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章 掙扎

房俊驟然回京,已經引兵直抵蕭關之下的消息,使得素來以城府深沉著稱的長孫無忌亦感受到內心承受巨大沖擊。

不過此時非是思慮房俊那廝怎麼就敢擔負“喪師失地”之罵名捨棄西域回援關中,而是趕緊想出應對之策。否則任由房俊兵臨長安城下,會對關隴軍隊的軍心士氣帶來極大的打擊,而東宮六率則會士氣暴漲。

此消彼長,關隴軍隊面對的將是必敗之局……

振奮一下精神,長孫無忌帶着李祐、宇文節迴歸正堂,走到輿圖前觀察一番,問道:“左屯衛眼下何處?情況如何?”

宇文節答道:“左屯衛目前正蝟集在渭水之畔的岐山,與荊王率領的皇族軍隊混合一處。因在玄武門外傷亡慘重,又被右屯衛銜尾追擊,再度於中渭橋一帶大敗,兵力折損一半不止,士氣低迷,不過也有將軍三萬之衆,尚可一戰。”

長孫無忌自輿圖之上找到左屯衛駐軍之處,見彼處位於渭水之北,與陳倉、虢、郿等縣交界之處,面水背山。

只不過恰好處於直道之旁,一旦房俊率軍突破蕭關直撲長安,左屯衛首當其衝……

“呵,柴哲威這個慫貨還真會找地方,簡直倒黴透頂。”

李祐這會兒鎮定下來,忍不住冷嘲熱諷。當初吐谷渾數萬鐵騎興兵來犯,朝野上下一片震驚,太子頒佈詔令讓柴哲威率軍前去鎮守河西,結果柴哲威畏敵怯戰,居然稱病不出,淪爲笑柄。

帝國上下尚武成風,對於柴哲威此等行徑自然嘲諷不止,而與之對應的房俊主動請纓率領半支右屯衛出鎮河西之舉,則獲得一致好評。

無論陣營如何,當時那等情況之下敢於迎難而上向死而生,任誰都會在心底敬服幾分。

自然,之後房俊於大斗拔谷大破吐谷渾騎兵,又在阿拉溝殲滅大食、突厥聯軍,從而立下蓋世功勳,使得名揚四海威震天下,大家免不得又開始心裡泛酸,各種羨慕嫉妒,恨不得那棒槌趕緊兵敗西域、葬身邊陲,再也別回到長安……

長孫無忌沒理會李祐,對宇文節道:“你親自前往岐山,面見柴哲威,告訴他只要能夠擋住房俊三日,齊王與老夫便許他一個國公之爵!另外,亦要對荊王說明,其此前揮師攻打玄武門乃是爲了響應齊王、廢黜東宮,齊王對此心懷感激,請其竭盡全力配合柴哲威阻擋房俊,事成之後,既往不咎!”

正如房俊曾經說過的那句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只要能夠將房俊阻擋在渭水北岸、隴山腳下,付出再大的代價亦是在所不惜。

“喏!”

宇文節躬身領命,拿着長孫無忌賜予的印信,轉身大步走出正堂,來到門外帶上十餘名家將,翻身上馬。

宇文節擡頭瞅了一眼落雪紛紛的天空,看了看整個延壽坊都因爲房俊回京而驚起的慌亂,心底嘆息一聲。曾經與房俊亦是彼此交心的好友,卻不知從何時起便分道揚鑣,如今各爲其主,即將刀兵相見,實在是令人感慨。

“駕!”

一夾馬腹,帶着家將疾馳出延壽坊,自金光門出城,一路向着岐山奔弛而去。

延壽坊內,長孫無忌對着滿堂文吏武將下令:“集結軍隊,猛攻皇城,不計任何代價,老夫要三日之內攻陷皇城!”

這是最後的機會,若是不能於房俊之前攻陷皇城,那麼待到房俊抵達長安城下,便大勢盡去。

只需攻佔皇城,哪怕任憑太子自玄武門脫逃,亦可佔據名分大義,直接扶持齊王李祐登上皇帝之位。

李二陛下已然不可能活着回到長安,那麼只要李祐登基,局勢必會逆轉。有名分大義在,天下各方勢力景從者衆,必然實力暴增,再與東宮周旋,勝負亦未可知。

“喏!”

堂內關隴子弟轟然應諾,無數命令自此向着城內城外的叛軍發出,無數關隴軍隊開始放棄各自鎮守的區域,全部向着長安城集結,試圖發動最後的猛攻,一舉攻陷皇城。

*****

“啓稟殿下、衛國公,叛軍攻勢愈發猛烈,且不計傷亡,與之前幾日大相徑庭。皇城數處告急,傷亡甚大。”

程處弼頂盔貫甲進入太極殿,將當下形勢詳細稟明。

李承乾正與李靖一同站在皇城輿圖之前,輿圖上以紅色標記兵力匱乏、情況危急之處,但見那輿圖之上處處鮮紅,可見形勢岌岌可危。

自辰時起,關隴叛軍好似發了瘋一般瘋狂進攻,無數兵卒源源不斷的涌入長安城,在皇城之外列陣以待,輪番上陣。縱然東宮六率更爲精銳,又依託皇城地利,但兵源補給全無,死傷一個便少一個,整個皇城城牆猶如血肉磨盤一般,遲早將東宮六率給磨光了。

李靖回頭看着滿面疲累、渾身傷患處處的程處弼,心中讚賞,似這等勳臣子弟能夠於此絕境之下率軍死戰,殊爲難得。

畢竟大唐立國已久,高層耽於享樂、奢靡成風已成潮流,諸多世家子弟多習文厭習武,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引經據典,但若是上了戰場,卻毫無用處。似程處弼、屈突通、李思文這些勳臣子弟平素看似行爲不檢、乖張跋扈,但是到了這等要緊時候,卻各個可以信賴。

他緩緩頷首,沉聲道:“援軍是沒有的,右屯衛與北衙禁軍鎮守玄武門,任何時候都不可調動,你們只能靠自己。擋得住叛軍,便是滔天之功,似房家那般一門兩國公並非奢望;擋不住叛軍,你我以及太子殿下便陣亡於這皇城之內,忠肝義膽,彪炳青史!”

程處弼渾身一震,單膝跪地施行軍禮,大聲道:“還請殿下放心,東宮六率乃殿下擁躉,定死戰不退,護衛殿下成就大業!”

李承乾覺得眼眶發熱,上前將程處弼扶起,重重在他肩頭拍了拍,動容道:“汝等忠心耿耿,值此絕境亦毫不動搖,願誓死追隨,孤又有什麼話可說呢?唯一一句,但請銘記,無論何時何地,孤,絕不相負!”

曾幾何時,他這個“廢物太子”不僅不受父皇待見,便是朝中文武又有幾人將他放在眼中?似眼下這般有人誓死追隨,爲他浴血奮戰死不旋踵,更是想都不敢想!

……

待到程處弼退下,李承乾收拾心情,重新回到輿圖之前,看着輿圖上一片鮮紅的絕境局勢,沉默半晌,緩緩道:“若事不可爲,衛公當率領東宮六率自玄武門突圍,而後一路向西前往西域,與房俊匯合之後再定奪前程,天下之大,總有可容身之地。”

此時此刻,李承乾心灰意冷,滿是絕望。

若皇城淪陷,他自可由玄武門撤出,而後一路向西前往西域躲避,總能活下一條命來。

然而那又有什麼意義?

只要他活着一天,無論他是否願意,大唐皇權之爭便永不會停止,遲早將這個諾大帝國拖入內亂的深淵,百業凋敝、國力衰頹,百姓陷於水深火熱,周邊胡族趁勢崛起。

甚至稍有不慎,會導致帝國淪陷於胡人之手,到那個時候,他李承乾便是千古罪人,其罪行罄竹難書。

李靖卻對他的話語充耳不聞,只是緊緊盯着輿圖,心念電轉。皇城早就被關隴叛軍團團包圍,唯一能夠於外界聯絡的通道便是玄武門,但礙於玄武門之重要,即便是鎮守玄武門外的右屯衛,來回傳遞消息亦要小心謹慎,除非重大事宜,否則虢國公張士貴絕不容許玄武門開放。

這亦是無奈之舉,卻實在必要。

但即便如此,李靖始終覺得此番關隴驟然發動不講傷亡的猛攻,試圖畢其功於一役,必定事出有因。

是東征大軍快回來了?

有這個可能,但並不大。

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難以委決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出乎預料第三千章 君臣交心第八百四十五章 炸響新時代(上)第七百零二章 風波惡(中)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屠城!(上)第三千七十一章 陛下遺詔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屋內軍師第五十八章 房二發飆,韓王遁逃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太子作證第六百零三章 難上加難第三百一十四章 驅除韃虜第四百二十六章 融洽第四百四十章 裂土封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野心勃勃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戰鼓如雷第一百五十九章第 詩與酒(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九品中正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遍體生寒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決勝之機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衡斟酌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泰之所見第二十一章 碰上唐軍也別慫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神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上)第4303章 重臣隕落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太子的憂慮第八百七十六章 我雀盲眼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八十一章 李二很小氣第八百一十七章 心甘情願的掏錢【求月票】第九百零七章 檀香島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生死狙殺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九十三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上)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皇帝父子,一曲雙簧第二百零八章 局勢明朗第六百八十八章 哪管生前身後名!第4576章 出其不意第二十七章 斷其退路第七百零三章 風波惡(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魏府喜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交易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疾風驟雨(續)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京兆韋氏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軟禁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七百六十七章 飽以老拳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有所質疑第二百三十九章 集會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人要有敬畏,沒有誰可以爲所欲爲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內有隱情第七百零七章 形勢逆轉 (求月票)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宮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表哥哪有姐夫親第九百三十章 我生病了(續)第六百六十九章 爭執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人類之饗宴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官要早升,命要活久第六百七十章 盡興而散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長安紛亂第4494章 遷都之議第一百零五章 五隻手的怪物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上)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無恥之尤第4568章 御前對質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徵倭佈局第4576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四十四章 各有前程第六百九十三章 我離開時,百舸爭流!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商議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異常第七百六十一章 私心作祟第4530章 選擇站隊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借題發揮第六百零八章 天才的世界,你不懂!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十五章 朕被一個兔子騙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唐軍退卻第九百七十六章 孔方兄有絕交書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水師返航第六百四十一章 皇帝偏心第三千三十四章 背叛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救星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彌補第三十九章 求之不得,雞飛狗跳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略(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犯顏死諫第三千三十七章 驚變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各有心思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大事不妙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中下懷第六十三章 趙信城(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橫插一槓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君心難測第八百九十七章 脫身之策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我給大夥兒唱一段第三百八十章 吃虧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罵人專揭短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酒宴之後
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難以委決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出乎預料第三千章 君臣交心第八百四十五章 炸響新時代(上)第七百零二章 風波惡(中)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屠城!(上)第三千七十一章 陛下遺詔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屋內軍師第五十八章 房二發飆,韓王遁逃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太子作證第六百零三章 難上加難第三百一十四章 驅除韃虜第四百二十六章 融洽第四百四十章 裂土封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野心勃勃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戰鼓如雷第一百五十九章第 詩與酒(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九品中正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遍體生寒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決勝之機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衡斟酌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泰之所見第二十一章 碰上唐軍也別慫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神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上)第4303章 重臣隕落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太子的憂慮第八百七十六章 我雀盲眼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八十一章 李二很小氣第八百一十七章 心甘情願的掏錢【求月票】第九百零七章 檀香島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生死狙殺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九十三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上)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皇帝父子,一曲雙簧第二百零八章 局勢明朗第六百八十八章 哪管生前身後名!第4576章 出其不意第二十七章 斷其退路第七百零三章 風波惡(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魏府喜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交易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疾風驟雨(續)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京兆韋氏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軟禁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七百六十七章 飽以老拳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有所質疑第二百三十九章 集會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人要有敬畏,沒有誰可以爲所欲爲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內有隱情第七百零七章 形勢逆轉 (求月票)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宮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表哥哪有姐夫親第九百三十章 我生病了(續)第六百六十九章 爭執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人類之饗宴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官要早升,命要活久第六百七十章 盡興而散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長安紛亂第4494章 遷都之議第一百零五章 五隻手的怪物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上)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無恥之尤第4568章 御前對質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徵倭佈局第4576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四十四章 各有前程第六百九十三章 我離開時,百舸爭流!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商議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異常第七百六十一章 私心作祟第4530章 選擇站隊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借題發揮第六百零八章 天才的世界,你不懂!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十五章 朕被一個兔子騙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唐軍退卻第九百七十六章 孔方兄有絕交書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水師返航第六百四十一章 皇帝偏心第三千三十四章 背叛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救星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彌補第三十九章 求之不得,雞飛狗跳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略(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犯顏死諫第三千三十七章 驚變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各有心思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大事不妙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中下懷第六十三章 趙信城(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橫插一槓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君心難測第八百九十七章 脫身之策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我給大夥兒唱一段第三百八十章 吃虧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罵人專揭短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酒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