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楊閣老的撒手鐗(兩章合一)

此前便提過明朝的朝會分爲大朝、朔望朝和常朝,大朝會一般只在重大節日,又或者有重要慶典時舉行,通常一年也就那麼幾回,譬如昨天那場便算是大朝會,南京本地的官員都有份參加了,人數超過千人。常朝的規模則要小得多,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員有資格參加。

嘉靖三年七月十一,常朝,天色才矇矇亮起,有資格參加常朝的官員都聚集在金水橋旁。以戶部侍郎徐晉爲首的新貴派,還有以內閣首輔楊廷和爲首的濮議派,兩派官員涇渭分明,或橫眉冷對,或怒目而視,甚至是咬牙切齒,火藥味十足。可以預料,待會的朝會上又將是一場龍爭虎鬥。

禮科都給事中張璁和刑科都給事中桂萼雖然品秩只有七品,但作爲特殊的職能部門,是有資格參加常朝了。此刻兩人四目相對,均難掩眼底的喜色,因爲昨天下午,嘉靖帝從徐晉的住處回宮後便召見了兩人,所以兩人對今日這場朝會可爲是非常期待。只要板倒以楊廷和爲首的濮儀派,助皇上“認了”親爹,那他們很快就能飛黃騰達了。

內閣首輔楊廷和一身緋紅色官袍,頭戴七根樑冠,手持玉笏肅立於文官隊列的最前,神情一如既往的嚴肅,眼底內卻藏着一絲凝重。對楊閣老來說,昨天讓徐晉坐上戶部左侍郎的位置,已經令他的威信有所削減,若是在阻止開海禁這件事再次失敗,那他的威望更將一落千丈,以後便休想再領袖羣臣了,所以今日早朝這一戰,他只許勝不許敗,否則將無顏再執掌內閣。

徐晉一身緋紅的三品官服,頭戴五根樑冠,神色平靜地站在新任戶部尚書秦金的身後,顯得從容自若。

戶部尚書秦金本是不苟言笑之人,這時卻忽然迴轉身來,神色複雜地低聲質問道:“徐侍郎,本官聽聞你從南洋帶回來一種叫玉米的作物,爲何至今還沒上交戶部?”

徐晉淡然道:“近日諸事繁忙,還來不及處理這事,待早朝後下官便會命人把玉米入庫。”

秦金點了點頭便不再多言,轉過身去站好。片刻之後,鐘鼓聲響起,弘政門打開了,在禮部官員的帶領下,一衆文武按次序魚貫而入,來到奉天殿前的丹陛下,左文右武分立在御道兩旁。

約莫七時許,嘉靖帝朱厚熜在奉天殿前升座,君臣行過參拜之禮後,司禮監太監畢雲神色凝重地行到御座前,向着下面的羣臣尖聲吆喝道:“有本啓奏,無本退朝。”

畢公公這句話等於在宣佈可以開戰了,大家抄傢伙幹吧!

於是乎,徐晉輕咳了一聲率先站出來朗聲道:“臣有本啓奏!”

嘉靖帝立即和顏悅色地道:“徐卿且奏來!”

徐晉鄭重其事地取出早就準備好的奏本,抑揚頓挫地高聲朗讀起來,一衆守舊派的官員均如臨大敵地伸長耳朵斟字酌句,默默地打腹稿,準備把徐晉這份奏本反駁得體無完膚。

“孫子曰: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臣以爲治政之道也理當如此,國策亦需因地制宜,因時而施政。我大明開國之初,太祖爲防備逆賊餘黨裡通倭寇圖謀不軌,故下令禁海。然,我大明立國至今一百五十餘載,國家盛平安定,沿海倭寇亦已蕩平,實不且再行禁海。

再者,我大明沿海數十萬百姓多靠海爲生,禁海必將斷絕其生計,民不得食則滋生事端。而倭商洋販通貿不得,遂生歹念,四出劫掠我大明海濱,去年倭賊驟然猖獗,皆厲行海禁所致。正如上古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也,解除海禁,迫在眉睫。

再者,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我大明理應自信地打開國門,廣納四海之來賓,與時俱進,揚長避短。閉關鎖國,固步自封,實不足取也。

綜上所言,臣以爲我大明理應解除海禁,刻不容緩!”

徐晉唸完奏本合上高舉過頭,一名小黃門便麻利地行上前取了奏本送到御座前,朱厚熜接過奏本裝模作樣地翻了翻,然後點頭道:“徐卿所言甚爲有理,朕亦以爲禁海令理應廢除!”

“皇上——!”禮部尚書毛澄連滾帶爬地撲了出來,大聲道:“老臣以爲廢除禁海令萬萬不可,皇上千萬別聽信了小人的饞言啊。徐晉,你這個奸邪佞臣,休得在此妖言惑衆,矇蔽君上,爾等奸佞小人,人人得而誅之!”

徐晉不禁暗呼一聲日你大爺,能不能別裝?能不能好好說話?能不能別亂扣帽子?能不能別喊打喊殺?

朱厚熜面色一沉斥道:“毛尚書,朕自問並不是昏君庸主,徐卿到底是不是妖言惑衆,朕分得很清楚。徐卿這份奏本有理有據,而你此刻卻是毫無理由地橫加指責污衊,實在有失禮部尚書的身份。速速退下,休得自誤!”

毛澄被嘉靖帝當着滿朝文武一通斥責,老臉不由憋得通紅,正是又氣又羞,他本來想弄得誇張點,來個先聲奪人,再逐條反駁徐晉的,誰知道卻被小皇帝抓住這點反將一軍,弄得他準備好一肚子說辭都沒機會發表了。

毛澄憋屈地告罪退回了隊伍之中,這時吏部尚書楊旦行了出來。楊尚書顯然吸取了毛澄的教訓,只聽他振振有詞地道:“皇上,臣以爲徐侍郎所奏謬誤百出,並不足取。”

嘉靖帝雖然沒有直接決定權,但作爲朝會的“主持人”,要控制節奏、拉偏架還不容易,只見這小子板着臉道:“正所謂事越辯越明,理越辯越清,敢問楊尚書,謬誤在何處?”

楊旦早就打好了腹稿,所以並不怵,立即琅琅地道:“其一,我朝太祖確實是爲了防倭下達禁海令,雖說目前倭患暫時消除,但難保倭人不會捲土重來,所以禁海防倭還是有必要的。

其二,開海通貿確實可以解決沿海百姓的生計來源,但農桑纔是國家之根本,俗語說:手中有糧心裡不慌。我朝倘若開海通貿,必導致商道大興,百姓爲重利所誘,必然不事生產,不僅會滋生大量難以管理的滑賈奸民,而且還會導致糧食產量大減。如此,一旦發生饑荒,後果不堪設想,輕則騷亂動盪,重則危及國祚。所以臣以爲,實不宜廢除禁海令,請吾皇三思!”

不得不說,楊旦確實是個鬥爭經驗豐富的老官吏,一出手就切中要害,封建社會由於生產力的關係,農業始終是國家的第一產業,是關乎國家興亡之本,所以封建君主無不想方設法地把百姓綁在土地上,讓他們老老實實地生產糧食。

正所謂士農工商,商人爲什麼排到最後?

因商人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啊,想法自然就多了,這人想法越多就越難管理,於是乎統治者便不約而同地採取了重農抑商的政策,因爲這樣有利於他們的統治,而開海通貿,顯然是有悖於“重農抑商”這條原則的。

所以就連嘉靖帝聽了楊旦所述的理由,亦不禁露出深思之色,當然,這並不能動搖他開放海禁的決心,畢竟徐晉給他灌輸的思想已經先入爲主了。

徐晉作爲“守擂”者,既然有人站出來挑戰,自然是得應戰的,他對着揚旦拱手施禮道:“楊尚書只反駁了下官的前兩條理由,是不是意味着楊大人也認可了下官的第三個理由?”

楊旦淡定地道:“沒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大明確實應該虛懷若谷地吸取他國的長處,但是這跟開海禁關係不大吧,我大明從來沒有拒絕與別國往來交流,乞今爲此,每年均有周邊的屬國前來向我大明朝貢。所以說,徐侍郎所謂的閉關鎖國簡直是無稽之談。”

徐晉反脣相譏道:“朝貢貿易並不算得上是貿易,厚往薄來,數倍甚至數十倍返利於朝貢國,如此只會增加國庫負擔,有害而無益,楊大人何必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呢!”

楊旦頓時被駁得啞口無言。

永樂時期,由於鄭和七下西洋宣揚大明皇帝的威德,效果是相當明顯的,南洋諸國紛紛跑來大明朝貢,發現有利可圖後,一些國家甚至一年來朝貢幾次,動輒派出數百上千人的朝貢使團,着實給大明的國庫造成極重的負擔,後來大明不得不採取措施,向這些國家頒發朝貢勘合(證書),對朝貢的時間、使團的人數等等都作了詳細的規定,對違反勘合規定的朝貢使團,一律不給予接待,全部原地遣返。

徐晉將了楊旦一軍後,繼續道:“楊大人剛纔還說開海通貿會傷及農桑根本,下官卻是不敢久同。一來,我朝有嚴格的戶籍制度,百姓離家百里均要官府開具路引,所以根本不可能引發大規模的農民棄耕從商。另外,經商有賺有虧,不是誰都能靠經商賺錢的,賺不到錢的商人然老實歸家生產了。”

朱厚熜點頭道:“徐卿此言在理!”

徐晉繼續侃侃道:“剛纔楊大人還說以防倭人捲土重來,所以要繼續禁海,那更是荒謬之論。君不見我大明禁海一百五十多年,倭寇斷絕過嗎?可知禁海對防備倭寇根本沒用,唯有通商才能絕寇。”

朱厚熜那小子立即又點頭道:“言之有理!”

翰林學士石珤立即跳出來冷道:“徐晉,你剛纔說由於戶籍的限制,開海通貿不會導致大規模的農轉商,但是,地方士紳商賈爲圖重利必然大肆開設工場作坊,百姓可以通過打工賺到不菲的收入,必然就會導致大規模的農轉工,如此一來,田地同樣會無人耕種,久而久之,必然傷及農桑國本。”

徐晉不禁暗汗,看來這個石珤雖然脾氣臭些,但卻是個明白人啊,商業發達必然會導致工業興起,工業一旦興旺,對勞動力的需求則會越來越大,見到有錢掙,農民兄弟自然就會大量棄耕從工,到那會,大明的資本義就該萌芽了!

但又如何?這本來就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隨着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類生產出來的富餘產品將越來越多,商品化是必然的,資本主義也是必然的。譬如在商品經濟全球化的當今社會,只要有錢,哪裡買不到糧食?本國生產的糧食不夠,從別國進口就行了!

當然,徐晉不可能跟一衆大臣講解社會發展規律,古人所處的時代限制了他們的思想,讓他們的目光不得不盯着那一畝三分地,在他們看來,銀子再多也不能填飽肚子,只有糧食纔是根本,沒有吃的,其他的都是白搭!

所以,徐晉要想說服一衆官員,關鍵是解決糧食問題。果然,接下來兩派爭論的焦點都圍繞着“開海通貿,到底會不會傷及農桑?”而展開。

守舊派的官員們顯然以爲抓住了徐晉的致命弱點,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一般,引經據典地拼命攻擊,有多嚴重說多嚴重,搞得好像一旦開海通貿,大明馬上就會糧食大減產,隨之全國各地餓孚滿地,百姓易子而食,最後大明帝國的大廈將轟然倒塌……

就這樣,兩派官員在奉天殿前吵翻了天,激烈地互噴,半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抓住了“致命弱點”的守舊派官員明顯穩佔上風。

但是,楊廷和卻越來越覺得不安,因爲不僅徐晉,就連張璁桂萼等新貴派的表現太過淡定了,表面看似在激烈爭論,實際卻是把問題往糧食方面引,不對勁,其中肯定有貓膩。

正當楊閣老疑神疑鬼時,只見徐晉“惱羞成怒”地大聲道:“如此說來,諸位都認爲,只要我大明糧食充足了才能解除海禁?”

石珤冷笑道:“沒錯,只要不動搖國本,老百姓豐衣足食,本官同意解除海禁!”

“正是,只要糧食充足,本官也沒意見。”一衆守舊派官均得意洋洋地點頭附和,彷彿掐住了徐晉的七寸,換而言之,你徐晉只要有本事解決糧食短缺問題,就隨便你怎麼折騰。

這並不是一衆守舊派官員們大意,實在是要解決這糧食問題太難了。如今大明人口將近六千萬,國內主要幾種糧食作物的產量又太低,所以糧食缺口非常大,過半的人口食不果腹,能保持溫飽的更是不足兩成。所以,要讓全大明百姓豐衣足食,實在難了!

正當一衆守舊派官員得意洋洋時,張璁等新貴派官員卻露出了詭異的笑容。內閣次輔費宏瞥了一眼旁邊的楊廷和,不禁暗暗搖頭嘆息,自己這位共事多年的老拍檔,今天怕是要栽在子謙手上了。

果然,徐晉拿話套住了一衆守舊派官員後,施施然地轉身向着御座施了一禮,朗聲道:“皇上,說來真是天佑我大明。臣這次出兵南洋,在滿喇加國發現了兩種高產作物,一種叫玉米,一種叫土豆,其畝產都能達千斤以上,土豆的產量甚至能及得上紅薯。而且,這兩種作物均適合在我大明大部份地區種植。

臣敢保證,這兩種作物一旦推廣種植,我大明的糧食產量翻上三倍也不成問題,完全可以養活全國的人口有餘。”

嘉靖帝聞言“大喜過望”,驀地站了起來“激動萬分”地道:“徐卿此話當真?”

楊廷和心裡咯噔一下,終於想明白問題到底出在哪了,敢情自己所有人都中了徐晉小兒的圈套了,豈有此理,氣煞老夫也!!

楊廷和臉色冷沉,毛澄鬍子亂顫,楊旦驚疑不定,石珤則怒目圓睜!

這時,只見徐晉神色鄭重地答道:“回皇上,此事千真萬確,臣不敢有半句虛言。”

脾氣火爆的石珤冷哼一聲道:“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徐晉,你以爲你隨口說出來,我等就信了。”

徐晉微笑道:“石大人所言極是,正所謂眼見則實,耳聽則虛,所以下官今天特意讓人準備了玉米,請皇上允准本官把玉米分發給諸位同僚品嚐。”

朱厚熜哈哈大笑道:“準了,朕也迫不及待要品嚐一下這種叫玉米的稀罕物兒。”

很快,一羣宮人便用玉盤端着一盤盤煮食了玉米了現在奉天殿前,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明顯是早就準備好的。

不過,那一根根金燦燦的玉米棒子,整整齊齊地碼放在一隻只的玉盤當中,就好像一堆堆金條般炫目,頓時把在場所有官員的目光都吸引住了。誘人的香氣撲鼻而來,一衆文武都禁不住吞了吞口水。

這時,有宮人將一盤玉米棒子呈送到御座前,其他的則分發給在場的官員。

要知道今日雖然是常朝,但前來上朝的官員也過百人,即使每人分一條都要上百條,這些可都是種糧啊,不僅徐晉,就連嘉靖帝都覺得肉疼,這玩意現在不是有銀子就能買得到的,吃一條就少一條了。不過沒辦法,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達到目的總得付出點代價。

接下來壯觀的一幕出現了,莊嚴肅穆的奉天殿前,包括嘉靖帝內,過百名朝廷官員各捧着一根玉米在那啃食,卡嚓卡嚓地的聲音響成一片,而四周的侍衛太監一個個羨慕地看着。

由於徐晉從南洋運回玉米的事,知道的人並不多,見過的更是寥寥無幾,再加上是皇上御賜的,所以一衆官員更覺這種金燦燦的棒子珍貴,包括楊廷和在內都吃得小心翼翼的,只覺越嚼越好吃。

吃着吃着,戶部尚書秦金便忍不住問:“徐侍郎,這玉米的爲畝產量真有千斤?還有那……土豆又在何處?”

此言一出,一衆官員都禁不住堅起了耳朵傾聽。徐晉微笑道:“玉米畝產千斤,如假包換,至於土豆嘛,本官離開滿喇加時還沒收穫,估計忠誠伯俞大猷近期將會派船運回來了。”

秦金聞言不由嘆道:“果真如此,那真是我大明之福,我大明百姓之福啊,徐侍郎此舉功不可沒!”說完竟然向着徐晉鄭重一揖。

徐晉趕忙還禮道:“秦大人言重了。”

石珤皺了皺眉地道:“這玉米吃起來確實不錯,但安知徐晉在產量上有無誇大之詞。”

“正是!”刑科給事中周玉繩附和道,一衆守舊派官員亦硬着頭皮點頭附和。

其實包括石珤在內均明白,徐晉要是沒把握絕對不敢胡說的,畢竟這玩意試種一茬,產量自然一清二楚,誰敢拿這種事來欺騙皇上和百官,實在跟找死沒什麼區別。

不過,一衆守舊派官員剛纔已經被徐晉拿話套住了,若是承認這種作物能解決大明糧食短缺,那豈不是等於認可解除海禁?所以硬着頭皮也要繼續強撐!

徐晉顯然早就料到會如此,他微笑道:“這些玉米是本官在滿喇加親眼看着採摘的,四畝五分地共產出六千餘斤,本官這次運回了五千三百斤,如今還在船上。爲證實本官所言非虛,皇上可召見滿喇加賓塘王公,還有張公公(張永)一問便知。”

朱厚熜立即大聲道:“來人,召滿喇加賓塘王公和張永前來覲見。”

很快,兩百多斤重的大胖子賓塘王公便一溜小跑地來到奉天殿的丹陛下,撲通地跪倒,納頭便拜:“小王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厚熜神氣地點了點頭問道:“賓塘,朕問你,玉米的產量幾何?如實講來,不得虛言!”

這肥貨眼珠骨碌碌地一轉,眼角餘光瞥見旁邊的徐晉正冷冷地望來,不由心底一寒,連忙如實地道:“回皇上,玉米的畝產量可過千斤。”

朱厚熜滿意地點頭道:“甚好,你且退下吧!”

於是乎,出場只說了兩句話的王公殿下又屁顛屁顛地離開了。接下來,朱厚熜又當廷問了太監張永,同樣印證了徐晉的說法。

朱厚熜揮退了張永,朗聲道:“由此可見徐晉所言非虛,既然如此,那我大明的糧食可以無憂矣,朕宣佈,禁海令自今日起……”

“皇上——!”楊廷和這時卻高呼一聲行了出來,跪倒在丹陛前,鄭重地脫下了頭頂上的樑冠擺放在地上,沉聲道:“皇上,老臣年紀大了,體弱多病,今日乞骸骨,懇請皇上恩准老臣告老還鄉,飴養天年。”

第845章 鐵騎漫卷西風去第04章相濡以沫(求票,求收藏)第961章 廷議(上)第733章 善良是第一條第1071章 口諭第592章 三倭齊聚第1242章 軟柿子?第678章 死裡逃生第392章 響馬第355章 殺機暗藏第646章 五峰船主的崛起第677章 血淚第384章 第一支燧發槍第666章 無題第1218章 瓜茶夜話(下)第423章 賬本第199章 寧王反了第597章 名將的屁股第346章 冰山一角第525章 細川武殊第70章 採樵圖第57章 內圈第一(求票)第233章 窩裡鬥(兩張合一)第402章 曲阜之戰(上)第318章 反其道而行第873章 相遇陵水畔第06章 自由隨心第54章 入籍第191章 挑撥第840章 警告第217章 破宅,節烈第119章 素描畫像(求票求訂閱)第837章 冰妞兒被擒第1135章 山寨危機(下)第1034章 噩耗,舉國同悲第423章 賬本第62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兩章合一)第1095章 碾壓式打擊第819章 人事震動(中)有些話要講第216章 馳援第88章 山雨欲來(求票)第456章 五百營第470章 詩和遠方第18章 伉儷情深第916章 一支穿雲箭,天津!第26章 此之非凡第550章 該死第404章 組建親軍第925章 大軍雲集第1340章 再施奇兵(完)第617章 原形畢露第913章 大膽的想法第1214章 李大仁第935章 一網打盡(下)第715章 全面反擊第355章 殺機暗藏第1029章 準駙馬病重第525章 細川武殊第1108章 廷議(完)第68章 知府私宴第348章 解決難題第68章 知府私宴第127章 書法比拼第184章 茗戰第1122章 豬隊友第1106章 廷議(中)第52章 小奴兒被擄第805章 俺答的宣言第178章 誰狠?第1241章 交接第521章 高手第132章 現成的模特兒第442章 混蛋第955章 回山寨吧(兩章合一)第1345章 幹一票大的第105章 我不怕(求票)第330章 同學少年,各奔前程第432章 天道好還第89章 撿了個皇帝第1078章 吳皇后的變化第464章 處處刁難第269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82章 花魁大賽(下)第643章 馬車接回門第784章 狐狸尾巴第546章 東沙島之戰(中)第1289章 大買賣第1149章 解決了第112章 提學大宗師第982章 掛帥出兵第57章 內圈第一(求票)第1045章 我等着你第745章 隨行府城第1270章 蔥嶺芳蹤第1353章 撿了個便宜第590章 倭襲東臺縣(下)第61章 寧王世子第508章 尚方寶劍(兩張合一)第819章 人事震動(中)
第845章 鐵騎漫卷西風去第04章相濡以沫(求票,求收藏)第961章 廷議(上)第733章 善良是第一條第1071章 口諭第592章 三倭齊聚第1242章 軟柿子?第678章 死裡逃生第392章 響馬第355章 殺機暗藏第646章 五峰船主的崛起第677章 血淚第384章 第一支燧發槍第666章 無題第1218章 瓜茶夜話(下)第423章 賬本第199章 寧王反了第597章 名將的屁股第346章 冰山一角第525章 細川武殊第70章 採樵圖第57章 內圈第一(求票)第233章 窩裡鬥(兩張合一)第402章 曲阜之戰(上)第318章 反其道而行第873章 相遇陵水畔第06章 自由隨心第54章 入籍第191章 挑撥第840章 警告第217章 破宅,節烈第119章 素描畫像(求票求訂閱)第837章 冰妞兒被擒第1135章 山寨危機(下)第1034章 噩耗,舉國同悲第423章 賬本第62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兩章合一)第1095章 碾壓式打擊第819章 人事震動(中)有些話要講第216章 馳援第88章 山雨欲來(求票)第456章 五百營第470章 詩和遠方第18章 伉儷情深第916章 一支穿雲箭,天津!第26章 此之非凡第550章 該死第404章 組建親軍第925章 大軍雲集第1340章 再施奇兵(完)第617章 原形畢露第913章 大膽的想法第1214章 李大仁第935章 一網打盡(下)第715章 全面反擊第355章 殺機暗藏第1029章 準駙馬病重第525章 細川武殊第1108章 廷議(完)第68章 知府私宴第348章 解決難題第68章 知府私宴第127章 書法比拼第184章 茗戰第1122章 豬隊友第1106章 廷議(中)第52章 小奴兒被擄第805章 俺答的宣言第178章 誰狠?第1241章 交接第521章 高手第132章 現成的模特兒第442章 混蛋第955章 回山寨吧(兩章合一)第1345章 幹一票大的第105章 我不怕(求票)第330章 同學少年,各奔前程第432章 天道好還第89章 撿了個皇帝第1078章 吳皇后的變化第464章 處處刁難第269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82章 花魁大賽(下)第643章 馬車接回門第784章 狐狸尾巴第546章 東沙島之戰(中)第1289章 大買賣第1149章 解決了第112章 提學大宗師第982章 掛帥出兵第57章 內圈第一(求票)第1045章 我等着你第745章 隨行府城第1270章 蔥嶺芳蹤第1353章 撿了個便宜第590章 倭襲東臺縣(下)第61章 寧王世子第508章 尚方寶劍(兩張合一)第819章 人事震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