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文武之爭

“李愛卿可曾詳談新兵計劃!”李世民頗感興趣的說道。

滿朝衆臣也聞言側耳傾聽,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李靖的設想得以實現,那對軍方來說,將會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末將回長安城之時,老夫曾經和墨頓深談,發現世人對我大唐將士多有誤解,民間盛傳好男不當兵!普通人對士兵的反應大都是髒亂差,這種情況可以說極爲嚴重,直到陛下力排衆議,利用軍伍抗旱救災之後,民間之風氣才稍有好轉。”李靖拱手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他乃是馬上帝王,自然知道軍中的狀況。

“因爲如此,老夫發現右衛有不少士兵都討不到老婆,普通人家根本不願嫁給軍人,相信其他軍中將士也大都如此!”李靖道,他和墨頓暢談之後,並沒有立即上奏,而是慢慢觀察軍中的現象,這才井井有條的在朝中奏對!

不少將領紛紛點頭,這種現象在將士中極爲普遍,各個軍中都有這種現象。

“大唐將士乃是國之柱石,豈能受此待遇,末將和墨頓商議之後,若想改變世人對將士的印象,第一就是改變將士的外在形象!”李靖道。

“李愛卿請繼續!”李世民若有所思道,原本他只是想要轉移文官對墨家子的詰難轉移話題,現在卻是真正聽了進去!

“不知諸位可曾發現火器監將士和普通將士的區別!”李靖忽然轉頭向其他將領問道。

“火器監將士!”

朝中一衆將領要麼在大演武之中見到過火器監,要麼在西征之時見到過火器監將士,心中不由浮現出那一支獨特的部隊。

“似乎火器監將士更加乾淨整潔,哪怕是行走也是囧異於其他將士。”程咬金想了想道。

他就是看得出來火器監的特立獨行,這才提點和軍中將士多多接觸。

其他將領也紛紛點頭,他們都見到過火器監的將士,對火器監的印象十分的深刻!

李靖點頭道:“何止是火器監,就連墨家村和墨家子弟在短時間在長安城百姓眼中大爲改觀,所靠的大都是乾淨整潔。”

在墨頓的帶頭下,墨家子弟摒棄了先秦時期身穿葛衣、過度節儉的陋習,每人的衣服都是整整齊齊、乾乾淨淨,而且注重個人儀表,完全迥異於周遭邋遢的百姓,墨家的形象大爲改觀。

衆人發覺,似乎凡是墨家子在的地方,似乎都是乾淨作爲第一要務。

“所以想要改變世人對士兵的形象,第一個就是乾淨整潔,根除頭蝨,末將打個比方,如果李某身染疫病,放入鬧市之人,恐怕世人皆避我如蛇蠍,無人願意靠近我身邊三尺距離,而頭蝨之患,就如同軍中瘟疫一般,非但讓士兵苦不堪言,同時也讓世人對士兵誤解、嫌棄。”李靖感嘆道。

李靖此言一出,武將紛紛點頭,畢竟對於軍中的衛生之差,他們也是深有感觸,有時候連他們一不小心就會中招,可想而知有多麼嚴重。

“所以末將認爲,根除軍營頭蝨之疾,改善軍營衛生,還是當務之急,但凡傳染頭蝨之疾,一律剪髮,徹底根治軍中頭蝨。”李靖猛然喝道。

“臣也認爲根除頭蝨勢在必行!”程咬金也是附和道。

一衆將領紛紛點頭附和,此乃關係軍方的形象,如果按照李靖的設想,軍方的形象大爲改變,武將自然也有益處。

“根除頭蝨又有何難?只要勤洗頭,注意衛生頭蝨之疾自然不藥而癒。”孔穎達昂然道。

孔穎達話音說完,就連別說是其他軍中將領,就連隨軍征戰過的文官也不由嘴角一抽。

李世民道:“孔祭酒有所不知,大軍之中人員衆多,戰馬騾馬無數,想要普通的方法,根除頭蝨幾乎是不可能的。”

孔穎達察覺到衆人的異樣的眼神,也不由臉色一紅道:“既然普通方法不行,那何不用醫藥來治!”

“醫藥!”李靖冷笑道,“朝廷大軍數十萬,每人治療頭蝨之藥至少八百文,這可不是一筆小數字,再者光治人也不行,如果不治戰馬,同樣還會再次傳染,如此一來,花費定然要翻倍不止。”

戴胄聞言一聽,頓時臉色發白,連連搖頭道:“民部可沒有多餘的錢財了,這一次山東之災,定然要已經將朝廷徹底掏空,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財了。”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現在朝中財政緊張,乃是萬衆皆知,若不是墨家子從吐谷渾倒騰出大量的錢財,立功將士的賞賜恐怕都發不出來,如今又要出一大筆錢財,戴胄怎麼會願意。

“老夫倒也認爲,剪髮根除頭蝨乃是難得的良方,再說,過個一年半載,那不是又長了出來麼?”戴胄附和道。

孔穎達不由臉色一黑,沒有想到除了軍方,民部也倒戈了!

李靖點頭,對孔穎達柔聲道:“本將並非讓全部士兵剪髮,等到軍中頭蝨根除之後,那自然可以再次蓄髮。”

孔穎達等一衆文官,聞言冷笑,軍中頭蝨如此氾濫,士兵們一旦減去頭髮,恐怕想要再蓄髮的機會不多了。

“軍人保家衛國,乃是國之根本,孝義更應該嚴格要求,才能爲國盡忠!”孔穎達絲毫不鬆口道。

李靖反駁道:“自古忠孝不兩全,本將認爲,忠應大於孝,爾等不能要求全軍將士流血流汗,還有頂着一頭頭蝨。”

“就是,再說孝經乃是你們儒家的經典,你們大可用此約束你們儒家子弟,士兵如何那就不必爾等儒家操心了。”程咬金附和道。

“孝經雖然是儒家經典,但是發冠乃是華夏數千年的傳統,豈能讓爾等肆意踐踏!”孔穎達怒聲道。

頓時太極殿分成兩派,文武之間瞬間吵成了一片。

“好了!此事暫時擱置,等到墨頓這小子回來,再行商議!”李世民一錘定音道。

頓時,滿朝文武恨恨的瞪了一眼,這才罷休。

“李愛卿可否再詳解新兵計劃。”李世民追問道。

李靖點了點頭道:“新兵除了乾淨整潔之外,亦要讀書識字,懂得忠君之道!”

“讀書識字?”李世民不禁長大了嘴巴!

李靖解釋道:“當然並不需要多深的學問,此法需要配合李夫子的義務教育之法,如果大唐人人讀書識字,所招士兵自然讀書識字。”

李世民緩緩點頭。

“然而對於武將來說,卻需文武雙全,微臣查閱軍中各將的名冊,發現能夠熟讀兵書之人不足三成。”李靖搖頭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典型的是中郎將常何,常何不通文墨,乃是滿朝皆知,有一天他給李世民上奏的奏摺卻是文采斐然,李世民一眼看出乃是他人代筆,這才發現一代布衣將相馬周。

“爲將者勇武乃是其一,謀略同樣必不可少,微臣認爲選擇軍中悍將,效仿國子監設立軍校,選出名將傳授其兵法,以及忠君愛國之道。如此一來,軍中將領個個文武雙全、有勇有謀、忠君愛國,我大唐定然戰無不勝。”李靖昂然道。

“忠君愛國!戰無不勝!”李世民眼睛豁然一亮。

“文武雙全!”文官心中一凜,沒有想到武將的心思竟然如此之大。

就連一衆軍中將領也駭然的看着李靖,李靖的新兵計劃一出,定然能夠給軍方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定然青史留名,成爲一代兵法大家。

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法治墨第九百九十六章 墨家下江南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後宮版‘殺子立弟’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改革軍制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城市化建設第二百五十八章 活路第五百七十三章 拓跋赤辭(二合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太上皇大壽第六百二十三章 搶手的墨頓第六百三十九章 絲綢計劃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唐掃把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墨家子歸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舊換新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說家墨家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吐蕃求和第三百九十六章 太上皇大壽第七百七十三章 試驗品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出征高昌第三百六十一章 炭毒之源第一千零八十章 水中毒第一百八十章 棋差一步公輸家第一千零八十章 水中毒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獨門生意葡萄酒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長樂的擔心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印子錢的末日第六百四十八章 西域商會第八十八章 紈絝集會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百萬墨家入京第九百三十五章 長孫皇后病危第二百五十三章 百家大成之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武媚孃的自由第四百八十五章 梁祝之爭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御下之術第一百三十四章 畫像師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蜀道難第七百三十六章 百姓日用即道第四十五章 監生半價第四百六十七章 輿論戰封推感言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自污第五百二十七章 看不見的戰爭第六百二十二章 坑吐蕃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平手第六百四十章 《括地誌》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一百七十八章 獨特的廣告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開宗立派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絲路明珠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木蘭曲》出世第三百八十九章 君臣相托第八百三十五章 三十萬貫的生意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面皆敵第一百六十章 馬蹄鐵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切爲了絲綢第八十八章 紈絝集會第二百六十章 鑽石恆久遠第一百四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三百二十九章 青磚鋪路第十四章 對策第四百零六章 隴海線第三百三十三章 墨還有一技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羽絨服第三百六十五章 追捧的染髮秘技。第九百一十九章 困境第一百二十五章 聽診器第四百五十八章 墨家婚姻觀第四百五十九章 拆婚專家墨家子第四百三十章 陌刀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盲第九百七十八章 圖書館成立第六百章 墨頓斷髮(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真正的孝第八百九十一章 重男輕女的改變第一百九十章 當墨技融入生活第九百一十四章 地理一脈的契機第二百一十一章 分稅制第二百九十四章 和親第五百二十九章 壓縮乾糧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家村效仿第一百八十二章第四百八十四章 梁祝永流傳第一百三十二章 殷老夫人訓孫第一千零九章 三年後第五百五十章 歡慶的長安城第八百七十一章 費錢的驛站第四百五十九章 拆婚專家墨家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醫者的悲劇第三百五十九章 碳毒之危第六十五章 小康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青鹽第四百三十四章 天神的力量第二百三十四章 糧價保護令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缺水危機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下女子皆爲公主第八百四十三章 誤會一場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長孫府家事第五百五十二章 伏允的消息(二合一)第八百七十四章 爆滿的郵箱第九百七十三章 支撐十天第六百五十五章 鄭充華
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法治墨第九百九十六章 墨家下江南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後宮版‘殺子立弟’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改革軍制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城市化建設第二百五十八章 活路第五百七十三章 拓跋赤辭(二合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太上皇大壽第六百二十三章 搶手的墨頓第六百三十九章 絲綢計劃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唐掃把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墨家子歸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舊換新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說家墨家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吐蕃求和第三百九十六章 太上皇大壽第七百七十三章 試驗品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出征高昌第三百六十一章 炭毒之源第一千零八十章 水中毒第一百八十章 棋差一步公輸家第一千零八十章 水中毒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獨門生意葡萄酒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長樂的擔心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印子錢的末日第六百四十八章 西域商會第八十八章 紈絝集會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百萬墨家入京第九百三十五章 長孫皇后病危第二百五十三章 百家大成之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武媚孃的自由第四百八十五章 梁祝之爭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御下之術第一百三十四章 畫像師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蜀道難第七百三十六章 百姓日用即道第四十五章 監生半價第四百六十七章 輿論戰封推感言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自污第五百二十七章 看不見的戰爭第六百二十二章 坑吐蕃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平手第六百四十章 《括地誌》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一百七十八章 獨特的廣告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開宗立派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絲路明珠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木蘭曲》出世第三百八十九章 君臣相托第八百三十五章 三十萬貫的生意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面皆敵第一百六十章 馬蹄鐵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切爲了絲綢第八十八章 紈絝集會第二百六十章 鑽石恆久遠第一百四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三百二十九章 青磚鋪路第十四章 對策第四百零六章 隴海線第三百三十三章 墨還有一技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羽絨服第三百六十五章 追捧的染髮秘技。第九百一十九章 困境第一百二十五章 聽診器第四百五十八章 墨家婚姻觀第四百五十九章 拆婚專家墨家子第四百三十章 陌刀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盲第九百七十八章 圖書館成立第六百章 墨頓斷髮(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真正的孝第八百九十一章 重男輕女的改變第一百九十章 當墨技融入生活第九百一十四章 地理一脈的契機第二百一十一章 分稅制第二百九十四章 和親第五百二十九章 壓縮乾糧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家村效仿第一百八十二章第四百八十四章 梁祝永流傳第一百三十二章 殷老夫人訓孫第一千零九章 三年後第五百五十章 歡慶的長安城第八百七十一章 費錢的驛站第四百五十九章 拆婚專家墨家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醫者的悲劇第三百五十九章 碳毒之危第六十五章 小康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青鹽第四百三十四章 天神的力量第二百三十四章 糧價保護令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缺水危機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下女子皆爲公主第八百四十三章 誤會一場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長孫府家事第五百五十二章 伏允的消息(二合一)第八百七十四章 爆滿的郵箱第九百七十三章 支撐十天第六百五十五章 鄭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