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太孫府

第358章 太孫府

東宮,太孫府。

如今皇帝身體不適,軍政大事皆由皇太孫處置,這東宮太孫府自然也忙碌起來。

說來也是諷刺,趙延雋當太子這麼多年,東宮都沒像如今這般熱鬧過。

此刻東宮主殿內,趙惟隆坐在偏廳內,案頭上擺着幾分奏疏。

這是兵部遞來的摺子,上面寫的是軍需物品,禁軍作戰對物資的消耗極大。

“又是軍糧,又是軍械……真不知道,我大晉朝還能支撐多久!”

說到此處,趙惟隆摔下了手裡的奏疏,顯然是在生悶氣。

雖然生氣,但作爲一個合格的儲君,趙惟隆很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很快,他就調整好了情緒,拿起硃筆在摺子上寫了起來。

“交由兵部,重新議定軍需數目,不可虛報!”

事實上,這道摺子內閣已經批了,趙惟隆寫這句話算是否決。

шшш▪ TTKдN▪ c o

把摺子放到一邊,趙惟隆又拿起了另外一份。

同樣也是通過兵部遞過來的摺子,如今時逢亂世,兵部的奏疏自然要多些。

看完之後,趙惟隆頓時心情大好,因爲這是個好消息。

“禁軍已將京畿境內怪物清理乾淨,至少京畿之地可保無虞了!”

京畿之地,乃是大晉朝的心臟,這樣的地方能確保安全,趙惟隆也就可以安心了。

很多時候他都夢見,自己被喪怪物追着跑,足可見他對喪屍的恐懼。

繼續看着各方奏報,尤其是各地都司的軍報,趙惟隆看得格外認真。

山南和蜀郡,原本喪屍蔓延的跡象,在趙惟隆連續下獄五位都司長官後,這些地方喪屍蔓延的勢頭總算止住了。

這些被下獄的都司長官,全都被抄了家,如今全在牢裡等候問斬。

通過這些事,趙惟隆讓所有人見識了他的手段,在此過程中亦樹立了自己的威權。

就在這時,有太監進來稟告,黃志成在殿外侯召。

“讓他進來!”

黃志成是東宮文官之首,更是趙惟隆的大恩人。

若非此人建言獻策,儲君位置花落誰家,還真是說不準的事。

“微臣叩見殿下!”

趙惟隆站起身,走到黃志成面前,親自將他扶了起來,問道:“黃愛卿,你怎麼來了,有何要事?”

“殿下,臣莫非是做錯了什麼事?”

“愛卿何出此言?”

黃志成反問道:“若非如此,殿下何故趕臣出府?”

“愛卿這話怎麼說?”事實上,趙惟隆已是明知故問。

“殿下,臣以爲……此事急不得!”

“只是讓你去戶部做個侍郎,又不是直接爲尚書,這算不得着急!”

一朝天子一朝臣,趙惟隆已經着安插自己的班底,黃志成只是其中一位,但他是位置最高的一位。

黃志成連忙道:“殿下,臣無論能力資歷,都不足以擔此重任,若是殿下所託非人,誤了國事……臣萬死難贖!”

如今時局艱難,戶部的事複雜煩擾,黃志成確實擔心自己幹不好。

幹不好可以學,這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黃志成更多擔心的是,自己連升好幾級,會讓其他人不舒服。

趙惟隆也猜到了這一點,便聽他開口道:“愛卿,這件事情……你就不要過多推辭了,安安心心上任去吧!”

“殿下已經決定好了?”

黃志成這話其實有深意,他這樣直接安插侍郎級高官,某種意義上也是在試探皇帝的態度。

這事兒內閣通過了,最後還要掌印監通過,這一步等於代表皇帝的態度。

“已經決定,卿勿要多言!”

說罷,趙惟隆從案頭上拿起了一道奏疏,遞到黃志成手中說道:“你看看這個!”

攤開奏疏,黃志成細細查看起來。

奏疏是一位御史所上,裡面的內容非常簡單,就是請求朝廷遷都。

按照奏疏裡的說法,如今朝廷安在京畿極其兇險,可以南方數郡之中,擇一堅城爲行在。

如此,一來朝廷可安,二來朝廷搬遷後,可以節約大量糧餉。

越往後看,黃志成的表情就越難看。

合上奏疏,黃志成怒氣衝衝道:“殿下,上奏之人意圖亂我大晉江山,應當革職嚴辦!”

“你也看出不對勁了!”

“殿下,現在他敢上奏遷都,真要是隨了他們的願,下一步他們豈不是要放棄大江以北了?”

說道這裡,黃志成越發氣憤道:“這些江南士紳,最是見利忘義之輩,爲了一點蠅頭小利,完全置大局於不顧,就該嚴懲纔是!”

趙惟隆點頭道:“愛卿說得沒錯,上奏之人是放到明面上的,真正幕後推手……卻是這些江南士紳!”

緊接着他便問道:“依你之見,此事該當如何處置?”

黃志成再三思量之後,答道:“依臣之見……因以妄議遷都,擾亂視聽,動搖國本之罪,將其革職查辦!”

剛纔黃志成就說過革職,趙惟隆本以爲他是氣憤之言,卻沒想到對方真就如此作想。

趙惟隆略帶遲疑道:“會不會反應太過了?”

“殿下,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此風不可長!”

轉過身去,趙惟隆面露難色。

他終究不過十五歲,監國也不到三個月,讓他直接和江南士紳硬頂,這讓他深感犯難。

如今大晉,江南是僅剩財賦糧餉之地,安撫江南士紳乃是穩定大局的國政。

所以現在趙惟隆很糾結,因爲大局與大局之間起了衝突,他卻想不到完全之策。

多數人在此時,都會想着拖一刻是一刻,此刻趙惟隆也陷入了“拖”的陷阱。

最終,趙惟隆沉聲道:“此乃大事……孤還是請示皇祖之後,在做處置!”

“也好!”黃志成點頭道。

這件事情,若是以皇帝的名義駁回,一來可以打住這不良風氣,二來可以保全皇太孫的聖德。

簡單來說,好人皇太孫做,壞人由皇帝去當。

本來這種做法,在正常時刻也是絕路,可如今情況非常特殊,皇帝想必是願意做這個惡人的。

轉過身來,趙惟隆面向黃志成道:“戶部是差事,就這樣定了,別讓孤失望!”

黃志成躬身答道:“臣盡力而爲!”

從黃志成手中接過奏本,趙惟隆說道:“好……孤這就進宮去!”

(本章完)

第401章 結訓2第238章 河城光復第176章 村內無餘糧第929章 選妃事2第773章 援軍第92章 戒嚴難第279章 禁足第880章 碰撞第51章 迎王第549章 陶陽伯府第97章 內部問題第824章 伯府第599章 重啓談判第180章 陣法第147章 整軍第51章 迎王第759章 可怖雍字旗第683章 養濟院的夜色第326章 發出號召第18章 王府長史司第123章 上架感言第212章 喪屍來第225章 踏平第866章 控制第895章 誰能做主第622章 自作用箭第65章 闖進王府第346章 試弓第914章 勢變第402章 想家第403章 老鼠肉第347章 春耕已開始第739章 冷眼第514章 都司門外第121章 夜難安第506章 滿倉第99章 諸府之人第371章 縣城聚落第259章 震怒第132章 神通第68章 王之威壓2第216章 殺進去第683章 養濟院的夜色第820章 射箭第276章 想法變第414章 各自安排第305章 離開第160章 驕兵第497章 官員到第116章 孤之過矣第589章 談判第66章 衝撞第265章 山寨第707章 潰兵們的敬佩第167章 運兵車第636章 北安府內外第476章 君心難測第835章 骨幹第718章 金山書院第922章 決戰前第92章 戒嚴難第507章 宴會1第530章 前線1第848章 威脅第222章 搭救第103章 倆道士第884章 錯位第337章 是那頭熊第205章 樞密院第578章 覲見第661章 可爲我大晉忠臣乎?第159章 三階系統第41章 憤怒第284章 辱王者死第43章 禁地的發現第202章 砍樹伐竹第817章 嚴查第463章 升級第178章 圍殺第447章 兵臨城下第161章 悍將第416章 屍羣來襲第314章 冬狩1第333章 黑熊第282章 當我們是傻子第174章 虎大嶺第893章 改變第203章 示衆第673章 奉天靖難第54章 夜話桃花島第667章 泣血上奏2第493章 名額之爭第886章 趙延洵第681章 立刻營救第316章 冬狩3第230章 月圓第625章 分隊訓練2第446章 大忙碌第60章 邀請函第711章 我們信
第401章 結訓2第238章 河城光復第176章 村內無餘糧第929章 選妃事2第773章 援軍第92章 戒嚴難第279章 禁足第880章 碰撞第51章 迎王第549章 陶陽伯府第97章 內部問題第824章 伯府第599章 重啓談判第180章 陣法第147章 整軍第51章 迎王第759章 可怖雍字旗第683章 養濟院的夜色第326章 發出號召第18章 王府長史司第123章 上架感言第212章 喪屍來第225章 踏平第866章 控制第895章 誰能做主第622章 自作用箭第65章 闖進王府第346章 試弓第914章 勢變第402章 想家第403章 老鼠肉第347章 春耕已開始第739章 冷眼第514章 都司門外第121章 夜難安第506章 滿倉第99章 諸府之人第371章 縣城聚落第259章 震怒第132章 神通第68章 王之威壓2第216章 殺進去第683章 養濟院的夜色第820章 射箭第276章 想法變第414章 各自安排第305章 離開第160章 驕兵第497章 官員到第116章 孤之過矣第589章 談判第66章 衝撞第265章 山寨第707章 潰兵們的敬佩第167章 運兵車第636章 北安府內外第476章 君心難測第835章 骨幹第718章 金山書院第922章 決戰前第92章 戒嚴難第507章 宴會1第530章 前線1第848章 威脅第222章 搭救第103章 倆道士第884章 錯位第337章 是那頭熊第205章 樞密院第578章 覲見第661章 可爲我大晉忠臣乎?第159章 三階系統第41章 憤怒第284章 辱王者死第43章 禁地的發現第202章 砍樹伐竹第817章 嚴查第463章 升級第178章 圍殺第447章 兵臨城下第161章 悍將第416章 屍羣來襲第314章 冬狩1第333章 黑熊第282章 當我們是傻子第174章 虎大嶺第893章 改變第203章 示衆第673章 奉天靖難第54章 夜話桃花島第667章 泣血上奏2第493章 名額之爭第886章 趙延洵第681章 立刻營救第316章 冬狩3第230章 月圓第625章 分隊訓練2第446章 大忙碌第60章 邀請函第711章 我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