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全世界都是大明的糧倉

賦和稅雖然都是向百姓徵收錢糧,但是目的卻不一樣,賦,字由“貝”加“武”二字組成,即貨幣用於戰爭的意思。而中國古代的稅最早是指對土地產品和工商業的徵收。用於國家一般經費。正如《漢書·刑法志》的記載:“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各國實行”。

大清先恢復了明朝改革之前的舊制,繼續增收丁稅,而後再弄個“永不加賦”,卻覥個大臉把這當成是一種皇恩浩蕩!

這就和超市先漲價再打折是一個套路。當然了,所謂的“皇恩浩蕩”也只能和清初近百年的屠殺、投充、圈地等野蠻政策比一比。

我大清的永不加賦,卻不承諾永不加稅,其實只是左手倒右手,掩人耳目而已,錢穆《國史大綱》說道:“自康熙五十年以後,永不加賦一事。清廷徒守‘永不加賦’之美名,而捐例迭開,不啻縱數十、百餓虎豺狼於民間,其害較之加賦爲更烈。”

程世傑承諾的永不收賦,其實非常簡單,朝廷對外用兵所產生的軍費,不會分攤在百姓頭上,而是因爲大明目前正在享受着對外擴張的戰爭紅利。

隨着程世傑這道“程氏永不享賦!”這道聖旨頒佈,崇禎皇帝更是心如死灰,無論朱氏子孫再如何有能力,已經無法從程氏手中奪回失去的江山了。

天下臣民和士紳,哪怕對程世傑再不滿意的地主和士紳,也高呼程世傑萬歲。

士紳雖然有免稅的特權,卻沒有免賦的權力,國家用兵,徵收三餉,士紳同樣也逃不掉,只是交多交少而已。

老百姓對程世傑這個安排也很滿意,高呼萬歲聖明。

太廟之中,洪武大帝、永樂大帝……一直到明熹宗,十五塊靈位默默的矗立着,見證了大明的誕生、輝煌,見證了大明國運急轉直下,見證了大明中興,同樣見證了大明江河日下的歷代先皇彷彿都從陵墓中站了出來,默默的注視着這位由於過度操勞而早早就露出了疲態的子孫,默默的注視着他們曾經傾盡心血治理過的錦繡江山。

崇禎皇帝看着太廟失聲痛淚。

在祭天之後,自然是大宴羣臣,程世傑不僅大宴羣臣,同樣也宴請了京畿的百姓,京畿的百姓也算走運了,二百四十餘萬百姓,以及前來觀禮的百姓,足足有三百多萬人,享受到了程世傑這個新君的大宴。

這個盛宴,自然不可能像流水席一樣,程世傑讓人準備了一份大禮,送來京畿百姓和前來參加登基大典的百姓們,每一人無論年齡大小,無論男女老幼,分發米一袋,二十斤,羊肉和豬肉各十斤,魚十斤,酒一斤。

三百多萬百姓,分發出去不過六千多萬斤糧食,對於程世傑而言,無非是從呂宋或南洋多運幾條船而已,至於肉食同樣也是如此,如果是在崇禎朝,就算是有錢,也買不到這麼多的東西。

然而,現在大明不缺糧食,更不缺酒水,至於肉食,僅僅消耗京畿一小部分而已,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程世傑記得非常清楚,他第一次參加崇禎皇帝的宴會,宴會的菜餚僅僅比家常菜豐盛一點,連葷的都不多見,讓這個打定主意要扶牆而入扶牆而出的吃貨大失所望,他還以爲有滿漢全席吃。

相比之下,程世傑這次宴請衆臣以及百姓代表,則非常豐富,僅僅羊就準備了兩千多隻,將豐盛的菜餚大盤大盤的端了上來,用土豆釀造的美酒更是不要錢的一桌桌的擺上,菜香酒香混合在一處,讓人垂涎三尺。

登基大典大家折騰了這麼久,也餓了,各自坐下,拿起碗筷,開始大吃大喝,好酒的各自斟上滿滿一杯,或牛飲,或淺嘗,都是讚歎不已。特別是軍方的代表,他們終於得償所願了。

程世傑正式登基,他們也算是將懸着的心放進肚子裡,如果程世傑再不登基,他們就要發動兵諫了,畢竟誰也不願意頭上懸着一柄利劍。

就憑他們是程世傑的兵,吃程世傑的糧,任何人當了皇帝,都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程世傑先是來到軍方代表這一邊,他端着酒杯道:“諸位將士,這些年來大家粗衣糲食,忍飢挨餓,駢足並肩,同舟共濟,打開了局面,我謝謝大家這些年來對我的信任,大家辛苦了!我能給你們的不多,特別是特權,我不能給你們任何人,今天是我當上皇帝日子,大家盡情的喝,盡情的鬧好了,來,我敬大家一杯!”

上千名軍中將領和官員,如同像被壓到極限了的彈簧似的啪一聲從座位上彈起,舉起酒杯,齊聲叫:“爲陛下賀!”

充滿野性的聲音,健壯的身姿,還有那整齊劃一的動作,把正在喝酒的文臣們給給嚇了一大跳,有些小聲嘀咕道:“這幫丘八不簡單啊!”

“慎言,當心禍從口出!”

在鼎新朝,可不像在崇禎朝,哪怕是御史言官,也不能亂噴,所彈劾的任何人和事物,必須有確鑿的證據,御史聞風而奏的傳統已經成爲了過去。

特別是軍人的地位已經非常高了,如果敢在用侮辱性的字眼和詞語稱呼軍人,那後果可是相當嚴重的,只要被人聽到,一句丘八,就足以讓他們輕則掉官帽,重則發配詹州。

程世傑也是非常講義氣的人,在今天這個特別是的日子裡,他自然不可能忘記身邊的將士們,除了前來參加御宴的一千兩百餘五士兵代表以及六百多名軍官,其他在軍營中的將士也得分配到了豐富的食物。

就像這次恩裳京畿百姓,對於全軍將士以及家屬則是同樣恩賞,這個標準則是翻倍,上等大米五十斤,羊肉、豬肉各二十斤、魚肉、酒水同樣管夠。

與大明原來的軍隊相比,現在大明的皇家陸軍和皇家海軍將士都是職業軍人,他們只有兩件事,打仗和準備打仗。

哪怕前來參加宴會,腰桿挺得非常直,坐下去像把刺刀,站起來像杆標槍,目光銳利,極爲精神,在文武官員和父老鄉親面前,他們顯得十分拘謹,就連說話都刻意的把嗓子放低,生怕嚇着了人。

現在大明軍隊不再採取世襲制,而且有着明顯的退伍年限,所有在籍的士兵和軍官,年齡都不會太大,他們並沒有染上兵油子的種種陋習,嚴格的軍紀已經成爲他們的行爲準則,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條令可依,絕不敢稍有違背。

與衆將士連喝三杯,這纔回到文臣之中,在文臣的宴會上,朝中大臣沒完沒了的找程世傑談話,言語間總有一絲恭維之意,這種說半截藏半截的對話讓程世傑很不爽。

程世傑留意到崇禎,相較其他在歷朝歷代的末代皇帝,程世傑並沒有給崇禎皇帝一個侮辱性的爵位,如什麼趙匡胤給南唐後主李煜封了一個違命侯,金國封宋徽宗爲昏德公等等,現如今崇禎皇帝並沒有爵位,也沒有其他身份。

從年齡上來說,崇禎皇帝其實比程世傑要年輕得多了,崇禎皇帝比程世傑要小五歲,可現在看起來,崇禎皇帝長出了絲絲白髮,滿臉滄桑,疲憊,而程世傑卻滿面紅光,名義上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事實上比三十多歲的人還要年輕。 在程世傑看來,崇禎皇帝也算可憐,攤上這麼個爛攤子,攤上這麼一羣沒有節操的大臣,他也算是命苦了。

“草民參見陛下!”

程世傑望着崇禎道:“我們是朋友,你不必行如此大禮!”

其實認真想想,那張龍椅雖然有着無窮的魔力,但是也並不像人們想的那麼美好,坐上去之後才發現自己想要的並不是這個的皇帝大有人在。比如說宋徽宗、宋欽宗父子,這兩貨其實就是頂尖的書法家、文學家,其書法和文學上的修爲足以讓他們名垂青史,卻因爲種種原因登基當上了皇帝,然後很倒黴地遇上了靖康,落得個“坐井觀天”的悲慘下場,

明武宗朱厚照有着無窮無盡的奇思妙想,如果讓他當個行爲藝術家肯定有驚人的成就,奈何他當上了皇帝,留下了荒誕無稽、寵信奸佞的罵名,簡直就是皇帝的反面教材了。

再近一點點,朱由校,這貨有着非凡的手藝和創意,是個天才木匠,天才設計師,但老天爺非要他當皇帝……對他,對大明,都是一場悲劇。

而崇禎根據程世傑這麼多年的觀察,他雖然很勤奮好學,也懂得舉一反三,不過在他隱隱約約的知道怎麼去當一個皇帝了,但他並沒有上皇之姿。崇禎皇帝的開局太壞了,除非他是一個被早就培養成皇帝的皇子,否則根本就無法改變大明的局面。

相反,經過這幾年程家龍的努力,程家龍換成崇禎皇帝剛剛登基那會,程家龍絕對不會像崇禎一樣被忽悠。

“見到伱,我很高興。你享受平民的生活,可以,但是你要記住,你姓朱,你的出身和這個姓氏註定你,你的孩子,你的孫子,你們好幾代人都不可能真正的平民化,所以你必須努力,讓全天下人都知道朱由檢並不差,明白嗎?”

在這個世界上,恐怕也只有程世傑可以跟崇禎這麼說話。

崇禎愣在當場,周皇后卻急忙道:“謝陛下教誨!”

崇禎皇帝望着程世傑道:“你要留着我當鮎魚?”

“果然是當過皇帝的人,聰明!”

程世傑並沒有殺掉崇禎,也沒有想過要殺掉崇禎以絕後患,他望着不遠處的程家龍道:“我當幾年皇帝先過過癮,等當夠了就讓他當,他或許當上皇帝以後會幹得很出色,但並不代表他能一直這樣勤政、愛民,必須有人向他施加壓力,如果他幹不好……我就把你換上。”

崇禎愣了半晌,苦笑:“我越發的覺得不當這個皇帝是對的……!”

隨着程世傑說出要隨時用崇禎把程家龍換掉,崇禎明顯感覺到身上多了無數道不善的目光,不用懷疑,如果不是程世傑保着他,他肯定會死得非常慘。

程世傑舉行完登基大典,鼎新五年就開始了。

鼎新五年是非常不順的一年,直到春耕,整個北方滴雨未下,各種害蟲越鬧越兇,在歷史原本的時空,李信投靠李自成,向李自成獻計,同時牛金星向李自成推薦宋獻策,李自成開始迅速爆發。

相較而言,在這一年,整個大明卻非常太平,山西、北直隸、河南、陝西、甘肅五省十九府二百餘縣受到了旱災和蟲害災害。

不過,因爲他們現在是鼎新朝的臣民,趁着天氣乾旱,黃河中下游斷流,程世傑下令內閣,組織五省百姓,全力搶修黃河。

疏通河道,修繕堤壩。

儘管天氣乾旱,兩三千萬人受災,卻沒有發生餓死人的事件,在採取以工代賑的方式下,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經過三四個月的忙碌,百姓們發現,他們去幹了三四個月的月,卻掙到了十幾石的糧食,根本就不愁了。

大明北方所吃的大米和麥子,主要來自莫臥爾帝國,大明印度洋艦隊在二月份的時候,以討伐莫臥爾海盜襲擊大明商船爲由,對恆河沿岸發動新一輪襲擊,心向大明的十一個土王,前前後後向大明提供八百萬石大米,四百多萬石麥子,加上呂宋、大員、以及中南半島提供的糧食,大明獲得外來糧食共計三千餘萬石。

百姓家裡的糧食根本就吃不完。

作爲歐洲唯一的大明藩國,威尼斯城邦共和國得知大明宗主國受到了旱災,他們從歐洲殖民當局手中採購三百多萬石糧食,運往京城。

直到六月份的時候,看着堆積如山的糧食,大明內閣首相孫之澋終於鬆了口氣:“有了這將近四千萬石糧食,大明終於可以渡過難關了!”

程世傑淡淡地道:“朕早就告訴你了,你的擔心是多餘的,這個世界很大,大明有二百多萬軍隊,有全世界最先進的火炮和戰艦,全世界都是大明的糧倉!”

孫之澋剛剛拿起一份奏報,這是新明管委會主任沈啓東的奏報,在得知大明受災,新明那邊組織百調集糧食以及從土著手中購買糧食,提供不低於四百萬石糧食。

孫之澋感嘆道:“陛下明見萬里,臣遠不及也!”

程世傑道:“朕剛剛得到消息,大不列顛的國王查理一世陷入了麻煩,這是大明介入歐羅巴的一個機會!”

第346章 先斷程世傑一臂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138章 朕無可嫁女但有妹妹第234章 朝廷跟咱們有關係嗎請假第211章 五寸新炮如虎添翼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104章 這是誰的部將如此勇猛第482章 追封七廟正式祭天第82章 塵埃落定痛並快樂着第14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54章 這果然是漂亮國特色第154章 尚公主封駙馬都尉第167章 你們的人夠不夠死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164章 戰爭之神給的勇氣第363章 北伐建奴統帥朱純臣第10章 做人要講究誠信第371章 絕地反擊反方向突圍第376章 不是還有太子嗎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219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321章 權利面前蒼生算個屁第68章 守備大人被巡撫抓了第119章 程世傑的大手筆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離開第374章 遼西的天大變了第376章 不是還有太子嗎第9章 撫軍參將耿仲明第160章 這個活我最拿手了第196章 侯大人這槍有古怪第347章 到底是誰要殺我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357章 程世傑應該不會拒絕第407章 給崇禎戴了綠帽子第107章 謝家有女夫婿難求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328章 八旗出動搶奪果實第289章 未經他苦莫勸他人善第297章 程世傑有曹操之癖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第363章 北伐建奴統帥朱純臣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439章 王上您該登基了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165章 說他們勇敢還是愚蠢第79章 集結部隊我要報仇第196章 侯大人這槍有古怪第139章 童言無忌還是前世記憶第382章 什麼狗屁聖君第139章 童言無忌還是前世記憶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466章 實力決定地位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請假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14章 登州衛右千戶副千戶第422章 一石三鳥大族分家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223章 言不由衷的女人第416章 世界上沒有後悔藥第33章 大獲全勝收穫頗豐第434章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第358章 你不願意我願意啊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75章 一盤死棋可以走活了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127章 遼南發展的良性循環第83章 自己心裡沒點數嗎第216章 殺進去不留活口第315章 平靜的日子到頭了第117章 寧海軍第二輪暴兵第314章 應付領導他是專業的第265章 我龍傲天來了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130章 東廠新財路層層加碼第31章 土匪們祈禱吧第266章 不聽話就往死裡抽第208章 時間最要命的時間第287章 火龍出水歐洲揚威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52章 實戰練兵以戰代練第453章 大明艦隊抵達歐洲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483章 全世界都是大明的糧倉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42章 升任寧海軍守備第317章 大金幸虧沒有南下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358章 你不願意我願意啊第75章 一盤死棋可以走活了第294章 遇順而止大順軍第169章 學李衛公夜襲陰山
第346章 先斷程世傑一臂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138章 朕無可嫁女但有妹妹第234章 朝廷跟咱們有關係嗎請假第211章 五寸新炮如虎添翼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104章 這是誰的部將如此勇猛第482章 追封七廟正式祭天第82章 塵埃落定痛並快樂着第14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54章 這果然是漂亮國特色第154章 尚公主封駙馬都尉第167章 你們的人夠不夠死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164章 戰爭之神給的勇氣第363章 北伐建奴統帥朱純臣第10章 做人要講究誠信第371章 絕地反擊反方向突圍第376章 不是還有太子嗎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219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321章 權利面前蒼生算個屁第68章 守備大人被巡撫抓了第119章 程世傑的大手筆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離開第374章 遼西的天大變了第376章 不是還有太子嗎第9章 撫軍參將耿仲明第160章 這個活我最拿手了第196章 侯大人這槍有古怪第347章 到底是誰要殺我第337章 天下不能沒有大帥第357章 程世傑應該不會拒絕第407章 給崇禎戴了綠帽子第107章 謝家有女夫婿難求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328章 八旗出動搶奪果實第289章 未經他苦莫勸他人善第297章 程世傑有曹操之癖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第363章 北伐建奴統帥朱純臣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439章 王上您該登基了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165章 說他們勇敢還是愚蠢第79章 集結部隊我要報仇第196章 侯大人這槍有古怪第139章 童言無忌還是前世記憶第382章 什麼狗屁聖君第139章 童言無忌還是前世記憶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466章 實力決定地位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請假第414章 都是你逼我的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14章 登州衛右千戶副千戶第422章 一石三鳥大族分家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223章 言不由衷的女人第416章 世界上沒有後悔藥第33章 大獲全勝收穫頗豐第434章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第358章 你不願意我願意啊第298章 士氣如虹豐收的喜悅第75章 一盤死棋可以走活了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127章 遼南發展的良性循環第83章 自己心裡沒點數嗎第216章 殺進去不留活口第315章 平靜的日子到頭了第117章 寧海軍第二輪暴兵第314章 應付領導他是專業的第265章 我龍傲天來了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130章 東廠新財路層層加碼第31章 土匪們祈禱吧第266章 不聽話就往死裡抽第208章 時間最要命的時間第287章 火龍出水歐洲揚威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52章 實戰練兵以戰代練第453章 大明艦隊抵達歐洲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483章 全世界都是大明的糧倉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42章 升任寧海軍守備第317章 大金幸虧沒有南下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358章 你不願意我願意啊第75章 一盤死棋可以走活了第294章 遇順而止大順軍第169章 學李衛公夜襲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