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章 朔日朝會

天色漸漸明亮起來,颳了一夜的北風也略微有些收斂,不過氣候卻幹得厲害,入冬以來僅下過兩場小雪,皆是淺嘗輒止,並未給於土地充分的滋潤。

坊門、城門次第開啓,沉睡中的長安城緩緩醒來,商賈如雲、百姓如雨,各路官員從各自裡坊中乘坐馬車魚貫而出,由朱雀門進入皇城,向着東宮門前匯聚。

東西兩市已然徹底修葺重建,體量比之以前更大,彙集了天下各處之貨殖奇珍,商賈雲集。不過如今西部不靖,先是河西之戰,繼而大食人又侵入西域導致絲路一時斷絕,所以往昔城門開啓之後一隊隊西域商賈牽着駱駝在駝鈴悠揚之中走進長安城的場景已然不見,令往來商賈總覺得好似缺了點什麼,氛圍有些陌生……

李二陛下御駕親征遼東,敕命太子監國,不過太子卻並未將朝會之地放在太極宮,而是搬到東宮,以示對皇權之敬畏。

自然也有幾分避嫌……

到了卯時三刻,文武大員已經匯聚在東宮麗正殿,剛剛從興慶宮返回東宮的太子在後殿歇了歇,喝了一盞熱茶暖暖身子,這才抖擻精神,在內侍陪同之下前往正殿,主持朝會。

“太子上朝!”

內侍尖銳悠揚的唱班聲中,一身黃色蟒袍的李承乾自後殿走出,來到御座之後入座。

一衆大臣分列兩班,齊齊躬身施禮,口中呼道:“臣等覲見殿下!”

李承乾安坐如山,淡然頷首,沉聲道:“衆愛卿平身,入座!”

“謝殿下!”

諸臣謝恩之後,這才分別落座。

唐宋之時? 君臣於殿上相對而坐? 從未有君入座、臣侍立之惡習,君王固然乃是昊天之子、人間至尊? 卻也不曾將臣下當作奴僕看待? 唐朝只是未有宋朝“與士大夫共天下”之優容,但是君臣之間亦是隻有主從之別、並無貴賤之分。

當然? 大朝會上地方有限,不可能人人有座? 唯有品級、爵位足夠的官員才能在坐墊之上入座? 其餘品階不夠的官員就只能束手立於一衆大佬之身後……

李承乾坐在御座之上,環視殿上羣臣,略微頓了一頓,這纔開口道:“諸位愛卿? 可有事起奏?”

話音剛落? 便見到太常卿韋挺自班列之中排衆而出,來到殿中,手持芴板躬身道:“微臣有事啓奏!”

李承乾掃了諸位一眼,見到文官之首的蕭瑀低眉垂眼不動聲色,心中略微安定? 而後問道:“卿有何事,不妨奏來。”

“喏!”

韋挺應了一聲? 而後在朝臣瞠目結舌之中跪倒在地,芴板放於身側? 伸手將頭頂烏紗樑冠摘下,置於身前? 而後叩首道:“啓稟陛下? 昨夜族中子弟韋正矩一夜未歸? 原本並非大事。但是午夜時分,有人投書至臣之宅邸之中,言及韋正矩受人誆騙,誤入皇家禁苑,已經被禁衛擒拿,之後解送‘百騎司’,受嚴刑逼供而亡……”

麗正殿上發出“轟”的一聲驚呼,一衆大臣紛紛驚詫。

內侍立即尖聲道:“肅靜!殿下面前,豈可失儀?”

殿上這才安靜下來,不過大臣們依舊交頭接耳、面面相覷。

шωш▲ttκǎ n▲¢ O

若是換了旁人,大家自不會這般驚詫,說是“誤入”皇家禁苑,誰知是否早有預謀?更何況亦不知是否衝撞了哪位貴人,被解送“百騎司”固然有些過分,卻也只需譴責皇家將律法視若等閒即可,不至於這般震驚。

可韋正矩前不久才因爲與房俊發生衝突,導致整個京兆韋氏差一點遭受牽連,算是被打壓得厲害,這其中亦有“百騎司”的參預。

如今不過是“誤入”皇家禁苑,頂了天也就是移交京兆府審訊的罪名,卻直接送去“百騎司”,更被“嚴刑逼供”致死……

這其中所蘊含的內容,足以使得大家浮想聯翩。

李承乾面容凝重,問道:“韋奉常這般說話,可有確鑿之證據?”

“奉常”乃太常卿之古稱,若旁人以此稱呼,除卻顯示近親外,更有推崇之意。

韋挺搖頭道:“不曾有證據……不過臣下深信此事爲真,故而將烏紗摘下,懇請殿下命‘百騎司’嚴查此事,若吾家子弟當真爲‘百騎司’所害,請殿下主持公道、以正國法;若純屬污衊,則臣下願意就此辭去官職,告老還鄉,以爲謝罪,還請殿下成全。”

殿下大臣又是一驚。

這是你辭官不辭官的問題麼?你這簡直就是在脅迫太子啊!也就是太子仁厚,若是換了李二陛下坐在上頭,大抵直接就允了你的請辭,順帶着將你身上的爵位一擼到底,然後發配三千里,去天涯海角探尋公道吧……

李承乾面容鐵青,瞪視着韋挺,恨不能將對方給吃了。

之前,他心中是同情京兆韋氏的,認爲賊人設計陷害了韋正矩來構成這一連串的陰謀。可是現在他不禁心中產生懷疑,到底是京兆韋氏被人設計陷害,還是這本就是京兆韋氏的苦肉計?

因爲韋挺這番話語說出口,就意味着他這個儲君在韋家眼中根本毫無威懾力,否則豈敢說出這等脅迫之言?

簡直欺人太甚!

蕭瑀開口道:“太常卿之言,有失體統了。韋正矩只不過一日未見,尚且夠不上失蹤,總不能因爲他是京兆韋氏子弟,便要無視律法、違規立案吧?再者說來,太常卿無憑無據,卻要‘百騎司’參預其中,這是何道理?退一步講,就算韋正矩當真死在‘百騎司’駐地,自有京兆府、刑部、大理寺立案審理,何以讓‘百騎司’參預此案之道理?‘百騎司’乃是陛下虎賁、國之羽翼,斷不可成爲朝廷刑徒之根本!”

“百騎司”絕對不能摻合進這件事當中,縱然韋正矩死在“百騎司”刑房之內,也只能由三法司主持審理。

否則“百騎司”定然遭受質疑,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進而將皇家、將太子牽連其中。

畢竟,韋正矩的確是死在“百騎司”刑房之內……

韋挺跪在地上,面容堅毅,尚未說話,一旁已經有人藉口說道:“宋國公此言差矣,正因爲‘百騎司’乃是陛下虎賁、國之羽翼,且其平素行事循規蹈矩,不曾有私下構陷、濫用私刑之惡例,故而朝野上下盡皆稱讚,也相信其清白。‘百騎司’國之重器,豈能任由三法司插手其中?若如此,必將導致皇威折損,由其自己內部審理,實在是維護天威最好的辦法。”

李承乾側面看去,發現說話之人居然是侍中劉洎……不由得蹙起眉毛。

這廝雖然素來牆頭草、隨大流,可是自從依附於房俊之後甚爲堅定,如今也算是東宮一系的大佬之一。自己雖然不恥其爲人,卻也敬其能力,願意依爲臂助、予以重用,孰料此刻居然是他第一個站出來支持韋挺,挑釁“百騎司”?

誰都知道眼下乃是太子監國,一旦“百騎司”被確認爲謀害韋正矩,其罪名勢必攀扯到他這個太子身上,屆時若是朝政動盪,他這個太子便是第一責任人,將要受到無窮無盡的詆譭,聲威掃地。

這混帳,難道是想要給孤一個“背刺”?

殊爲可惡……

已經老邁衰弱的岑文本並不知發生何事,可是一輩子宦海生涯見慣了陰謀詭計、朝政跌宕,下意識的覺得事情或許非同小可,略微沉吟一番,便開口道:“劉侍中之言,甚爲不妥。‘百騎司’之設立,乃是陛下爲了穩固皇權、護佑社稷纔不得已而爲之,且設立之初便定下絕不干預朝廷司法之初衷。劉侍中如今贊同由‘百騎司’審查一無官無爵之平民之死,不僅違背陛下初衷,且擾亂帝國司法,此舉將三法司置於何地?老臣以爲,萬萬不可。”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膽小的李治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局勢緊張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得帶路啊第三十章 李二涕淚橫流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威逼第九百三十三章 市舶司運營第一千零二章 幸福來了,就得抓住!第兩千二十九章 臨陣脫逃第三百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九章 朝中風向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雨夜(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煞孤星?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告狀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別說話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糾正路線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政分離(上)第4570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九十九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七十四章 事情大了第九百九十七章 萬軍衝鋒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血戰玄武門(中)第兩千八十六章 相互猜忌第4313章 蓄勢待發第一千五百章 各有心思第六百一十四章 嫉妒之心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不合情理第五十一章 拉幫結夥第六百零四章 勉爲其難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佬雲集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裝瘋賣傻第二百五十章 鋼鐵(中)第八百五十章 軍內派系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內生嫌隙第九百八十九章 難以辨認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來晚一步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勸諫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八百四十章 灰頭土臉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大發雷霆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黨爭之憂第三千五十六章 軍心如嶽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失控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生死關頭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明爭暗鬥【萬字求推薦】第兩千九十一章 父子之間第七百一十一章 鐵板一塊第三百七十二章 要挾第七百一十六章 橫掃吏部第四百零七章 皇帝的擋箭牌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大戰爆發第九百三十三章 市舶司運營第二百六十九章 埋人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兩千五十一章 昔日情義第兩千一十章 臨川公主第六百八十章 年關將至第一百七十九章 新紮侍郎第一百八十六章 長樂請罪第二百三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一十五章 皇帝准奏第七百四十五章 歷史軌跡第九百九十章 婆婆的教導第二百五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二十八章 正旦朝會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死中求活第八百四十三章 靠邊站(下)【求月票】第七百七十四章 儒學正統第二百三十五章 蝦夷第八百一十九章 驅逐【求月票】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甚是狡猾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案要案第八百七十四章 雨夜密謀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帝國主義(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4254章 直接監視第九百八十五章 他不牛,他兒子牛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察覺危機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凌厲鎮壓第一百九十七章 劍拔弩張第七百七十三章 另有深意第七百七十六章 忠臣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重傷第二百三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進擊的蝦夷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儆猴子的那隻雞(下)第4281章 人生如戲第4326章 信心何來?第七百三十六章 抽絲剝繭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下馬威(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猛將(第二更,求月票)第七百五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太子的擔憂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生米熟飯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供詞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無題第四百三十五章 姐弟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膽小的李治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局勢緊張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得帶路啊第三十章 李二涕淚橫流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威逼第九百三十三章 市舶司運營第一千零二章 幸福來了,就得抓住!第兩千二十九章 臨陣脫逃第三百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九章 朝中風向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雨夜(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煞孤星?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告狀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別說話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糾正路線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政分離(上)第4570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九十九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七十四章 事情大了第九百九十七章 萬軍衝鋒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血戰玄武門(中)第兩千八十六章 相互猜忌第4313章 蓄勢待發第一千五百章 各有心思第六百一十四章 嫉妒之心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不合情理第五十一章 拉幫結夥第六百零四章 勉爲其難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佬雲集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裝瘋賣傻第二百五十章 鋼鐵(中)第八百五十章 軍內派系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內生嫌隙第九百八十九章 難以辨認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來晚一步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勸諫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八百四十章 灰頭土臉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大發雷霆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黨爭之憂第三千五十六章 軍心如嶽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失控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生死關頭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明爭暗鬥【萬字求推薦】第兩千九十一章 父子之間第七百一十一章 鐵板一塊第三百七十二章 要挾第七百一十六章 橫掃吏部第四百零七章 皇帝的擋箭牌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大戰爆發第九百三十三章 市舶司運營第二百六十九章 埋人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兩千五十一章 昔日情義第兩千一十章 臨川公主第六百八十章 年關將至第一百七十九章 新紮侍郎第一百八十六章 長樂請罪第二百三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一十五章 皇帝准奏第七百四十五章 歷史軌跡第九百九十章 婆婆的教導第二百五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二十八章 正旦朝會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死中求活第八百四十三章 靠邊站(下)【求月票】第七百七十四章 儒學正統第二百三十五章 蝦夷第八百一十九章 驅逐【求月票】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甚是狡猾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案要案第八百七十四章 雨夜密謀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帝國主義(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4254章 直接監視第九百八十五章 他不牛,他兒子牛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察覺危機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凌厲鎮壓第一百九十七章 劍拔弩張第七百七十三章 另有深意第七百七十六章 忠臣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重傷第二百三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進擊的蝦夷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儆猴子的那隻雞(下)第4281章 人生如戲第4326章 信心何來?第七百三十六章 抽絲剝繭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下馬威(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猛將(第二更,求月票)第七百五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太子的擔憂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生米熟飯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供詞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無題第四百三十五章 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