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來報信者

第397章 來報信者

(感謝各位的打賞投票,我感覺我又活了……)

這次返回,劉德可謂輕車簡從,只帶了十名護衛返回隴右。

端妃是絕不服輸的性格,她在皇帝那邊吃癟之後,也絲毫沒有放棄折騰的想法。

既然得知兒子還活着,那麼之前願意去廟裡養老的想法,就直接被她踩到了腳底下。

在由陶陽伯府簡單安排後,端妃給劉德安排了這艘客船,直接把他派上了返回隴右的征途。

好在這次,他們輕車簡從,再加上之前趕路積攢了經驗,只用了五十多天,就從京城趕到了隴右。

客船停在元陽碼頭,在此駐紮的士兵立刻上前查看。

“什麼人?”這艘船他們不認識。

劉德並不慌亂,而是看向了身旁站着的小旗官。

趙延洵派出的三十來號人,只有十一人跟隨護衛,其他人還在陶陽伯府的莊子裡。

帶隊的小旗官上前一步,從懷中掏出了腰牌。

“我們是王爺派去京城的使者,今日回來覆命!”

經過覈對身份,劉德一行才被放行。

返回熟悉的元陽,士兵們倍感親切,這裡是他們的家鄉,這裡有他們的親人和崇敬的雍王。

一路暢行,順利進入城門,很快來到了雍王府外。

“公公……您看我們……”小旗官欲言又止。

劉德知道他們的想法,很是大方道:“準你們兩天假,各自回家去團聚吧,別忘了替其他兄弟報平安!”

“公公放心……那我們這就去了!”

“去吧!”

待這些人離開後,劉德邁步走向了王府側門,並拿出了自己的身份符牌。

………………

王府後宅,飛雨軒內。

斜躺在軟榻上,趙延洵還生着悶氣。

“這個周承平,毫無爲臣之禮……”

此刻,林靜玉正坐在對面,手裡拿着書正讀着。

從軟榻上坐直身體,趙延洵越發不爽:“難道我不知道解救百姓,就他一個人心裡念着?”

“本王起頭說北伐,其他大臣都羣策羣力,就他一人標新立異,非要提什麼解百姓生死之急!”

說到這裡,趙延洵直接從軟榻上站起,更顯得惱怒道:“搞得他一個人是好人,唯獨本王是窮兵黷武的暴君一般!”

趙延洵說得生氣,林靜玉卻沒啥反應,這讓他感覺更爲憋屈。

正當趙延洵要接着數落,卻見林靜玉放下書本,徐徐說道:“王爺在飛雨軒抱怨此人,若非臣妾沒記錯的話,少說也有十次了!”

“臣妾就奇怪了,此等目無尊長,毫無爲臣之禮的臣子,殿下爲何不罷免了他?”

林靜玉這一番話,直接把趙延洵噎住了。

幾息之後,趙延洵苦笑道:“有時候,我還真想把他趕走,讓他去偏遠的地方做個知縣!”

林靜玉站起身,慢慢走向趙延洵道:“可王爺卻沒這麼做,足見王爺胸懷寬廣!”

這話聽着舒服,趙延洵心中暗道。

“臣妾素來喜歡讀書,史書也翻看了一些,當年太宗皇帝時,也有一個犯顏直諫的大臣,就差指着太宗皇帝罵了……”

林靜玉一邊說着話,一邊端起茶杯遞向趙延洵

“當年太宗皇帝,不但沒把那大臣貶黜,反倒給他升了官封了侯!”

“太宗皇帝一代雄主,王爺亦是天降聖主,當不弱於太宗皇帝纔是!”

林靜玉一番話,讓趙延洵哭笑不得,自己未免被她捧得太高了。

大晉大宗皇帝趙洪章,稱得上是絕世猛人,其功其德彪炳千古,堪稱千古一帝。

就自己取得這點兒小成就,被林靜玉拿來比肩太宗,聽得趙延洵有些羞恥。

但不管怎麼說,此刻趙延洵對周承平的怒意消了,於是他打趣問道:“當年太宗皇帝身邊,可有如愛妃這般伶牙俐齒的女子?”

“臣妾只是粗略翻過史書,對太宗皇帝的妃嬪卻無瞭解,等日後看到了再答王爺吧!”

事實上,趙洪章當年身邊確實有這麼位女子,乃是被世人傳頌的一代賢后。

對此林靜玉當然知道,可惜她不是王妃,所以不好與賢后媲美。

不然傳了出去,別人還說她覬覦王妃之位,爲此引來永福宮的嫉恨就不好了。

就在這時,大殿外傳來霍安稟告聲:“啓稟王爺,劉德回來了!”

劉德回來了?這個消息讓趙延洵深感意外,但同時又讓他極爲期待。

“傳他進來!”

劉德是宦官,可以在內宅接見。

趙延洵找了張椅子坐下,林靜玉又返回了窗邊位置,拿起書本繼續閱讀起來。

沒一會兒,太監劉德走進了大殿,來到了偏廳之內。

“奴婢劉德叩見王爺,娘娘!”

剛纔還與林靜玉說笑,此刻趙延洵已換上了威嚴的面孔,只聽他徐徐道:“一路趕來,辛苦你了!”

“爲端妃娘娘和王爺做事,是奴婢的福分!”

“起來吧!”

“是!”

“誰派你來的?”

“端妃娘娘派奴婢來的,還讓奴婢給王爺帶了一封信!”

說到這裡,劉德從懷裡掏出了一個信封,小心翼翼遞到了趙延洵手中。

這時趙延洵也不多問,而是徑直打開了信封,上面是端妃娟秀的字跡。

“延洵吾兒,爲娘甚想念你……”

當先來的這一句,就讓趙延洵感受到了濃厚的母愛,前面幾大段都是些關懷的話。

而信的後半段,則向趙延洵講述了朝中的情況。

“父皇追封我爲太子?”

信裡是這樣說的,但趙延洵還是問了出來。

“回稟王爺,當時娘娘以爲您……已遇難,所以奏請皇上追封您爲太子!”

“太子死了,他兒子被冊封皇太孫?”這個消息,無疑更讓趙延洵驚訝。

“正是!”

趙延洵沒再發問,而是繼續閱讀信件。

“京中大事已定,皇上一意孤行,娘亦無法改變,若想奪取帝位,吾兒可效仿太宗故事……”

“起西北之強兵,入關以奪大位……”

把信看完,趙延洵是真不知道該說什麼。

林靜玉才以太宗爲例讓自己效仿,千里之外的母親也讓自己學太宗。

“待我兒揮師東進京畿,爲娘便可爲內應……”

看到這裡,趙延洵更是有些啼笑皆非。

便宜老媽一個女人,如果沒了皇帝的支持,她在京城折騰不等於找死?

(本章完)

第55章 散出侍衛第766章 廷議在山野第265章 山寨第787章 忠犬第756章 雍王此人第147章 整軍第128章 天人感應第710章 表明態度第146章 賜酒第684章 月黑第294章 北上第456章 戴孝第802章 袞冕第351章 興遠縣第355章 陶陽伯府第617章 檢閱第662章 兩衙震動第345章 天佑吾王第176章 村內無餘糧第914章 勢變第434章 王府內第358章 太孫府第121章 夜難安第748章 殿下聖明第309章 城德下第741章 紫金門開第8章 立身崇政殿第72章 出發第22章 請郎中第506章 滿倉第472章 好友第436章 亂起1第339章 解除危機第492章 殺喪屍2第188章 檢閱第691章 離譜到家了第46章 怪物2第727章 朝廷有幾個衛所?第368章 狼影第619章 譁變第801章 辭拒弗獲第548章 祈福第417章 抵禦第817章 嚴查第834章 是我最大對手第90章 挾持第427章 天馬堡外第54章 夜話桃花島第878章 得靠學生第558章 識破第861章 是要把鍋甩給朕?第614章 慰問第882章 馬驚第824章 伯府第303章 雙喜第188章 檢閱第277章 出手第752章 系統的連續提示聲第186章 山水道觀第697章 朝中有奸第249章 迎接第163章 伐竹第168章 試車第687章 接連壞消息第552章 麗鹽府第176章 村內無餘糧第921章 大慶第272章 暗流第61章 橫下心第695章 處置第493章 名額之爭第110章 解封前夕第883章 動心第572章 情況不容樂觀第419章 抓魚2第125章 陳玉和第777章 北上者第655章 躊躇滿志第872章 議事第712章 驚現神龍第263章 分歧第622章 自作用箭第509章 請尊太皇太后第477章 移棺第335章 求助第904章 備戰第512章 小朝會第920章 年終第624章 分隊訓練1第635章 摧枯拉朽2第565章 北歸人第411章 借力打力第412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208章 作坊第262章 吳家堡內第646章 入城第253章 襲擊第253章 襲擊第868章 城池內
第55章 散出侍衛第766章 廷議在山野第265章 山寨第787章 忠犬第756章 雍王此人第147章 整軍第128章 天人感應第710章 表明態度第146章 賜酒第684章 月黑第294章 北上第456章 戴孝第802章 袞冕第351章 興遠縣第355章 陶陽伯府第617章 檢閱第662章 兩衙震動第345章 天佑吾王第176章 村內無餘糧第914章 勢變第434章 王府內第358章 太孫府第121章 夜難安第748章 殿下聖明第309章 城德下第741章 紫金門開第8章 立身崇政殿第72章 出發第22章 請郎中第506章 滿倉第472章 好友第436章 亂起1第339章 解除危機第492章 殺喪屍2第188章 檢閱第691章 離譜到家了第46章 怪物2第727章 朝廷有幾個衛所?第368章 狼影第619章 譁變第801章 辭拒弗獲第548章 祈福第417章 抵禦第817章 嚴查第834章 是我最大對手第90章 挾持第427章 天馬堡外第54章 夜話桃花島第878章 得靠學生第558章 識破第861章 是要把鍋甩給朕?第614章 慰問第882章 馬驚第824章 伯府第303章 雙喜第188章 檢閱第277章 出手第752章 系統的連續提示聲第186章 山水道觀第697章 朝中有奸第249章 迎接第163章 伐竹第168章 試車第687章 接連壞消息第552章 麗鹽府第176章 村內無餘糧第921章 大慶第272章 暗流第61章 橫下心第695章 處置第493章 名額之爭第110章 解封前夕第883章 動心第572章 情況不容樂觀第419章 抓魚2第125章 陳玉和第777章 北上者第655章 躊躇滿志第872章 議事第712章 驚現神龍第263章 分歧第622章 自作用箭第509章 請尊太皇太后第477章 移棺第335章 求助第904章 備戰第512章 小朝會第920章 年終第624章 分隊訓練1第635章 摧枯拉朽2第565章 北歸人第411章 借力打力第412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208章 作坊第262章 吳家堡內第646章 入城第253章 襲擊第253章 襲擊第868章 城池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