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將

“真有這般厲害?”魏延趕來時,臨湘已經攻破,老將被擒,長沙太守寒暄被藤甲兵殺死在亂軍之中,守城軍士自然無力再戰,得知徐晃擒了個老將十分厲害,徐晃差點在亂軍中被砍了,這讓魏延有些不信。

畢竟徐晃的本事他大概掂量過,不說用兵不下於自己,武藝上也能跟自己打個不相上下,這天底下,能勝自己的不是沒有,主公身邊就有很多,但荊州在魏延的印象裡,出彩的也就文聘和劉磐,沒聽說過有這麼個老將。

“我何必這般來騙你?”徐晃感慨道:“此老武藝,恐怕就是主公身邊,能勝者亦不多。”

“這般厲害,我倒是想見見!”魏延有些詫異,一個老頭兒,能有多厲害。

“脾氣不小,你自己去。”徐晃沒跟他一起去,這老將本事挺大,脾氣那也是相當剛烈,從被抓開始罵到現在,依舊中氣十足,殺吧……七十歲的老人了,下不去手,朝廷在呂布這些年的帶動下,對殺俘、屠城這些事情很排斥,戰場上殺了也就殺了,如今既然生擒了,再對一個七旬老者動手,總是覺的不妥。

放吧……仗還沒打完,這麼一個猛人出去,下一次可就不好抓了,也只能關着。

反正徐晃是不怎麼想去見他了,打完這仗,趕緊讓他滾蛋。

魏延顯然不太理解,跑去看了看,然後……就沒然後了,老傢伙太能罵了,能不能打不知道,但罵起人來那是中氣十足。

“他吃飯麼?”魏延看着徐晃好奇道。

“吃啊,該吃吃,該喝喝,吃飽喝足就罵。”徐晃點頭道。

這老傢伙,氣性真大。

魏延也做出了跟徐晃同樣的選擇,不理他,留了百來人帶領降兵鎮守臨湘後,二人合兵一處,繼續南下,桂陽太守趙範不戰而降,不過在此發生了一件趣事,趙範將自家守寡的嫂子介紹給了徐晃,被徐晃給拒絕了。

“爲何不要?”魏延好奇道,趙範那寡嫂他也見過,雖然年紀大了,但也是國色天香,跟徐晃正配。

“趙範以後找我來通融,你說我該如何?”徐晃反問道。

他出身不高,但在河東時,世家豪族之間這些狗屁倒竈的事情早已熟知,這趙範顯然是想借姻親關係捆住自己,這貨一看就是那種擅長投機之人,也是如今朝廷打擊最狠的一類人,這真要答應了這門親事,哪怕是納妾,以後說不定會被趙範連累。

娶妻納妾,那可都是要慎之又慎的,有趙範這個前夫的兄弟,哪怕再美也不能要。

“公明將軍到時候可大義滅親!”魏延玩笑道。

徐晃無語的看了他一眼,娶人家嫂子,然後再把人砍了?這種事兒他是做不出來。

“快些進兵吧,拿下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荊州軍經此一戰,已經沒多少餘力來與我軍相抗了。”

兩萬大軍被徐晃打的大敗,還要封鎖江面阻止張遼渡江,現在荊州軍應該拿不出太多軍隊來跟他們打了,正好一舉拿下三郡,而後朝武陵進發,到時候看他們是撤軍自保還是繼續阻攔張遼渡江。

其實這個時候蔡瑁這些人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出兵截斷後路,攻佔已經沒多少守軍的長沙,或者在魏延和徐晃來攻零陵的時候奪回桂陽。

但若真如此,魏延和徐晃可就要樂開了。

跟尋常的行軍不同,攻城對擁有藤甲和二十門火神砲的南陽軍和蜀軍來說並不太難,荊南地區縱橫交錯的水道可以讓他們少量的輜重搬運起來毫不費力,完全可以以戰養戰,蔡瑁如果這個時候攻打長沙,那魏延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放棄零陵直接去攻武陵。

反正是在荊南地界,魏延和徐晃只需要一個落腳地方就行,這麼打下去,先扛不住的還是蔡瑁等人。

蒯越正是看清了魏延這般只留少數人馬守後方的真正目的,才制止了蔡瑁斷其後路,人家其實已經被斷了,大將一封鎖,張遼過不來,魏延和徐晃就沒有後路可言。

但問題是這兩人極其部下太能打,刀槍不入的藤甲兵,訓練有素的南陽軍,雙方相輔相成,蔡瑁兩萬大軍被三千人所破,對於最近這一年多來的戰報來說,其實也沒什麼丟人的,至少還有來有回,襄陽防守的時候,都沒機會出手城就被人家破了。

現在也只能看着他們大搖大擺的跑去攻打零陵。

蔡瑁自然不甘心,正面大不過,但過來荊州的敵軍就那麼多,耗也要把他們耗死,所以他帶着人馬來到零陵,幫忙防守。

劉度有些爲難,這次的敵人跟以往小打小鬧的宗賊顯然不是一回事,敵人的作風有些像流寇,最要命的是,荊南這邊宗族對朝廷軍隊和對荊州軍的態度其實差不多。

荊南一直都在荊州核心勢力的邊緣徘徊,因爲環境氣候不如荊北,所以這邊沒有如同蔡家、蒯家這樣的大家族,甚至小一些的馬家、寇家這樣的家族也沒有,多是以宗族形勢形成的地方勢力。

荊南人口不少,但向荊州刺史這邊交稅的人不多,也就是說荊南各郡衙署實際控制的人口其實不多,甚至很難通過戶籍來確定荊南四郡的人口數量。

沒有大家族,但小家族扎堆,這裡單門獨戶很難生存,因此產生了一種在其他地方算不上主流的羣體,宗賊!

以前荊北、南陽也有,不過劉表做了荊州牧之後,荊北的宗賊基本被肅清了,至於南陽宗賊,當年呂布一手遷民令,加上後來這十多年南陽稅制革新,已經瓦解了宗賊。

事實上,宗賊之所以存在並非人心向惡,或者朝廷制度,宗賊的條件有兩個,第一是家族大,若只論人數,甚至不比一下地方豪族少,而另一個特點就是沒什麼背景。

一般世家豪族,祖上三代之內,至少有個太守,而宗賊可能連個縣令都沒有,之所以形成地方宗賊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朝廷的苛捐雜稅下,單門獨戶無法生存,原本一般人家兩三代就疏遠了,但在這裡,可能四五代都在一塊兒抱團,爲的就是抗衡朝廷的壓迫,甚至勾結山越攻擊衙署。

單純怪宗賊其實是很不負責的說法,甚至宗賊也是一種帶侮辱性的叫法,歸根結底,一是荊南因爲環境惡劣使得百姓貧窮活不下去,二是衙署沒能針對這邊的問題做出專門的應對政策,就好比環境跟荊南差不多的江東,也有這種宗族,但沒有宗賊的說法。

劉表清理了荊北的宗賊後,想用同樣的方法清理荊南宗賊卻未能奏效,問題的根本是窮,哪怕這一批宗賊被剿滅,只要問題不解決,新的宗賊就還會出現。

到後來,劉表顯然也意識到這一點,因此開始對荊南施行一些減稅政策,同時向宗賊做出一部分妥協,衙署和宗賊之間形成一種新的形態,衙署通過類似僱傭的方式僱傭宗賊去打山越,然後提供錢糧以及一些減稅政策。

像蔡瑁這些大家族子弟天生是看不上這些地方宗賊的,但劉度很清楚,荊南的歸屬,很大意義上,得這些宗賊說了算,而如今宗賊經過上一次敗仗之後,對於跟朝廷軍打的興趣並不大。

至於說什麼大義之類的鬼話讓這些人爲蔡瑁賣命,那是想也別想。

“主公,怕什麼!?”劉度還在猶豫,帳下一員將領卻站出來大聲道。

“這位將軍好生雄壯!”蔡瑁看向來人,但見此人膀大腰圓,一看就孔武有力,不禁驚訝道。

“此乃我門下將領邢道榮。”劉度點點頭道:“有萬夫不當之勇,往日裡統兵與山越作戰,頗有戰功。”

“不想我荊州境內竟然還有此等猛將。”蔡瑁對於邢道榮的樣貌氣勢頗爲讚賞,微笑道:“邢將軍可有破敵之策?”

“那南陽軍如今其實如今只是困獸爾,而且戰線拉的如此之長,我看那統兵之人,也不過是庸才爾,我等只需敗他一場,他便萬劫不復,主公,蔡將軍,請容末將率領一支人馬前去生擒賊將!”邢道榮傲然道。

“那魏延、徐晃可都是悍將!”蔡瑁沉聲道。

“悍將?”邢道榮聞言冷笑一聲道:“那是他們沒來過零陵,否則便無顏面自稱什麼悍將!不,他們都沒有機會自稱悍將!”

行不行?

蔡瑁聽得此言微微皺眉,目光看向劉度,怎麼感覺這貨有些像在吹牛?

劉度微笑道:“邢將軍自從軍以來,大小數百仗,未有敗績,更曾衝入敵陣斬殺賊將,當真勇不可當!”

蔡瑁將信將疑,看着邢道榮那自信的樣子,點頭道:“既如此,便請將軍一試!”

“二位稍待,待我取那魏延與徐晃首級來!”邢道榮大笑一聲,領了令箭帶兵出城,也沒廢話,探得魏延和徐晃所在後,二話不說便帶兵迎着二將行進的方向直衝而去,當真威風無比!

第四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街頭見聞第六十八章 驅兵第二百零三章 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夜話第五十九章 再回伊闕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將第二十三章 故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徐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一百五十八章 文和薦才第十八章 遲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宴第三百一十四章 正確的謊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奇葩第二百三十五章 曹劉第九十二章 矛盾第一百一十章 古道第二百八十二章 歸附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堂第三十四章 決意第六十章 一個水囊第一百四十六章 解決問題的人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一百六十八章 同道中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兵敗第八十一章 迴歸冊封第十九章 換天第五十九章 再回伊闕第八十八章 父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宿命對決第四十八章 荒山夜色第四十章 背後的刀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響第三百零四章 靈光第一百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解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將死軍亂第十章 八方匯聚第四百二十三章 勸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叫陣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圍城第三十二章 孫策參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關收心第三十四章第三百章 上元夜第六十九章 功成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關收心第五十章 英雄第二百八十八章 瘟疫第三百三十七章 脫繮第三百二十四章 稱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七十三章 懸殊第五十九章 別離前夕第六章 安定第三百三十六章 陰陽爐第五十九章 再回伊闕第六十三章 破敵第三百二十九章 鯨吞中原第四百二十七章 隔江第八章 財論第九十三章 迴天第四十章 威揚天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壓制第八十三章 曹孟德馬躍洛水第七十三章 勾心第四百零二章 見面第十六章 援軍現第十六章 援軍現第三十六章 困雪第二百七十六章 叫陣第三百九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四十五章 主動搦戰第四百章 對策第二十七章 匯合第一百三十九章 萬國宴第十八章 遲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忠義?第七十五章 悔悟第一百六十八章 同道中人第九十六章 諸侯共討第九章 師徒第九十八章 對峙第三百一十九章 會盟第二百六十一章 援助第三百八十六章 選擇第一百九十七章 可滅呂布的計策第三章 生疑第二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三十四章 給他第十三章 沉船第一百零六章 謀齊第二十九章 使者第一百六十五章 落單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冒矢石第八十三章 再開第一百一十四章 百丈溝第二百六十七章 退兵
第四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街頭見聞第六十八章 驅兵第二百零三章 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夜話第五十九章 再回伊闕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將第二十三章 故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徐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一百五十八章 文和薦才第十八章 遲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宴第三百一十四章 正確的謊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奇葩第二百三十五章 曹劉第九十二章 矛盾第一百一十章 古道第二百八十二章 歸附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堂第三十四章 決意第六十章 一個水囊第一百四十六章 解決問題的人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一百六十八章 同道中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兵敗第八十一章 迴歸冊封第十九章 換天第五十九章 再回伊闕第八十八章 父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宿命對決第四十八章 荒山夜色第四十章 背後的刀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響第三百零四章 靈光第一百二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解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將死軍亂第十章 八方匯聚第四百二十三章 勸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叫陣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圍城第三十二章 孫策參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關收心第三十四章第三百章 上元夜第六十九章 功成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關收心第五十章 英雄第二百八十八章 瘟疫第三百三十七章 脫繮第三百二十四章 稱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七十三章 懸殊第五十九章 別離前夕第六章 安定第三百三十六章 陰陽爐第五十九章 再回伊闕第六十三章 破敵第三百二十九章 鯨吞中原第四百二十七章 隔江第八章 財論第九十三章 迴天第四十章 威揚天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壓制第八十三章 曹孟德馬躍洛水第七十三章 勾心第四百零二章 見面第十六章 援軍現第十六章 援軍現第三十六章 困雪第二百七十六章 叫陣第三百九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四十五章 主動搦戰第四百章 對策第二十七章 匯合第一百三十九章 萬國宴第十八章 遲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忠義?第七十五章 悔悟第一百六十八章 同道中人第九十六章 諸侯共討第九章 師徒第九十八章 對峙第三百一十九章 會盟第二百六十一章 援助第三百八十六章 選擇第一百九十七章 可滅呂布的計策第三章 生疑第二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三十四章 給他第十三章 沉船第一百零六章 謀齊第二十九章 使者第一百六十五章 落單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冒矢石第八十三章 再開第一百一十四章 百丈溝第二百六十七章 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