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登基大典1

第806章 登基大典1

十二月初一,清晨。

承天門外,已是人頭攢動,禮部官員正在安排人員站位。

“隴右北地兩郡百姓,到前面最中間來站好!”

“河西郡的,到東邊第一面赤色旗下……”

“京畿郡的,到西邊第一面青色旗下……”

隨着禮官的呼喊聲,混亂的百姓逐漸有了秩序,彼此商討聲卻未斷絕。

“咱們京畿郡的人,本該站中間纔對!”

“你這話說錯了,人家隴右北地那些人,在當今皇上做藩王時立了不少功勞,咱能和他們比?”

隨即有人附和:“正是這個道理!”

“其實站那兒也沒啥,如今咱們有了新皇帝,只盼往後能有好日子!”

“是啊!”

出現在承天門外的,是來自各地的小老百姓,他們不關心權力鬥爭,只想要過太平日子。

而此刻在承天門前,隴右的百姓一樣熱議不聽。

“王爺終於要做皇帝了,老天爺有眼吶!”

“這是天下人的福分,往後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相比於其他郡百姓的憂慮,西北的百姓長期受趙延洵恩惠,自然是趙延洵最堅定的支持者。

經過禮官的不懈努力,承天門外的三千多百姓,最終可算是站好了隊列,而且安靜了下來。

旌旗招展,甲士林立,一切顯得威嚴肅穆。

承天門上,這裡已設好了宣讀案,一會兒繼位詔書將在此宣讀。

幹安宮內,趙延洵已換下孝服,正由太監替他穿戴冕服。

剛纔他祭奠了太安帝,接下來他要告祭天地祖宗,所以要穿最莊重的冕服。

今天的祭祀有很多,皇帝卻只做做關鍵的人,其他地方都有禮部遣官代行,這也是一直以來的規矩。

很快,趙延洵已穿好冠冕,便乘輦轎往皇極殿去。

皇極殿內已設寶座,欽天監官員設定時鼓,由尚寶司設寶案於寶座前,一會兒趙延洵將在殿內升座。

大殿之內,錦衣衛設雲蓋雲盤於東,教坊司設中和韶樂、設而不作。

大殿之外,鴻臚寺設表案于丹陛上,鴻臚寺設詔案,告祭上蒼的詔書將在此宣讀。

丹陛之上御道兩側,諸王勳貴極朝中高官東西而站,此刻衆人盡皆沉默肅立。

丹陛之下廣場,則是文武百官整齊站立,等待着皇帝陛下的到來。

太陽初升,隨着皇極殿內樂起,趙延洵於皇極殿升座。

樂畢,趙延洵已就寶座,頭戴十二旒冠冕,目光掃向大殿前方。

當禮官及皇帝侍從陸續就位,便見一禮官手捧詔書,跪於皇帝寶座前。

“臣請頒詔!”

“可!”趙延洵肅然道。

隨着趙延洵話音落下,大殿之內樂起,禮官隨即起身向大殿外走去。

來到丹陛之上,禮官先捧詔書至案處用印,然後捧詔書至詔安處宣讀。

這是一篇祭告天地的詔書,皇帝爲天之子,新皇登基自然要跟爹說一聲。

負責宣讀詔書的,乃是副都御使周承平。

趙延洵特命他來宣詔,足可見對他的信任和重視。

此刻大殿之內樂止,周承平筆直站立,手捧詔書朗聲念道:“嗣天子臣延洵,敢昭告於昊天上帝,厚土皇地祇……”

因爲有“擴音器”加持,周承平的聲音可以傳出很遠,甚至於承天門外都能聽到。

“昔我皇考神宗顯皇帝,受天明命,勵精圖治,四海皆安。然逆賊維隆,弒君殺父而奪帝位,崇信奸回,委政近侍,改更祖憲,戕害諸王……”

在這個時候,把趙維隆臭罵一頓也是應有之義,卻讓皇極門內觀禮走衆人心中五味雜陳。

除了禁軍武將,誰不知道真相是怎麼回事呢!

“祖有明訓:朝無正臣,內有奸惡,王得興師討之!”

“朕遵祖訓,遂起兵靖難,以爲萬姓請命,維隆自棄於天,於宗廟自縊。”

“臣荷天地眷佑,身命獲全,軍民稍安,宗王大臣推臣以長,臣不敢辭,於十二月初一……”

唸到這裡,周承平越發嚴肅道:“即皇帝位!”

詔書念畢,登極儀已完成最重要的一步。

諸王百官在禮官引領下,此刻皆面皇極殿而立,此刻大殿內再次樂起。

“拜……”

隨着禮官一聲大吼,諸王和勳貴大臣盡皆跪地,而後向大殿內的趙延洵叩拜。

“興……”

衆臣於是起身站定,等待着禮官的下一步指引導。緊接着只聽禮官喊道:“拜!”

“興……”

一共是五拜五叩頭,整個過程將近兩分鐘。

大殿寶座上,趙延洵目光所及之處,盡是叩拜行禮之臣。

他本以爲,自己已看透了一些,不會有情緒波動。

可此情此景,還是讓他心情澎湃,皇帝之位在他心中也多了無窮分量。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撫育黎庶……此皇帝之責也!”趙延洵心中感慨。

衆臣拜畢,樂止。

在禮官引導下,內閣首輔王庭鶴,邁步走進了皇極殿。

來到寶座前御階下站定,王庭鶴肅穆而立,緊接就聽禮官高呼道:“跪!”

老邁的王庭鶴徐徐跪下,而大殿的禮官也喊出一個“跪”字,剛剛起身的百官們便再度跪下。

再說大殿之內,內閣次輔謝孝方手捧托盤,徐徐來到王庭鶴身側跪下。

在他手捧之託盤上,放着個明黃色錦緞包裹的盒子。

下一刻,禮官親自上前將盒子大概,裡面靜放着一方寶璽。

此璽五寸見方,上紐交五龍,潔白中微微泛黃,有着明顯的歲月痕跡。

寶座之上的趙延洵知道,此物便是傳承千年的傳國玉璽。

千年以來,無數聖君賢主擁有他,而爲了爭奪它,無數英雄豪傑丟了性命。

禮官小心翼翼取出寶璽,而後跪下遞給了王庭鶴。

小心翼翼接過寶璽,王庭鶴往前膝行三步,而後託舉寶璽於頭頂。

“皇帝進登大位,臣等謹上御寶!”

內閣首輔次輔,代表百官羣臣,向皇帝進呈御寶。

當年反對趙延洵奪嫡的領軍人物,如今卻要親自將玉璽遞給趙延洵,兩位內閣大臣心中複雜難言。

此刻他們也只能感慨,世事無常,非人所能預料。

雖是進呈御寶,但並不需要趙延洵動作,只見掌印監大太監霍安,端着錦盒走下了御階。

趙延洵調整了內廷衙門的職權,掌印監承擔起了前世司禮監的功能。

王庭鶴將寶璽放入錦盒,而後霍安沿御階返回寶座,將寶璽放置於趙延洵面前大案上。

“拜……”禮官的聲音響起。

聽聞此聲,大殿內外文武羣臣,盡皆跪地參拜。

“興……”

衆人起身,然後再拜再起身,前後一共三次。

最後一次叩拜,禮官並未叫起,文武羣臣只能跪地等待。

幾息之後,只聽大殿內傳出趙延洵的聲音。

“平身!”

下一刻,禮官才高呼“平身”,文武羣臣這才起身。

又是幾息過去,殿內兩位內閣大臣復跪於地,只聽王庭鶴高呼道:“請皇上頒詔!”

一時間,殿外起身的文武官員們,又跟着全部跪在地上。

和剛纔祗告天地的詔書不同,接下來的這份詔書,是趙延洵繼位後的第一份詔,是頒給治下萬千臣民的。

御座上,趙延洵平靜道:“用印!”

詔書早已擬好,就擺在他的案頭。

聽聞“用印”二字,霍安小心取出玉璽,然後蓋在了詔書左側。

待霍安將玉璽放回,趙延洵沉聲道:“頒詔!”

便見霍安將詔書卷起,然後緩緩走向御階下,將詔書交到了禮官手中。

(本章完)

第116章 孤之過矣第874章 敲定第191章 碼頭第523章 柳山驛2第189章 雍王殿下萬歲第47章 石塔之內第221章 黑乎乎的人第661章 可爲我大晉忠臣乎?第901章 圍殺第377章 擁戴第464章 視察第446章 大忙碌第110章 解封前夕第42章 圍寺第257章 接見第209章 安頓下來第729章 已經結束了第810章 借宿第636章 北安府內外第517章 周家事第335章 求助第760章 閨蜜第56章 鐵匠第759章 可怖雍字旗第231章 人不圓第447章 兵臨城下第510章 爲君分憂第524章 柳山驛3第721章 西北事第804章 聯不起名第518章 看電影第582章 演變已開始第481章 王爺聖明啊第840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434章 王府內第230章 月圓第349章 朱晉璋的抉擇第348章 北望第761章 做選擇的時侯第281章 蘇家莊來客第363章 查起第553章 鹽之重第762章 皇帝願禪位第433章 不等了第719章 朝廷亂了第502章 承天大典3第118章 返回第661章 可爲我大晉忠臣乎?第371章 縣城聚落第156章 清理第723章 前線亂第730章 天下於我何加焉!第661章 可爲我大晉忠臣乎?第383章 進展第510章 爲君分憂第163章 伐竹第646章 入城第625章 分隊訓練2第463章 升級第907章 射箭第730章 天下於我何加焉!第653章 皇帝難第621章 維穩第361章 飛雨軒內第677章 龍直右衛第262章 吳家堡內第842章 輿論第273章 當立者誰?第463章 升級第919章 奇襲第538章 觀摩2第423章 撤第551章 後宮事2第174章 虎大嶺第814章 劫了他第36章 小衝突第479章 風暴來臨第534章 鎮西關前2第103章 倆道士第356章 進宮第118章 返回第373章 王爺到第698章 勸降書第210章 校場之上第752章 系統的連續提示聲第291章 反目第371章 縣城聚落第333章 黑熊第21章 刺客第475章 我彈劾過你第354章 到京城第469章 激戰第827章 出招第854章 談判桌上第906章 悲喜不同第618章 膽寒第319章 北歸人第350章 遼平府第397章 來報信者第787章 忠犬
第116章 孤之過矣第874章 敲定第191章 碼頭第523章 柳山驛2第189章 雍王殿下萬歲第47章 石塔之內第221章 黑乎乎的人第661章 可爲我大晉忠臣乎?第901章 圍殺第377章 擁戴第464章 視察第446章 大忙碌第110章 解封前夕第42章 圍寺第257章 接見第209章 安頓下來第729章 已經結束了第810章 借宿第636章 北安府內外第517章 周家事第335章 求助第760章 閨蜜第56章 鐵匠第759章 可怖雍字旗第231章 人不圓第447章 兵臨城下第510章 爲君分憂第524章 柳山驛3第721章 西北事第804章 聯不起名第518章 看電影第582章 演變已開始第481章 王爺聖明啊第840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434章 王府內第230章 月圓第349章 朱晉璋的抉擇第348章 北望第761章 做選擇的時侯第281章 蘇家莊來客第363章 查起第553章 鹽之重第762章 皇帝願禪位第433章 不等了第719章 朝廷亂了第502章 承天大典3第118章 返回第661章 可爲我大晉忠臣乎?第371章 縣城聚落第156章 清理第723章 前線亂第730章 天下於我何加焉!第661章 可爲我大晉忠臣乎?第383章 進展第510章 爲君分憂第163章 伐竹第646章 入城第625章 分隊訓練2第463章 升級第907章 射箭第730章 天下於我何加焉!第653章 皇帝難第621章 維穩第361章 飛雨軒內第677章 龍直右衛第262章 吳家堡內第842章 輿論第273章 當立者誰?第463章 升級第919章 奇襲第538章 觀摩2第423章 撤第551章 後宮事2第174章 虎大嶺第814章 劫了他第36章 小衝突第479章 風暴來臨第534章 鎮西關前2第103章 倆道士第356章 進宮第118章 返回第373章 王爺到第698章 勸降書第210章 校場之上第752章 系統的連續提示聲第291章 反目第371章 縣城聚落第333章 黑熊第21章 刺客第475章 我彈劾過你第354章 到京城第469章 激戰第827章 出招第854章 談判桌上第906章 悲喜不同第618章 膽寒第319章 北歸人第350章 遼平府第397章 來報信者第787章 忠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