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

第355章 給崇禎皇帝提個醒

第355章

這些年以來,程世傑沒要崇禎皇帝一文錢,也沒有要一州一府之地,遼東本來就是在天啓元年丟的,而是程世傑率領寧海軍拿下來的。

程世傑拿下遼南四州,利用遼南的土地,移民屯田,建造工廠,自籌軍費,越打越強,可是程世傑一旦倒下,遼南誰能守住?

當年,孫承宗在守遼東,他親自建立的關寧軍,袁崇煥替代了孫承宗,遼東局勢急轉而下,別說五年平遼了,僅僅第二年建奴就兵臨京城城下。

現在程世傑真的是身體有問題嗎?恐怕不全是,應該是心理受到了打擊,他現在可不能倒下,一旦倒下,後果不堪設想。

不行,程世傑萬萬不能倒下,就算他倒下了,他的新政也不能倒,崇禎皇帝可不想再過那種處處生煙冒火、國庫能餓死老鼠的苦日子了!

崇禎皇帝下定決心,將所有彈劾程世傑的奏摺通通扔進了垃圾桶,直接駁回程世傑因病請辭的奏摺,同時,讓王承恩帶着派宮內醫術最高明的御醫前往延慶救治程世傑,同時,擬旨,遼東地區一切照舊,人事任免由遼東總督府衙門說了算,同時封程世傑之子程家龍爲海國公世子,定國將軍,世襲罔替。

崇禎皇帝用世襲罔替這樣的狠招,就是想學習朱元璋,當年沐英鎮守雲南十年,大興屯田,勸課農桑,禮賢興學,傳播中原文化,安定邊疆。沐英死後,沐氏子孫世代鎮守雲南。

沐氏子弟三代西平侯爵,十三代黔國公爵,掌握着雲南軍隊,雲南雖然不屬於九邊體系,可是因爲土司作亂,雲南仍舊有將近二十萬軍隊,其中設立十六衛(裁撤馬隆衛)二十千戶所(其中鶴慶千戶所裁撤)。

要說沐家掌握的軍隊,在兵部戰冊上是十五衛共十九千戶所共計十萬共五千二百八十人,沐家依靠着十數萬兵馬在雲南割據了嗎?

事實上並沒有,沐家還是對大明相當忠心的。

崇禎皇帝想着把程家放在遼東,世鎮遼東應該還算不錯,事實上現在的遼東,與當初的沐家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沐英的兒子沐昕是駙馬都尉,娶成祖之女常寧公主爲妻,沐英之女嫁於定國公徐增壽爲妻。

崇禎皇帝決定將來讓坤興公主嫁給程世傑的兒子程家龍爲妻,至於程世傑之女程家悅,則不能嫁給太子朱慈烺,一旦將來朱慈烺登基爲帝,程家悅有孃家的助力,那就很容易把太子架空。

崇禎皇帝的態度變化,讓衆臣感覺什麼叫做伴君如伴虎,同時大臣們也在思考,崇禎皇帝到底是什麼意思。

崇禎皇帝這道旨意遭到羣臣的一致抵制,一衆老臣尋死尋活,聲淚俱下,把祖制搬出來說了又說。

崇禎一連下了三次聖旨,又被內閣打回了三次,內閣的態度很明確,現在程世傑主動請辭,你不肯趁機拿下遼東地區,讓大家發一筆橫財也就算了,還想封那個程世傑的兒子做定國將軍和海國公世子,這不可能!

可是萬一,程世傑的兒子比程世傑還要厲害怎麼辦?要知道程家龍所做的事情雖然不多,可是他年紀輕輕就開始折騰,將來程家龍長大,我們還活不活了?絕對不行!

面對強硬的羣臣,崇禎皇帝也大傷腦筋,羣臣的態度很明確了,他們與程世傑只能二選一,你自己選吧!

衡量再三,他只好找來筆和紙,給程世傑寫了一封非常誠懇的信,說明白了自己的苦衷,最後無奈的說:“程卿,衆臣集體反對,這關係着江山社稷的安危,朕絕不能退讓,只能委屈你幾年了!”

這封信到了程世傑手中的時候,他其實剛剛到通州,其實程世傑也不想趟這個渾水了,在看到孟恩和寧海軍將領們想爲了自己的利益,而羣臣也爲了自己的利益,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如果不是自己這個異世蝴蝶的存在,那會怎麼樣?

現在纔是崇禎九年,距離崇禎十七年還有八年時間,大明王朝還可以折騰八年,於是,程世傑直接拿着筆給崇禎皇帝回信:“微臣才疏學淺,腆顏據着九邊總理的高位,兢兢業業,如履薄冰,生怕有任何差錯,早已身心俱疲!衆臣驚才絕豔,無人能及,有衆臣在,大明江山便高枕無憂!只要能保住衆臣,臣受些委屈又何妨!”

在看到程世傑的回信時,崇禎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最後,經過反覆拉鋸,崇禎皇帝終於作出了讓步,以貪污瀆職之罪將九邊總理程世傑革職查辦,但是,程世傑卻繼續擔任遼東總督,無詔不得入京。由兵部尚書張鳳翼接任九邊總理,以楊鶴之子楊嗣昌接任兵部尚書之職。

政治是相互妥協的,崇禎皇帝作出了這麼大的讓步,羣臣自然不能過於咄咄逼人,於是,封,程世傑之子程家龍爲定國將軍以及海國公世子的旨意順利下達,程世傑繼續擔任遼東總督,遼東地區的人心頓時就安定下來了。

鬆了一口氣的崇禎皇帝並不知道,就在他下令將程世傑這個九邊總理革職的那一刻,他的毀滅便進入倒計時了。

崇禎皇帝並不知道,政治雖然是妥協的藝術,可是政治更如同溺水行舟,不進則退,崇禎皇帝本以爲委屈一下程世傑,能讓羣臣消停幾天,然而他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局勢並沒有隨着程世傑革掉九邊總理的職務而緩和,相反,變得更加緊張。

在程世傑擔任九邊總理期間,爲了防止九邊軍隊因爲缺糧而陷入譁變,寧海軍前前後後向京畿輸送了五六百萬石糧食,原本想囤積奇貨的糧商損失慘重,僅僅京畿就有一百多名糧商因爲破產而自殺。

就在程世傑不再擔任九邊總理,寧海軍這個賠本向大明輸血的組織,是徹底寒心了,徹底觸怒了寧海軍集團。

媽拉個巴子,我們辛辛苦苦把糧食和各種貨物賠本運過來,全當餵了狗,寧海軍控制的糧食銷售渠道和店鋪,紛紛轉讓,掛牌糧食已經售空,歇業關店,失去了寧海軍的糧食來源,北方的糧商早已把糧食賤賣出去。

各地官府紛紛出面,開始對付寧海軍的糧商,然而,寧海軍的商業部撤退非常堅決,店鋪直接半價,甚至三折出售,在文官集團想要動手的時候,寧海軍的商務部已經抽身了。如果是賣不掉的店鋪,也是能拆的拆,能砸的砸,留下的無非是搬不走的地皮而已。

在與文官集團交鋒的過程中,謝景林也知道這些普通人根本就不敢吃寧海軍留下的財產,但是有人卻敢吃,那就是大明的藩王和佛門,丟出來的骨頭,讓他們狗咬狗去。

從遼東獲得糧食的渠道幾乎完全斷絕,市面陷入了恐慌,糧商瘋狂囤積居奇,哄擡糧價,很多富商則涌向遼東,拿出全富身家去購買糧食,一夜暴富者數不勝數。

與商人們奸笑遙相呼應的是老百姓的慘叫,糧價漲得太誇張了,他們就算傾家蕩產也買不起一石大米了!有不少官員跑到北京來訴苦,要求朝廷賑災。

崇禎只覺得不可思議,京畿又沒有發生什麼天災,居然跑來找朝廷要求賑濟,你他媽在逗我?

官員表示京畿糧食已經完全依賴湖廣、山東供應,現在運河已斷,有糧也過不來,都說存糧不足,不肯賣了,我們沒飯吃啦,不找你找誰?

無奈之下,崇禎撥下十萬石米賑災,結果可想而知,這十萬石賑米剛一出糧庫就被瓜分一空,然後被商人以更高的價格買下,囤了起來,京畿百姓一粒都沒有吃到。

然而,這個問題,卻被《遼東時報》利用了錦衣衛的情報系統,將詳細的交易數據報道了出來,這下樂子找大了!《遼東時報》對此作了一個專題報道,那批糧食的流向,經手人的姓名,交易的金額,鉅細無遺,一經刊登,立即掀起軒然大波!

崇禎固然氣得差點把龍椅給掀了,京畿地區百姓同樣也憤怒至極,那些富商走到哪裡,得到的不再是平民羨慕的目光,而是憤怒的詛咒:“讓這些蛀蟲去死吧,我們窮人的命也是命啊!”

這一事件讓京畿縉紳的威信大受打擊,當然,他們並不在乎,在他們眼裡,爹親媽親不如銀子親,誰把那些窮鬼的命當過一回事了?

讓他們惱火的是《遼東時報》,這份發行量越來越大,影響也越來越大的報紙老找他們麻煩,他們幹了些什麼醜事報紙第一時間就給登出來,弄得他們頗爲狼狽。東林黨不止一次要求崇禎封了《遼東時報》。

只是非常可惜,民間的聲音根本就是官府可以封禁的,再說了,天下局勢動盪,看報紙的人就是他們士人,他們愛看,當然不是遼東時報的時政內容,還是不少小說話本。

與大明的小說家相比,後世的網絡小說,特別是言情板塊的,帶着情色描寫的,那就是降緯打擊。

……

在陳國棟找到程世傑的時候,程世傑已經抵達天津衛。

“大帥!”

陳國棟可不是空着手來的,他來找到程世傑的時候,已經讓監軍道署的人動手,把孟恩以及周寧、李信這三個罪魁禍首給綁了起來。

當然,程世傑一直沒有給陳國棟授權審判,否則,程世傑看到的將是三顆人頭。要知道寧海軍的監軍道署,就是類似正委制度,在寧海軍內部,軍事主官是無權過問監軍道署系統的人員。

相反,他們接受的是陳國棟的命令,在起初他們確實是認爲向程世傑以死相諫,是一個正常的行爲,但是在陳國棟的解釋下,他們認識到,這其實就是變相的兵變,特別是程世傑被氣走了,這些司監、總監、都監以及監軍們行動了起來,不費吹灰之力,將孟恩和周寧等人抓了起來。

程世傑看清面前的三人,微微一愣:“陳國棟,你這是做什麼?”

“大帥,他們敢吃裡爬外,背叛大帥,我……”

程世傑上前解開孟恩、李信以及周寧三人的繩索:“他們背叛本帥?何時背叛?本帥若是不願意,他們如何背叛?”

程世傑的話讓陳國棟微微一愣。

事實上,程世傑的話並沒有錯誤,他不僅僅用監軍道署,成立了寧海軍的兩套管理體系,同時還掌握着寧海軍的軍餉和後勤。只要程世傑宣佈,某一支寧海軍爲叛軍,直接在銀行凍結他們的軍餉和存款,這支軍隊連三天都撐不下去。

“大帥!”

周寧面對程世傑的時候,現在其實後悔了。

“現在京畿已經亂成一鍋粥了,這是你想看到的結果嗎?”

程世傑淡淡的道:“你們想借建奴之手,殺光京畿的官員,可問題是,就算死了吳宗達,文震孟就頂了上他缺,問題改變了嗎?”

程世傑非常清楚,崇禎朝換了五十多個內閣大臣,他處死了兩任兵部尚書,自殺一人,刑部尚書十七人,處死總督十七人,所有內閣大臣平均任職時間不到六個月,這樣的內閣能有作爲纔是怪事。

周寧苦笑道:“大帥,現在京畿已經亂了,江南也亂了,到處都是糧商在搞事,民怨沸騰,我們現在該怎麼做?”

“等吧!” “等?”

幾個有些不解。

李信似乎明白了程世傑的意思:“大帥的意思是,我們可等海面解凍?”

“渤海冰封以往二月初就是解凍,現在不到半個月了,冰舟已經無法通行,只要河水解決,我們的海軍就可以乘坐內河船運輸物資,先讓他們折騰吧,等他們把人心折騰光了,再收拾爛攤子!”

程世傑現在其實反而不擔心建奴南下了,因爲這段時間,寧海軍進攻瀋陽的消息,早已到了皇太極手中,皇太極並沒有率領建奴殺向瀋陽,也沒有奪回瀋陽的意思,皇太極早就預料到程世傑會動手。

程世傑道:“你們恐怕沒有想到吧?瀋陽其實就是一座空地,建奴八旗貴族的家眷都不在瀋陽,去年十二月份,他們就北上開原,隨後又冒着風雪,遷徙去了科爾沁,張裕帶着兵馬殺向科爾沁,估計也不會有什麼結果,在這個情況下,他並沒有拼命的勇氣,他肯定逃向漠北了,我們現在可不具備遠征漠北的實力!”

這場大雪,給寧海軍在遼東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再加上這一次爲了支援京畿地區,爲了支援九邊防線,遼東前前後後消耗了太多的軍事物資,更何況,這一次寧海軍光損失馬匹就多達萬餘。

陳國棟將李康妃送來的情報告訴程世傑。

程世傑聽聞李國輔商量着要挑起周延棟與程世傑的爭鬥,周寧的臉色瞬間就尷尬起來。

他在心裡暗暗祈禱,他爹周延棟可千萬別犯傻。

別看在遼東內部,幾乎所有人都認爲在遼東寧海軍第一家族是程世傑,第二家族則是周延棟,第三家族則是謝宗澤。

可事實上,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

掌握着商務部和外事部的謝景林,以及掌握着教育部的謝宗澤,程世傑一句話就可以換掉他們,而且不會引起任何波瀾。

可同樣,周延棟家族也是一樣,自己這個寧海軍參謀總長,平時可以替程世傑發號施令,然而,陳國棟只是一個命令,他在晚上睡覺,一覺醒來,就坐着馬車離開了延慶縣,絲毫沒有反抗的能力。

監軍道署在明面上,只有軍法隊成員和司監、總監、都監,可是他們在內部的監軍成員卻是隱秘的,只接受各級監軍的領導和指揮。

李信身手高強,也比較警覺,負責擒拿他的四名監軍被他擊傷,可是面對十數支左輪的時候,以及一句話“奉陳督監之令,緝拿叛徒李信!”

李信的親衛人數足足二三百人,卻無動於衷,所有寧海軍將士都知道一點,沒有程大帥,就沒有他們的今天,誰是叛徒,他們無力分辨,只能鑑別出,陳國棟下令了,李信只求多福。

程世傑道:“我們寧海軍死過一個監軍了,再死一個也不奇怪吧?”

陳國棟明白過來。

朝廷派往遼東的官員也好,派往寧海軍的監軍也罷,程世傑讓誰死,他就必須死。

……

李國輔比程世傑的速度要快,他已經抵達了江南,他的目的非常明確,就算要拉攏周延棟,拉攏寧海軍的將領們,那也需要真金白銀。可是他手中沒有錢,崇禎皇帝也沒有錢。

李國輔只能先從吳淞口的巡檢司拿到銀子,再前往遼東。在抵達巡檢司的時候,李國輔看了看賬簿,吳淞口巡檢司雖然只有一千八百餘人,四五十艘船,但是賺錢的速度可真不慢,短短一個多月,就又賺了五十六萬多兩銀子。

剛剛拿到邸報,看着崇禎皇帝只是革除了程世傑的九邊總理之職,卻保留了程世傑的遼東總督之職,李國輔看來,崇禎皇帝還真是英明。

只有這種情況下,才能讓程世傑放鬆警惕,同時也可以給外界釋放一個信號,程世傑與崇禎皇帝之間有了裂痕。

李國輔拿着監軍憑信,從吳淞口巡檢司提走了五十六萬兩銀子,乘坐原來高起潛的坐船,一艘四千料海鯊級戰艦,這可是高起潛自討腰包定製的戰艦,上面裝了十六門三寸炮,八門寸炮,戰鬥力不容小覷。

起初,這艘戰艦在馬尼拉海戰中受到重創,高起潛花了四萬兩銀子,從造船廠買來的,充當自己的坐船。原本這艘船被命名紹興號,紹興號則被李國輔改名金陵號,金陵號在十數艘炮船的護衛下,前往遼東。

剛剛來到吳淞口的江面上,突然聽到遠處傳來一聲炮響。

“轟!”

這一枚近失彈,炮彈落在金陵號的右舷首的位置,炮彈在江面上爆炸,激起十幾米高的浪花。

李國輔的臉色大變:“這是怎麼回事?哪裡發的炮?”

一名小宦官指着吳淞口炮臺道:“是炮臺!”

“混賬東西,誰讓他們發炮的!”

李國輔的話音剛剛落,十數枚炮彈再次射來。這可不是虛驚一場,而是有兩枚四寸炮彈,直接在金陵號的身上開出兩個直徑五六米的大窟窿,爆炸衝擊波掃過,船帆和水手一起飛上了半空。

其他水手和錦衣衛見狀,急忙跳海。

大量的海水涌入,金陵號在吳淞口的江面上僅僅堅持了不下一刻鐘,就斷成兩截,沉入江底。

吳淞口總兵吳勝,向朝廷彙報:“崇禎九年二月初八,吳淞口炮臺在例行炮擊訓練時,寧海軍監軍李國輔李公公坐船金陵號,沒有報備,直接駛入江面,訓練炮彈不慎擊中金陵號,金陵號中兩炮後沉沒,卑職極力搶救落水水手,搜救李公公,然而,李公公以下,共計二十九人失蹤,三十五人獲救,三十八人不幸陣亡……卑職罪孽深重,請陛下責罰!”

吳勝寫好奏摺,吹乾墨跡:”送到京城吧!”

“吳帥,您這麼寫不怕……”

“怕個鳥!”

吳勝不以爲然的道:“我這一次敢失手轟了李國輔,下一次誰保證,炮彈擊中哪裡?”

程世傑原本有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弄死李國輔,可問題是,弄死李國輔並不是程世傑的真正目標,他的目標是給崇禎皇帝提個醒。

程世傑現在不爽了。

程世傑最近一直把崇禎皇帝寵壞了,讓崇禎皇帝有些漂了。不知道什麼是輕重,現在只是給崇禎皇帝提個醒。

正如程世傑所料的一樣,在吳勝的奏摺送到京城以後,內閣大臣們彈冠相慶,他們知道程世傑與崇禎皇帝的裂痕已經無法彌補了。

崇禎皇帝看到這個奏摺的時候,氣得把最心愛的硯臺砸了,不湊巧,正好砸在王承恩的腦袋上,王承恩的腦袋鮮血直流。

然而,這只是無能狂怒,於事無補。

崇禎皇帝能怎麼辦?殺掉吳淞口總兵吳勝?

吳淞口已經死過一個總兵了,再說,他想殺,人家吳勝不見得就願意死。

這事,只能認了。

(本章完)

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378章 如此棟樑大明焉能不亡第313章 我不怕苦不怕累第153章 什麼程大帥又不見了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這麼遠第15章 貧民窟一般的千戶所第151章 這死太監想搞事啊第112章 在遼南本帥就是法第135章 肥豬上門卻之不恭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259章 讓人無法拒絕的交易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請假第104章 這是誰的部將如此勇猛第25章 軍隊纔是立身之本第368章 封程世傑爲遼王第10章 做人要講究誠信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369章 崇禎也給程世傑封王第92章 阿濟格的絕戶之計第156章 孫承宗老夫可拒絕嗎第182章 收復遼陽皇太極認輸第124章 程世傑果然值得投資第102章 殺一頭肥豬好過年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章 閉眼睜眼兩重天第22章 想去京城看升國旗第367章 天雄軍抽生死籤第415章 解決製造問題的人第418章 追上盧建鬥那是別想了第438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第105章 程世傑之野心昭然若揭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253章 程世傑的呂宋攻略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離開第340章 回京城跟他們算總賬第224章 程少將軍你闖大禍了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62章 向心力是怎麼凝成的第180章 他們敢死本帥就敢埋第250章 玩文字遊戲誰不會啊第399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424章 皇家海軍準備出擊第89章 判斷失誤建奴來了第233章 過河拆橋的英國佬第469章 世界性轟動效果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179章 明軍滿餉不可力敵第325章 大明最不缺喬兆林第326章 唯有盡人事聽天命第481章 沒有見過世面的樣子第389章 一不小心打崩了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154章 尚公主封駙馬都尉第394章 皇上我們沒法回頭了第345章 打進瀋陽城吃肉第466章 實力決定地位第14章 登州衛右千戶副千戶第446章 來吧相互傷害第89章 判斷失誤建奴來了第284章 遼東工業革命的萌芽第41章 一步登天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第251章 鄭芝龍投降呂宋整編第177章 建奴最後的援軍第34章 一戰成名舉座皆驚第184章 封爵國公世襲罔替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277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第285章第57章 萊陽張氏構陷屠民第228章 駙馬外面有人了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421章 孫傳庭的無妄之災第136章 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第461章 效仿王玄策故智第154章 尚公主封駙馬都尉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137章 枕頭風一吹受用無窮第437章 與百姓共天下第235章 史上最昂貴的七個字第299章 瘋狂輸出大炮洗地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號第466章 實力決定地位第389章 一不小心打崩了第15章 貧民窟一般的千戶所第1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第133章 有實力就掀桌子砸鍋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190章 寡婦集中營第4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157章 秋高氣爽汗王大點兵第92章 阿濟格的絕戶之計
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378章 如此棟樑大明焉能不亡第313章 我不怕苦不怕累第153章 什麼程大帥又不見了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這麼遠第15章 貧民窟一般的千戶所第151章 這死太監想搞事啊第112章 在遼南本帥就是法第135章 肥豬上門卻之不恭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259章 讓人無法拒絕的交易第478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請假第104章 這是誰的部將如此勇猛第25章 軍隊纔是立身之本第368章 封程世傑爲遼王第10章 做人要講究誠信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369章 崇禎也給程世傑封王第92章 阿濟格的絕戶之計第156章 孫承宗老夫可拒絕嗎第182章 收復遼陽皇太極認輸第124章 程世傑果然值得投資第102章 殺一頭肥豬好過年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章 閉眼睜眼兩重天第22章 想去京城看升國旗第367章 天雄軍抽生死籤第415章 解決製造問題的人第418章 追上盧建鬥那是別想了第438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第105章 程世傑之野心昭然若揭第17章 第一把火熊熊燃燒第253章 程世傑的呂宋攻略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離開第340章 回京城跟他們算總賬第224章 程少將軍你闖大禍了第222章 點火上菜烤倭豬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62章 向心力是怎麼凝成的第180章 他們敢死本帥就敢埋第250章 玩文字遊戲誰不會啊第399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424章 皇家海軍準備出擊第89章 判斷失誤建奴來了第233章 過河拆橋的英國佬第469章 世界性轟動效果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179章 明軍滿餉不可力敵第325章 大明最不缺喬兆林第326章 唯有盡人事聽天命第481章 沒有見過世面的樣子第389章 一不小心打崩了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154章 尚公主封駙馬都尉第394章 皇上我們沒法回頭了第345章 打進瀋陽城吃肉第466章 實力決定地位第14章 登州衛右千戶副千戶第446章 來吧相互傷害第89章 判斷失誤建奴來了第284章 遼東工業革命的萌芽第41章 一步登天第73章 有人揣着明白裝糊塗第251章 鄭芝龍投降呂宋整編第177章 建奴最後的援軍第34章 一戰成名舉座皆驚第184章 封爵國公世襲罔替第423章 崇禎你後悔嗎第277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第285章第57章 萊陽張氏構陷屠民第228章 駙馬外面有人了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421章 孫傳庭的無妄之災第136章 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第461章 效仿王玄策故智第154章 尚公主封駙馬都尉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137章 枕頭風一吹受用無窮第437章 與百姓共天下第235章 史上最昂貴的七個字第299章 瘋狂輸出大炮洗地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號第466章 實力決定地位第389章 一不小心打崩了第15章 貧民窟一般的千戶所第1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31章 明朝的事情明朝解決第133章 有實力就掀桌子砸鍋第49章 一天打三頓少一頓不行第190章 寡婦集中營第4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157章 秋高氣爽汗王大點兵第92章 阿濟格的絕戶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