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 實驗田豐收

“原來如此!”

長安城百姓這才恍然,原來紅十字會的來頭竟然如此之大,竟然是長孫黃河和長樂公主掛銜成立,怪不得墨家子也僅僅是當一個志願者。

一衆國子監學子聽聞之後,頓時歡呼雀躍,這一次國子監學子跟着墨頓踊躍募捐,簡直是最正確的一件事情。

跟着墨家村一起捐款的豪商,頓時心中激動不已,他沒有想到自己的捐款竟然能夠直達天聽,排在最前的捐款數額定然能在皇后心中留下印象。

一時之間,紅十字會的捐款數額再一次攀升,與此同時,大批的救災物資開始運往河南道賑災,數額之大,力量之強,讓整個朝廷都不禁爲之咂舌。

這個時候,整個朝廷才真正重視民間的慈善力量,日後大災大難,由此民間和官方結合,定然會將災難的危害降到最低。

眼見紅十字會走上了正軌,墨頓這才鬆了一口氣,也暫時結束了他志願者的身份,因爲他有一個最爲重要的事情要忙——秋收。

墨家村的秋收既然他不需要操心,他真正需要關心的則是墨家試驗田。

如今的墨家試驗田加上屈突家和張家賠的四百畝,早已經達到了五百畝之多。然而真正讓墨頓關心的依然是最原始的那一百畝。

墨家試驗田旁,一片熱火朝天。

墨頓一臉小心翼翼的陪同着李世民,然而李世民卻依舊擺着一副臭臉。

長樂公主組建紅十字會是一片好心,作爲一個父親看到女兒如此有愛心,而且主動爲自己分憂,自然是心中高興。

可是一想到背後又是墨家子指點,就是氣不打一處來,自從遇到了墨家子之後,那個乖乖女長樂,再也不見了,這讓李世民如何高興的起來。

“陛下,其他四百畝普通的墨家試驗田已經收割完成,平均畝產兩擔,看來今年的關中又是一個豐收之年。”墨頓連忙沒話找話道。

“嗯!”

李世民臉色稍緩,大唐的糧食產量底下,畝產兩擔已經是算是豐收之年了,當然大部分的功勞還要靠抗旱之法的推廣。

百姓在農田之中打量的打井,每當天氣稍微乾旱的時候,就主動開始澆水,整個關中之地的堪比風調雨順,糧食豐收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李世民同樣關心的是墨家實驗田的增產之法,以及正在墨家試驗田親自探查的那一批錦衣之人,這些都是關隴世家的當代家主,被墨頓親自邀請前來觀禮試驗田。

“你確定墨家試驗田的糧食產量定然會倍增?”李世民皺眉道。

他今日之所以前來墨家試驗田觀禮,除了看墨家試驗田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陪同這些關隴世家之主。

治理黃河迫在眉睫,最重要的是要取得這些關隴世家的配合,而墨頓的試驗田則是重中之重,如果墨家試驗田真的可以讓糧食倍增,讓關隴世家不會因爲減少田地而損失糧食,那治理黃河的助力將會大大降低。

“陛下放心,微臣曾經私下了收割了一分田,以此作爲推算,所打的糧食定然會只多不少。”墨頓向李世民交個底說道。

李世民也頓時鬆了一口氣,他知道墨頓的算學精妙,沒有想到竟然還能用在這個地方。

“整天就小聰明多。”李世民沒好氣的說道。

墨頓頓時尷尬的摸了摸鼻子,正好看到白髮蒼蒼的於家家主拿着一摞麥穗走了過來,這才幫墨頓解圍。

李世民連忙迎了上去道:“天陽酷熱,於老年歲已高,還是到樹蔭下等待結果。”

按照輩分,於家家主可比李世民高得多,而且道高望重,不由得李世民不重視。

“多謝陛下,能夠見到如此豐收之場景,老朽也算是大開眼界了。”於家家主感慨道。

“如此說來,於老也認爲墨家試驗田能夠成功?”李世民裝着驚奇問道。

“那是自然!此乃老朽一生之中所見長勢如此良好的麥子,穗穗飽滿,植株均勻,一看就是難得的良種,在輔佐墨家實驗之法,產量如何窩不敢保證,但是能夠大幅度增產,那是定然的事情。”於家家主看着手中的飽滿的麥穗感慨道,墨頓爲了追求產量,種的乃是產量較高的春小麥,相比於後世的高產,此事的產量可以說並不算什麼?

李世民頓時放心下來,連於家家主也如此說,那此事定然八九不離十了。

“今日得見名震長安城的墨家子,真是名不虛傳。”於家家主饒有興趣的看着墨頓說道,似乎對墨家子的興趣更多一點。

“小子頑劣,如有不周之處,還望於老指點。”墨頓連忙謙虛道。面對赫赫有名的關隴世家,墨頓可不敢大意。

“墨侯爺可是過謙了,如此盛大的收割場面,哪怕是老朽也是震撼不已呀!”於家家主晃了晃他那花白的頭髮,感慨道。

墨頓爲了保證實驗效果,竟然直接僱用上千人手,三百人收割,三百人運送,三百人脫粒。不到一上午的時間,竟然已經全部收割完成。

所有的過程都在衆目睽睽下進行,要是墨家村自己收割,然後在說自己糧食產量有多高,衆人自然懷疑,如此這般,定然讓所有親眼目睹,自然再無半點懷疑。

臨近中午,終於所有的麥田都已經收割完畢,一個個關隴世家的家主略帶興奮的從田地之中回來,以他們的見識自然能夠看得出來,墨家試驗田的麥田肯定要比他們產量高出很多,要是能夠以此方法推行,各大世家土地衆多,每增加一成那也是一個不菲的收入。

很快,墨家實驗田已經完成。

墨大快步的過來,看到墨頓興奮的說道:“恭喜少爺,墨家試驗田喜獲豐收。”

“畝產多少?”李世民迫切的問道,一衆家主也紛紛側耳聽來。

墨頓接過一看興奮道:“墨家試驗田一共分爲四部分,第一部分曲轅犁深耕試驗田,一共二十五畝,平均畝產兩擔五。”

關隴世家主聞言略微點頭,這個數字比他們的良田略高,但是也高不出多少!

墨頓接着道:“第二塊田地採用大量的糞肥,平均畝產三擔五。”

“三擔五!”

不少世家主不由得微微揚眉,如此高產的確是罕見。

“墨侯爺,此糞肥之法可不容易大面積推廣吧!”於家家主笑着問道,堆肥增產之法並不在罕見,不過糞肥收集過於困難,此方施行起來的確是有些難度。

墨頓微微一笑道:“於老多慮了,關中大量飼養雞鴨鵝,再加上牛馬衆多,想必收集起來不難,而且墨家即將和長安城合作公共廁所用來收集糞肥,於老也可以瞭解一下。”

收集糞肥也許對普通人家來說困難,但是對於世家們來說,卻是輕而易舉。

“而且除此之外,墨家即將推行秸稈還田之法,以增強土地肥力,我相信於老也會感興趣的。”墨頓指着試驗田中,只見不少已經收割完成的百姓將秸稈切碎,再撒入田地之中。

“哦!那老夫可要再留一下午了。”於家家主笑道。

墨頓點頭接着又道:“第三塊田地乃是藥種田,畝產三擔七。”

“如此之高?”一衆關隴世家之主不由得咂舌,同時心中頓時一陣興奮。

他們早已經被告知藥種田是怎麼回事,藥種田乃是農藥拌種子以保證種子發芽率,此方可是說是最容易推行。

其實能夠如此高的產量也在墨頓的意料之外,較高的出芽率,再加上充足的水分,再加上滅蝗之法推行,這才由此高產。

“第四塊田乃是藥種種子在糞肥之田上,平均畝產五擔。”墨頓聲音顫抖的說道。

“五擔!”

頓時所有人不由的一陣沉寂,誰也沒有想到竟然達到如此高的產量,而且這個產量根本做不了假,就在他們的眼皮下收割完成。

“如此看來,能夠讓糧食增產有深耕之法,充足的水分,糞肥,以及充足的發芽率,滅蝗。如果此五法同時施行,糧食倍增並非不是不可能。”墨頓最後總結道。

衆人不由得點了點頭,這些方法都是切實可行而且能夠推廣之法,哪怕有其中的幾項,那也是產量大增。

“好,好,墨家村有如此良方,我大唐何愁不興。”李世民哈哈一笑道“恭喜陛下!”關隴世家之主,紛紛拱手行禮。

有如此增產之法,關隴世家對於治理黃河的牴觸也降到了最低。

然而墨頓卻接着又道:“墨某相信這並不是糧食的極限,墨家試驗田日後將會繼續培育和收集良種,探查糞肥增產之原因,研究農作物滅蟲治病之藥,也許有一天,我們的糧食產量會再一次倍增。”

“再一次倍增?那豈不是達到畝產八擔!”一衆世家之主不由得看向神采飛揚的墨頓,不由咋舌,如果是其他人如此之說,他們定然會嘲笑對方得了失心瘋,但是對於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讓糧食產量翻了一倍的墨家子,衆人不由得有那麼一絲期待。

也許真到了那一天,關隴世家恐怕都要靠墨家了。

三千字章節,先補一部分,等下繼續寫。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吐蕃求和第三百四十章 磚路狂潮(補昨天)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唐少年第四百二十一章 嚴和慈第三百二十九章 青磚鋪路第六十七章 公佈活魚秘技第七百五十九章 牡丹移栽秘技第五百三十五章 三喜臨門第三百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出征前夕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人均壽命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解題(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法制專欄推書,《全能娛樂教父 》第一百五十六章 傷口縫合法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福禍相依第六百五十五章 鄭充華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京都快遞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元節第七百六十二章 牡丹詩會第六百五十九章 以鹽化雪第一百八十三章 寫詩很簡單第一百四十章 交稿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朝會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三策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解題(二)第七百五十張 始是新承恩澤時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百家共治第一百六十章 馬蹄鐵第三百五十五章 共贏第八百零一章 亡羊補牢第五百八十五章 賣地狂人墨家子第九百四十五章 長孫皇后痊癒第一百零七章 梭梭樹第二百八十三章 關隴之議第六百一十一章 舌戰羣儒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沙漠取水秘技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佛家的野望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醉解千愁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葡萄乾(三)第八百三十五章 三十萬貫的生意第七百二十四章 天上人間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進化論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行的變革(補昨天)第九百三十六章 遺傳病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法律無情,法外有情第二百二十三章 飢餓營銷第一百七十二章 醫道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儒服墨服之爭第四百五十一章 真相和疑雲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皇室計劃生育第九十九章 沈鴻才停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攻雪而行第七百四十九章 新婚誓言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爭鋒第一百一十四章 抗旱之秀(二合一大章)第七百四十章 風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遲來的正義第一百九十章 當墨技融入生活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儒刊易主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高昌首戰第八百一十章 樑橋第三百二十九章 青磚鋪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下第一莊第三百四十二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公輸爐第三百零三章 墨家沒有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衝的野望第八百七十二章 改革驛站第八百二十九章 銀票第六百八十五章 墨家村擴建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法家的希望第三十二章 一城三詩第八百八十章 驛站利弊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墨家子vs陰陽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西域變天第二百零七章 硝石造冰第八百四十九章 誰最有錢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詩仙獎第一百九十一章 繁榮和危機第九百二十二章 雅州已定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遲來的正義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墨頓之罪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算學一脈的抉擇第二百六十八章 翻譯完成第六百二十二章 坑吐蕃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化天地之力爲人所用第九百三十四章 第三波拆婚第六百六十三章 沒錢了(二合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指南針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滑雪而去第一百二十三章 孫思邈第七百一十一章 蛋糕大戰第一千零五十章 壓麪條機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長安城最大的毒瘤第四十章 鵝毛筆第九百五十五章 小說一脈的契機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下朝別走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吐蕃求和第三百四十章 磚路狂潮(補昨天)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唐少年第四百二十一章 嚴和慈第三百二十九章 青磚鋪路第六十七章 公佈活魚秘技第七百五十九章 牡丹移栽秘技第五百三十五章 三喜臨門第三百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出征前夕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人均壽命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解題(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法制專欄推書,《全能娛樂教父 》第一百五十六章 傷口縫合法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福禍相依第六百五十五章 鄭充華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京都快遞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元節第七百六十二章 牡丹詩會第六百五十九章 以鹽化雪第一百八十三章 寫詩很簡單第一百四十章 交稿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朝會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三策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解題(二)第七百五十張 始是新承恩澤時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百家共治第一百六十章 馬蹄鐵第三百五十五章 共贏第八百零一章 亡羊補牢第五百八十五章 賣地狂人墨家子第九百四十五章 長孫皇后痊癒第一百零七章 梭梭樹第二百八十三章 關隴之議第六百一十一章 舌戰羣儒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沙漠取水秘技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佛家的野望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醉解千愁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葡萄乾(三)第八百三十五章 三十萬貫的生意第七百二十四章 天上人間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進化論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行的變革(補昨天)第九百三十六章 遺傳病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法律無情,法外有情第二百二十三章 飢餓營銷第一百七十二章 醫道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儒服墨服之爭第四百五十一章 真相和疑雲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皇室計劃生育第九十九章 沈鴻才停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攻雪而行第七百四十九章 新婚誓言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爭鋒第一百一十四章 抗旱之秀(二合一大章)第七百四十章 風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遲來的正義第一百九十章 當墨技融入生活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儒刊易主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高昌首戰第八百一十章 樑橋第三百二十九章 青磚鋪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下第一莊第三百四十二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公輸爐第三百零三章 墨家沒有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衝的野望第八百七十二章 改革驛站第八百二十九章 銀票第六百八十五章 墨家村擴建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法家的希望第三十二章 一城三詩第八百八十章 驛站利弊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墨家子vs陰陽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西域變天第二百零七章 硝石造冰第八百四十九章 誰最有錢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詩仙獎第一百九十一章 繁榮和危機第九百二十二章 雅州已定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遲來的正義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墨頓之罪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算學一脈的抉擇第二百六十八章 翻譯完成第六百二十二章 坑吐蕃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化天地之力爲人所用第九百三十四章 第三波拆婚第六百六十三章 沒錢了(二合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指南針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滑雪而去第一百二十三章 孫思邈第七百一十一章 蛋糕大戰第一千零五十章 壓麪條機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長安城最大的毒瘤第四十章 鵝毛筆第九百五十五章 小說一脈的契機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下朝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