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

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

第317章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范文程也是一個知兵的人,他注意到在清掃道理積雪的青壯,雖然很多人並沒有統一的軍裝,然而,他們在做事的時候,進退有據,張弛有度,很是有章法。

他更注意到在積雪冰封以後,寧海軍在疏通道路時,還對道路進行了維修,道路上很明顯有維修的痕跡,路肩使用了很多小石子,砸的很結實,看樣子寧海軍部隊在這條道路上花了不少心血。

要知道他們現在剛剛進入遼陽境內,距離金州還有七八百里地,寧海軍爲什麼要在遼陽的道路上花這麼大的力氣?要說寧海軍沒有做好軍事行動的準備,范文程是不相信的。

事實上,這一點范文程還真猜對了,遼東管委會主任現在是孫之澋,他雖然是一個舉人出身,可是有孫承宗這個祖父坐陣遼東,面授機宜,哪怕是孫之澋想不到建奴會鋌而走險,可是孫承宗跟建奴斗大半輩子,孫承宗太瞭解建奴了。

在面對如此大災的時候,孫承宗就告訴孫之澋一定要防備建奴南下,在接到程世傑的命令後,寧海軍總參部謀就對駐遼東所有寧海軍將士進入一級戰備,甚至爲了防備冰封沿海,寧海軍海軍無法隨時登陸支援陸軍部隊,金州造船廠廠長陳萬順,按照隋朝時期的五牙戰艦,改造了一艘破冰船。

感覺不可思議吧?隋朝時期的五牙戰艦左右前後設置六臺拍竿,高五十尺。每根木桅頂系巨石,下設轆轤,戰鬥中和敵艦迫近時,可以迅速用轆轤把巨石放下,砸壞敵船。若一擊不中,也可迅速收起再放。若敵艦四面包圍,還可以“六管齊下”,其戰鬥力之強,可見一斑。

當然,這個所謂的拍竿,從外形上來看,就像是一個秤,巨石就是秤砣,採取槓桿的原理,將重大千斤的巨石重重落下,小型戰艦根本就承受不住這種衝擊力。陳萬順也是採取這種原理,不過卻加裝了滑輪組和齒輪組,如果遇到海面冰封,就用這種拍杆砸碎冰面。

在一隊寧海軍將士兵護送下,范文程乘坐着馬車,沿着寧海軍士兵清理出來的道理,向金州方向前進,在道路上,隨時可以看到大量的四輪馬車,裝載着滿滿當當的物資,向遼陽、遼中方向行駛而來。

雖然看不到馬車上裝載的是什麼物資,然而不用腦袋想,用膝蓋想也知道,上面肯定是用來前線的軍事物資。

最讓范文程感覺不可思議的是,在經過的所有驛站和鎮堡,都進入了嚴格的軍管狀態,就算是大金國發動突然襲擊,他們也別想騙開城門。

最讓范文程難以忍受的是,他和他的車隊,一路上被強勢圍觀,這些圍觀他們的寧海軍將士或者遼東百姓,看着他們的車隊目光不善,似乎在考慮從哪裡下刀子比較合適,讓范文程百思不得其解。

爲什麼唯唯諾諾的大明百姓,到了遼東居然會出現這麼大的變化。

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負責護送范文程一行的寧海軍將領是位置遼陽守備司的一個隊,隊正馬洪一臉不忿:“他孃的,俺老馬這輩子都沒有想過,有一天會保護這些狗日的建奴!”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再說了,老馬我們是軍人!”

指導員霍普語重心長的勸道:“現在大雪成災,咱們遼東還好,至少房子沒有被雪壓塌,也不缺糧食,更不缺柴火取暖,可是中原是什麼樣子,我想你也應該不陌生,咱們跟建奴是世仇,就算解決不了問題,試探下解決的可能性也是可以的。”

馬洪望着霍普道:“我現在就想拿着刀,砍了這幫王八蛋!”

“砍了他們容易,如果破壞了參謀部和大帥的計劃,你有腦袋夠砍的?”

霍普滿臉兇光地道:“其實,我比你更想砍了這幫王八蛋!”

“伱……”

“我是遼東人,跟咱們程大帥是一個地方的!”

“鳳凰山守禦千戶所?”

“是啊,我們鳳凰山差不多有一萬多人,我們五六百人逃出來,一路上被建奴追殺,等我跑到旅順的時候,我們只剩……”

說到這裡,霍普的眼睛紅得嚇人:“只剩我一個人了,我發誓要殺建奴報仇,可惜我才殺兩個,這遠遠不夠!”

望着被殺氣騰騰的目光注視上,范文程感覺如芒在背,就在范文程向金州駛來的時候,遼東管委會主任孫之澋也接到了范文程攜帶大金國書,出使遼東的事情。

孫之澋百思不得其解建奴這是什麼用意,正所謂人老成精,孫承宗卻一語道破建奴的用意:“他們是來求援的。”

孫之澋滿臉不屑道:“他們做什麼白日夢呢?我們遼東現在雖然有糧食,也有銀子,怎麼可能給建奴支援?那糧食就算用來餵豬,也絕對不可能給他們!”

孫承宗淡淡一笑:“永言,你現在也是一方大吏,格局要打開!”

“再怎麼有格局,也不可能接受建奴勒索吧?”

“說不定,你還真得接受他們的勒索!”

“這怎麼可能?”

孫之澋搖搖頭道:“我如果向建奴妥協,這個管委會主任,肯定做到頭了!”

孫承宗淡淡一笑道:“你一口氣回絕了建奴,恐怕這個管委會主任更做到頭了!”

“皇太極還有什麼底氣?”

“你以爲皇太極沒有牌了嗎?”

“他還有什麼牌可打?”

“他的牌可多了!”

孫承宗苦笑道:“歷年以來,被建奴俘虜的大明軍民數以十萬計,若是皇太極用這些人換糧食呢?你換還是不換?”

“不換!”

“如果不換,建奴第一時間會把這些俘虜軍民殺掉,然後再殺漢軍旗的漢奸,最後輪到蒙古人,這場大雪讓建奴損失慘重,可問題是,卻不至於讓他們亡國族滅!”

孫之澋有些難以決斷:“真要接受他們要挾?”

“不然呢?”

孫承宗笑道:“吃一時之虧,未必是禍,佔一時之便宜也未必是福,吃一時虧既贏得了人心,又降低了矛盾何樂而不爲呢?”

孫之澋拿起一份報紙,他其實只是用看報紙的方式來掩飾自己內心的慌亂,然而就在這時,他的目光落在報紙上,報紙的頭版頭條寫的是:“天災人禍!”

這是程世傑署名的文章,平心而論,在後世程世傑的寫作功底還是不錯的,至少大部分領導開會用的演講稿,都是出自程世傑的手筆,可問題是,拿程世傑白話文文筆,放在明朝就顯得不怎麼樣了。

程世傑用平鋪直敘的方式,用大白話向讀者講解暴雨、暴雪、冰雹、颱風、乾旱等可怕的自然災害形成的原因和過程,也是看了他的文章,孫之澋的冷汗就流了下來。

經過幾年的經營,《遼東時報》的影響力已經遍及整個北方,達官顯貴對這種用白話文寫文章的報紙自然不屑一顧,但是寒窗子弟和平民百姓卻很喜歡,認爲報上的文章不僅通俗易懂,而且有很多非常寶貴的信息和知識可供汲取。

因此現在《遼東日報》的發行量已經增加到五十萬份了,其中遼東本地發行三十五萬份左右,北直隸和京畿十萬份,另外就是大員、呂宋和南洋五萬,當然還是供不應求。

不過京城畢竟是京城,再怎麼供不應求也不會讓京城斷供的,這會兒大街小巷到處都有人捧着報紙在如飢似渴的閱讀甚至念給大家聽。

不用說,程世傑那篇文章激起了千重駭浪,震得大家昏乎乎的。接下來的幾天,琢磨家裡的鍋蓋就成了很多人最愛乾的事情,每次煮完飯,等鍋蓋涼了就有人去揭,看是不是真的有水珠如雨落下,有條件的甚至搞來冰塊放在鍋蓋上,然後揭開,看看裡面的水珠是不是變成了霜花或者冰珠,“君子遠皰廚”的古訓讓他們扔到九宵雲外了。

而無數次實驗都證明,程世傑說得一點都沒差,水、冰、霜等等,確實都是水蒸氣遇冷凝成的,這個簡單的事實震得所有人腦袋嗡嗡作響,幾乎分不清東西南北了。

內閣裡。溫體仁、王應熊、吳宗達等一幫大臣各自捏着一份報紙,面色陰沉,沉默不語。

能讓他們面色這麼難看的,自然是程世傑那篇文章了。這篇文章就像一隻力大無比的手,在左一下右一下的猛扇着他們的臉,隔着報紙都能聽到響亮的啪啪聲。

其實被打臉還不算什麼,能混到這個位置的人,哪個不是臉皮厚得跟防彈衣一樣,能唾面自乾的非凡角色?問題是,程世傑不僅在打他們的臉,還在拆他們的臺!

這篇文章一棍子將流傳了幾千年的“君權天授”理論給打進了塵埃,明明白白的告訴所有人:那個神威凜凜的天不過是一羣別有用心的人編出來騙人的,根本就不存在!

所謂的帝王失德、天降災禍,更是他媽的扯淡,人家把你們當傻子呢!這簡直就是在扒士大夫集團的皮了,再能忍的人也忍不住要暴跳如雷!

王應熊把報紙往桌面重重一拍,厲聲道:“那個佞臣真的是大逆不道,無法無天,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竟敢胡言亂語,也不怕遭天打雷劈!?”

吳宗達冷笑:“他這是在將髒水往我等身上潑,試圖矇混過關呢!他害怕天下百姓知道是因爲陛下寵信他這個佞臣才招來如此嚴重的天災,害怕百姓知道真相後要生食其肉,所以譁衆取寵,攻擊天道……說白了,就是在垂死掙扎!”

說程世傑垂死掙扎可能有點言過其實,但是現在程世傑的處境真的不怎麼好。“天威難測”的觀念在中國可謂根深蒂固,就連高高在上的帝王也不得不屈服於上天的威嚴,何況是臣子!

在古代每逢天災,帝王都要準備大批祭品,齋戒浴沐,舉辦盛大的祭祀典禮虔誠地向上蒼禱告,祈求上蒼垂憐,至於大臣就更不用說了,在漢代,每逢天災或者特殊天象,三公就要輪流引咎辭職。現在全國發生大範圍的冰雹災害,舉國文人都將矛頭對準程世傑,那壓力真的能把人給逼瘋!

溫體仁輕輕吐出一口氣,語氣有些陰森:“這個佞臣爲了保住自家富貴,真的什麼都不顧了!就衝他這一番大逆不道之言我等就萬萬不能放過他!發動所有言官,發動所有太學院的學子,一起上書,務必要聖上將他拿下,千刀萬剮!此人不死,後患無窮!”

吳宗達有些遲疑道:“那些言官還好說,但是太學院的學子中頗有一些人被他的妖言所迷惑,想要發動他們,只怕不容易……”

溫體仁厲喝:“愚蠢!難道他們還不明白,這佞臣正在挖我等士大夫輩的根麼!他不死,我等士大夫輩必有一天會被他打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別說保住如今這尊崇的地位,只怕連性命都保不住了!”

溫體仁一向以溫文爾雅著稱,哪怕是政敵,也對他的風度儀表頗爲折服,但是現在他卻將這一切都拋到了九霄雲外,面目扭曲,兩眼噴火,十分駭人,嚇得吳宗達兩股戰戰,內閣諸公同樣噤若寒蟬!

溫體仁用力一揮手,大聲說:“告訴那些學子,想要出人頭地就上本彈賅那佞臣,哪怕是隨意羅織罪名,也是無罪有功,否則他們別說出人頭地,哪怕是回鄉當個農家子弟也不可得!”

內閣諸公抿着嘴,眸中兇光閃爍,如同一羣被獵人包圍了的野獸,往日謙謙君子的形象算是毀到佬佬家了。

儒家傳承了兩千年的理論遭到了強有力的質疑,他們忽悠老百姓的那一套很有可能要被拆穿了,這叫他們如何能忍受!

王應熊惡狠狠的說:“不光要發動太學院的學子,更要發動天下士子,這個佞臣這篇文章等於將自己推到了天下士子的對立面,這等良機,豈能放過!千夫所指,無疾而終,我倒要看看他拿什麼來應付天下學子的怒火!”

吳宗達道:“一定要快!那個佞臣經常有出人意料之舉,如果久拖不決,搞不好又生變數,讓他鹹魚翻身!最好就組織一支軍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他拿下,一勞永逸!”

不提這個還好,一提,所有人都苦笑起來。放眼整個大明,有幾個人敢跟程世傑對壘的?連兇悍無比的建奴都讓他吊着打,大明這幫廢柴將領……還是省省吧!

溫體仁苦笑:“放眼整個大明,堪與那佞臣匹敵的,也只有盧建鬥一個!”

吳宗棕目露兇光:“我去找盧建鬥,跟他陳明厲害!他雖是封疆大吏,卻也是士子出身,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厲害!”

溫體仁道:“也只能這樣了!”

……

就在內閣討論對付程世傑的時候,程世傑就在御書房內,他望着大同、宣府、薊鎮、榆林送來的戰報,憤憤地道:“那幫傢伙簡直把書讀到狗肚子裡去了!現在整個北方已經是遍野哀鴻了,長城千里防線狼煙四起,他們一不想着如何賑災,二不想着如何支援長城防線,反而一門心思逼陛下下罪己詔,簡直就是草菅人命!這是草菅人命!陛下就算下十遍罪己詔也於事無補,雪災不會因此而停止的,反倒是老百姓會因爲得不到賑濟而絕望,一旦長城防線被攻破,到時候,整個北方烽火遍地,好不容易纔穩住的局勢又要大亂了!”

崇禎皇帝還是遇到了知音,當初張獻忠出其不意地一舉攻克明朝中都鳳陽,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龍興之地,掘朱元璋祖輩之明皇陵並焚燬之,熊熊大火和彌天煙霧持續了數日之久。

崇禎皇帝走出了令他的自尊十分難堪的一步,即第一次向全天下頒佈“罪己詔”,向天下臣民首次承認朝廷的政策失誤及天下局勢的險惡。

詔曰:“朕以涼德,纘承大統,意與天下更新,用還祖宗之舊。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虜猖寇起。夫建州本屬我夷,流氛原吾赤子。若使撫御得宜,何敢逆我顏行。以全盛之天下,文武之多人,無奈誇詐得人,實功罕覯,虜乃三入,寇則七年。師徒暴露,黎庶顛連……”

現在受到了程世傑這個異世蝴蝶的影響,原本在崇禎十年,北方大旱,中原大地、赤野千里、餓殍遍野、民不聊生,而地方官吏仍舊逼糧催科、盤剝百姓,多處地方亦然民怨沸騰、乾柴烈火、一觸即燃,面對這樣的危局,崇禎帝頭腦十分清醒,可是又無可奈,山高皇帝遠,朝廷中樞對於基層吏治的腐敗也是鞭長莫及、望洋興嘆爾。

後來,崇禎又下罪已詔。

可問題是,程世傑非常堅定的認爲,所謂的天災示警,其實都是在扯蛋,這只是自然天氣現象,也是人爲的禍害。就是因爲官員不作爲造成的。

現在程世傑將遼東的調查報告送到了崇禎皇帝面前,在遼東受災其實比京畿更加嚴重,大雪連續下了半個月,積雪厚約八尺有餘。然而,京畿積雪僅三尺有餘,僅僅相當於遼東大雪的三分之一。

“程卿,你有辦法嗎?”

“臣,沒有萬全之法,只能勉強一試!”

崇禎皇帝望着程世傑道:“你可得想清楚,你是在跟傳承了幾千年的倫理道學對抗,邁出了這一步,就沒有回頭路可走了。如果你失敗了,不光是你,朕都會身敗名裂,甚至……死無葬身之地,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你現在回頭,還來得及。”

程世傑淡淡的道:“回頭?臣要是回頭就要被當成佞臣殺掉祭天,然後,陛下被逼下罪己詔,再然後,千千萬萬老百姓繼續在雪災災中掙扎,流離失所,餓蜉遍野……蒙古破關而入,建奴殺得血流成河,國將不國,臣沒有回頭的餘地!”

程世傑的一番話,說得君臣二人,都沉默了。

程世傑從來就沒有回頭的餘地,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就算他想妥協,已經意識到致命威脅了的士大夫階層也不會放過他!那些傢伙看似道貌岸然,溫文爾雅,可是一旦切身利益受到威脅,他們馬上就會變得比豺狗還要兇殘!

這是一場不死不休的戰爭,程世傑想要活下去並且走得更遠,必須跟他們鬥。他的財富,他那龐大的軍隊,他在商人中無以倫比的影響力,都幫不了他,唯一能幫上一點忙的,只有他的智慧了。

最後,崇禎皇帝發話了道:“朕就瘋一把!”

次日,早朝,崇禎皇帝下旨:“冊封程世傑之子程家龍爲龍虎將軍、遼國公,遼東都指揮使,準駙馬都尉,將與坤興公主定親,待坤興公主十五歲時,嫁於程家龍爲妻。”

對於此舉遭到文武大臣的一致反對,因爲終大明一朝,還沒有試過皇帝親封一個未滿十四周孩子爲大將軍的,程世傑一個武夫封國公已經是豈有此理,他的兒子承襲他的爵位,那也是要程世傑死後的事情。

一門兩國公,大明不是沒有,可問題魏國公是憑軍功拿下來的,程家龍寸功未立,獲封遼國公,那不是荒唐嗎?

但這次崇禎表現得極爲固執,二話不說就擼了好幾個跳得最兇的文官,誰反對就擼誰。他用這份聖旨向羣臣表明了態度。

同時,程世傑正式拜總理,總理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也稱山西鎮或三關鎮)、延綏鎮(也稱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也稱陝西鎮)、甘肅鎮九邊軍務。

總理,皆因事而特設,或隨設隨罷,職權甚大,地位在巡撫之上。

崇禎皇帝以爲程世傑這道任命會受到大臣們的阻止,可問題是,這道任命居然毫不遲滯的通過了。

事實上,崇禎皇帝並不知道的是,在大臣們的眼中,職權越大,疏漏越大,特別是負責管理九邊軍務,寧海軍大臣們插不上手,可是九邊的軍隊已經被滲透成了篩子,程世傑拿什麼指揮他們?

更何況,只要調動任何一點的守軍,讓蒙古大軍蜂擁而來,到時候,百姓被殺,血流成河,崇禎皇帝也只能揮淚斬馬謖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臣們自然不會阻止崇禎皇帝重用程世傑,他們只是期待程世傑如何收場。

寧海軍雖然說戰鬥力強悍,可問題是位於遼東的寧海軍又不會長翅膀,他們怎麼可能飛到九邊?

隨着這道任命的出現,大明所有的壓力都集中到了程世傑身上。

只看程世傑如何應對了。

PS:還有十二個小時,求月票,老程繼續努力,爭取晚上再來一章。

(本章完)

第118章 皇太極開始懷疑人生了第163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第127章 遼南發展的良性循環第219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216章 殺進去不留活口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218章 沒有路如何發展經濟第332章 李定國給本帥衝鋒第11章 攪黃孔有德的好事第135章 肥豬上門卻之不恭第179章 明軍滿餉不可力敵第26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138章 朕無可嫁女但有妹妹第317章 大金幸虧沒有南下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310章 讓他們繼續狗咬狗第479章 我們現在是大明人了第140章 程大帥真了不起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294章 遇順而止大順軍第359章 何愁沒有王猛來投第397章 自己操翻全世界第432章 不聽話就用大炮打屁股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448章 太會纏人招架不住第447章 來者不善的哥薩克第256章 宋獻策遼東大興第346章 先斷程世傑一臂第426章 史督師就這水平第183章 戰後擴軍重建遼南第239章 崇禎皇帝的利益至上第24章 家悅很厲害的第69章 大冤種孫元化第169章 學李衛公夜襲陰山第326章 唯有盡人事聽天命第407章 給崇禎戴了綠帽子第403章 腰帶斷了砒霜苦第368章 封程世傑爲遼王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171章 再殺德格類建奴崩潰第486章 大明工業帝國第247章 這是最危險的信號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165章 說他們勇敢還是愚蠢第338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0章 做人要講究誠信第293章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408章 凌遲范文程第165章 說他們勇敢還是愚蠢第11章 攪黃孔有德的好事第214章 海軍最佳陪練對象第370章 把死馬當活馬醫第249章 八千萬兩銀子賠款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391章 天下混亂一步到位第384章 把京城當作滿清的墳場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289章 未經他苦莫勸他人善第484章 不服就打服爲止第272章 本帥可不敢當你義父第352章 一定還有其他辦法第280章 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94章 遼東人的新希望第196章 侯大人這槍有古怪第61章 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第89章 判斷失誤建奴來了第354章 自毀長城自斷雙臂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112章 在遼南本帥就是法第141章 再難也要堅持下去第193章 一結婚就不再缺錢了第455章 被文明遺忘的土地第420章 格局打開問題就不存在第75章 一盤死棋可以走活了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第262章 爲了女兒老子拼了第272章 本帥可不敢當你義父第270章 本帥帶着你們搶地盤第350章 他們憑什麼高高在上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130章 東廠新財路層層加碼第47章 捏軟柿子其實不丟人第28章 釣魚執法願者上鉤第109章 保險櫃裡的毛瑟二十響第416章 世界上沒有後悔藥第272章 本帥可不敢當你義父第62章 向心力是怎麼凝成的第212章 開戰東風真正來了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雙贏第52章 實戰練兵以戰代練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181章 關鍵時刻掉鏈子
第118章 皇太極開始懷疑人生了第163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第127章 遼南發展的良性循環第219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216章 殺進去不留活口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490章 海上馬伕的末日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218章 沒有路如何發展經濟第332章 李定國給本帥衝鋒第11章 攪黃孔有德的好事第135章 肥豬上門卻之不恭第179章 明軍滿餉不可力敵第26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77章 忠臣比貪官還要可惡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150章 崇禎五年遼南第一大案第138章 朕無可嫁女但有妹妹第317章 大金幸虧沒有南下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310章 讓他們繼續狗咬狗第479章 我們現在是大明人了第140章 程大帥真了不起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294章 遇順而止大順軍第359章 何愁沒有王猛來投第397章 自己操翻全世界第432章 不聽話就用大炮打屁股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448章 太會纏人招架不住第447章 來者不善的哥薩克第256章 宋獻策遼東大興第346章 先斷程世傑一臂第426章 史督師就這水平第183章 戰後擴軍重建遼南第239章 崇禎皇帝的利益至上第24章 家悅很厲害的第69章 大冤種孫元化第169章 學李衛公夜襲陰山第326章 唯有盡人事聽天命第407章 給崇禎戴了綠帽子第403章 腰帶斷了砒霜苦第368章 封程世傑爲遼王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171章 再殺德格類建奴崩潰第486章 大明工業帝國第247章 這是最危險的信號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165章 說他們勇敢還是愚蠢第338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0章 做人要講究誠信第293章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408章 凌遲范文程第165章 說他們勇敢還是愚蠢第11章 攪黃孔有德的好事第214章 海軍最佳陪練對象第370章 把死馬當活馬醫第249章 八千萬兩銀子賠款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391章 天下混亂一步到位第384章 把京城當作滿清的墳場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289章 未經他苦莫勸他人善第484章 不服就打服爲止第272章 本帥可不敢當你義父第352章 一定還有其他辦法第280章 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94章 遼東人的新希望第196章 侯大人這槍有古怪第61章 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第89章 判斷失誤建奴來了第354章 自毀長城自斷雙臂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112章 在遼南本帥就是法第141章 再難也要堅持下去第193章 一結婚就不再缺錢了第455章 被文明遺忘的土地第420章 格局打開問題就不存在第75章 一盤死棋可以走活了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第262章 爲了女兒老子拼了第272章 本帥可不敢當你義父第270章 本帥帶着你們搶地盤第350章 他們憑什麼高高在上第260章 火龍出水廢物利用第130章 東廠新財路層層加碼第47章 捏軟柿子其實不丟人第28章 釣魚執法願者上鉤第109章 保險櫃裡的毛瑟二十響第416章 世界上沒有後悔藥第272章 本帥可不敢當你義父第62章 向心力是怎麼凝成的第212章 開戰東風真正來了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雙贏第52章 實戰練兵以戰代練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181章 關鍵時刻掉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