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朱晉璋的抉擇

第349章 朱晉璋的抉擇

遼平府西北方是延泗縣,此縣地勢相對平坦。

因延泗縣靠近大河,所以其境內水網較,在遼平府內屬於膏腴之地。

這樣一處地方,是必須要被拿下的,而且優先級應該很靠前。

如今明王朱晉璋,就在延泗縣城外,這座城池已經向他敞開了大門。

朱晉璋外表看起來三十模樣,一雙目光如炬的眼睛,平白給他增添了幾分威嚴。

此刻朱晉璋身着鎧甲,正盯着從縣城南門出來的人。

此人亦是一身甲冑,入櫃黃天衍出現在此,就能認出此人是他的結義兄弟張子明。

眼看着張子明出來,朱晉璋臉上泛起了笑容。

靠近之後,張子明跪在朱晉璋面前,參拜道:“參見明王殿下!”

朱晉璋下了馬,親自上前將張子明扶起,臉上笑容燦爛道:“子明,五天拿下延泗縣,你沒讓我失望!”

張子明答道:“幸不辱命,實爲僥倖!”

朱晉璋揹負雙手,徐徐道:“你哪哪兒都好,就是太謙虛了,要是其他人立下你這功勞,早就在我耳朵邊嗡嗡叫個不停了!”

言罷,朱晉璋取下頭盔,徑直往城裡走了去,這座城池迎來了他的新主人。

城池之內排列着的,很難說是正經的軍隊,但這些人臉上所含煞氣,卻是很多正經軍隊所沒有。

這些多次經歷過生死的軍隊,從相對的角度來看,絕對稱得上是虎狼之師。

可惜,他們遇到的對手更爲虎狼。

捋了捋絡腮鬍子,朱晉璋大踏步走進了城門,周遭士兵全部都下跪行禮。

越是在亂世,越是要強調這些禮節,如此才能加固威嚴,才能把上下尊卑刻入人心,纔能有效建立起秩序。

他朱晉璋起家,靠的就是鐵一般的手腕。

朱晉璋身後,除了跟進來的張子明,還有其他一些軍官,穿着比普通士兵要好許多,朱孝勇本人就在其中。

爲了更好控制軍隊,朱晉璋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自家族人,旁人他不大信得過。

所以即便朱孝勇大敗,朱晉璋也只是象徵性的懲罰了他,隨即就給了他將功折罪的機會。

比如這次張子明帶兵攻伐延泗縣,就是以朱孝勇爲副將,如今延泗縣被拿下,自然也有朱孝勇一半功勞。

衆人進入城中,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破敗情形,好在喪屍已經被清空了。

徐徐往城牆上走去,朱晉璋沉聲道:“子明,如今延泗已被拿下,下一步該當如何?”

張子明不假思索,答道:“殿下,我們該將白山縣拿下!”

“爲何?”

張子明解釋道:“白石山地處遼平最南端,扼守遼平元陽之要道,而且還可勾連萊宣府,如此要地我們不佔,要是被雍王府佔據……形勢將對我們極爲不利!”

朱晉璋點了點頭,目光卻掃向了身後一文士,說道:“吳卿卻說,讓我們暫停攻伐,以春耕爲重……你們都是我的股肱之臣,如今卻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這位“吳卿”,名叫吳平軒,原是興安縣衙一小吏,也是第一批投效朱晉璋的人。

此人在衙十幾年,爲人腦子靈光人情練達,便成了朱晉璋的第一幕僚。

此刻被朱晉璋點到,吳平軒隨即上前兩步,面向張子明侃侃而談道:“張將軍,如今到了春季,若不適時開展春耕,明年咱們吃什麼,考慮事情要長……”

沒等吳平軒把話說完,便被張子明打斷道:“雍王的勢大,危機已是迫在眉睫,我們根本沒有多少時間,若不盡早拿下白山……雍軍一旦北上,咱們就無險可守,必然會被困死!”

對雍王府的實力,張子明有更清晰的認知,所以他一直主張先拿下白山縣。

可延泗縣內水網密佈,乃是防備喪屍和耕種的寶地,所以最終朱晉璋決定先取延泗。

原本張子明以爲,待拿下延泗縣後,朱晉璋會直接對白山用兵,如今看來事情並未如他預料中發展。

只聽吳平軒冷笑道:“你別忘了,雍王府如今也在開展春耕,那有你說的那般危險!”

張子明語氣森冷道:“雍王府本就勢大,他們自然可以從容春耕,可我們不行!”

“他們勢大,難道我們就是軟柿子?”

眼見二人要對噴起來,只聽朱晉璋呵斥道:“好了,吵什麼吵!”

兩人這才偃旗息鼓,此刻卻是誰都不服誰。

事實上,朱晉璋此刻也很糾結,以至於他也沒能做出決定。

春耕有多重要自不必說,但張子明所說的雍王府,確實也是心腹之患。

於是朱晉璋轉過身去,面向一衆部下說道:“你們怎麼看?”

在場衆將無一人開口,張子明看向了一旁的朱孝勇,希望他能出來說說兩句話。

朱孝勇是唯一正面和雍王府打過的,他來說明雍軍的強大再合適不過。

朱孝勇硬着頭皮,開口道:“王爺……雍軍強大,若不拿下白山縣,沒等咱們餓死,雍軍就把刀架咱脖子上了!”

作爲敗軍之將,在這個時候渲染雍軍強大,朱孝勇無疑克服了極大壓力。

自己沒餓死,雍軍就刀架脖子了……這句極具說服力。

朱晉璋臉上陰晴不定,最終目光掃向張子明道:“兩千軍馬,半個月時間,能不能拿下白山縣?”

仔細思量之後,張子明咬牙道:“能!”

“好……”

朱晉璋走到城牆邊,隨即轉身看向身後衆人,沉聲道:“立刻召集兵卒,三日之後開赴白山!”

兩千兵馬,已是朱晉璋能調動的全部兵力,畢竟各地還要留守兵馬。

嚴格來講,朱晉璋手下的兩千多兵馬,對比其下轄的三萬人口,軍民比例已經非常之高。

畢竟雍王府下轄人口近八萬,兵馬加起來也纔不到四千。

所以朱晉璋不但兵力比不過,在生產力上一樣極大落後於趙延洵。

只聽朱晉璋道:“這次,本王親征!”

幾乎全部兵力拉出去打仗,朱晉璋得親自領兵才放心,畢竟這關乎到己方勢力的存活。

“此次出征事關重大,所有人務必各司其職,齊心協力,在十五日內將白山縣拿下!”

“誰若是貽誤軍機,亦或者懈怠拖沓,本王必當嚴懲!”

一番話說得是殺氣騰騰,在場衆人盡皆凜然,紛紛躬身應是。

(本章完)

第522章 柳山驛1第330章 座談會第329章 陳家第414章 各自安排第147章 整軍第477章 移棺第398章 疫情第320章 馬金入王府第23章 收買人心第626章 合作事宜第803章 年號之爭第322章 除夕夜2第691章 離譜到家了第278章 交易第40章 屍體第588章 打促談第527章 磕破了頭第147章 整軍第133章 一級兵第439章 扯皮第500章 承天大典1第767章 入宮第549章 陶陽伯府第259章 震怒第593章 勸降第71章 怪物第133章 一級兵第360章 遲了第812章 世道第280章 戰兵第874章 敲定第592章 口袋已成第360章 遲了第386章 捉拿2第775章 蓉城外第355章 陶陽伯府第596章 大王詔命第941章 忠死節1第562章 嚴防死守第589章 談判第199章 壓力第547章 拿祖制說事第730章 天下於我何加焉!第223章 那裡來的官軍?第827章 出招第673章 奉天靖難第415章 交鋒第600章 奪權第884章 錯位第16章 欽天監第882章 馬驚第745章 僞帝已死第213章 起風波第577章 賜福第327章 監國第130章 割草第491章 殺喪屍1第426章 空城第727章 朝廷有幾個衛所?第811章 衛所軍第511章 延壽宮第853章 入關第367章 親臨第548章 祈福第210章 校場之上第158章 白玉璧第431章 身份第451章 城內亂1第111章 各府招募第165章 喪屍暴動第428章 入堡第768章 這還是王嗎?第595章 殿議第359章 覲見第46章 怪物2第220章 隕石作怪第506章 滿倉第91章 親眼見第942章 忠死節2第217章 頭屍第888章 佈防第395章 大事開小會1第807章 登基大典2第389章 躬耕第122章 圍城第470章 事務第327章 監國第672章 半年第610章 夜哭太廟第783章 帝陵第162章 父子議第86章 返回第653章 皇帝難第668章 合辭勸諫第13章 馴獸監第911章 上諭第90章 挾持第683章 養濟院的夜色第321章 除夕夜1第211章 危險之地
第522章 柳山驛1第330章 座談會第329章 陳家第414章 各自安排第147章 整軍第477章 移棺第398章 疫情第320章 馬金入王府第23章 收買人心第626章 合作事宜第803章 年號之爭第322章 除夕夜2第691章 離譜到家了第278章 交易第40章 屍體第588章 打促談第527章 磕破了頭第147章 整軍第133章 一級兵第439章 扯皮第500章 承天大典1第767章 入宮第549章 陶陽伯府第259章 震怒第593章 勸降第71章 怪物第133章 一級兵第360章 遲了第812章 世道第280章 戰兵第874章 敲定第592章 口袋已成第360章 遲了第386章 捉拿2第775章 蓉城外第355章 陶陽伯府第596章 大王詔命第941章 忠死節1第562章 嚴防死守第589章 談判第199章 壓力第547章 拿祖制說事第730章 天下於我何加焉!第223章 那裡來的官軍?第827章 出招第673章 奉天靖難第415章 交鋒第600章 奪權第884章 錯位第16章 欽天監第882章 馬驚第745章 僞帝已死第213章 起風波第577章 賜福第327章 監國第130章 割草第491章 殺喪屍1第426章 空城第727章 朝廷有幾個衛所?第811章 衛所軍第511章 延壽宮第853章 入關第367章 親臨第548章 祈福第210章 校場之上第158章 白玉璧第431章 身份第451章 城內亂1第111章 各府招募第165章 喪屍暴動第428章 入堡第768章 這還是王嗎?第595章 殿議第359章 覲見第46章 怪物2第220章 隕石作怪第506章 滿倉第91章 親眼見第942章 忠死節2第217章 頭屍第888章 佈防第395章 大事開小會1第807章 登基大典2第389章 躬耕第122章 圍城第470章 事務第327章 監國第672章 半年第610章 夜哭太廟第783章 帝陵第162章 父子議第86章 返回第653章 皇帝難第668章 合辭勸諫第13章 馴獸監第911章 上諭第90章 挾持第683章 養濟院的夜色第321章 除夕夜1第211章 危險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