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張璁獻計

大朝會結束後,嘉靖把朝中重臣都召到了文華殿,繼續舉行廷議,目的自然是要討論如何解決安南的問題了。嘉靖雖然不在乎安南國王姓啥,但身爲宗主國天子,竟然被屬國逆臣欺騙了,要是聽之任之,實在有損國威天顏,而且,亂臣賊子若不加以懲戒,亦有違儒家“三綱五常”的核心價值觀,一旦開了這個壞頭,大家都去謀逆,去犯上作亂,那還得了?

所以,大明即使不出兵征伐安南,至少得做做樣子,給亂臣賊子莫登庸一個教訓。

此刻的文華殿中,朝中各部院大佬,還有一些特殊部門的官員都到了,約莫有五六十人之多,只見內閣首輔賈詠位列百官之首,其後是次輔王瓚,接着是三輔翟鑾,然後纔是年紀最輕的內閣輔臣夏言。

話說自從前首輔金獻民退下之後,緊接着次輔廖紀也被削職爲民,王瓚、翟鑾和夏言三人先後入閣輔政,整個朝堂的格局隨之發生了很大變化。最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張璁和桂萼二人也先後迴歸朝堂了,張璁擔任吏部文選司郎中,桂萼擔任戶部主事,雖然職位不算高,但都是實職肥缺,特別是吏部文選司郎中,負責官員的考覈任免工作,權力不容小瞧。

如此一來,當初被踢出朝堂的新貴派勢力又在朝中強勢復起了,首先次輔王瓚是新貴派、吏部尚書方獻夫是隱形新貴派,如今再加上張璁和桂萼這兩個新貴派的標杆人物,可以想象假以時日,當初被整倒的新貴們都會陸續迴歸,全面復起。

吏部文選司郎中是正五品官,所以此時文華殿中的這場廷議,張璁也有份參加,就站在吏部尚書方獻夫的身後幾位,倒是桂萼不夠身份參加。

張璁平靜地站在一衆部院大佬的身後,十分之低調,只有看到前面四輔夏言的背影,臉上纔會稍稍露出一絲異常來,這一絲異常叫做妒忌!

張璁也曾擔任過部院級別的大佬,要不是受到武定侯郭勳的牽連被貶,估計如今夏言的位置就是他張璁的了,而且,夏言還要比他張璁年輕七八歲,真是越想越不舒服。

當然,張璁妒忌歸妒忌,但是他不着急,他是個很有耐心的人,冬藏了近兩年,如今終於破土春生了,他有信心很快就能重新迎來仕途蓬勃發展的夏天,因爲他有一個極大的優勢,那就是擁有嘉靖的眷顧。

他張璁當年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嘉靖的,這對當時正被楊廷和壓得透不過氣來的嘉靖來說,無疑於是雪中送炭,所以嘉靖一輩子都會念着他的好。上次張璁被武定候郭勳造反所牽連,依然還能撿回一命,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嘉靖,是極重感情的人!

這不,他張璁被貶兩年,只是上了一封整頓驛站的奏疏,馬上就被調回京任職了,而當年跟他作對的護禮派早已分崩離析,削職的削職,退休的退休,新貴派重新崛起指日可待,他張璁又可以站上雲端覆手爲雨了。

這朝中,沒有一個能讓他張璁放在眼內的,除了靖國公徐晉,而且論到得皇上眷顧,徐晉比他張璁還甚,所以張璁唯一顧忌的就是徐晉,因此特意挑了徐晉不在朝中的時間重新步入朝堂,他要趁着徐晉不在,加緊經營自己的根基。

上一次,張璁藉助薛冰馨身份的事做文章,策劃了一連串的組合拳,差點就置徐晉於死地了,結果由於嘉靖重感情的性格,最終讓徐晉逃過一劫,並且藉助俺答兵圍京城的事,重新獲得了嘉靖的信任和重用,最後反而是自己受郭勳的牽連,差點送了性命,最後被貶爲不入流的驛丞。

有了上一次的經歷,張璁終於深刻認識到徐晉在嘉靖心目中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所以從此以後,沒有十足的把握,他絕不會再貿然動手!

言歸正傳,且說嘉靖端坐在御案後,掃視了殿內衆大臣一眼,沉聲道:“諸位卿家以爲該如何懲罰安南逆臣莫登庸?出兵討伐之?”

戶部尚書秦金立即出班大聲奏道:“皇上,臣以爲不宜出兵,如今靖國公還在塞外用兵,而王伯安(守仁)亦在廣西滕縣用兵,若是安南再啓戰事,國庫恐不堪重負。”

嘉靖雖然也不想對安南用兵,但見到秦金又擺出一奴守財奴的姿態,心中還是有些不爽,如今國庫充足,每年收上來的各種賦銳都過千萬兩了,還老是跟朕哭窮,你大爺的,回頭朕有了合適的人選,非把你這隻鐵公雞換掉不可!

嘿,嘉靖這小子發牢騷歸發牢騷,其實對秦財神還是挺滿意的,秦金雖然摳了點,但會箍錢啊,戶部在他的管理下井井有條,國庫越來越充盈,荷包漲鼓鼓的,他這個皇帝根本不用擔心官員發不出俸祿和軍隊沒有糧餉,皇位自然也坐得舒心、放心。

“秦卿家所慮,亦是朕之所慮也,然安南逆臣莫登庸犯上篡位,還謊言欺騙朕,若不加以嚴懲,將置大明,置朕之顏面於何地?”嘉靖略帶怒色地道。

秦金立即道:“皇上可以降旨斥責之,令其退位請罪,將國王之位退還給黎王后裔。”

秦金此言一出,諸位大臣皆點頭稱善,這樣既得了面子,又不用動刀兵,傷及裡子。

嘉靖皺了皺眉道:“若是逆賊莫登庸抗旨不遵呢?”

秦金雙眉一挑道:“安南蕞爾小國矣,安敢犯吾皇之天威,更何況靖國公當年驅逐西洋人,設立南洋都護府,震懾南洋諸國,量他莫登庸亦不敢抗旨不遵。”

秦金這話嘉靖愛聽,微笑點頭道:“既然如此,便依秦卿家所言,諸位以爲如何?”說完目光便望向內閣首輔賈詠。

賈詠是出了名的泥塑閣老,這個首輔之職完全是命好撿來的,能力着實很一般,見到嘉靖望來,馬上便出班跪伏道:“老臣附議,皇上英明!”

殿內不少大臣均露出一絲隱晦的輕蔑之色,作爲百官之首,一要能力,二要有威望,前首輔金獻民雖然威望不足,好歹能力不差,而賈閣老既沒威望,也無能力,所以羣臣都不太把這個首輔當回事。

“賈南塢(賈詠號南塢)簡直辱沒了內閣首揆這個職位。”張璁心中不屑地冷笑一聲,緩緩行出班道:“皇上,臣有異議。”

此言一出,殿內大臣的目光都齊刷刷地投向了張璁,眼神複雜各異,因爲誰都明白,這位被貶出京兩年,如今迴歸朝堂,恐怕是要飛黃騰達了。

不過,也有人不看好張璁,因爲他與當朝第一紅人徐晉不和,嘿嘿,等靖國公從韃靼凱旋歸來,恐怕就有好戲看了,靖國公徐晉簡在帝心,深受皇上信重,連陸炳也比不得,張璁就更加差得遠了!

嘉靖對張璁顯然還是另眼相看的,見到張璁出班,不由眼前一亮,欣然道:“張卿家有何異議?”

張璁躬身道:“啓稟皇上,逆賊莫登庸既然膽敢欺騙皇上,說不定就敢抗旨不遵。”

嘉靖心中一動,對啊,既然逆賊莫登庸敢欺騙朕,自然就敢抗旨不遵,倘若朕的旨意送達了,他抗旨不遵,還把朕的傳旨欽差給卡嚓掉,那朕豈不是更丟臉子,讓南洋諸國看笑話?

嘉靖沉吟了半響,遲疑道:“張卿家的意思是出兵?”

張璁卻搖了搖頭道:“皇上,臣並不是主張出兵,正如秦大人所言,如今靖國公北伐,王伯安又在廣西藤縣用兵,若是再出兵安南,國庫的負擔太重。”

衆大臣不禁面面相覷,張璁既然提出異議,又不主張用兵,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莫不是譁衆取寵?

嘉靖皺了皺劍眉道:“那張卿家以爲此事該如何處置,既不失顏面,又能令逆賊莫登庸乖乖就犯?”

張璁微笑道:“臣以爲應該雙管齊下,皇上降旨斥責的同時,還得陳兵邊境,施以壓力,逆賊莫登必然不敢正纓我大明兵鋒,乖乖伏首認罪。”

衆臣不禁恍然大悟,戶部尚書秦金也保持了沉默,只要不是真的出兵,陳兵邊境恫嚇一下還是可以的,至少不用冒陷入戰爭泥潭的風險。

嘉靖欣喜地道:“張卿此計甚善,朕便下令廣西都指揮使司陳兵鎮南關,逼逆賊伏首。”

張璁又笑道:“皇上其實不必如此勞師動衆的,前南洋都護府都護,忠勇伯俞大猷將軍不是正好在南洋歸國途中嗎?皇上只要下旨讓俞將軍率水師駛入安南灣(廣西北部灣),逆賊莫登庸見識到我大明艦船之威,必然就乖乖俯首認罪了。”

嘉靖聞言大喜過望,朕怎麼沒想到,去年十月份,泰寧候陳瑜就出發前往南洋都護府接替俞大猷了,如今西南季風吹起,交接完的俞大猷也該乘船歸國了,經過安南時正好順路收拾一下莫登庸,徐卿一直稱讚俞大猷是個帥才,收拾小小的安南自然不在話下!

“哈哈,好主意,張卿家高見啊,便如張卿家所言吧。”嘉靖高興地道,又稱讚了張璁之幾句,後者便愉快地退回了原位。

第263章 鹿鳴宴(中)第568章 癡人第126章 花魁蕭玉雪第219章 狗屎運第327章 皇帝登門(上)第306章 失敗的惡作劇第1342章 以其人之道第1302章 前因後果第601章 挑釁第1010章 又生一計第731章 徐總督火燒野豬坳第864章 孤軍!第1152章 未必是壞事第529章 隱術第391章 自求多福吧第114章 送嫁妝第390章 攬罪自殺第147章 副榜之末第03章 上門催債第419章 新泰會戰(完)第379章 屠刀祭起第670章 環環相扣第150章 二舅子的選擇第1051章 君臣相見第1313章 孤膽孤軍第511章 白忙活一場第96章 羣匪覆滅第1239章 硬茬第542章 大內宗設第331章 大禮疏第1260章 撿到寶了第832章 聯手救人第434章 欽差進城第997章 奸臣光環?第40章 栽培第1037章 靖國公,文成武毅第1282章 坐地起價第810章 衣錦還鄉第1360章 哈密點兵第567章 全城搜捕第653章 物非人非,舊故里草木深(求票)第803章 播種希望第498章 巡撫甘肅第456章 五百營第1053章 暴走的嘉靖第851章 上黑台山第1162章 瀚海第729章 山中相遇第100章 芳心暗許第1011章 借腦袋一用第226章 午時三刻第437章 陰差陽錯第904章 奇襲,解圍通州第668章 宋大眼第737章 四國聯軍第1306章 閒王無兵第08章 郭夫子第361章 爭執第1086章 召回第1282章 坐地起價第1226章 敦煌血戰(上)第585章 去吧第858章 捷報第1027章 偏不讓你死第39章 偷書第935章 一網打盡(下)第998章 絆馬排釘第745章 隨行府城第1281章 爭鬥第30章 消寒文會(四)第207章 急中生智第196章 風起雲涌第64章 變生波節第1172章 寶刀未老第342章發糧領錢第1180章 張璁獻計第281章 失眠了第560章 一百萬兩(兩章合一)第1129章 絕地大反擊(完)第1204章 燙傷第1324章 先撩者賤第1240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1029章 準駙馬病重第266章 上饒來人第1223章 攤牌第694章 悍兵到手,俞家軍(新年求票)第245章 寧王末路第481章 師徒交鋒第310章 迎接新君第1124章 進退維谷第85章 遇襲第541章乘勝追擊第244章 平淡上任第741章 兵器場中的掃地僧第818章 人事震動(上)第500章 火兒第390章 攬罪自殺第145章 院試(中)第511章 白忙活一場
第263章 鹿鳴宴(中)第568章 癡人第126章 花魁蕭玉雪第219章 狗屎運第327章 皇帝登門(上)第306章 失敗的惡作劇第1342章 以其人之道第1302章 前因後果第601章 挑釁第1010章 又生一計第731章 徐總督火燒野豬坳第864章 孤軍!第1152章 未必是壞事第529章 隱術第391章 自求多福吧第114章 送嫁妝第390章 攬罪自殺第147章 副榜之末第03章 上門催債第419章 新泰會戰(完)第379章 屠刀祭起第670章 環環相扣第150章 二舅子的選擇第1051章 君臣相見第1313章 孤膽孤軍第511章 白忙活一場第96章 羣匪覆滅第1239章 硬茬第542章 大內宗設第331章 大禮疏第1260章 撿到寶了第832章 聯手救人第434章 欽差進城第997章 奸臣光環?第40章 栽培第1037章 靖國公,文成武毅第1282章 坐地起價第810章 衣錦還鄉第1360章 哈密點兵第567章 全城搜捕第653章 物非人非,舊故里草木深(求票)第803章 播種希望第498章 巡撫甘肅第456章 五百營第1053章 暴走的嘉靖第851章 上黑台山第1162章 瀚海第729章 山中相遇第100章 芳心暗許第1011章 借腦袋一用第226章 午時三刻第437章 陰差陽錯第904章 奇襲,解圍通州第668章 宋大眼第737章 四國聯軍第1306章 閒王無兵第08章 郭夫子第361章 爭執第1086章 召回第1282章 坐地起價第1226章 敦煌血戰(上)第585章 去吧第858章 捷報第1027章 偏不讓你死第39章 偷書第935章 一網打盡(下)第998章 絆馬排釘第745章 隨行府城第1281章 爭鬥第30章 消寒文會(四)第207章 急中生智第196章 風起雲涌第64章 變生波節第1172章 寶刀未老第342章發糧領錢第1180章 張璁獻計第281章 失眠了第560章 一百萬兩(兩章合一)第1129章 絕地大反擊(完)第1204章 燙傷第1324章 先撩者賤第1240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1029章 準駙馬病重第266章 上饒來人第1223章 攤牌第694章 悍兵到手,俞家軍(新年求票)第245章 寧王末路第481章 師徒交鋒第310章 迎接新君第1124章 進退維谷第85章 遇襲第541章乘勝追擊第244章 平淡上任第741章 兵器場中的掃地僧第818章 人事震動(上)第500章 火兒第390章 攬罪自殺第145章 院試(中)第511章 白忙活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