連磕頭,“少主子,奴才若是不帶着他,他在村中必定活不成,奴才求主子給他一條活路,奴才不讓他當旗丁了,這兒子還給主子家裡當奴才,求主子給他活路……”

塔克潭低頭道:“哪有糧給他吃,也沒有誰家願意留下他。牛錄中吃的都徵完了,這事你都知道,不打敗登州鎮,大家都是個死,咱大金軍律森嚴,也萬萬沒有帶着個娃出征的道理,我若是準了,烏真超哈的章京大人也不會放過你。”

張忠旗跪在地上鼻涕橫流,還是不肯主動去解開身上的揹帶,塔克潭沉默片刻後,一揮手招呼過來幾名真夷甲兵,幾人撲上來將張忠旗按壓在地上,背上的小孩受了驚嚇,哇哇大哭起來。

幾個甲兵將張忠旗死死壓住,其中一人拿出短刀將揹帶割斷,一把將那哇哇大哭的小孩提起交到了塔克潭的手中,周圍的烏真超哈紛紛多遠,將身形縮起來,有些人還把臉轉到了一邊去。

塔克潭神色複雜的接過小孩,那小孩手腳亂舞哇哇大哭,張忠旗從地上艱難的擡起頭來,臉上青筋暴露,口中斷斷續續道:“少主子……饒命啊,讓他給你當奴才……”

後面的賴達庫冷冷道:“快些,甲喇大人那裡已經來人催過。”

“張忠旗,打敗登州鎮後,咱們進關去抓包衣,多少女人都有,以後……讓她們多生些就是。”塔克潭低頭從腰間抓出雲梯刀,張忠旗看見後全身顫抖,大吼一聲將右手奮力從甲兵手中掙脫,向着塔克潭伸出,五指在張開着,臉上涕淚橫流。

“張忠旗,他左右活不了,我幫你送他走,走前讓人燒了,免得被人吃他。”塔克潭緩緩舉起了刀子。

“主子!!”……

“大汗,甲兵都調齊了,合計滿洲牛錄、漢人牛錄、蒙古牛錄共二百九十一,諸申披甲人兩萬,餘丁兩萬二千人,蒙古左右翼三千五百人,天佑軍兩千三百,新編烏真超哈步軍一萬人,炮兵五百人,喀爾喀和科爾沁共派來三十一名臺吉,帶兵三千九百人,喀喇沁、土默特只……只來了九名臺吉,帶兵六百人。遼中另調集阿哈七萬八千人,有六萬在遼陽。”

瀋陽南門外兵戈如林,各色旗幟飄揚,皇太極在高高的那門上校閱大軍,嶽託正在他身後輕輕說着,皇太極一邊聽一邊看着手中的奏本,很大部分軍隊已經調往了蓋州,這裡搞的出征儀式,只是爲了振奮軍心,順便給即將空虛的瀋陽打氣。

數字看起來還是很多的,但他知道最核心的甲兵實際上比不過旅順之戰時,旅順之戰時損失數千真夷甲兵,各牛錄不得不從餘丁中新增披甲人。

後金選丁一般爲身高超過五尺木杆爲標準,退休年紀爲六十,但緊急時就不管身高了,從年齡十五至六十之間都算丁口。爲了應付這次大戰,這次動員超過三丁抽一,有些牛錄達到了兩丁抽一,餘丁裡面包括很多五十多歲的老人,或許對付其他明軍還能用,但對上登州鎮,這些人的戰力堪憂。

眼前的嶽託依然還是兵部尚書,殺妾事件後,皇太極本想對付嶽託,但戰場上的連續失利讓他缺少政治優勢,他也擔心造成內部不穩,上次春季攻勢後沒有藉機讓嶽託下臺。

“已派出的有連山關杜度所部十個牛錄,昨曰收到杜度告急後,又派出餘丁千人和包衣兩千人前往連山關,赫圖阿拉已陷入東江鎮重圍,界凡、薩爾滸各處亦發現東江島寇哨馬,奴才沒有派出援兵。”

皇太極微微點頭,遼南其他方向山巒重重,道路多在山地河谷之中,登州鎮最大的可能還是走蓋州方向,後金的兵力必須集中在遼中地區,赫圖阿拉至薩爾滸一線不會耗費兵力救援,那裡距離主戰場太遠。嶽託還是很有擔當,沒有被各處佯動吸引過多人馬,他不在各處部署兵力,而是讓薩爾滸和界凡等地自行固守,在瀋陽保留了一支騎兵,一旦明軍進入平原地區後,再由這次騎兵發揮機動優勢,在平原地區作戰,攻擊或拖住那些步兵爲主的明軍。按能力來說,嶽託確實是子侄輩中最能幹的,如果不是殺妾一事,倒能成爲皇太極的有力臂助。

皇太極淡淡說道:“登州鎮有什麼動靜?”

“連山關有一股登州兵,杜度尚未查探清楚人數,赫圖阿拉亦有一股千人左右的登州兵,圍城後便斷了消息,東江軍四處出擊道路斷絕,詳情亦不清楚。蓋州南邊登州軍雲集,據派出的巴牙喇哨查探,榆林堡以南連營數十里,官道上車馬不絕。”

“還是蓋州。”皇太極輕聲道,“咱們出發吧。”

嶽託趕緊道:“還有一事,前曰烏納格的哨馬在西平堡舊城發現一股遼鎮兵馬,領兵的是祖大樂,騎兵千餘步軍兩千,另有民夫若干。”

“遼鎮?”皇太極轉頭看過來,“他們以爲我大金抽不出人馬,便也跑來乘火打劫了?祖大壽還是小氣了些,這點兵馬打劫也不太夠。”

嶽託低聲道:“大汗,奴才認爲應先打此股,大戰之前先獲小勝,既振奮我軍心,亦斷去遼西的隱患。”

皇太極贊同道:“讓阿濟格領本部甲兵,薩哈廉領駐牛莊之正黃、鑲黃兩旗烏真超哈進擊西平堡,讓他們不要追過大淩河。”

“喳!”

皇太極對身後濟爾哈朗等人道:“大軍開拔,咱們去遼陽。”

第35章 四城之戰(二)第13章 瞬變第44章 水源第42章 T第195章 鄖陽第45章 青皮第5章 旅順第65章 決戰日第7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72章 陰謀第3章 東江第29章 帥哥商人第27章 檢查第47章 互相夾擊第46章 亂起第95章 買路錢第13章 最小的長官第50章 宣川第63章 牽制第47章 天啓駕崩第18章 防禦體系第31章 五島列島第8章 賄賂第41章 返航第109章 大行業第24章 對立第68章 開局第10章 質疑第3章 快手就穿這樣第128章 攻心戰第11章 援兵第32章 送別第111章 文淵閣第43章 檄文第24章 戰旗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110章 不要臉第34章 軍官第29章 街頭羣毆第170章 青州佈局第28章 化解第42章 關大弟第1章 合作關係第36章 轉移第10章 繁華第15章 烏合之衆第96章 都是生意第16章 要好處第26章 大年第8章 名聲鵲起第84章 提成第31章 道義第48章 夜海燈號第155章 民事官第85章 往中州第139章 不養寇第201章 勇武第95章 買路錢第21章 二十四橋風月第35章 葬禮第64章 雪停第72章 陰謀第22章 聞香第42章 拿得舒服第一把九十六章 暴疾第19章 推舉第4章 平靜第26章 大年第15章 岫巖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10章 質疑第56章 散彈第40章 四城之戰(六)第50章 西線第47章 爭取第55章 團屬炮第116章 節節防禦第12章 有房一族(一)第93章 決斷第208章 還招第97章 北門第4章 星空第36章 軍政第169章 西廂記第107章 友軍第16章 苦命的潘金蓮第26章 金礦第28章 吳總兵第128章 攻心戰第131章 後方第45章 青皮第88章 下馬威第127章 巢穴第80章 邊檢第10章 質疑第226章 九月第73章 空心方陣第152章 狡兔三窟第81章 孤膽第180章 亂選
第35章 四城之戰(二)第13章 瞬變第44章 水源第42章 T第195章 鄖陽第45章 青皮第5章 旅順第65章 決戰日第7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72章 陰謀第3章 東江第29章 帥哥商人第27章 檢查第47章 互相夾擊第46章 亂起第95章 買路錢第13章 最小的長官第50章 宣川第63章 牽制第47章 天啓駕崩第18章 防禦體系第31章 五島列島第8章 賄賂第41章 返航第109章 大行業第24章 對立第68章 開局第10章 質疑第3章 快手就穿這樣第128章 攻心戰第11章 援兵第32章 送別第111章 文淵閣第43章 檄文第24章 戰旗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110章 不要臉第34章 軍官第29章 街頭羣毆第170章 青州佈局第28章 化解第42章 關大弟第1章 合作關係第36章 轉移第10章 繁華第15章 烏合之衆第96章 都是生意第16章 要好處第26章 大年第8章 名聲鵲起第84章 提成第31章 道義第48章 夜海燈號第155章 民事官第85章 往中州第139章 不養寇第201章 勇武第95章 買路錢第21章 二十四橋風月第35章 葬禮第64章 雪停第72章 陰謀第22章 聞香第42章 拿得舒服第一把九十六章 暴疾第19章 推舉第4章 平靜第26章 大年第15章 岫巖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10章 質疑第56章 散彈第40章 四城之戰(六)第50章 西線第47章 爭取第55章 團屬炮第116章 節節防禦第12章 有房一族(一)第93章 決斷第208章 還招第97章 北門第4章 星空第36章 軍政第169章 西廂記第107章 友軍第16章 苦命的潘金蓮第26章 金礦第28章 吳總兵第128章 攻心戰第131章 後方第45章 青皮第88章 下馬威第127章 巢穴第80章 邊檢第10章 質疑第226章 九月第73章 空心方陣第152章 狡兔三窟第81章 孤膽第180章 亂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