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裂土封王

神龍殿。

暑期已過,初秋降臨,秋老虎的威力肆虐關中,李二陛下即便是坐在陰涼的御書房內,依舊覺得燥熱難當。

身上穿了一件薄薄的絲綢常服,鬆了鬆衣領,灌了一口涼茶,這才稍微清涼一些。

在他面前,李績、蕭瑀跪坐在地席之上,低眉垂眼,神態恭謹。

有內侍端着托盤入內,將兩隻玉碗放在二人面前,晶瑩的玉碗,盛着顏色厚重的冰鎮酸梅湯。

兩人端起碗,一口氣將碗中的酸梅湯喝了,將空碗放回內侍舉着的托盤,一起向李二陛下道:“多謝陛下!”

李二陛下襬擺手,內侍趕緊退出。

他來到席間,一撩衣袍跪坐在二人對面,略微沉吟了一下,開門見山道:“今日將二位請來,是有一事想要徵詢二位的意見。”

李績與蕭瑀互視一眼,齊聲道:“陛下但說無妨,微臣洗耳恭聽。”

李二陛下又扯了扯領口,剛剛的清涼轉瞬之間蕩然無存,一股燥熱再一次在體內升起,令他有些煩躁……

深吸口氣,緩緩說道:“有大臣覲見,勸朕取消晉王的圈禁之令,朕尚在猶豫,一時之間難以抉擇。二位皆是朝廷柱石、朕之肱骨,不知對此有何見解?毋須顧慮,直言無妨。”

兩人心中微微一沉。

果不其然,先前的猜測已經得到了認證,房俊是絕對不可能進諫取消晉王的圈禁之令的,畢竟先前正是因爲與關隴貴族走的太近,晉王才被李二陛下圈禁起來,房俊有怎能自找麻煩,使得太子的儲君之位受到威脅?

論起受寵程度,所有的皇子加起來也比不過“稚奴”……

二人沉默,良久無言。

李績爲人謹慎,事不關己便遠遠躲開,此刻無論贊同取消晉王的圈禁令,亦或是反對,都會得罪無數人。蕭瑀年輕的時候銳氣逼人,敢說敢做,但是如今年事漸高也開始求穩,逐漸圓滑世故,更不願意做這種得罪人的事情。

李二陛下掃了兩人一眼,便嘆了口氣,道:“朕如今亦是爲難,晉王乃朕之嫡子,文德皇后去得早,他自幼孤苦跟在朕身邊一手撫養,焉能狠下心將其圈禁一生,一輩子都在宮牆圍廊之中沉淪消磨?可是一旦將晉王放出,又難免有那些心懷叵測之輩生出覬覦之心……朕當真難做啊。”

他這邊唉聲嘆氣,愁容滿面,李績與蕭瑀卻是心裡鄙夷。

誰不知道唯一能夠動搖太子儲君之位的便是晉王?更何況晉王有前車之鑑,被關隴貴族簇擁着意欲爭儲,不管主動亦或是被動,其野心已經昭然若揭。

只要放出晉王,這就相當於一個再也明確不過的訊號,所有反對太子的人必將趨之若鶩,簇擁晉王另立山頭……

還有什麼好糾結的?

若是不想易儲,那就乾脆將晉王圈禁着,別說什麼舔犢情深、不忍相見這樣的話,與社稷穩定、江山傳承相比,區區親情又算得了什麼?

很顯然,李二陛下如今已經再一次動了易儲的心思,只不過掣肘太多,影響也太過深遠,一時之間尚未下定決心而已。

李績與蕭瑀心裡沉重。

他們兩個不願見到太子將房俊倚爲心腹、言聽計從,待到將來登基之後大權獨攬,可也不願眼下見到已經瀕臨崩潰的關隴貴族藉由晉王之勢再次復起,使得朝局愈發混亂。

人到了一定的地位,總歸會有幾分理想與追求,而不是單純的追逐權力與財富。只要太子地位穩固,與房俊的結盟達成便會擊潰關隴貴族,使得這個把持朝政、壟斷政治資源多年的勢力崩潰,他們本身可以到手的利益便足夠可觀,沒必要爲了攫取更多的利益而捲入儲位爭奪之中。

李績想了想,試探着說道:“陛下愛惜晉王之心,臣等感同身受,只不過陛下之擔憂,也確實很有必要。晉王固然聰慧,然到底年幼,一旦開府建牙,勢必同那些居心叵測之輩打交道,萬一受其蠱惑,被其利用,則有損天家親情,致使陛下爲難。”

李二陛下蹙着眉,瞅着李績,冷冷道:“那麼依英國公之見,是繼續將晉王圈禁,永遠不要放出來?”

這麼回答當然不行,晉王便是李二陛下的心頭肉,他自己如何處置他是他的事,可旁人若是諫言苛待晉王,勢必要被李二陛下記恨在心。

李績自然犯下此等錯誤,淡定道:“當然不行!當初晉王犯錯,陛下予以懲戒,責令其圈禁,纔是獎懲分明、君王之道。但是說到底,晉王所犯之錯只是一時受人矇蔽蠱惑,並未有什麼實質的後果,圈禁了這麼長的時間也足以令其警醒,受到教訓,這便足矣,焉能爲了那麼點錯誤便圈禁一輩子?”

李二陛下依舊面色不善,盯着李績,問道:“那你的意思……是等着朕殯天之後,太子登上皇位,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再將晉王放出來?”

這話還是不能給予肯定。

皇帝殯天那得是什麼時候?若說二三十年之後,晉王難道就一直這個關着幾十年?與李二陛下的初衷不符。可若說三兩年,忍一忍就過去了……恐怕李二陛下愈發惱怒。

你在詛咒朕已是將死之人麼?!

一旁的蕭瑀都替李績捏了把汗,李二陛下今日明顯情緒有些不大對頭,暴戾而苛刻,回答稍有不慎便會將其激怒。

當然,他是絕對不會開口替李績承擔皇帝陛下之怒火的……

低眉垂眼,肅立一旁,一聲不吭。

好在李績也不是白給的,連忙說道:“那自然不行!微臣已經說過,既然對晉王殿下的錯誤已經施以懲戒,那就應當取消其圈禁。只不過未免晉王殿下受到有些人的蠱惑迷惑,從而使得天家親情受到損害,陛下何必效仿當初的吳王殿下,在天下擇取一地,冊封晉王爲其國王,子孫世代繁衍生息,永爲大唐藩屬?”

李二陛下:“……”

蕭瑀:“……”

娘咧!

這個徐懋功平素看上去蔫兒吧唧是個實誠人,卻不想原來耍弄起手段來,居然也能這般靈活變通!

李二陛下顯然完全沒想過這個辦法,捋着鬍子有些意動,又問蕭瑀:“宋國公以爲如何?”

蕭瑀忙道:“啓稟陛下,英國公當真是老成謀國之士,微臣認爲可行。”

你不就是不想你的兒子們委屈麼?認爲晉王的才能若是一輩子就只是當一個富貴賢王,便埋沒了他的能力?

您也別總惦記着儲君之位了,畢竟若是晉王上臺,太子恐怕落得難以善終,說到底您也是父親,總不能爲了一個兒子的才華能力得以彰顯,便一手將另一個兒子逼上死路吧?

您覺得晉王有君王之姿,沒問題,給他一塊領地,往他自立爲王就是個!

當初吳王在朝中威望頗著,不知多少前隋舊臣都心向吳王,意欲輔助吳王爭奪王位,結果將吳王派往新羅,自立爲王,完美瞭解決了兄弟相殘之危局,足以成爲最佳的解決方案!

李二陛下沉思半晌,緩緩問道:“若是當真如此……那麼二位認爲何地可以作爲晉王的建國之所?”

李績道:“晉王殿下乃是陛下嫡子,血脈尊貴、地位尊崇,自然不能是化爲貧瘠不毛之地。原本若是東征得勝,高句麗的廣大地域足以配得上晉王殿下,只是高句麗地處遼東,常年苦寒,不夠富庶。而今天下,配得上晉王殿下的地方,或許只有一處……”

他與蕭瑀對視一眼,兩人齊聲道:“安南!”

李二陛下捋着鬍鬚,陷入沉思。

安南遠隔海外,距離長安數萬裡之遙,陸路幾乎斷絕,全憑海路與大唐交通,實在是太遠,他有些不忍。不過安南氣候溼潤、雨水豐沛,良田萬頃、海域遼闊,如今完全處於安南都護府的控制之下,近兩年有大批的難民乘坐海船前往安南謀生,使得安南漢人數量激增,幾乎與大唐國內無異。

這樣一個豐饒富庶之地,倒是配得上晉王的身份。

尤其是安南地處海【零零看書網.】南,交通不便,想要長久統治難上加難,若有晉王一脈坐鎮爲王,與大唐同出一脈同氣連枝,就等於將這一塊土地長久的歸納入大唐的版圖之內,生生世世皆爲大唐之國土。

李績的這個諫言,實在是一舉數得。

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逆轉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四百八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三千六十七章 毒計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重創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吳王的人生定位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識好人心第4533章 年前瑣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軍權相爭第八百零四章 分化第兩千六十八章 人性自私第一章 推心置腹第八百一十三章 驅逐出場第六百五十章 隔岸觀火第三百一十五章 像狗一樣操練(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接管現場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夜雨鶯啼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兩千四十四章 大相徑庭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負荊請罪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蘇我蝦夷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掘墓(上)第九百八十九章 難以辨認第三百零八章 欲退不能第四百六十一章 歷史之謎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鬧平康坊(中)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生產第七十二章 房俊笨不笨?第一千零七十章 強敵將至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溫情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賣妻求榮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敕建大慈恩寺第九百五十三章 出鎮河西第八百四十五章 炸響新時代(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倒黴的使節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這是早有預謀啊!第四百三十章 贖罪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危機重重第三百九十章 那啥捉雙第一千八百章 破門而入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開發商的甜蜜時代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殖民政策第一千零八十章 民如水,來勢洶涌浪滔天地(中)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四百一十一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你錯了!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走投無路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糧食去哪兒了?(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突厥來襲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略(下)第五百三十章 攔河關卡第三百零九章 大破賊寇第九百二十三章 好奇寶寶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策反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妻妾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四十二章 漠北會議(續)第八百七十八章 有仇先記着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各有謀算第三十六章 半真半假第八百七十一章 道觀幽會第八百九十八章 郭孝恪的報復(上)第一千一百章 心懷戒備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殖民政策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山林突襲第七百七十八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八十七章 局勢緊張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敗虧輸第八百四十五章 攻城掠地第九十章 盛世佛,亂世道(下)第六百七十章 盡興而散第4506章 手足之間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牛肉真香第九十章 一敗塗地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鐵口神斷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怡然不懼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決一死戰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結婚紀念日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莫名其妙第三十八章 後退無路第七百二十三章 簡在帝心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遇刺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歷史相似第二章 隱患第二百一十一章 捨生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姜穀子弟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二的悲觀第三百五十五章 典禮見聞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力挺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荊王噩耗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人質齊王第兩千四十七章 鳩佔鵲巢第九百四十七章 情烈似火第4296章 再次加價第三百五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三千八十三章 皆爲利來
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逆轉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四百八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三千六十七章 毒計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重創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吳王的人生定位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識好人心第4533章 年前瑣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軍權相爭第八百零四章 分化第兩千六十八章 人性自私第一章 推心置腹第八百一十三章 驅逐出場第六百五十章 隔岸觀火第三百一十五章 像狗一樣操練(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接管現場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夜雨鶯啼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兩千四十四章 大相徑庭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負荊請罪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蘇我蝦夷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掘墓(上)第九百八十九章 難以辨認第三百零八章 欲退不能第四百六十一章 歷史之謎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鬧平康坊(中)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生產第七十二章 房俊笨不笨?第一千零七十章 強敵將至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溫情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賣妻求榮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敕建大慈恩寺第九百五十三章 出鎮河西第八百四十五章 炸響新時代(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倒黴的使節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這是早有預謀啊!第四百三十章 贖罪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危機重重第三百九十章 那啥捉雙第一千八百章 破門而入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開發商的甜蜜時代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殖民政策第一千零八十章 民如水,來勢洶涌浪滔天地(中)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四百一十一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你錯了!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走投無路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糧食去哪兒了?(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突厥來襲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略(下)第五百三十章 攔河關卡第三百零九章 大破賊寇第九百二十三章 好奇寶寶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策反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妻妾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四十二章 漠北會議(續)第八百七十八章 有仇先記着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各有謀算第三十六章 半真半假第八百七十一章 道觀幽會第八百九十八章 郭孝恪的報復(上)第一千一百章 心懷戒備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殖民政策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山林突襲第七百七十八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八十七章 局勢緊張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敗虧輸第八百四十五章 攻城掠地第九十章 盛世佛,亂世道(下)第六百七十章 盡興而散第4506章 手足之間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牛肉真香第九十章 一敗塗地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鐵口神斷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怡然不懼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決一死戰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結婚紀念日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莫名其妙第三十八章 後退無路第七百二十三章 簡在帝心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遇刺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歷史相似第二章 隱患第二百一十一章 捨生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姜穀子弟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二的悲觀第三百五十五章 典禮見聞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力挺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荊王噩耗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人質齊王第兩千四十七章 鳩佔鵲巢第九百四十七章 情烈似火第4296章 再次加價第三百五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三千八十三章 皆爲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