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印子錢的末日

太極殿中,百官雲集,西征高昌在即,三省六部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着。

“有事啓奏,無事退朝!”隨着龐德尖銳的聲音想起,早朝進入了尾聲。

“兒臣有本奏!”站在百官之首聽政的李承乾躬身出列道。

“哦!太子速速道來!”李世民看到李承乾出列,眼神一閃道,李承乾可是他精心培養的下一代接班人,平日行事極爲穩重,可以說讓他極爲滿意,平日裡李承乾一直聽政,用心學習政務,極少上奏,今日驟然聽到李承乾上奏,自然是心中詫異。

“兒臣請父皇恩准讓驛站寄件,同時籌建驛站銀行!”李承乾朗聲道,雙手遞上一個摺子。

終於來了!頓時羣臣一陣譁然,墨家子和太子在立政殿爭吵早已經傳遍了朝堂諸公的耳朵,他們自然知道李承乾已經準備組建驛站銀行的決定。

“寄件!驛站銀行?”李世民不由一陣恍惚,原來的驛站本就是一個極爲單純的傳遞公文的和情報的機構,每年鯨吞了不少財賦,乃是民部最爲雞肋的一個機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然而他不過是出遊幾個月,回來的時候,李承乾改革驛站,爲天下百姓送信和傳遞報刊業務,一躍讓驛站的財政大爲好轉,然而三年匆匆而過,驛站已經成長爲一個龐然大物,竟然要囊括寄件和銀行了。

魏徵眉頭一皺出列道:“老臣聽說,驛站寄件乃是皇后娘娘憐憫天下游子所開設的業務,自然是利國利民,而驛站銀行乃是爲了盈利,是否有與民爭利的嫌疑。

出人意料的是,原本和子錢家牽涉頗多的世家們並無一人出面,反而和子錢家毫無瓜葛的魏徵出面反對道。

李世民轉首看向李承乾道:“太子,你可有何辯解。”

“回父皇!驛站銀行乃是經營錢財,自然是爲了盈利,不過卻並非是與民爭利,一來驛站銀行的盈利可以填補驛站多年連續虧損,讓驛站扭虧爲盈,減少國庫負擔。”李承乾高聲道。

戴胄點頭,自從驛站改革之後,民部只需撥付極少的錢財就可以運轉,一旦驛站銀行成立,說不定當能反哺民部呢?他可是知道墨家村銀行是何等的吸金利器。

“二來,在民間的銀行錢莊規模最大的就要數墨家村銀行和各地錢莊的聯合起來的飛錢業務,然而兩家各有利弊,墨家村銀行雖然匯票和貸款利息低,但是僅僅有十座墨家村銀行而已,根本無暇顧及大唐各地。”

“而飛錢業務固然分佈廣泛,但是飛錢抽成和錢莊貸款利息頗高,百姓苦不堪言,一旦成立驛站銀行,就可以汲取兩家所長,驛站銀行既擁有最廣泛的網點,同時也會採取最優惠的匯票和貸款利息,如此一來,天下錢財匯通天下,自然是有利於民。”

“太子殿下仁慈!”不少中立的官員紛紛頷首道,李承乾此舉一旦成功,的確是天下得利。

李承乾正色道:“驛站銀行非但要以身作則,更要擔負起監管天下銀行錢莊的職責,數年前,印子錢之害已經被公佈天下,然而天下各地依舊印子錢蔚然成風,百姓深受其害,家破人亡的數不勝數,兒臣懇請父皇廢除天下印子錢,民間借貸但凡超過年息三分六釐的印子錢一律廢除。”

“年息三分六釐!”不少官員紛紛點頭,相比於印子錢的恐怖,三分六釐已經是極爲良心了,

“爲何是三分六釐,像墨家村銀行一般年息六釐到十釐不是更好。”魏徵不解道。

“魏大人有所不知,墨家村銀行的貸款年息六釐到十釐的確是極爲仁義,然而卻需要足夠價值的抵押物,哪怕借貸人還不上墨家村銀行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然而民間借貸卻並沒有抵押物,如果是年息六釐,恐怕沒有多少人甘願冒風險借錢,而如果利息過高,比如說坊間的一文錢遊戲,恐怕沒有人能夠還的清,最後只落到家破人亡的下場,而三分六釐則是大部分人都能還的上的上限,既能保證放貸人的利益,又不至於讓借錢人走上絕路。”李承乾朗聲道。

“太子殿下有心了!”衆人看到李承乾所慮極爲周到,不禁頷首道,利息低了無人願意放貸給別人,借錢人恐怕無人相助,如果利息高了,借錢人還不起,也會釀成慘劇,李承乾將極限定在三分六釐可以說兼顧了放貸人和借錢人兩方的利益。

“如果借貸雙方簽訂白紙黑字的契約,借錢人自願承擔四分甚至是更高的利息呢?”一個官員有些心虛道,他乃是受子錢家的請託,故意在朝會上尋找太子的破綻,以爲子錢家找出破局之路,一旦白紙黑字的契約生效,那日後子錢家自然可以利用此漏洞來繼續放貸印子錢。

不少官員眉頭一皺,墨家守信千年廣爲流傳以及墨家行事必簽訂契約的帶領下,大唐最爲重視契約精神,一旦簽訂契約就會立即生效,如果雙方簽訂和高息借款,恐怕這個事情也就難辦了。

李承乾看了這個官員一眼,不由冷笑道:“若非走投無路,天下沒有人願意承受高息利息,契約雖然是借款人自願簽訂的,但是想必也是逼不得已。所以哪怕是簽訂契約也同樣不行,借款人最多償還年息三分六釐的利息,剩餘的利息不必還錢。”

百官點頭,所謂契約乃是雙方自願簽訂,自然應當遵守,而滿朝文武大臣恐怕沒有一個相信所謂高息借款條約乃是心甘情願簽訂的。

“那在之前已經借過印子錢,應該如何還!”忽然墨頓出聲,給子錢家致命一擊。

子錢家請託的官員不由側耳傾聽,這可是關係子錢家的利益,

李承乾鏗鏘有力道:“只要父皇應允,從即日起,天下所有的利息最高不過年息三分六釐,之前已經借過印子錢的同樣如此。”

子錢家請託的官員心中一沉,照此下去,子錢家恐怕將會損失慘重,不過讓他鬆一口氣的是,朝堂並沒有翻子錢家的後賬,對於已經結清的貸款並沒有繼續追究。

“父皇,如今民間印子錢蔚然成風,百姓深受其苦,兒臣懇請組建驛站銀行,監管天下錢莊和銀行,以及民間借貸,讓放貸之人有利可圖,讓借貸之人能夠渡過難關,並有能力還上。如此方可達到共贏,讓民間安定。”李承乾鄭重請求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世民的身上,只見李世民起身擲地有聲道:“準!此事就交給太子了”

“多謝父皇!”李承乾大喜道。

羣臣不僅一片譁然,誰也沒有想到李世民竟然同意讓李承乾組建驛站銀行,要知道一旦如此,李承乾手中可以掌控鉅額的財富。

然而衆人不知道讓李世民決定組建驛站銀行的則是窘迫的朝堂財政,不斷蔓延的磚路猶如一個吞金獸一般,還有這一次西征高昌更是幾乎掏空了朝堂的家底,如果能在組建驛站銀行,就可以爲朝廷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他這個皇帝又能實現財富自由了。

除此之外,那就是墨家村銀行和子錢家的錢莊橫空崛起,作爲一個帝王,他又豈能放心如此龐大的財富在民間彙集,而驛站銀行可以監管天下錢莊銀行,正中李世民的下懷。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杜絕印子錢再現,子錢家利用印子錢在大唐肆意吸血,搞的大唐民怨滔天,能夠讓天下百姓感恩戴德之事,李世民自然不會錯過。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鑄鐵錢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自提親第九百一十八章 爲了墨家第八百零八章 佛道相爭第八十八章 紈絝集會第五章 魚活村活第一百三十章 衝突第八百二十七章 子錢家第一百零五章 調查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足鼎立第九百九十七章 文人傲骨第十九章 魚幫覆滅第七百四十六章 皇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百零七章 墨刊風波第五百零七章 八輪馬車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武林大會開始第四百八十四章 梁祝永流傳第八百三十五章 三十萬貫的生意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閱兵開始第八十四章 驚動皇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佛家應對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改革計時之法第十六章 合作陷阱第一百八十八章 木中之王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閱兵(三)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皇室計劃生育第九百一十七章 非儒第三百六十五章 追捧的染髮秘技。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名第三百四十一章 鄧陵氏之墨第二百五十章 朱雀大街第六十一章 李承乾第一千一百章 墨家子必須死(二)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女氣運之子——武媚娘第十九章 魚幫覆滅第五百四十四章 兵家和醫家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夫一妻制第二百八十五章 紅十字會第一千零四十章 禮輕情意重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墨理》出世第二百四十三章 多米諾骨牌第九百六十六章 高樓平地起第六百九十三章 公正墨家村第三百四十四章 悲慘墨家第三百零五章 家和國第二百八十八章 紅十字會正式建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墨五創立新百家第三百七十章 冬練三九第五十八章 熱氣球第六百一十六章 未來佈局第五百零八章 大演武第六百二十七章 人人震撼的長安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拒門外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高山下的高昌第九百四十七章 圍困醫家第三百零三章 墨家沒有第七百六十六章 清平調第八百二十章 捲尺第五百七十四章 党項震恐第六百四十六章 王玄策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物質永生——還原鐵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儒刊易主第二百一十七章 冰淇淋第三百零一章 墨有一技第九百六十六章 高樓平地起第十五章 對策二第二百零七章 硝石造冰第二百八十八章 紅十字會正式建立二百三十二章 穀賤傷農第一百五十九章 衆生相第八百四十六章 墨家子借子錢第四百三十四章 天神的力量第八百九十一章 重男輕女的改變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村皆上戶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武林大會的影響力第八百九十九章 修建渭水大橋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恩和仇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閱兵(三)第九百四十三章 曲折的試藥第八百四十四章 第二代銀票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江南變故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高昌城陷落第六百一十七章 工業興起第九百三十七章 各家反應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沙漠取水秘技第七百八十一章 放下屠刀未必成佛第三百零七章 百家齊聚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萬年曆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鄭充華的野望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不受待見的長樂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唐絲綢體系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一百五十一章 傷馬絕影第九百二十五章 財富創造論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高下立判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化天地之力爲人所用第五百一十九章 三大新兵種第四百九十五章 長樂的決定八百一十八章 木尺之爭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鑄鐵錢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自提親第九百一十八章 爲了墨家第八百零八章 佛道相爭第八十八章 紈絝集會第五章 魚活村活第一百三十章 衝突第八百二十七章 子錢家第一百零五章 調查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足鼎立第九百九十七章 文人傲骨第十九章 魚幫覆滅第七百四十六章 皇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百零七章 墨刊風波第五百零七章 八輪馬車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武林大會開始第四百八十四章 梁祝永流傳第八百三十五章 三十萬貫的生意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閱兵開始第八十四章 驚動皇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佛家應對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改革計時之法第十六章 合作陷阱第一百八十八章 木中之王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閱兵(三)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皇室計劃生育第九百一十七章 非儒第三百六十五章 追捧的染髮秘技。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名第三百四十一章 鄧陵氏之墨第二百五十章 朱雀大街第六十一章 李承乾第一千一百章 墨家子必須死(二)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女氣運之子——武媚娘第十九章 魚幫覆滅第五百四十四章 兵家和醫家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夫一妻制第二百八十五章 紅十字會第一千零四十章 禮輕情意重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墨理》出世第二百四十三章 多米諾骨牌第九百六十六章 高樓平地起第六百九十三章 公正墨家村第三百四十四章 悲慘墨家第三百零五章 家和國第二百八十八章 紅十字會正式建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墨五創立新百家第三百七十章 冬練三九第五十八章 熱氣球第六百一十六章 未來佈局第五百零八章 大演武第六百二十七章 人人震撼的長安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拒門外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高山下的高昌第九百四十七章 圍困醫家第三百零三章 墨家沒有第七百六十六章 清平調第八百二十章 捲尺第五百七十四章 党項震恐第六百四十六章 王玄策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物質永生——還原鐵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儒刊易主第二百一十七章 冰淇淋第三百零一章 墨有一技第九百六十六章 高樓平地起第十五章 對策二第二百零七章 硝石造冰第二百八十八章 紅十字會正式建立二百三十二章 穀賤傷農第一百五十九章 衆生相第八百四十六章 墨家子借子錢第四百三十四章 天神的力量第八百九十一章 重男輕女的改變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村皆上戶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武林大會的影響力第八百九十九章 修建渭水大橋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恩和仇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閱兵(三)第九百四十三章 曲折的試藥第八百四十四章 第二代銀票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江南變故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高昌城陷落第六百一十七章 工業興起第九百三十七章 各家反應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沙漠取水秘技第七百八十一章 放下屠刀未必成佛第三百零七章 百家齊聚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萬年曆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鄭充華的野望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不受待見的長樂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唐絲綢體系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一百五十一章 傷馬絕影第九百二十五章 財富創造論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高下立判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化天地之力爲人所用第五百一十九章 三大新兵種第四百九十五章 長樂的決定八百一十八章 木尺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