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改革驛站

然而李承乾鎮定自若,看着駕部郎中無奈道:“這怎麼辦?要不駕部郎中大人和其他尚書商議一下,看看能否讓六部勻出來一些錢糧先支援驛站,等下一批賦稅收上來,再行補上?”

“啊!”駕部郎中頓時老臉一黑,朝堂之中,驛站的處境最爲尷尬,名義上乃是軍事設施,隸屬於兵部,然而除了戰時,大部分的時間乃是服務於文官,用於使用百官的公文往來,住宿和招待,還有馬匹的用度,每年耗費錢糧無數。

然而更無奈的是負責監管驛站的駕部郎中的官職很低,只有五品,平日裡去民部討要錢糧就要受到民部官員的白眼,讓他去向六部尚書要錢,那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微臣!微臣………………”駕部郎中,看着六部尚書的不善的表情,愣是沒敢多說一個字。

然而六部尚書又豈能願意主動將到手利益拱手讓出,也樂得看駕部郎中和李承乾的笑話。

“以本宮來看,大唐驛站每年花費頗多,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李承乾突然語出驚人道。

“沒有必要?”駕部郎中不由愣在哪裡,傻傻的看着李承乾,心中頓時有股不妙的感覺升起,莫非太子殿下對驛站不滿?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驛站雖然花費頗多,但是來往傳遞軍情,官府之間傳遞公文,可是大唐不可或缺的部門。”頭髮花白的高士廉皺眉道,在他看來,如果他再不出面補救,自己的孫外甥恐怕鬧出的笑話越來越大。

“高大人所言極是,驛站自古都有,可不能輕易廢黜呀!”駕部郎中大聲疾呼道。

“誰說要廢黜驛站,本宮當然知道驛站不可輕動,但是毫無疑問,驛站每年鉅額的花費已經拖累的朝政,如果驛站能夠自給自足,那能爲朝廷剩下多少錢?”李承乾悠悠的說道。

“自給自足!”駕部郎中愣在那裡,這才聽出李承乾話中有話。

其他百官都是人精,自然聽出李承乾另有意思,不由精神一震,莫非今日之事並非太子疏忽,而是想要對驛站下手。

李承乾朗聲道:“大唐驛站分爲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三種,共有驛站一千六百三十九個,人員共兩萬人,馬匹八千匹,每年的吃喝用度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然而每年的用處只是傳遞公文,豈不是天大的浪費。”

民部尚書戴胄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驛站每年要養大量的人花費頗多,可是偏偏又裁撤不得,只能養着。

其他大臣不由放下手中的事情,凝神聽李承乾講話。

“就拿兵部來說,每年都有大量的將士遠在邊關服役,遠離家鄉,如果這些驛站能夠替全軍將士傳信,讓其和親人互通信件,豈不是讓親人放心,更讓軍心安定,邊關將士一心爲國。”李承乾轉向侯君集道。

侯君集鄭重的點頭,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主意。

“除了將士之外,據我所知,長安城可是有不少外地學子前來求學,每逢田假纔有機會回家,如果驛站同樣爲其通信,給遠方的親人抱一聲平安,這是何等的溫馨。”李承乾看向國子祭酒孔穎達道。

孔穎達也是默默的點頭。

“還有遠赴各地的官員,在外經商的商戶,還有現在在外服徭役的農戶,……………………。”李承乾一一舉例,將驛站通信的好處一一道來,滿朝官員不禁若有所思,按照李承乾這麼一說,貌似這個驛站傳信還是好處多多的。

“可是如此一來,驛站將會更加繁忙,所需的經費恐怕將會更多。”駕部郎中連連搖頭道。

李承乾紛紛點頭道:“驛站自然不能免費的給百姓送信,當然也不能像商人一樣逐利,畢竟我等的目的乃是補貼驛站的用度,以本宮看,不如傳一封信一文錢起步,或者是超重的信件,可以酌情添加即可。”

“本宮這裡有一封關於驛站的規劃,只需按此規劃照辦,別的本宮不敢保證,驛站從此以後定然無需朝堂在撥付錢糧,如此一來,朝廷減輕了負擔,天下百姓獲利,豈不是兩全其美的方法。”

李承乾大手一揮,將沈鴻才的規劃交給百官傳閱。

“三百里加急,一月即可來回傳信。”

“六百里加急,半月即可……!”

“八百里加急,…………”

當然八百里加急要求最爲苛刻,恐怕按照沈鴻才的設想,恐怕只能暫時在修通磚道的地方實施,其他的地方暫定。

百官看着手中有理有據的規劃,心中不由暗暗點頭,此計的確是成功的可能性極大。

“按照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重量收費,而且都極爲低廉。”房玄齡不由暗暗點頭,李承乾唯獨沒有按照距離收費,讓天下人皆可以享受通信便利,這的確是難得的善政。

“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收費較高,如此一來,驛站的收入更多,或許真的可以收支平衡。”戴胄暗暗點頭,如果每年的驛站真的能夠自給自足,那每年民部真的可以省下一大筆錢。

“如此一來,驛站的人手恐怕不夠,根本無法送達如此多的信件。”駕部郎中苦笑道。

“只要驛站有了收入,還怕招不到人,每年因傷退伍的傷兵頗多,這些將士都會騎馬,送信自然不在話下,更可以讓這些有功之將士謀一份生計,豈不是更好。”李承乾大手一揮道。

“理應如此!”侯君集點頭贊同道。

送信並不需要什麼技術活,只需要會騎馬即可,只要這些退伍傷兵能夠行動,就能勝任這份工作,更何況那些受傷的將士本身已經無法參加繁重的體力勞動,郵差這份工作可以說再合適不過了。

“可是驛站乃是爲朝廷送公文之所,如今卻要給普通百姓送信,那成何體統。”駕部郎中痛心疾首道。

雖然驛站在朝堂的地位地下,但是畢竟往來接待的都是官吏和公文,如今突然要給普通百姓送信,這樣的落差讓駕部郎中怎麼也接受不了。

李承乾昂然道:“父皇曾經教誨本宮,民爲貴,君爲輕,社稷次之,如今驛站改革,爲天下百姓送信,豈不是正是應了民爲貴之說,怎麼會有失體統,再則,此舉亦對驛站有利,否則驛站的經費何來,難道還要朝堂連年虧空。”

駕部郎中頓時愣在那裡,不知該如何辯解。

“真是一個蠢貨!”不少大臣心中冷哼道,李承乾直接將驛站的經費不留痕跡的平攤到六部之中,驛站的經費已經所剩無幾,可以說驛站已經沒有退路了,只有按照李承乾的意思照辦一條路。

不少重臣不禁凝重的看着李承乾,不得不說李承乾這一手漂亮,驛站雖然重要,但是平時根本用處不大,李承乾動驛站根本沒有人替其出頭。

尤其是民部和兵部,只要驛站通信系統構架完成,民部每年可以節省一大批開支,而兵部則是找到了安置退伍傷兵的差事,自然雙手支持驛站改革,其他六部憑空多了一批經費,自然捨不得吐出來,唯有支持李承乾這一條路。

“太子殿下且慢,老夫相信太子殿下乃是一番好意,只是驛站只送公文和軍情乃是朝堂自古一來的體制,如果貿然改動爲百姓送信,恐怕需要請示陛下方可。”杜楚客突然提議道。

頓時不少剛剛連連點頭的大臣忽然一頓,說到底太子還是太子,歷史上沒有繼位的太子比比皆是,到最後還是皇上說了算,此事若是皇上不喜的話,他們恐怕也要擔責。

李承乾不由臉色一冷,他知道杜楚客和自己的弟弟李泰走得很近,之前此人就已經阻止自己監國,而又將改革驛站的事情拖延到李世民歸來,到時候,恐怕驛站之事就是半成,他的政績也會大減。

“驛站通信,即有利於天下百姓,又有利於朝廷,早一日通信,天下百姓就能早一日享受便利,而朝廷也可減輕一些負擔。此事刻不容緩,若有差池,本宮一力承擔。”李承乾果決道。

頓時羣臣一陣沉默,所有人都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觸碰李承乾的眉頭,幼虎雖小,但是也是吃人的呀!

“老臣年老體弱,恐怕難以擔此重任,恐怕還請太子殿下另選賢能。”駕部郎中一咬牙,拱手上奏道。

他並非不知道驛站通信的好處,如果他此刻聽從李承乾的命令而改革驛站,若是惹得李世民不喜,恐怕李承乾不會有絲毫的責任,他定然會成爲替罪羔羊,如果成功,政績被李承乾所得,而他沒有絲毫的好處,他此刻請辭,自然是想要從這個漩渦中脫身。

“既然如此,駕部郎中就安心修養身體吧!蘇定方何在?”李承乾喝道。

“末將在!”武將之中,蘇定方昂然出列道。

“你曾經運糧有功,精通運轉之道,可有信心改革驛站通信之事,爲我大唐受傷將士謀一條生路。”李承乾喝道。

蘇定方抱拳道:“末將義不容辭。”

李承乾環視四周道:“既然如此,那就由蘇將軍暫任駕部郎中一職,總領天下驛站改革之事。”

駕部郎中不由眼睛一黑,他原本以爲自己請辭之後,朝中沒有一人能夠理清驛站之事,然而他卻忘了還有一個精通運糧的蘇定方在。

“末將遵命!”蘇定方昂然道。

“退朝!”

看着李承乾的身影消失在大殿之內,百官若有所思,心中不由感嘆一聲道:

“太子長大了!”

第六百四十六章 王玄策第六百二十五章 天下轟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醫道第八百八十七章 醫家大興第四百九十二章 風靡(二合一章)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超市第三百七十九章 四科一甲第四十六章 用四大發明作弊第六十章 朋友第九十七章 凌煙閣第七百零四章 墨家村模式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人均壽命第七百零五章 貞觀九年到來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家用版擺鐘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西方佛國第九十三章 昂貴的鉛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獨門生意葡萄酒第四百六十八章 黃牛黨第八百零五章 說服佛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聽診器第三百八十九章 君臣相托第七百七十九章 染血的慈悲第三百零六章 道士入京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儒墨二次和談第六百九十三章 公正墨家村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滑雪而去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歷史博物館第六百九十三章 公正墨家村第八百五十四章 貸款第三百七十四章 師說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百家第一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舍利法會第六百一十六章 未來佈局第九百七十七章 孔家經商封推感言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高下立判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女主武媚娘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儒家首敗第八百三十一章 信用時代第八百一十二章 長樂的反擊第五百四十四章 兵家和醫家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守閭者不內第七百七十四章 輪渡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突厥復辟勢力第八百零三章 菩提歇第三百二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路第九百六十七章 損失慘重的墨家第五百零一章 情敵們第八百六十六章 《三字經》第六百零一章 剪髮風波第九百三十五章 長孫皇后病危第六章長安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刺馬飲血第八百三十六章 錢財之道第四十七章 女工第五百一十六章 火器監出征第一百七十三章 墨家出品,必屬精品第五百八十四章 傲慢的關隴世家第四百七十三章 冬季裡的一抹綠色第三百四十一章 鄧陵氏之墨第一千零六十章 出征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下女子皆爲公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墨家子的破綻第七百五十一章 度蜜月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藍田人化石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法爲鏡第五百七十七章 山東大水第九百五十九章 失傳的絕技第九百四十七章 圍困醫家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光杯第六百一十八章 相夫氏一脈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風磨第一百一十七章 平衡第五百五十七章 橫掃草原第三十九章 劉宜年刁難第八百六十五章 真正的錢第三百九十五 各奔前程第二百六十五章 無價的知識第二百章 避暑計劃第三十四章 五勝一敗第二十八章 圓桌會議(求收藏推薦票)第六百七十二章 鄭嫁陸氏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打火機器第三百九十四章 當家的男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面皆敵第六百八十五章 墨家村擴建第六百零一章 剪髮風波第一百六十七章 自取其辱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皇子造反第四十一章 鵝‘毛筆’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公輸家大興第五百九十六章 製鹽之法第八百六十一章 工業之春第一百一十四章 抗旱之秀(二合一大章)第五十三章 東窗事發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長樂公主懷孕第七百五十九章 牡丹移栽秘技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省下四十萬貫第六百零一章 剪髮風波第五百七十三章 拓跋赤辭(二合一)
第六百四十六章 王玄策第六百二十五章 天下轟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醫道第八百八十七章 醫家大興第四百九十二章 風靡(二合一章)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超市第三百七十九章 四科一甲第四十六章 用四大發明作弊第六十章 朋友第九十七章 凌煙閣第七百零四章 墨家村模式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人均壽命第七百零五章 貞觀九年到來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家用版擺鐘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西方佛國第九十三章 昂貴的鉛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獨門生意葡萄酒第四百六十八章 黃牛黨第八百零五章 說服佛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聽診器第三百八十九章 君臣相托第七百七十九章 染血的慈悲第三百零六章 道士入京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儒墨二次和談第六百九十三章 公正墨家村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滑雪而去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歷史博物館第六百九十三章 公正墨家村第八百五十四章 貸款第三百七十四章 師說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百家第一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舍利法會第六百一十六章 未來佈局第九百七十七章 孔家經商封推感言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高下立判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女主武媚娘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儒家首敗第八百三十一章 信用時代第八百一十二章 長樂的反擊第五百四十四章 兵家和醫家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守閭者不內第七百七十四章 輪渡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突厥復辟勢力第八百零三章 菩提歇第三百二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路第九百六十七章 損失慘重的墨家第五百零一章 情敵們第八百六十六章 《三字經》第六百零一章 剪髮風波第九百三十五章 長孫皇后病危第六章長安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刺馬飲血第八百三十六章 錢財之道第四十七章 女工第五百一十六章 火器監出征第一百七十三章 墨家出品,必屬精品第五百八十四章 傲慢的關隴世家第四百七十三章 冬季裡的一抹綠色第三百四十一章 鄧陵氏之墨第一千零六十章 出征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下女子皆爲公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墨家子的破綻第七百五十一章 度蜜月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藍田人化石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法爲鏡第五百七十七章 山東大水第九百五十九章 失傳的絕技第九百四十七章 圍困醫家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光杯第六百一十八章 相夫氏一脈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風磨第一百一十七章 平衡第五百五十七章 橫掃草原第三十九章 劉宜年刁難第八百六十五章 真正的錢第三百九十五 各奔前程第二百六十五章 無價的知識第二百章 避暑計劃第三十四章 五勝一敗第二十八章 圓桌會議(求收藏推薦票)第六百七十二章 鄭嫁陸氏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打火機器第三百九十四章 當家的男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面皆敵第六百八十五章 墨家村擴建第六百零一章 剪髮風波第一百六十七章 自取其辱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皇子造反第四十一章 鵝‘毛筆’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公輸家大興第五百九十六章 製鹽之法第八百六十一章 工業之春第一百一十四章 抗旱之秀(二合一大章)第五十三章 東窗事發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長樂公主懷孕第七百五十九章 牡丹移栽秘技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省下四十萬貫第六百零一章 剪髮風波第五百七十三章 拓跋赤辭(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