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開宗立派

“感謝諸位百家大賢來參見青雀的大典,朕在此深表感謝。”李世民出聲,先給李泰鎮一下場面,以免這些傳承千年的百家不將這新生的地理一脈放在眼中。

百家衆人連忙拱手,孔穎達帶頭道:“陛下果然是大氣運之人,不但開國定天下,就連魏王殿下能成就一家之言,父子皆有大成就,實在是天下家庭的楷模。”

李世民不由面露得意,老子是皇帝天子,兒子是百家諸子,這樣的家庭組合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怎能不讓李世民自傲。

“多謝諸位的擡舉,青雀,你乃剛剛涉足百家不久,而諸子百家都是傳承千年底蘊深厚,你就獻醜一番,將地理一脈的學問道出,讓衆百家指點一番。”李世民沒有喧賓奪主,將主場還給了李泰。

李泰深吸一口氣,走上中央,朝着百家衆人拱手道:“李泰獻醜了。”

“魏王殿下客氣了,我等洗耳恭聽地理一脈大作。”百家衆人鄭重道,無論是李泰的身份還是李泰的學術成就,都足以讓衆人平等對待。

李泰點了點頭,環視四周朗聲道:“李泰立志開創地理一脈,遍讀前賢著作,學習酈聖的《水經注》、裴秀製圖之法,更是兼修儒家五經,向墨家請教礦脈,最終集前人之智慧,百家之所學,最終略有所得,編撰出《括地誌》一書和大唐地圖一幅。”

隨着李泰的話音一落,又一幅大唐地圖傳到了百家之手,這幅大唐地圖不同於在市面上流傳的版本,而是極盡所能的詳細描述了大唐的地形地勢,交通礦脈。

李靖翻看手中的精裝版大唐地圖,臉色越來越凝重,以他的眼光可以看得出來,這個版本的地圖的軍事價值。

墨頓看着手中的精裝版的地圖,看着一個個新發現的礦脈,和疑似礦脈之處,不禁欣喜若狂,他竭盡全力支持李泰創立地理一脈果然有了豐厚的彙報,這麼多的礦脈一旦開採,定然會讓墨家更進一步。

“除此之外,地理一脈長途跋涉,最終探查出長江的源頭,並非是岷江,而是金沙江,也就是說《尚書禹貢》中所言,岷山導江乃是錯誤之說,長江的源頭乃是金沙江。”李泰拋出一個重磅炸彈,頓時在百家之中炸響,誰也沒有想到地理一脈的大發現竟然直接指出了尚書的錯誤之處。

孔穎達頓時臉色低沉,地理一脈橫空出世,貌似只有兵家和墨家受益匪淺,這對儒家並無任何益處,反而成爲其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然而孔穎達臉上不惱反喜道:“尚書禹貢乃是千年的著作,魏王殿下能夠爲尚書查缺補漏,讓其臻至完善。孔某代替先祖多謝地理一脈。”

孔穎達此話一出,不少百家紛紛大讚,儒家大度,有風骨。

墨頓不由露出冷笑,儒家如果真的有這等風骨,墨家連續破解儒家天人感應,就不會對墨家進行報復了。

“多謝孔聖之學,地理一脈,才能更進一步。”

李泰回恭一句,繼續道:“地理一脈除了找到了金沙江乃是長江正江之外,還大膽地猜測,無論是長江還是黃河皆出自於吐蕃高原,甚至長江黃河同出一源。”

百家衆人一片譁然,這可是了不得的發現,要知道長江和黃河乃是大唐最重要的兩條河流,如果能夠證明長江黃河同出一源,那可是一個驚人的發現。

李泰彷彿猜到了儒家衆人的想法,繼續道:“然而這僅僅是地理一脈對自然地理的研究,除此之外,地理一脈還研究人文地理,河流交通對城市的起源,對文化的促進,華夏五千年的進步,這些對我等大唐皆有重要意義。”

孔穎達才臉色稍緩,人文地理的確對儒家意義重大,地理一脈,雖然找到了岷山導江的錯誤,但是人文地理的發現足以彌補儒家的損失。

地理一脈的學問既實用又有深度,很快征服了百家之人,在百家的見證下,地理一脈正式躋身於新晉百家之一。

“恭喜魏王殿下。”百家衆人紛紛祝賀道。

“多謝諸位百家指點!”李泰一一回禮道。

忽然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傳來,只見李世民似笑非笑道:“聽說天下學問非儒即墨,而青雀的地理一脈既有自然地理,又有人文地理,不知道是該屬於儒家陣營還是該屬於墨家陣營。”

李世民說完,頓時諸子百家一片死寂,任誰都聽的出來,李世民在敲打諸子百家最近的拉幫結派的現象,不由將目光投向爲首的孔穎達和墨頓,

“老臣有罪!”孔穎達臉色一慌,連忙出列向李世民請罪,如今爲了對付墨家,最近可沒少拉攏其他百家,這些根本瞞不過李世民的眼睛。

“墨頓你認爲呢?”李世民顯然沒有打算這麼輕易放過他們,直接點名墨頓,要說諸子百家拉幫結派,墨頓這小子跳的最歡。

頓時不少百家之人露出幸災樂禍的神情,擡頭看向墨頓,看他怎麼吃癟。

“回陛下且不說,尚書已經將地理書,尚書禹貢收入囊腫,單單地理一脈涵蓋各地地形,以及人文風情,無需大量的計算和實驗,當屬儒家陣營。”墨頓話音一落,頓時整個百家一片譁然,誰也沒有想到墨家子竟然正面回答李世民的送命題,而且主動將地理一脈讓給了儒家陣營。

“墨祭酒簡直是胡言亂語,儒家絕無這等心思。”孔穎達頓時臉色大變,他雖然很想將地理一脈拉攏過來,但是如此被墨家直言不諱的說出來,實乃是陷儒家於不義。

墨頓冷笑道:“這不是儒家有沒有心思的,而是一個事實。。

“墨兄!”李泰眉頭一皺,準備出言相勸。

墨頓嘿嘿一笑,打斷李泰道:“雖然說地理一脈應歸於儒家陣營,但是地理一脈更多的研究山川地形,礦脈水文,這些又屬於世間萬物,可以稱之爲儒家陣營中最像墨學。”

李泰頓時臉色一變,他地理一脈剛剛誕生,底蘊淺薄,如果真的再牽涉到儒墨之爭,恐怕凶多吉少,可是就連他也不得不承認,地理一脈更像墨學而勝過像儒學,夾在中間難受不說,更怕的是被兩邊都排擠。

“這麼說,如今已經不是儒墨兩家之爭,已經是兩派之爭了。”李世民臉色難堪,他最不喜拉幫結派,而諸子百家明目張膽的拉幫結派,而且不知悔改。

墨頓哪能不知道李世民的意思,當下苦笑道:“啓稟陛下,並非是百家拉幫結派,結黨營私,而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李世民冷笑道:“拉幫結派還迫不得已,這個理由朕還是第一次聽說,願聞其詳。”

墨頓起身鄭重道:“此事還需要從第一次百家爭鳴說起。”

第九百三十三章 絕對一夫一妻制第九百九十五章 首勝第八十六章 高原反應第六百零四章 軍校制度第七百四十七章 拜別第六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火器監凱旋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唐少年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第三百三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三百二十九章 青磚鋪路第二百七十 章 棉衾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算學一脈的抉擇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九塊九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盛世讖言——女主昌第六百一十章 橫眉冷對千夫指第五十九章 人人都想青史留名第三十一章 墨家vs儒家第一百六十四章 細鹽第七十三章 標點符號第八百二十五章 墨家三傑第四百零五章 近視鏡第四百二十三章 天下第一村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紅毛野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無處賣糧第八百二十四章 越敗越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道家一統第六百六十四章 夜幕重重第八百四十章 假銀票第九百六十三章 藥第三百七十二章 鋼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飛錢的末路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一百零五章 調查第七百六十二章 牡丹詩會第一百二十三章 孫思邈第三百零二章 吃香的墨頓第九百零一章 相夫氏的堅持第九百二十七章 墨家村徵婚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醫家誓言第二百三十四章 糧價保護令第九百三十一章 婚前協議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戰後第四百二十六章 曲阜孔家第三百八十七章 少年爭鋒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食開始第七百八十四章 佛道高僧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再臨突倫川第七十章 家長見夫子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保本的鐵錢第五十二章 與時俱進 開拓創新第二百六十六章 農家復興第五百四十四章 兵家和醫家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皇子造反第十七章 魚二被抓第八百二十四章 越敗越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女醫學院第五百六十六章 伏允伏誅第八百二十五章 墨家三傑第四百五十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勝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上任不點火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高昌城陷落第五百五十九章 追擊三千里第一百五十三章 墨家vs太原王家第七百三十三章 墨技展開始第五百五十二章 伏允的消息(二合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梁祝永流傳第三百一十章 道士斷腕第六百一十七章 工業興起第四百零六章 隴海線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薛延陀的選擇第三百六十八章 全世界都是黑髮人第九百七十章 過招第七百九十七章 奉旨救佛第四百五十八章 墨家婚姻觀第八百四十七章 十萬貫印子錢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自由女神第六百五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七百七十二章 奪回公主第四百八十二章 朝堂爭鋒第五十七章 青史留名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說家墨家子第七百六十二章 牡丹詩會第二百八十章 治理黃河第七百一十四章 以銀爲鏡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何不食肉糜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紫禁之巔竣工第八百九十二章 長安第一高樓第一百八十六章 反墨聯盟第七百零六章 元日大朝會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光杯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儒服墨服之爭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九百三十五章 長孫皇后病危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城市化建設第八十六章 高原反應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墨家子的破綻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再臨突倫川第八百零一章 亡羊補牢
第九百三十三章 絕對一夫一妻制第九百九十五章 首勝第八十六章 高原反應第六百零四章 軍校制度第七百四十七章 拜別第六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火器監凱旋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唐少年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第三百三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第三百二十九章 青磚鋪路第二百七十 章 棉衾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算學一脈的抉擇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九塊九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盛世讖言——女主昌第六百一十章 橫眉冷對千夫指第五十九章 人人都想青史留名第三十一章 墨家vs儒家第一百六十四章 細鹽第七十三章 標點符號第八百二十五章 墨家三傑第四百零五章 近視鏡第四百二十三章 天下第一村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紅毛野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無處賣糧第八百二十四章 越敗越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道家一統第六百六十四章 夜幕重重第八百四十章 假銀票第九百六十三章 藥第三百七十二章 鋼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飛錢的末路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一百零五章 調查第七百六十二章 牡丹詩會第一百二十三章 孫思邈第三百零二章 吃香的墨頓第九百零一章 相夫氏的堅持第九百二十七章 墨家村徵婚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醫家誓言第二百三十四章 糧價保護令第九百三十一章 婚前協議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戰後第四百二十六章 曲阜孔家第三百八十七章 少年爭鋒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食開始第七百八十四章 佛道高僧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再臨突倫川第七十章 家長見夫子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保本的鐵錢第五十二章 與時俱進 開拓創新第二百六十六章 農家復興第五百四十四章 兵家和醫家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皇子造反第十七章 魚二被抓第八百二十四章 越敗越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女醫學院第五百六十六章 伏允伏誅第八百二十五章 墨家三傑第四百五十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勝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上任不點火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高昌城陷落第五百五十九章 追擊三千里第一百五十三章 墨家vs太原王家第七百三十三章 墨技展開始第五百五十二章 伏允的消息(二合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梁祝永流傳第三百一十章 道士斷腕第六百一十七章 工業興起第四百零六章 隴海線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薛延陀的選擇第三百六十八章 全世界都是黑髮人第九百七十章 過招第七百九十七章 奉旨救佛第四百五十八章 墨家婚姻觀第八百四十七章 十萬貫印子錢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自由女神第六百五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七百七十二章 奪回公主第四百八十二章 朝堂爭鋒第五十七章 青史留名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說家墨家子第七百六十二章 牡丹詩會第二百八十章 治理黃河第七百一十四章 以銀爲鏡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何不食肉糜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紫禁之巔竣工第八百九十二章 長安第一高樓第一百八十六章 反墨聯盟第七百零六章 元日大朝會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光杯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儒服墨服之爭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九百三十五章 長孫皇后病危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城市化建設第八十六章 高原反應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墨家子的破綻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再臨突倫川第八百零一章 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