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隔江

魏延和張遼從兩線一路勢如破竹殺到江陵,奈何蔡瑁等人早已經下定決心撤軍,幾乎把江陵搬空,等魏延和張遼在江陵城下匯合時,江陵成了一座空城,張遼倒是搶了不少船,可惜甘寧不在他,他身邊擅長水戰的將領不多,此刻也只能望江興嘆。

“末將魏延,參見將軍!”魏延來到張遼身前,對着張遼一禮道。

“好小子,讓你策應,你直接把襄陽城給端了!”張遼看着魏延笑道,他倒是不在意這荊州之功,畢竟破蜀、西域的功勞足以穩定他今日的地位,雖然沒能參加中原之戰有些遺憾,如今被高順手下的人搶功多少有些不爽,但也不至於因此便恨上魏延。

年輕人嗎,心高氣傲,呂布年輕的時候可比魏延狂多了,看看現在,多穩。

“非是末將有意,只是那荊州軍太不經打。”魏延傲然道。

“行了。”張遼擺了擺手,不愧是跟馬超出來的人,這模樣,跟當年的馬超一個樣:“在這裡助我整頓南郡吧,至於江夏,便交由公明去平定。”

首功魏延得了,張遼不跟他計較,但這江夏之功,張遼也想提拔提拔自己人,交給徐晃去平,誰都知道這天下快定了,剩下的功勞就這些了,他張遼不需要,但跟了張遼這些年的徐晃需要啊,他可以不跟魏延爭,但得給自己手下人爭。

“聽將軍的。”魏延沒拒絕,張遼既然不跟自己計較,那他也不能再得寸進尺不是,作爲呂布麾下三大獨當一面的將領,可別真以爲人家沒脾氣。

張遼點點頭,沒再多言,徐晃在張遼處領了將令後,迅速整頓兵馬,次日出徵。

江夏當年讓給孫策,孫策本來是沒打算還的,誰知在新野遭遇不測,這孫策一死,江東內亂,自然沒能力繼續霸着江夏不還了,迅速撤出江夏。

而劉表當初將江夏暫時讓給孫策的目的,就是限制世家,把名義上歸屬自己,實際上是自己手下軍閥的黃祖給調回來。

其他時候,想要調回黃祖不易,但那時候諸侯聯合共抗呂布是大勢,蔡瑁、蒯良、張允這些荊州大族都站劉表這邊,甚至黃家人也站了劉表這邊,黃祖只能放棄江夏支持當時聯盟伐呂的大勢。

然而那一場仗的結果如今也不必再提了,聯盟算是敗了,連孫策都死了。

如果孫策沒死,極大可能賴着不還,但孫策戰死,孫家連江東都差點保不住,哪還敢貪江夏,乖乖的送還江夏。

然而劉表卻沒讓黃祖繼續出任江夏太守,而是讓劉琦去了江夏,一來是保劉琦,而來也是進一步加強自己對荊州的掌控。

可惜沒多久,劉表就病逝,否則如今的荊州未必會是今日這般局面。

不過劉琦本就在樊城外被鄧艾擊敗,士氣不高,回去後準備集結全部兵力支援時,襄陽已經被魏延攻破了,而且一路破到江陵。

劉琦便是有心相助,卻也無力迴天,如今張遼和魏延攻佔了南郡,無法渡江,目光自然落在江夏這邊,徐晃率軍渡江來攻,劉琦這邊的將領三天內被砍了十八個,一萬多兵馬也被打的潰不成軍,眼看着大軍便要攻到西陵了,劉琦並未選擇自夏口逃往荊南,而是選擇了投降。

劉琮和劉琦怎麼說都是漢室宗親,就算呂布不說,人家投降的情況下,徐晃也不敢亂殺,在收復江夏後,便帶着劉琦去了江陵。

張遼聞訊後立刻出迎,劉琦投降不止是漢室宗親的問題,也關乎着張遼的水軍,荊州水軍還是不錯的,至少比他們的水軍靠譜。

甘寧那個不靠譜的跑去幽州就再沒回來,張遼現在急需水軍來幫自己渡江,所以他對劉琦的態度十分熱絡。

“張將軍不必如此,在下不過一降將爾,將軍虎威,在下可是如雷貫耳。”劉琦有些不適應張遼的熱絡,漢室宗親這麼有面兒?

張遼跟高順一樣,是個純粹的將才,客套話不太會說,聞言笑道:“大公子啊,我這邊想要渡江,卻苦無水軍,公子帳下水軍將領該不少,不知公子可否引薦一二。”

倒沒直接要人家幫忙,剛降的,對方敢幫,張遼也不敢用,他只是想要招降幾名有經驗的水軍將領,一來學一學水軍戰法,二來也看看能否招降兩個替代甘寧的位置。

一想到這裡,張遼就想罵娘,那甘寧真是一點兒都不靠譜,否則他們也不至於眼睜睜的看着劉琮跑了。

“荊州將領中,擅長水戰這倒是不少,其中最強的當屬仲業將軍。”劉琦想了想道:“當然,也有其他水軍將領,只是感覺總是比仲業將軍差了些。”

“文聘倒是不差。”魏延在一旁認可的點點頭,南陽軍裝備沒起來的時候,他在文聘手裡吃過幾次虧,基本上就是上岸文聘不如魏延,但到了水邊兒魏延打不過文聘。

後來連弩有了,才漸漸壓制住荊州軍,只要不下水,荊州軍就不是對手。

現在嗎……兵法什麼的似乎已經沒用了,只要不是太蠢,有足夠的後勤,南陽軍這邊就沒輸的理由,戰損太多都是恥辱。

“可惜文聘已經渡江而去。”張遼對此也沒辦法,荊州軍肯定會封鎖江面,他們現在想渡江,對方必然會用水軍優勢限制這邊,甚至有可能直接攻擊這邊的船隻和水軍。

再說了,文聘這樣的將領,若真能抓來,荊州水軍其實也不足爲懼了。

“以前曾聽劉磐兄長說過一人,乃是荊州老將黃忠,早年黃巾賊亂時,曾力破千軍,文聘將軍還有劉磐兄長都受過此人指點,只是因爲年邁,一直未得重用。”劉琦回憶道。

“此人多少年紀?”張遼疑惑道。

“算起來,該有古稀之齡了。”

“七十了?”魏延搖了搖頭:“那還是別找了,讓人家安度晚年吧。”

打到荊南也只是時間問題,沒必要把個老將找出來,擾人清淨。

“此人在何處?”張遼看向劉琦道。

劉琦搖了搖頭:“在下也只是聽說,至於此人是誰,現居何處卻是不知。”

“有勞公子了。”張遼嘆了口氣,看來只能另想他法渡江了。

“將軍,我倒是有一法!或可一試。”送走了劉琦後,魏延來到張遼身邊,對張遼建議道。

“哦?”張遼看向魏延。

“末將帶一支人馬,扮作荊州潰軍渡江而去,找機會燒了他們戰船,將軍趁勢揮兵渡江!”魏延看着張遼道。

現在最大的困擾不是沒船,而是有船不敢過江,別看在地上打荊州軍跟打兒子一樣,他們這身鎧甲要是在江中沉船了,落水後會不會水其實都不重要了,江面上最多留個泡證明他們來過。

沒有水軍將領,沒有水軍,想渡江就是妄想。

張遼聞言點點頭,這也是個法子。

“將軍。”徐晃突然看向張遼道:“主公當年在南疆擊敗那烏戈國藤甲兵,繳獲了大量藤甲,離開時給將軍留了三千副,若以此藤甲渡江如何?”

“藤甲?”魏延疑惑的看向徐晃:“此物如何渡江?”

“這藤甲乃烏戈國人用藤條編制,用油反覆浸泡後所得,不但刀槍不入,而且遇水不沉,我軍將士身披藤甲渡江,便是船沉了也不會入水,而且此物頗爲輕便,依在下看,卻是水中作戰最佳甲冑!”徐晃道。

“竟有此等奇物?還是三千副?”魏延驚訝道。

“不錯!”徐晃點點頭。

張遼思索道:“如此,我倒是有一計,便依文長之計,由文長扮作荊州潰軍混入敵軍,不過倒也無需燒船,由公明率領藤甲軍渡河,你們兩部內外夾擊,破敵水寨,待事成,我便揮兵渡江!”

計策嗎算不上什麼高明,但其實大多數計策看起來都不會太高明,適用就行,張遼身邊這魏延和徐晃一個膽大心細,有將帥之才,另一個沉穩幹練,也是獨當一面的人才,此二人若能配合,加上張遼居中調度,破其水寨接應主力渡江當不成問題。

“末將領命!”魏延當即點頭。

這混過去的人,自然得用南陽軍,南陽本就是荊州的,只是後來先後被袁術、呂布所佔,一直不是真的歸屬荊州,言語都差不多,甚至南陽軍中是有不少荊州人的,如今荊州軍方經大敗,士氣不振,軍隊混亂,江北這邊,不時還有荊州軍往過逃,他帶人馬分批過去還是能行的。

徐晃也點點頭,魏延的本事他是認可的,雙方配合,雖然這次少了火神砲、引爆雷、震天雷這些火器相助,但蜀軍戰力本就不俗,配合藤甲,就算近戰也定能將這些荊州軍擊潰。

“去準備吧,如何做,自己定!”張遼直接放權,手底下能幹就是好,自己不用太操心,他們自己會做完善,自己只需要等結果,及時將兵馬、輜重這些送過去,接下來攻佔荊南就行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齊聚第二百四十四章 誰強打誰第四十六章 河東出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壓制第七十三章 落幕第七十二章 豪傑末路第十四章 長夜第三百二十九章 鯨吞中原第六十五章 箭懾羣雄第十章 補救第三百零一章 解局第四十三章 拜山第一百零九章 奪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結盟第二十九章 生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五十七章 豪族政治第三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八十一章 穩定第二章 衝突第三百三十章 洛陽爭雄第二十三章 北關埋骨第一百零六章 黑暗時代第三百三十九章 超越神級的獎勵第四十八章 荒山夜色第三百二十二章 金銀決第三十一章 財富第七十二章 離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奇葩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關收心第八十二章 黃河九曲第四十八章 收復河東第二百六十二章 結盟第三十四章 決意第五十五章 正經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動手第三百六十章 放榜第五十五章 曹操的煩惱第六十四章 虎牢關勾心鬥角,呂奉先兵臨城下第一百零九章 奪城結局亦是開始第三百二十八章 鉅艦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第二十四章 捷報第三百三十六章 陰陽爐第三十七章 求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同第十八章 發展第十七章 贏家第四十三章 大旱上架感言第三百零五章 殺器第二百零九章 開門第四十四章 突圍和救援第六十六章 人選第四百二十章 泉州港第三百五十四章 袁術末路第八十一章 送人頭第一百五十一章 朝堂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靜第一百章 中計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六十章 回長安第二十三章 北關埋骨第二百零二章 機會第二十一章 危中有機第一百八十一章 葭萌關下第六十四章 虎牢關勾心鬥角,呂奉先兵臨城下第三十七章 求戰第五十五章 曹操的煩惱第十六章 援軍現第四十八章 收復河東第三十八章 試探第一百六十九章 惱羞成怒第一百四十二章 落幕第三百八十四章 笑話第一百二十四章 書生氣第一百七十二章 世間至理第十三章 孽障,你想做什麼!?第九十三章 迴天第三百七十五章 特殊要求第二百八十八章 瘟疫第一百八十九章 求賢令第三章 半日閒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同第三百九十二章 籌謀第四十二章 突圍第三百九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三十七章 整軍備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窮途第六十六章 聯軍束手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損第五十三章 清談第七十五章 疲敵第三十五章 交鋒第十三章 孽障,你想做什麼!?第二十五章 北山孤魂第三百九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二十五章 落幕
第一百六十三章 齊聚第二百四十四章 誰強打誰第四十六章 河東出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壓制第七十三章 落幕第七十二章 豪傑末路第十四章 長夜第三百二十九章 鯨吞中原第六十五章 箭懾羣雄第十章 補救第三百零一章 解局第四十三章 拜山第一百零九章 奪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結盟第二十九章 生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五十七章 豪族政治第三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八十一章 穩定第二章 衝突第三百三十章 洛陽爭雄第二十三章 北關埋骨第一百零六章 黑暗時代第三百三十九章 超越神級的獎勵第四十八章 荒山夜色第三百二十二章 金銀決第三十一章 財富第七十二章 離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奇葩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關收心第八十二章 黃河九曲第四十八章 收復河東第二百六十二章 結盟第三十四章 決意第五十五章 正經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動手第三百六十章 放榜第五十五章 曹操的煩惱第六十四章 虎牢關勾心鬥角,呂奉先兵臨城下第一百零九章 奪城結局亦是開始第三百二十八章 鉅艦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第二十四章 捷報第三百三十六章 陰陽爐第三十七章 求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同第十八章 發展第十七章 贏家第四十三章 大旱上架感言第三百零五章 殺器第二百零九章 開門第四十四章 突圍和救援第六十六章 人選第四百二十章 泉州港第三百五十四章 袁術末路第八十一章 送人頭第一百五十一章 朝堂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靜第一百章 中計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六十章 回長安第二十三章 北關埋骨第二百零二章 機會第二十一章 危中有機第一百八十一章 葭萌關下第六十四章 虎牢關勾心鬥角,呂奉先兵臨城下第三十七章 求戰第五十五章 曹操的煩惱第十六章 援軍現第四十八章 收復河東第三十八章 試探第一百六十九章 惱羞成怒第一百四十二章 落幕第三百八十四章 笑話第一百二十四章 書生氣第一百七十二章 世間至理第十三章 孽障,你想做什麼!?第九十三章 迴天第三百七十五章 特殊要求第二百八十八章 瘟疫第一百八十九章 求賢令第三章 半日閒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同第三百九十二章 籌謀第四十二章 突圍第三百九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三十七章 整軍備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窮途第六十六章 聯軍束手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損第五十三章 清談第七十五章 疲敵第三十五章 交鋒第十三章 孽障,你想做什麼!?第二十五章 北山孤魂第三百九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二十五章 落幕