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程世傑果然值得投資

第124章 程世傑果然值得投資

第123章

“拉進小樹林,你這婦人,莫要……”

“大帥,且聽這名婦女人訴說完,再下定論也不遲!”

陳子龍出聲。

程世傑自然“給”他面子:“後來怎樣?”

“那三人進入小樹林,就迫不及待地撕扯民婦的衣裳……”

楊花一邊哽咽着,將事件的真相一五一十的說出來。楊花的口才極佳,在她的訴說之下,在場的衆人彷彿聽了一場繪聲繪色的情色演出。

程世傑望着楊花,此時楊花眼睛已經哭得紅腫:“口說無憑,你可有證據?”

楊花搖搖頭:“奴沒有!”

“既然沒有證據,本帥也……”

程世傑的話沒有說完,陳子龍這個捧哏馬上接過話茬:“你說那三人撕扯伱的衣服,那衣服呢?”

楊花下意識地捂着自己身上的衣服。

陳子龍湊近一看,發現楊花的衣服上已經密密麻麻的針腳,將破爛的部位恢復了原狀。

陳子龍道:“你的衣服,你身上的傷痕,就是證據!”

楊花嚇得花容失色。

陳子龍給徐四小姐瑪爾第納使了一個眼色,瑪爾第納會意,帶着婆子將楊花帶到馬車上。

時間不長,那名婆子向瑪爾第納稟告道:“據奴婢查驗,楊氏身上確實是多處挫傷,而且……”

陳子龍道:“程帥,現在遼南還未設官府,然而大帥乃遼南官職最高之人,理應受理此案!”

程世傑望着楊花道:“你所說的那三人是誰?姓誰名誰?”

楊花搖搖頭道:“奴不知!”

程世傑嘆了口氣道:“此事不好辦啊!”

楊花憤憤的道:“但有一人,就算是化成灰,奴也認得出他!”

楊花是一個聰明人,她其實非常清楚。風險,往往孕育着機會。風險越大,機會越多,報酬,也越豐厚。

在她答應楊芸孃的那一刻起,她不僅如釋重負,還感覺豁然開朗。她爲了生活所迫,不能不倚門賣笑,可是隨着兒子年齡越來越大,風言風語也越傳越烈,兒子因爲有了一個半遮門的孃親,一輩子都難以擡起頭做人。

她決定抽身,也決定從良。可是無論怎麼做,過去的污點是洗不掉的。

但是,眼下卻有這麼一個好機會,她如果把握住了,不僅僅洗脫了過去的污點,對於兒子一生都有着極大的助力。

事情成了,她有大功。

就算事敗了,也有程世傑兜底,左右她都沒有損失。

程世傑道:“馬士林!”

“卑職在!”

“你去調查一下,從三日前開始,直到現在,有多少人離開金州城,但凡三天之前,無法證明案發時間,自己身在何處,所做何的事,全部集中起來,讓楊氏認人!”

直到此時,程世傑這才知道現如今的金州人流量有多大,每天出城的人在一萬兩千至一萬九千人之間,進城的數量有出城的數量差不多,在一萬五千人至兩萬人之間。

也就意味着,金州城每天的人流量在三四萬人上下。

不過,因爲案發當時沒有人證在證明的自己做什麼的人,在個機率的篩檢之下,事實上,僅僅不到兩千人沒有證明人。

這兩千人就被楊花挨個認人。

陳子龍此時非常憤慨,衆富家公子也下意識的認爲,這三個淫賊,應該是寧海軍的人。

陳子龍道:“程帥,爲示公允,應該將大帥麾下將士,也全部拉出來。讓楊氏認人。”

“如此也好!”

除去寧海軍沒有出營的士兵,加上正在當值的軍部人員,允許被出營的人,只有不到八百人。

認人的時間很長,一個人要認六千餘人,可不是一會半會能認完的,特別是寧海軍的士兵,同樣的軍裝,同樣的氣質,想要認一個人出來不太容易。

“寧海軍士兵毆打秀才”事件和“民婦被拉進小樹林”影響還在持續發酵。影響越來越大,《遼南週報》甚至在報紙上發佈懸賞公告,尋找目擊證人。

……

遼南的移民安置營,在四月份的時候,已經鳥槍換炮了,這裡不再是地窩子,而是成排的紅磚紅瓦房。

“姓名!”

“楊青雲!”

“職業!”

“郎中!”

工作人員聽到“郎中”兩個字之後,馬上擡頭看楊青雲。楊青雲三十多歲的年齡,從容不迫的態度,溫文爾雅,氣質溫和,一股子“中庸”的氣質。

“一家幾口人?”

楊青雲躬身道:“九口人!”

“來人,安排十五號安置區。”

工作人員沒有多說話,楊青雲跟着工作人員一路來到一座十五號的院落前,這是一座與中原貧窮之家非常相似的房間,共有聯排的五間房子,其中四間房爲臥室,分爲男女各兩間,進入房間,則是三張牀,另外就是三張小桌子,一排櫃子。

如果說硬要說這個房間的佈局,有點像後世的醫院病房。

在移民安置點住了三天,每天都有人過來觀察楊青雲一家,直到第四天,他們被安排了一輛四輪馬車,開始前往金州城,直接進入寧海軍野戰醫院工作。

四輪載客型馬車,標準乘載人數爲十二人,當然,十二名成年男子,多少會有些擁擠,楊青雲一家九口人,反而有些空曠。

楊青雲的妻子有些擔憂的道:“他爹,他們要帶着咱們去哪兒?”

“到了這般地步,去哪都行!”

楊青雲的父親是楊啓年是京城的御醫,天啓皇帝在天啓七年落水,隨後一病不起,御醫多次診斷,卻醫治無效。天啓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天啓皇帝駕崩,作爲爲天啓皇帝診治御醫之一,楊啓年被砍了頭。

楊青雲一家人倉皇逃離京城,原本計劃返回原籍南京,卻不曾想在南京的時候,還沒有穩定下來,就被人告發。

於是,楊青雲只好一起逃往睢州,投奔他的姐夫。好在楊青雲的姐夫是一個厚道人,在他的幫助下,楊青雲在歸德府城重操舊業,懸壺問診。如果沒有意外,憑藉楊青雲跟着父親學了二十多年的一身醫術,楊家重新崛起是沒問題的。

只可惜天不遂人願,去年冬天,楊青雲的一個病人因病去世,這又爲楊青雲一家人帶來了巨大災難。

歸德府城的大戶侯氏的侯恕(侯恂的三弟)當時吃了虎狼之藥,藥量過重,讓楊青雲爲其診治。這本來不算是楊青雲醫術不精,可侯恕死了,侯家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當時的侯家,一門三進士,在歸德府聲勢一時無兩,無奈之下,剛剛有了起氏的楊氏藥鋪,以及楊青雲姐夫一家,變賣家產,聽說程世傑在遼南招募流民,他們就利用最後的錢,買了船票來到了遼南。

坐在馬車裡的楊青雲,聽着車伕在與旁邊的另外一輛並行的四輪馬車車伕,聊着天。

通過他們的聊天得知,遼南最近除了兩個大案子,其實也就是一個案。

先是寧海軍士兵毆打三名秀才,被衆秀才圍堵程世傑的總兵府大門,後來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原本並非是寧海軍把總劉青松等人毆打三名秀才,他而是見義有爲。原來,當時這三名秀才蔣時中、蘇冼、顧文明見色起儀,強女幹民婦楊氏。

劉青松這才怒而毆打蔣時中、蘇冼、顧文明三人。

楊青雲這時發現馬車的車廂布袋裡裝着一份報紙,上面頭版頭條,居然赫然印刷了“寧海軍總兵程世傑告全民書”,其實這是一封公開的道歉信。

在這份公開的道歉信裡,程世傑寫道:“……他們之所以在危急時刻慷慨赴難、不問前程,就是相信身後有庇護的高牆,依靠的力量。如果這種行爲被辜負甚至被欺騙,那將是整個社會的恥辱,會讓所有人寒心。萬一有下次,誰還願意見義勇爲呢?爲衆人抱薪者,最怕凍斃於風雪。我們從來不缺挺身而出的凡人,不缺義無反顧的勇士,恰恰缺少應有的尊重與回饋。勇者不可戲,善者不可欺。萬萬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勇者不可戲,善者不可欺!”

楊青雲拍案叫絕:“說得太對了!”

楊青雲本來就是救死扶傷的大夫,可問題是,明明不是他的問題,偏偏讓他搞得家破人亡,他的父親曾留下密信,天啓皇帝是中了鉛毒。

至於下毒的人是誰?

楊啓年也不知道,但是他卻被滅口了。

父親的遭遇,又輪到了他的身上。是藥三分毒辣,這是最基本的常識,話不可亂說,藥不可亂吃。

侯恕爲了一時之快,吃了過量的虎狼之藥,虛不受補,把自己活活補死了,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

總兵府衙門前,此時已經人山人海,程世傑針對“寧海軍士兵毆打秀才一案”與“民婦被拉進小樹林”一案正式併案,並且公開審理。

此時的金州城數千上萬人,擠在總兵府門前的鼓樓大街,數百名城管全部出動,在街道上維持秩序。

“大帥,學生冤枉!”

蔣時中自己嘴欠,激怒了劉青松,雙方發生了打鬥,他們三人被揍了一頓,這也可以忍了,可問題是,他們被扔進了化糞池,差點連苦膽都出來了。

蔣時中怒視楊花:“毒婦,蔣某與你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爲何要誣衊蔣某!”

楊花的演技在線,她哽咽道:“民婦與爾等素不相識,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爲何要誣衊爾等?”

衆人也這麼一尋思,楊花說得有道理,沒仇爲什麼要誣衊他們?

“民婦……給畜生糟蹋了……民婦現在失貞……本想尋死守節,然而,家中二子尚幼!”

楊花朝着在場的衆人跪下道:“……求在場的好心人,幫助民婦收養家中二子,民婦在天上會保佑好心人……”

說到這裡,楊花朝着總兵府門前的栓馬樁撞去。

“不要!”

“攔住她!”

程世傑身邊的吳勝馬上出手,伸手抓向楊花的衣服。

“刺啦……”

楊氏的衣服被巨力扯開半邊,她的腦袋結結實實撞在栓馬樁上,她的腦袋鮮血直流,經過吳勝的一拉,減少了大半的衝擊力,楊氏雙眼一閉,昏迷不醒。

看到這一幕,現在的遼南軍民怒了。

“大帥,求了殺了這等花犯!”

“大帥,請誅此獠!”

“大帥……”

程世傑看到這裡,知道結果已經不重要了。他擺擺手道:“本帥……首先要向蒙受了冤屈的寧海軍將士道歉,本帥不該懷疑劉青松,不該聽信謠言,本帥向劉青松道歉!”

程世傑向劉青松鞠躬。

劉青松趕緊下跪向程世傑磕頭還禮。

因爲,劉青松知道真相是怎麼回事。

“本帥雖然無權處置有功名的秀才,而此去蔣時中、蘇冼、顧文明三人原籍甚遠,本帥也不知此三人是否與提學有私交!”

程世傑道:“陛下賦予本帥臨陣便宜行事之權,賜程某尚方寶劍,可斬正四品以下朝廷命官,蔣時中、蘇冼、顧文明三人罪不可恕,請尚方寶劍,斬立決!”

“學生冤枉!”

“大帥饒命!”

“學生冤枉……”

程世傑拿起尚方寶劍,朝着蔣時中、蘇冼、顧文明三人走去,劍光一閃,一顆腦袋落在地上。

程世傑接着又是一劍,三劍過後,三顆首級,整整齊齊擺在案上。

“大帥英明!”

“大帥威武!”

“大帥萬勝!”

“大帥公侯萬代!”

此事終於落下了帷幕,衆富家公子也對這三顆腦袋唾棄,並且表示羞於與其爲伍。

人羣中,風度翩翩的方以智望着陳子龍:“人中兄!”

“密之兄!”

方以智壓低聲音道:“你爲何要阻止方某,你明明知道……”

陳子龍苦笑道:“你的理由只是猜測,你說蘇冼是天閹,不能人道,有何證據?蘇冼家中有妻,其妻育有一子!”

“那個兒子是其弟的,只是寄養,他只是爲了掩人耳目,斷然不可能……”

“你不明白!”

陳子龍此時算是看明白了,程世傑就是在包庇他的屬下,弄不好這事裡面還有更深的陰謀。

這個其實不重要,程世傑給他一座城,五千軍戶,兩百多萬畝土地,用來作爲良種的實驗基地,而且每年撥款三萬兩銀子,用來作爲農學研究院的經費。

這些東西對於西法黨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屁股決定腦袋,腦袋決定思維,站在什麼他的位置,做出什麼樣的思考。

陳子龍並不是迂腐之人,他是務實之人,別說他跟蔣時中等三人交情不深,就算是骨肉至親,在利益面前,首先要考慮的永遠只有利益。

陳子龍雖然是東林黨最有聲望的後起之秀,幾乎是幾社的的當家扛把子,他考慮問題的角度和方以智永遠不可能在一條跑道上。

在衆人的歡呼聲中,程世傑心滿意足的回到了總兵府內。

總算搞定了這個問題。

作爲一軍統帥,自然要護着他的兵,如果不護着他的兵,難免怨聲載道,特別是寧海軍這種情況。

在後世,很多國家的新聞媒體都在呼籲着要重視人權,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人權,要限制政府執法人員過度的使用暴力,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按說這想法倒是沒什麼錯,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正確,但在某些政治團體和社會人士的推動下,卻導致這些國家的警察連正常的執法權都不敢使用。

結果就是本該被制止的罪犯無法被及時制止,警員和無辜的羣衆傷亡直線上升,社會治安極度的惡化,然後無良的媒體又開始亂噴警察部門執法不力。

現在的寧海軍這個集體其實是非常敏感而脆弱的集體,雖然程世傑利用了後世的經驗,設置了很多道的保險,可是因爲人員基本素質的問題,其實並不保險。

就像現在的這個事件,如果程世傑利用法律的公道,爲了討好那些高高在上的特權階級,寧海軍將士在面對這些特權階級的時候,腰再也直不起來。

雖然說,使用了一些小手段,這也是沒有辦法,如果是程世傑不怕嚇跑這些讀書人,程世傑就敢直接不講理,讓他們見識一下,什麼叫做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大帥!”

程世傑剛剛坐下來的時候,侍衛就向他稟告道:“陳子龍、方以智求見!”

“什麼?”

程世傑頭大如鬥,這兩樽大神過來,能有什麼好事?

可偏偏,他也不能永遠避而不見。

“讓他們前廳稍後,本帥沐浴一番,隨後就來!”

過了小半個時辰,程世傑這才沐浴一番,在前廳接見陳大龍和方以智。看着陳子龍的腳邊放着一個碩大的箱子。

程世傑還以爲陳子龍前來送禮了。

“拜見程帥!”

“陳先生、方公子客氣,請坐!”

陳子龍指着腳邊的大箱子道:“程帥軍務繁忙,陳某就長話短說,這都是老師的心血結晶,他一生致力於西方研究,著作頗豐,奈何國人皆不重視西學,難覓知音,聽聞大帥在遼南大興西學,而且學以致用,成果豐碩,他十分高興,便把一些早年撰寫的書稿交給在下帶過來,看大帥有沒有用得着的地方。”

不是程世傑自傲,整個明末,可以讓程世傑看得上的人,可真沒有幾個,孫元化只能呵呵……孫元化書呆子氣太嚴重,有點像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自命不凡,卻眼高手低。

一個是孫承宗,一個是徐光啓。前者是明末少有的大戰略家,一身傲骨,正氣凜然,後者則是明末少之又少的科學家,畢生致力於科學研究,在天文、地理、水利、物理、幾何、數學等學科上都有着高深的造詣,爲人也正派,這樣的人自然值得他尊重。

程世傑手底下有印刷廠,而且因爲孫元化的功勞,他有很多通用的機械設備,孫元化在登州兩年多的成果,直接成就了程世傑。

別看程世傑來到遼南的時間不長,可是底子都是孫元化打下來的,大量的水力機械,也因爲冰雪融化,可以使用了。就像水泥廠的球磨機,其實原理和畜力機械是共通的。

用句毫不誇張的話說,孫元化在登州,以鑄炮的名義,搞了一個簡化初級版本的工業帝國,這個工業帝國就像後世的五小工業一樣,規模不大,但是門類卻相當齊全。

有整套的採礦設備,冶煉設備,提純設備,還有大量的熟練工匠,甚至這些工匠的技術,可以碾壓京城。

聽說是徐光啓的書稿,程世傑的眼睛可以放出精光,這要是放在後世,任何一本都可以賣到幾十萬以上,如果可以炒作一下,甚至可以賣出更高的價值,特別是在學術界。

陳子龍親手打開這個碩大的箱子,隨手拿起一一撂。

程世傑接過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蠅頭小字,每一個都端正美觀,簡直就像是印刷體,沒有塗抹,字體大小一樣,他一連翻了十幾頁,每一個字都是這樣,他不禁感慨:“徐老大人真的是把心血都嘔出來了啊。”

陳子龍帶着徐光啓的書稿送給程世傑,其實也是因爲他實在是沒有錢搞印刷,農業研究,也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陳子龍的家境和徐光啓的家境,都很殷實。

可問題是,作學術研究,個人那點財富,實在是不夠看的,當然,如果是做官做的徐光啓的這個位置,想搞錢其實也容易。

但是,徐光啓卻是整個明末爲數不多的幾位清官。

程世傑自然也知道,陳子龍借他的雞生蛋。用句不好聽的話說,這是拿他當冤大頭,可問題是,程世傑還真願意當這個冤大頭。

出書大概是每一個讀書人的夢想了,如果能出一本暢銷書,那就大賺特賺,哪怕是最低等的版稅,一本書也能賺個幾萬塊。

但是在三百年前可不是這麼回事,出書所需的費用由作者一力承擔,書賣得越多,要搭的錢就越多,一毛錢都沒得賺不說,還得賠一大筆。

所以這年頭出書是個苦差事,除了財大氣粗、急於出名或者想捧哪個上位的大人物,一般的小人物是沒有這樣的財力出一本書的。

徐光啓跟西洋傳教士利瑪竇合作,翻譯《幾何原本》的前六本,可謂費盡了心血,像直角、銳角、鈍角、平行線、三角形、對角線等等中文名詞術語,都是他反覆推敲之後確定下來的,“幾何”一詞,他擁有第一著作權。

然而,這部鉅著在明朝並不受歡迎,自宋朝滅亡之後,中國的科學研究就處於穩步倒退的境地,曾經極其輝煌,讓全世界望塵莫及的天文、數學、化學等學科都漸漸被遺忘了,無數凝聚了古人智慧的著作被拋棄了,自己的東西尚且如此,何況是西方的!

徐光啓只能寄望於將來,希望“這部光輝的數學著作在此後的一百年裡,必將成爲天下學子必讀之書。”可歷史比他預感的更加悲哀,滿清建國之後,中華文明繼續行駛在倒退的道路上,朝着深淵呼嘯而去。

程世傑帶着書稿,直接前往印刷廠。

楊芸娘望着程世傑的背影,衝着身邊的一老一少,一女,三人露出苦笑:“程帥就是這樣,做任何事都是雷厲風行!”

爲首的老者淡淡一笑道:“小老兒左右閒着無事,寫了一些東西,不如先轉交程帥先看一下!”

楊芸娘道:“還請鄭先生海涵!”

這個小老頭叫鄭簡,其實才四十五歲,只不過長得有些着急了。他本是河南鄭氏,如果放在唐朝,屬於五氏之一的鄭氏。

只是可惜,鄭氏雖然在,但是已經是昨日黃花了。

鄭簡十二歲從錢莊跑堂開始,在錢莊這一行混了三十三年,積累了豐富的錢莊經營和管理的經驗。

他們鄭氏本來也經營着一個錢莊,可問題是本家的家主有一個不成器的兒子,一個擁有十幾萬兩銀子本金的錢莊,短短五年內,就折騰光了。而且鄭簡還被背了黑鍋,無奈之下,他只好帶着兒子鄭驥,女兒鄭琪,前往山東討生活。

可問題是,現在的就業形勢可不像後世,一般而言,錢莊都是自己培養跑堂、夥計、掌櫃,他們這些專業人士,一般錢莊根本就不會用他們,無論他們要多少工錢,效果都是一樣。

錢莊可以動手腳的地方太多,不知根知底,誰也不敢用。

好在,鄭簡運氣好,因爲搭錯船,意外來到了遼南,意外地遇到楊芸娘。

作爲專業人士,鄭簡一眼就看出程世傑的銀行經營理念,遠比錢莊更加先進,但是這套機制中,也存在不少漏洞和問題。

如果自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那豈不是解決了一家老小的吃飯問題,還能抱一根粗大腿?

程世傑抵達寧海軍的印刷廠,馬上召集印刷廠的工匠。

“拜見大帥!”

程世傑直接下令道:“其他印刷工作,除了《遼南週報》以外,其他先停停,用最好的紙,用最好的墨,不計成本,每冊刊印一千……不一萬冊!”

陳子龍目瞪口呆,他的原計劃是能從程世傑這裡坑走一千冊,五百冊也行,沒想到的是,程世傑大手一揮,一萬冊,而且是每冊。

陳子龍鬆了口氣,徐光啓看人真準,程世傑果然值得投資。

PS:求一下保底月票,寫着寫着,忘記了看時間。

(本章完)

第427章 明荷北部灣海戰第204章 打江山易守江山更難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227章 請接受我們體面的投降第7章 用金子來試探人心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第213章 先打騎牆派再決戰第200章 軍事訓練知難而退第470章 建在金山上的城市第123章第227章 請接受我們體面的投降第418章 追上盧建鬥那是別想了第135章 肥豬上門卻之不恭第479章 我們現在是大明人了第405章 老百姓不認他了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這麼遠第262章 爲了女兒老子拼了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428章 新型大炮實戰檢驗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410章 呂宋的騰籠換鳥第407章 給崇禎戴了綠帽子第413章 養民如羊還是如狼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288章 程大公子被上了一課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99章 東江軍從今兒姓程了第428章 新型大炮實戰檢驗第98章 擁有吸引反賊的體質第72章 此事我不知情你信嗎(爲護法大佬加更第188章 樂安公主女憑夫貴第64章 保護包月可以優惠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69章 大冤種孫元化第137章 枕頭風一吹受用無窮第259章 讓人無法拒絕的交易第299章 瘋狂輸出大炮洗地第436章 恩威並施改土歸流第485章 打不過那就加入第365章 原始的生化武器進攻第25章 軍隊纔是立身之本第221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203章 和諧相處合作共贏第391章 天下混亂一步到位第294章 遇順而止大順軍第484章 不服就打服爲止第4章 眼淚纔是最關鍵的第212章 開戰東風真正來了第63章 白蓮教徐鴻儒餘黨第85章 崇禎皇帝上墳哭錯人第228章 駙馬外面有人了第169章 學李衛公夜襲陰山第52章 實戰練兵以戰代練第41章 一步登天第336章 三百年前的歌聲再次響起第183章 戰後擴軍重建遼南第78章 百總他們好像投降了第52章 實戰練兵以戰代練第299章 瘋狂輸出大炮洗地第211章 五寸新炮如虎添翼第300章 西班牙人的代理人戰爭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104章 這是誰的部將如此勇猛第307章 終於見到回頭錢了第255章 悅悅好着呢第78章 百總他們好像投降了第398章 他們的時代結束了第376章 不是還有太子嗎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139章 童言無忌還是前世記憶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號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97章 你看本帥像大冤種嗎第264章 老爸需要拿你做實驗第24章 家悅很厲害的第477章 你對大明的實力一無所知第353章 我倒要看看誰造反第136章 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第99章 東江軍從今兒姓程了第259章 讓人無法拒絕的交易第253章 程世傑的呂宋攻略第447章 來者不善的哥薩克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477章 你對大明的實力一無所知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474章 用大炮給他們回覆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310章 讓他們繼續狗咬狗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307章 終於見到回頭錢了第148章 遼南莊稼豐收的原因第3章 閉眼睜眼兩重天第98章 擁有吸引反賊的體質第133章 有實力就掀桌子砸鍋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雙贏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146章 商業機密謝絕打聽第374章 遼西的天大變了第315章 平靜的日子到頭了
第427章 明荷北部灣海戰第204章 打江山易守江山更難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227章 請接受我們體面的投降第7章 用金子來試探人心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第213章 先打騎牆派再決戰第200章 軍事訓練知難而退第470章 建在金山上的城市第123章第227章 請接受我們體面的投降第418章 追上盧建鬥那是別想了第135章 肥豬上門卻之不恭第479章 我們現在是大明人了第405章 老百姓不認他了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這麼遠第262章 爲了女兒老子拼了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428章 新型大炮實戰檢驗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410章 呂宋的騰籠換鳥第407章 給崇禎戴了綠帽子第413章 養民如羊還是如狼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288章 程大公子被上了一課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99章 東江軍從今兒姓程了第428章 新型大炮實戰檢驗第98章 擁有吸引反賊的體質第72章 此事我不知情你信嗎(爲護法大佬加更第188章 樂安公主女憑夫貴第64章 保護包月可以優惠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69章 大冤種孫元化第137章 枕頭風一吹受用無窮第259章 讓人無法拒絕的交易第299章 瘋狂輸出大炮洗地第436章 恩威並施改土歸流第485章 打不過那就加入第365章 原始的生化武器進攻第25章 軍隊纔是立身之本第221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203章 和諧相處合作共贏第391章 天下混亂一步到位第294章 遇順而止大順軍第484章 不服就打服爲止第4章 眼淚纔是最關鍵的第212章 開戰東風真正來了第63章 白蓮教徐鴻儒餘黨第85章 崇禎皇帝上墳哭錯人第228章 駙馬外面有人了第169章 學李衛公夜襲陰山第52章 實戰練兵以戰代練第41章 一步登天第336章 三百年前的歌聲再次響起第183章 戰後擴軍重建遼南第78章 百總他們好像投降了第52章 實戰練兵以戰代練第299章 瘋狂輸出大炮洗地第211章 五寸新炮如虎添翼第300章 西班牙人的代理人戰爭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104章 這是誰的部將如此勇猛第307章 終於見到回頭錢了第255章 悅悅好着呢第78章 百總他們好像投降了第398章 他們的時代結束了第376章 不是還有太子嗎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139章 童言無忌還是前世記憶第361章 非常不好的信號第248章 梟雄落幕新的海王第97章 你看本帥像大冤種嗎第264章 老爸需要拿你做實驗第24章 家悅很厲害的第477章 你對大明的實力一無所知第353章 我倒要看看誰造反第136章 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第99章 東江軍從今兒姓程了第259章 讓人無法拒絕的交易第253章 程世傑的呂宋攻略第447章 來者不善的哥薩克第116章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第477章 你對大明的實力一無所知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474章 用大炮給他們回覆第311章 遍地狼煙如瘋如狂第310章 讓他們繼續狗咬狗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307章 終於見到回頭錢了第148章 遼南莊稼豐收的原因第3章 閉眼睜眼兩重天第98章 擁有吸引反賊的體質第133章 有實力就掀桌子砸鍋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雙贏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第143章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第146章 商業機密謝絕打聽第374章 遼西的天大變了第315章 平靜的日子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