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祭旗出兵(兩章合一)

二月二龍擡頭,又是一年的春耕節,朝廷照例舉行隆重的春祭儀式,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不過今年的春祭跟往年大不相同,因爲位於京城四郊的天壇、地壇、日壇和月壇已經建成,開始實行按照四時節氣分祭天地日月。

這個主意本來是嚴嵩提出的,只是這位明史上的第一權奸還沒來得及“發光發熱”就歇菜了,所以禮部左侍郎兼翰林大學士夏言,很榮幸地主持了改制後的第一年春祭儀式,徐晉也參加了。

徐晉一直認爲這種盛大的祭祀儀式纔是真正的勞民傷財,不過眼下是封建社會,人們敬畏天地鬼神,皇帝自稱天子,連皇權都是天授的,祭祀自然而然就成爲國家的頭等大事,徐晉這個穿越者也只能入鄉隨俗了。

當然,這種盛大的祭祀儀式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增進了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中華文明延續了數千年,祭祀天地鬼神已經成爲中華文的一部分,直至二十一世的今日,國人逢年過節還是會祭拜天地鬼神,這一習慣並將會一直傳承下去。

春耕節之後,京城下起了綿綿春雨,寒風夾雜着雨絲飄飄灑灑,連綿數日不絕,這讓打算外出郊遊踏青的大戶人家少爺小姐們十分苦惱,不過農人們卻是喜笑顏開。正所謂一夜春雨貴如油,連日春雨對地裡莊稼可是天賜的補品,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種的時候雨水足,今年豐收可期。

這場春雨沙沙沙地下了六天,真個是染綠了柳樹,淋醒了青蛙,而這些呱呱叫的青蛙彷彿都鑽進了靖大國公的心裡,鬧心啊,因爲按照原計劃,二月初十將是出兵的日子,這場小雞撒尿般的春雨偏偏下個不停,道路泥濘必然會極大地妨礙行軍!

幸好,二月初八這天,惱人的春雨終於停了,連續兩日陽光明媚,和風細細,天公作美啊!

嘉靖六年二月初十,京城北面的德勝門前,旌旗十萬招展,寒光鐵甲,刀槍如林,殺氣凌霄。京營五萬大軍整裝待發,加上各路民壯役夫,總人數超十五萬之衆,正是: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臨時搭建的高臺上樹起兩面大旗,一面是紅底鑲黃邊的“明”字大旗,一面是黑底紅邊的“徐”字帥旗,兩面大旗高高飄揚,威風凜凜。

只見嘉靖帝朱厚熜一身金光閃閃的鎧甲,手按劍柄,意氣風發地立於高臺上,看上去拉風之極。徐晉同樣渾身披甲,腰掛長劍,頭盔上的紅纓被料峭的春風吹得紛紛揚起。

在翰林學士夏言抑揚頓挫地宣讀完討伐俺答的檄文後,嘉靖當場撥出寶劍大喝:“祭旗!”

一衆兵將單膝着地齊呼萬勝,震得地動山搖,天地失色。看着臺下這支雄壯之師,嘉靖這小子俊臉通紅,像喝醉了酒一般,這一年多來,他連作夢都在想着北伐一雪之恥,今日終於盛行了,而他對徐晉有着一種近乎盲目的信任,彷彿只要徐晉出馬,勝利已經是預訂了的一般。

這也難怪,當嘉靖還是個十歲孩童時便遇上了徐晉,親眼看着他科舉一口氣通關,看着他打山賊,打寧王,當上皇帝后,又看着他剿礦賊,滅倭寇,胖捧西洋人,據南洋,伐東洋,退俺答,幾乎事無不成。

可以說,嘉靖對徐晉的信任是從小就建立起來的,根深而蒂固!

祭旗完畢後,嘉靖將一柄尚方寶劍親手交給了徐晉,鄭重地道:“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次出兵北伐俺答,道阻且艱,朕特賜徐卿尚方寶劍一柄,准許你先斬後奏,一切便宜行事,唯願徐卿旗開得勝,馬到功成,對了,一定要把俺答的腦袋提回來見朕。”

徐晉單膝跪倒,雙手高舉過頭,鄭重地接過尚方寶劍,大聲道:“謝皇上,臣必不負吾皇所託!”

徐晉說完便站起來,把尚方寶劍一舉,三軍將士齊刷刷地跪伏於地,異口同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出兵!!”徐晉氣沉丹田大喝,衆將乎齊聲咆哮:“萬勝!萬勝!萬勝!”

轟轟轟……

三聲炮響過後,在雄壯的鼓點聲中,大軍隨即開撥,沿着官道浩浩蕩蕩地往北進發,目標——古北口!

徐晉正打算上馬,嘉靖這小子卻是神神秘秘地把他叫到了一邊,徐晉疑惑地低聲問:“皇上可是有密旨?”

嘉靖左右瞟了一眼,發現隨行的侍衛和大臣都在遠處,於是飛快地往徐晉手裡塞了一塊紅色的東西,雙像作賊般叮囑道:“快收起來貼身藏好,千萬可別丟了。”

徐晉有點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暗自捏了捏那玩意,似乎是一個絲綢質地的三個角形小布袋,禁不住低聲問:“皇上,這是?”

嘉靖嘿嘿一笑道:“反正是好東西,不過現在還不能看,趕緊貼身藏好。”

徐晉滿腹狐疑,不過還是忍住了好奇,把這玩意藏了起來,朱厚熜這小子見狀才滿意地揮了揮手道:“徐卿出發吧!”

遠處,一衆大臣看着嘉靖和徐晉君臣二人之間的小動作,既好奇又妒忌,果真靖國公徐晉深受皇上寵信,簡在帝心,旁人根本比不得啊。

徐晉向着嘉靖躬身一禮,然後轉身行到陣前,親兵們正牽着坐騎在等他,其中一名親兵身形格外高大,渾身古銅色的皮膚就像個銅人一般,得勝鉤上掛着一柄讓人咋舌的斬馬刀,像塊門板似的,估計有五六十斤重,分外的惹人注目,赫然正是老丈人謝擎。

話說這次出兵北伐,爲了自家女婿的安全,老丈人謝擎也是沒得說了,竟然親自出山給徐晉當護衛,就連大舅子謝一刀也被他拉上陣了,兩大絕頂高手,穩了!

徐晉那坐騎匹烏雲蓋雪已經送給薛冰馨了,不過偌大的大明,要找出一匹好馬來並不難,只要跟嘉靖說一聲,這小子便立馬讓御馬監給徐晉弄來了一匹駿馬,名曰月光,據說有着大宛名馬——汗血寶馬的血統呢。

徐晉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這匹馬渾身毛色純白光澤,沒有一條雜毛,奔跑起來就像一束流光,起名叫月光倒也貼切。

“參見大帥!”親兵們見到徐晉紛紛屈膝行禮。

徐晉點了點頭,目光望向附近兩人,這兩人正是依薩娜和赤魯不花。

凡事都講求名正言順,大明乃正義的王者之師,出兵韃靼自然需要有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了,而這次出兵討伐俺答的理由有兩個,其一是俺答去年侵略大明,兵圍大明京城,大明這次出兵是要以牙還牙,其二是俺答殺死韃靼大汗達賚遜,謀逆篡位,有違人倫道德,大明要替天行道,爲門圖姐弟主持公義。

如果說第一條理由是爲了激發國民同仇敵愾之心,那麼第二條理由就是爲了爭取韃靼人的人心,畢竟門圖纔是韃靼大汗的正統繼承人,俺答殺死堂侄搶奪汗位,畢竟名不正言不順,現在明軍打着爲達賚遜報仇,爲門圖出頭的旗號,一下子便佔據了道德制高點,同時也能拉攏一部份忠於達賚遜的舊部,即使不能拉攏,削弱一下韃靼人的抵抗之心也好。

既然是打着爲門圖出頭的旗號,總得帶上個臉熟的人回去吧,要不然如何取信韃靼人?而門圖還太小,並不適合從軍,所以徐晉便帶上了他姐姐依薩娜,還有赤魯不花這貨,門圖則留在京城,名爲保護,實則爲人質。

只要牢牢地控制着小門圖,倒是不虞依薩娜和赤魯不花耍花樣。

“見過靖國公爺!”赤魯不花向着徐晉行了個撫胸禮,而依薩娜卻是牽着繮繩站於馬旁無動於衷,繃着臉似有敵意。

徐晉也不在乎,一個受了氣的丫頭片子罷了,何必跟她一般見識呢。徐晉朝着赤魯不花點了點頭,然後踩着馬蹬飛身上馬,月光的前蹄踢了踢地面,發出一聲洪亮渾厚的馬嘶,聲如穿金裂石。

“真是一匹好馬!”謝擎禁不住大讚道。

依薩娜撇了撇嘴道:“馬確是匹好馬,不過到了戰場上也是一副亮眼的好靶子!”

“閉嘴,兀那胡女好生無禮,到底會不會說人話?”趙大頭厲聲喝道。

趙大頭這貨頭大額高,一對豬腰眼本就凶神惡煞,此時嗔目怒瞪,面容更是猙獰兇悍,豬腰眼絲絲釋放着凜烈的殺氣,依薩娜當場嚇得變了臉色。

徐晉倒也大度,擺了擺手道:“無妨,她說得對,這匹馬確實太過醒目了。”

趙大頭聞言撓了撓大頭驚道:“那大帥要不要換一匹坐騎?小心駛得萬年船啊!”

“不用了,本帥又不是衝鋒陷陣,出發吧!”徐晉揮了揮手,衆親兵立即翻身上馬。

“靖國公且慢!”

徐晉在一衆親兵的護衛之下,正打算出發,便聽到身後有人高聲呼叫,於是回頭一看,只見翰林侍讀學士徐階正牽着一名小童快步行過來。

依薩娜見到那名小童又驚又喜,連忙跳下馬迎了上去,大叫:“門圖,我的親弟弟。”

原來徐階牽着的正是五歲的小門圖,他歡叫一聲,飛快奔過來撲入姐姐依薩娜懷中。

徐晉目光望向徐階,後者施了一禮,不卑不亢地解釋道:“門圖懇求下官,希望能夠親自向姐姐道別,爲人師者,只能滿足他這個請求,還望靖國公勿怪!”

徐晉微笑道:“無妨,本國公讓小門圖拜子升爲師,就是要讓學習我大明的倫理綱常之道,瞭解我漢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子升才華橫溢,學富五車,還望你釋心教導之。”

徐階連忙道:“靖國公過譽了,下官定會釋心教導,不負靖國公所託!”

兩人說完會心地對視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依薩娜和門圖兩人用韃靼語吱吱咕咕地說了一大通,最後灑淚依依惜別,小圖門行到徐晉馬前,像模像樣地行了一個抱拳禮,然後用蹩腳的大明語道:“門圖……靖國公,見過,拜託照顧姐姐,不盡……感激!”

徐晉哈哈一笑道:“忠順王的明國語的進步很大,放心,本國公在此保證,你姐姐不會掉一汗毛!”

話說嘉靖已經封了門圖爲忠順王,顧名思義,就是要忠誠順從於大明,而徐晉讓門圖拜徐階爲師,學習孔孟之道,意圖便也不言自明瞭,這是在爲韃靼徹底納入大明版圖作準備啊!

“靖國公,謝謝,殺死俺答,哥哥,爲他報仇!”小門圖連比帶劃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小臉憋得通紅,顯然十分激動。

徐晉點了點頭,義正辭嚴地道:“俺答狼子野心,殺死侄兒謀權篡位,罪不容誅,天理難容,本國公這次出兵討伐之,定爲你哥哥達賚遜討還公道,報仇雪恨!”

小門圖眼圈一紅,他雖然只有五歲,但他永遠忘不了哥哥達賚遜掉落馬後,一瘸一拐地跟在後面追趕,並且揮手大喊,讓他和姐姐快逃,一定要好好活着的絕望情境。

“謝謝靖國公!”小門圖撲通地跪倒在徐晉的馬前,鄭重地叩了一個頭,依薩娜想阻止,手伸到一半還是縮了回去,因爲她瞭解弟弟的心情。

徐晉連忙下馬,把小門圖扶了起來,這位雖然註定是個傀儡,但好歹名義上是皇帝親封的郡王,跪自己這個國公不太合適。

徐晉扶起了門圖,目光掃了一下徐階,後者立即會意,上前牽過門圖的小手道:“忠順王,我們回去吧,大軍要出征了!”

門圖點了點頭,着對姐姐依薩娜揮了揮手,然後被徐階牽着,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徐晉看了一眼眼圈紅紅的依薩娜,微笑道:“依薩娜郡主請放心吧,徐子升乃飽學之士,他會教導令弟成才的!”

“成才?”依薩娜眼神鄙夷地冷哼一聲,然後憤然轉身上馬去。她可不是隻有五歲的小門圖,她很清楚徐晉讓弟弟拜徐階爲師的目的,無非是從小給門圖洗腦罷了,分明就是用心不良,不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現在也只能忍了,待藉助明軍復國後再作打算吧!

對於依薩娜的無禮,徐晉只是灑然一笑,一個十八歲的少女罷了,也就是比小門圖難搞一些,實在不行便生米煮成熟飯,當然,咱們的靖大國公是斷然不會爲國“捐軀”的,即使煮飯也會另外找人,譬如朱厚熜這小子,後宮那大,安置個把女人還不容易?

“哈——嚏!”

正在大內侍衛的簇擁之下登上御輦,準備打道回城的嘉靖打了個響亮的噴嚏!

“咦,誰又在念叨朕了?莫非是芝兒妹妹?”嘉靖揉了揉鼻子暗道,臉上卻是露出了幸福的傻笑。

“來人,牽朕的坐騎過來,朕不乘御輦了。”嘉靖當即下了御輦翻身上馬,帶着幾十名大內侍衛脫離大隊策馬離去。

一衆隨行的大臣不禁面面相覷,實在不明白皇上又抽了哪門子風,翰林學士夏言急忙追上前揪住一名太監詢問,這才得知皇上是要去小時坊徐府看望永秀郡主。

一衆大臣聞言便都心裡有數了,皇上看望永秀郡主是假的,跑去見靖國公的義妹賀芝兒纔是真的,不過,只要皇上不離城,大家倒是放下心來,就怕這位爺一時興起,偷偷地跟着大軍前往古北口。

話說現在皇上整日圍着賀芝兒轉,曾經還在太液池中試爆水雷,所以賀芝兒的身份如今幾乎全城皆知,這位姑娘嫁入皇宮只是遲早的事,唉,到時靖國公的身份就更加顯貴了!

且不提嘉靖是如何興沖沖地跑去會他的芝兒妹妹,話說徐晉在親兵的護衛下之來往古北口進發,走了一段路後,他終於忍不住掏出了嘉靖偷偷塞給他的那樣東西,赫然正是一個一枚三角形的香包,不對,應該是一隻平安袋。

徐晉不由無語了,一個平安袋而已,用得着神秘兮兮的嗎?搞得像做賊似的!

這隻平安袋是用黃色的絲綢縫製的,做工十分精細,散發着十分淡雅的香氣,聞起來十分舒服!

徐晉打開平安袋一看,裡面果然裝着一張平安符,只是看起來十分眼熟,咦,這不是廣濟寺開光的平安符嗎?

徐晉終於認出來了,這張平安符跟小婉她們送給薛冰馨的一模一樣,不由心中一動,記得那天小婉她們到廣濟寺禮佛,永福和永淳也同去了,莫非是……?

徐晉聞了聞平安袋上散發出來的淡淡幽香,臉上不由露出一絲古怪之色,這隻平安袋不會是永福公主送給自己的吧,嘉靖這小子偷偷摸摸的塞給自己是什麼意思?

徐晉正琢磨着,忽見正在右前方策馬的依薩娜竟然眼神古怪瞥來,表情中分明帶着一絲噁心。

徐晉不禁暗汗,連忙把平安袋給收了起來,擦,什麼眼神?這胡女不會以爲老子跟皇上是哪種關係吧!

第691章 老子的兵第706章 斬將奪旗第25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159章 慈眉善目第594章 長街血戰第1131章 大捷啊第320章 殿試(中)第1322章 失蹄第988章 大青山中(中)第1223章 攤牌第1361章 捷報頻傳第594章 長街血戰第586章 回報一曲第1269章 患失患得第729章 山中相遇第230章 守城之戰(下)第358章 抓捕第1019章 兵分三路(完)第227章 議擒寧書第1141章 聲東擊西第909章 庶女作妾第232章 二月二,倒黴頭第744章 問題解決第742章 不斬來使第332章 可憐的娃第257章 舌燦蓮花,太監狡猾第42章 小乞丐(2更)第1108章 廷議(完)第481章 師徒交鋒第783章 應是六百萬第32章 試食(求票)第769章 戶部尚書第250章 誤解第1331章 暴露第311章 妖言惑衆第1236章 機會來了第1301章 齷齪主僕第698章 遇險,城門不開第1009章 駙馬定了第1225章 登臨玉門關第1005章 公主心思第776章 楊閣老的撒手鐗(兩章合一)第1321章 哈密之困第1114章 大張旗鼓第658章 八十壯士,入城第686章 一門三誥命(求票求訂閱)第1236章 機會來了大封推感言第74章 劫道第852章 徐子謙特來拜訪第521章 高手第834章 刺殺(上)第455章 削職降爵第1221章 圍城打援(中)第189章 六龍獻瑞第457章 朕要給你驚喜第1324章 先撩者賤第1305章 娶了個老婆而已第592章 三倭齊聚第1273章 深藏不露第1022章 分封四王第1191章 懲罰,養蛇第99章 世子求助第870章 自掘墳墓第151章 小三元第582章 花魁大賽(下)第1313章 孤膽孤軍第425章 資敵第798章 你受傷了?第1136章 暴走的李福達(兩章合一)第434章 欽差進城第690章 彪悍的義烏人第1063章 君子與小人第1331章 暴露第992章 摧枯拉朽(中)第354章 不請自來(求票)第675章 夜襲,大帥駕到(完)第269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768章 大肆封賞第836章 刺殺(下)第538章 巡行東臺第50章 連射三箭第975章 永福公主的請求第1086章 召回第889章 擺駕出宮第902章 馳援通州第276章 風雪破廟(中)第644章 碰了一鼻子灰第1236章 機會來了第18章 伉儷情深第155章 獻瑞第857章 狹路相逢第1071章 口諭第653章 物非人非,舊故里草木深(求票)第1351章 刀下留人第165章 方家惡少第849章 第一次正面交鋒第1293章 殺出宮門第405章 授予旗牌第119章 素描畫像(求票求訂閱)
第691章 老子的兵第706章 斬將奪旗第25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159章 慈眉善目第594章 長街血戰第1131章 大捷啊第320章 殿試(中)第1322章 失蹄第988章 大青山中(中)第1223章 攤牌第1361章 捷報頻傳第594章 長街血戰第586章 回報一曲第1269章 患失患得第729章 山中相遇第230章 守城之戰(下)第358章 抓捕第1019章 兵分三路(完)第227章 議擒寧書第1141章 聲東擊西第909章 庶女作妾第232章 二月二,倒黴頭第744章 問題解決第742章 不斬來使第332章 可憐的娃第257章 舌燦蓮花,太監狡猾第42章 小乞丐(2更)第1108章 廷議(完)第481章 師徒交鋒第783章 應是六百萬第32章 試食(求票)第769章 戶部尚書第250章 誤解第1331章 暴露第311章 妖言惑衆第1236章 機會來了第1301章 齷齪主僕第698章 遇險,城門不開第1009章 駙馬定了第1225章 登臨玉門關第1005章 公主心思第776章 楊閣老的撒手鐗(兩章合一)第1321章 哈密之困第1114章 大張旗鼓第658章 八十壯士,入城第686章 一門三誥命(求票求訂閱)第1236章 機會來了大封推感言第74章 劫道第852章 徐子謙特來拜訪第521章 高手第834章 刺殺(上)第455章 削職降爵第1221章 圍城打援(中)第189章 六龍獻瑞第457章 朕要給你驚喜第1324章 先撩者賤第1305章 娶了個老婆而已第592章 三倭齊聚第1273章 深藏不露第1022章 分封四王第1191章 懲罰,養蛇第99章 世子求助第870章 自掘墳墓第151章 小三元第582章 花魁大賽(下)第1313章 孤膽孤軍第425章 資敵第798章 你受傷了?第1136章 暴走的李福達(兩章合一)第434章 欽差進城第690章 彪悍的義烏人第1063章 君子與小人第1331章 暴露第992章 摧枯拉朽(中)第354章 不請自來(求票)第675章 夜襲,大帥駕到(完)第269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768章 大肆封賞第836章 刺殺(下)第538章 巡行東臺第50章 連射三箭第975章 永福公主的請求第1086章 召回第889章 擺駕出宮第902章 馳援通州第276章 風雪破廟(中)第644章 碰了一鼻子灰第1236章 機會來了第18章 伉儷情深第155章 獻瑞第857章 狹路相逢第1071章 口諭第653章 物非人非,舊故里草木深(求票)第1351章 刀下留人第165章 方家惡少第849章 第一次正面交鋒第1293章 殺出宮門第405章 授予旗牌第119章 素描畫像(求票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